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2年4月

目录

1 文档说明

1.1 编写目的

本规范从业务需求出发,明确了省公司层面的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的管理范围,提出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并提出了对技术层面的基本要求,用于指导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规划和建设。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的规划、招标和验收,为系统建设、升级改造、系统演进提供指导和依据。

1.3 制定依据

本文件的制定依据规范包括:

◆【中国电信运维〔2012〕18号】,《2012年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和应用

指导意见》;

◆《中国电信集团业务平台网管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省部接口数据接口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省部接口数据指标集分册》;

◆《中国电信业务平台北向接口通用规范》;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通用平台设备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短信中心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规范-短信业务网关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短信互通网关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彩信中心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WAP网关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ISMP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ISAG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UDB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WAP门户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彩铃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IVR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手机报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融合支付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网络运行分析规范-短信产品分册》;

◆《中国电信网络运行分析规范-彩信产品分册》;

◆《中国电信网络运行分析规范-WAP等产品分册》。

1.4 术语及缩写

1.5 起草单位

本规范起草单位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

1.6 解释权

本规范的解释权归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

1.7 版权

本规范的版权归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

2 系统综述

2.1 建设背景

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原“业务平台集中监控系统”)采用总部和省两级部署架构进行部署。2008年以前部分省份建设有固网业务平台网管系统;另外2008年基于原联通C网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进行改造和扩容建设了C网业务平台集中监控系统。随着管理要求的提升,今后针对业务平台的多套网管系统将逐步统一为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对业务平台实现综合监控、综合维护、综合运行分析。

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对所有业务平台的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地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对故障的快速发现、定位与解决,实现对业务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与多维度考核分析,形成规范化、体系化的业务平台运维管理体系与标准。

本规范作为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项目指导规范,供各省公司进行省内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建设与规划时提供参考。

2.2 系统目标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通过直连各省内业务平台实现对省级业务平台的集中化运行监控、维护操作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管理的业务平台范围涵盖省级C网业务平台、固网业务平台、融合型业务平台(基地平台除外,基地平台纳入集团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和省公司云计算资源池(定位于面向内部业务平台服务的资源池)等。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目标为“实现集约化的业务网络运行监控和业务保障、打造灵活的业务网络维护管理平台、与集团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高效联动、支撑集团实现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高效运营与规模发展”。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需要支撑如下八大应用场景:

◆支撑业务平台故障的主动发现和快速定位;

◆支撑业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督和隐患排查;

◆支撑增值业务产品的运行分析;

◆支撑业务平台的优化、规划与建设;

◆支撑10000号客服投诉系统対业务平台侧客户业务信息的查询

◆支撑服务开通激活系统对业务平台侧的配置;

◆支撑平台维护质量的管理考核;

◆支撑对软硬件设备提供商的产品质量考核。

2.3 管理范围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管理对象与管理内容包括:面向所有省级业务平台涉及的硬件设备、软件设备、业务运行情况的运行监控、故障处理与定期维护、业务运行质量分析与考核。针对每套业务平台,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管理对象为:

◆设备层对象:主机、数据库、网络设备、存储、以及其他可管理设备的资源信息、

运行状态、运行性能、告警信息;

◆业务层对象:关键业务应用进程、关键业务应用端口、业务日志生成情况、话单文

件生成情况、双机状态、业务配置资源、业务性能指标、业务告警。

各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至少完成对省内13套核心业务平台的监控,其他省级业务平台各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接入监控。

◆短信中心;

◆短信业务网关;

◆短信互通网关;

◆WAP网关;

◆彩信中心;

◆彩铃;

◆ISMP;

◆ISAG;

◆IVR;

◆融合支付;

◆手机报;

◆WAP门户;

◆UDB。

2.4 系统功能架构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至少要具备对核心的业务平台的数据采集、综合监控、综合维护、综合运行分析功能。要求至少具备的功能架构如下:

附图1.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通用功能架构

❒数据采集:

◆资源配置数据采集:系统要具备对被管业务平台的设备资源配置数据的采集功能,

通过与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实现对业务资源配置数据的采集;

◆告警数据采集:系统要具备对被管业务平台的设备告警数据的采集功能,通过与被

管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实现对OMC业务告警数据的采集;

◆性能、业务详单数据采集:系统具备对被管业务平台的设备性能数据的采集、通过

与被管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实现对业务性能统计数据的定期采集、具备通过与被管业务平台的业务详单接口定期采集业务详单数据。

❒综合监控:

◆监控管理通用功能:系统要提供基础的网管系统的监控管理功能:

✧拓扑管理:提供网络连接拓扑、业务平台拓扑、定制化拓扑的功能,能够直观、

统一、集中化的呈现业务平台运行情况;

✧资源与指标建模:提供面向业务平台的设备资源、业务资源的建模能力,针对

各个资源提供指标建模能力。

✧资源管理:提供资源对象管理、资源建模、资源属性维护、资源对象关联、资

源统计查询、资源数据自动采集接口、资源数据手工录入接口、资源数据批量

导入接口、资源变更、资源告警;

✧告警管理:提供面向业务平台的设备和业务告警的告警展现、告警规则定义、

告警前转、告警传递、告警处理知识库、告警统计查询;

✧性能管理:提供面向平台设备和业务性能的性能指标定义、性能门限设定、性

能数据计算、性能数据汇总、性能数据统计查询、性能门限告警、性能实时监

控等功能;

✧配置管理:提供对平台设备的远程登录、配置操作模版管理、配置文件管理等

功能;

✧大屏幕呈现(可选):提供大屏幕呈现功能,可以通过与大屏幕设备的接口将关

注的拓扑、告警、性能数据通过大屏幕进行呈现;

◆平台级监控功能:提供面向业务平台的平台设备的监控管理功能:

✧服务器管理:提供对服务器设备的资源配置信息、告警事件信息、性能信息、

系统进程状态的采集、处理和呈现功能;

✧数据库管理:提供对主流数据库的资源配置信息、告警事件信息、性能信息、

系统进程状态的采集、处理和呈现功能;

✧网络设备管理:提供对主流的网络的资源配置信息、告警事件信息、性能信息

的采集、处理和呈现功能;

✧存储设备管理:提供对具备管理条件的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等存储设备的资

源配置信息、告警事件信息、性能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呈现功能;

✧云计算资源池管理(待定):对于云计算资源池,需要等待集团论证后确认本网

管系统是都直接管理云计算资源池设备;如果云计算资源池有专门的网管则与

云计算资源池网管做接口,如果没有的话则需要直接监控与计算资源池设备。

◆业务级监控功能:提供面向业务平台的业务层面的对象监控管理功能:

✧北向业务数据接入监控:依照制定的业务平台北向接口规范,定期采集业务平

台的业务配置数据和业务运行性能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业务应用运行状态监控:提供对业务平台应用层面的对象和指标的监控,包括

进程、端口、话单文件、日志文件、双机软件等状态的监控;

✧关键性能指标准实时监控:按照制定的业务平台北向接口规范,细粒度采集关

键的业务性能指标,进行及时处理呈现;

✧业务告警集成接入:按照制定的业务平台北向接口规范,通过与被管业务平台

的OMC模块实现接口,实现对业务平台的重要级别以上的业务实时告警采集、

处理和呈现;

✧动态业务性能基线管理:提供对关键业务性能指标的动态告警阈值门限设置功

能。

❒综合维护:

◆集中业务查询处理功能:依照集团制定的北向接口规范,提供对此相关业务平台的

部分业务数据查询、业务数据配置功能;

◆作业计划自动执行功能:提供对被管的业务平台的日常作业计划的任务配置、调度、

自动执行功能。

❒综合运行分析:

◆提供基础报表统计工具:提供可视化、可定制的报表工具;

◆平台网络运行分析:提供面向业务平台设备的资源统计报表、告警统计与趋势分析

报表、性能统计与趋势分析报表;

◆业务运行质量分析:提供面向业务层面的业务资源配置统计分析、业务性能数据统

计分析、业务产品质量分析;

◆专题化分析:提供面向运维需求的场景化分析,包括容量规划分析、系统优化分析、

集团考核指标趋势分析。

❒系统管理:

◆提供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安全管理、系统自监控、系统接口异常监控等功能。

2.5 与周边系统的关系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作为省级业务平台的集中化管理运维平台,通过与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直连省级业务平台网元进行数据采集和操作维护等数据交互。通过与集团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的接口定期将集团要求的数据上传到集团系统中。同时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需要与省内的外部系统进行横向接口。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与周边系统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附图2.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与周边系统架构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通过北向接口从省内各业务平台上采集告警、性能、详单等数据,并进行配置、激活、查询等操作;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通过省部接口上报省内各业务平台中集团网管系统所需的数据。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通过与集中告警系统的接口上报告警数据,通过与短信网关和邮件系统的接口进行故障通知,通过与10000号的服务能力前置模块和省开通激活系统的接口,承接对业务平台的能力前置和开通激活功能。如果业务平台以后部署在云资源池上的,则需在建立与云资源池网管的接口,实现对业务平台基础设施的监控。

3 系统功能要求

3.1 数据采集管理

网管系统应支持对各种业务平台北向接口的适配功能,实现对资源数据、性能数据和告警数据的采集上报功能。此功能需要强调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并且各类数据依照相关规范通过不同的采集接口来进行采集。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应支持多种接口类型,包括WebService、SNMP、Syslog、WMI、JDBC、JMX、CORBA、Telnet、FTP、JMS、RMI、Netflow等多种协议,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设备、不同数据的采集需求。

3.1.1 配置数据采集

省级网管系统应支持自动发现并采集到被管业务平台的平台设备资源配置数据,包括服务器设备、数据库、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包括设备的厂家型号、设备的接口、基础性能配置(比如服务器的CPU、内存、文件系统等配置数据)。具体配置指标需要依照《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与业务平台互联的接口规范-通用平台设备分册》执行。

省级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与被管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实现对被管业务平台的业务资源配置数据的采集。具体配置指标需要依照《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与业务平台互联的接口规范-XX平台分册》和《中国电信业务平台北向接口通用规范》执行。

3.1.2 告警数据采集

省级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部署监控代理(探针)、状态轮询、Syslog等方式实现对平台类设备的告警事件信息的采集。具体告警指标需要依照《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通用平台设备分册》执行。

省级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与被管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实现对被管业务平台的业务告警数据的采集。具体告警指标需要依照《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XX平台分册》和《中国电信业务平台北向接口通用规范》执行。

3.1.3 性能、业务详单数据采集

省级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部署监控代理(探针)、状态轮询等方式实现对平台类设备的性能信息的采集。具体性能指标需要依照《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与业务平台互联的接口规范-通用平台设备分册》执行。

省级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与被管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实现对被管业务平台的业务性能统计数据的采集。具体业务性能指标需要依照《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XX平台分册》和《中国电信业务平台北向接口通用规范》执行。

省级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与被管业务平台的接口实现对被管业务平台的业务详单数据的采集。具体采集方式和数据需要依照《中国电信网络运行分析规范-XX产品分册》执行。

3.2 综合监控

3.2.1 监控管理通用功能

3.2.1.1 指标配置

网管系统提供可扩展的指标管理功能,可以快速便捷的实现对管理对象监控指标的管理。网管系统应提供监控指标管理功能,能够增、删、改监控指标,设置指标的主要属性。指标管理应具有扩充功能,可以对系统可识别的设备厂商、设备型号建立私有的配置信息属性清单,即只对此种设备生效。

对于系统能够自动采集到的指标数据,网管系统可以根据定义好的指标管理体指标的实现监控指标的自动入库和呈现功能。

对于不能通过系统自动采集到的指标数据,包括设备关键级别、状态代码、地理位置、生产商、软件类别等维度与管理属性指标,网管系统应提供通过手工录入或者批量导入的方式实现指标数据的录入和呈现功能。

3.2.1.2 资源管理

网管系统应支持采用自动或手工方式采集各被管系统的各种配置数据。当采用自动方式时,应能够随着自动发现的结果,自动生成配置信息。当采用手工方式时,网管系统应提供灵活友好的录入界面,能对已录入的数据进行核查、编辑。应提供建立配置数据间父子关系的功能,实现属性继承。

网管系统提供的产品应能够对于能够自动采集的配置数据,要求能够实现定时的采集调度。网管系统应提供诸如业务树图、地理树图、厂商树图的表现方式展现配置信息,并提供按照多维度查询和统计分析的功能,同时,为了实现关联分析和业务拓扑,系统应提供建立配置数据间父子关系的功能,并能够从网络或应用拓扑中通过导航的方式查看配置信息。

◆资源对象记录

网管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发现、自动采集、批量导入、手工录入等方式获取初始资源对象数据后,会按照资源对象类的定义创建相关资源实例,并将该资源对象相关的各种属性数据填充进资源属性字段中。

资源对象的创建和部分资源属性数据可以通过自动方式进行采集,但还有一部分资源属性数据只能通过手动方式进行维护。诸如设备采购日期、设备到保日期、设备所属部门、设备所处地理位置等。网管系统应提供图形化资源数据维护界面,用户可以方便的对资源属性进行补充。

◆资源数据变更

网管系统支持设定资源数据采集任务,定时自动对网络中的资源数据进行采集,并对资源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对资源属性数据进行更新修改。为了有效管理用户资源数据的历史变更过程,以及变更过程中的负责人,网管系统能够对资源修改的用户权限进行控制。并能够形成审计日志及执行修改的登录用户名等信息。

◆资源维护计划

网管系统应提供资源维护计划管理,定义对某些设备进行定期执行维护的时间,自动在某些时段将这些设备的状态设置为“维护中”,从而在告警管理中屏蔽这类因维护作业造成的告警。

网管系统资源维护计划管理还能够对各设备的到保时间进行检索,提前发现即将到保的设备,并形成相关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提前为设备续保,避免因为过保而造成损失。

3.2.1.3 拓扑管理

拓扑管理指在网络拓扑图上能够动态、实时显示业务平台网络、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

网管系统应支持由管理维护人员对拓扑展示图进行定制。应支持按照物理设备类型、节点、业务类型(如短信中心、网关、彩铃、W AP等)等灵活展示,基本展示方式应由粗到细,例如最上层显示各业务系统的逻辑连接,点开逻辑连接图再显示各设备的物理连接。应支持小地图显示、多窗口显示、全屏显示等。

网管系统应能够显示网元之间的相邻关系和虚拟链路,显示节点、业务系统之间的网络层信息流量、流向和业务层信息流量、流向。

应能在拓扑图上通过点击右键等查看对象特征(网元名称,网元属性,网元状态如当前告警、历史告警、实时性能、配置属性、联系人等)。

拓扑图中应根据采集的配置信息动态显示网元的增加、删除和参数修改。

当出现告警时,能从逻辑连接中直观的看到受影响的业务系统,有告警拓扑颜色改变,且能传递到上层拓扑,点开告警后显示具体的告警内容。应提供声音、光、短信等告警通知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及时提醒值班人员。拓扑图可以直观以红、黄、绿等颜色呈现各种告警信息,包括故障告警、配置告警和性能告警,如果定义了告警策略,还可以发出告警声音。

网管系统拓扑管理功能应支持两类类拓扑:

◆网络连接拓扑:提供被管理设备信息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形成网络连接拓扑视

图。

◆业务拓扑视图:网管系统应提供按照特定业务平台定义的业务拓扑视图的功能。

3.2.1.4 告警管理

网管系统应能在统一的界面上显示所有被管系统告警信息。网管系统应具备主要业务平台设备、业务的告警信息统一采集处理功能,然后进行集中展示。

❒告警数据采集要求

应能够实现通过各类告警采集接口,如监控代理(探针)、状态轮询、Syslog、Trap、等方式完成告警数据采集任务。主要的告警数据来源包括:

◆业务平台服务器、数据库、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产生的告警事件信息;

◆通过业务平台北向接口采集到的OMC业务告警事件信息;

◆本网管系统性能管理模块的产生的超性能门限告警事件信息;

◆本网管系统作业计划自动执行、资源管理等模块产生的告警事件信息。

应能通过对采集到的告警数据进行预处理,完成告警格式一致性处理。

应能根据网管系统的告警分类规则,实现告警的分类。

应能实现告警采集层屏蔽功能,可按照发生时间、告警级别、告警分类、设备类型、设备状态等告警详细信息,可以选择对告警进行入库或者不入库。

应具备告警数据本地存储转发功能,当告警处理模块上行数据链路或集中告警处理服务器出现问题时,应能够暂存采集到的告警信息,记录在日志中。

❒告警数据处理要求

告警处理是针对采集的告警信息进行统一处理,以便快速确认故障,缩短排障时间,为及时恢复业务运行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包括告警过滤、告警合并、告警资源信息关联、告警前转、告警操作等功能。

◆告警过滤:根据维护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单位时间内发生大量告警或者已知告警,

设置过滤规则,过滤不重要的告警信息,减少轻微告警的干扰,以提高监控与处理

的效率。告警过滤需要提供灵活的过滤规则,可按告警网元、告警级别、告警类别、告警时间等设置过滤规则。

◆告警合并:告警合并是对不同时间产生的相同告警,将其合并成一条告警信息,同

时累计该告警的次数,第一次告警发生时间和最后发生时间等。在进行告警压缩时,应只保留一条压缩后的告警信息,应更新告警记录的发生次数、最后发生时间等信

息。

◆告警资源信息关联:应能够实现与资源管理中资源配置数据的实时关联,对告警信

息进行丰富,增加对告警信息的描述,如对于系统告警,增加相应的厂家、型号设

备和描述信息等。

◆告警前转:系统提供告警前转功能,将告警信息以各种手段(短信、邮件等)转至

指定的维护人员,应能够灵活的设置前转条件、告警内容等。

◆告警操作:告警操作主要包括告警确认、告警清除和告警级别调整等功能。

✧告警确认主要是对告警承载的信息予以认可,以形成有效的告警。系统应产生

确认时间等确认信息。应具备批量确认的功能。告警确认应能支持手动确认。

✧告警清除主要是对于系统中已经处理完毕的告警信息,设置相关的标志,标记

为清除。告警清除应能支持手动清除和自动清除两种方式。

✧告警级别调整:系统应能够重新调整告警级别,保证告警处理的正确性。告警

级别调整应能支持自动调整。应能够通过组合不同的告警信息字段设置告警自

动级别调整规则。

❒告警展现要求

告警展现是通过告警列表、监控拓扑等方式,对处理后的告警信息进行展现。告警信息展现内容应包括:

◆告警基础信息:包括告警标题、告警类型、告警级别、告警状态、告警内容、告警

源、设备类型、设备名称、处理操作员、清除操作员、告警发生时间、恢复时间等。

◆告警类型:包括告警类型、告警类型描述等。

◆告警级别:包括告警级别、告警颜色等。

告警展现主要包括以下各项功能:

◆告警展现过滤:应能够根据操作人员的维护需求,灵活的定义告警展现过滤规则。

应能够通过组合不同的告警信息字段设置告警展现过滤规则。

◆告警列表展现:以列表的方式对活动告警信息进行滚动呈现。在告警列表中,告警

信息应以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告警级别。在告警列表中应能够灵活过滤其需要

查看的字段,并可根据字段内容进行相应告警的排序。应能够在告警列表中方便的

完成各项手工告警操作,如手工告警清除、告警级别改变以及告警的确认等,且上

述操作均需通过日志的形式进行记录。告警列表应支持手工批量的告警确认、告警

清除、告警级别调整等功能。

监控拓扑展现:支持在系统的监控拓扑上呈现告警信息。在监控拓扑的对应对象通过以不同的颜色标识呈现相应的级别告警。可以直接查看到告警的详细信息。应能

够在监控拓扑中方便的完成各项手工告警操作,如手工告警清除、告警级别改变以

及告警的确认等。

3.2.1.5 性能监控

性能指标反映了系统的运行状况,是判断被管资源运行是否正常的关键信息,性能指标的获取方式应包括主动采集、被动接收和模仿用户行为(如响应测试)等多种。

性能的数据来源包括本网管通过监控代理(探针)、SNMP轮询等方式采集到的业务平台设备性能数据,通过与被管业务平台的北向接口采集到的业务性能统计数据。

性能管理的功能要求如下:

(1) 指标管理:指标管理是指对性能指标属性项的管理,包括采集周期、精度、数据类型等属性定义和采集任务的分配与调度等;由于各种性能指标(尤其是业务性能监控指标)的属性不同,要求系统能够灵活调整性能指标模型,具有足够的可扩展性;

(2) 阈值管理:阈值管理的功能是对阈值进行设定、修改、删除,并能实时生效;阈值可以设定多个级别,阈值可以查询,相同的性能指标针对不同的关键业务监控点可以设定不同的阈值;由于监控指标门限设定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对阈值的管理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3) 指标分析:对采集得到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最高值、最低值、限定时间段的平均值、限定时间段的指标值变化趋势、同一指标不同关键业务点之间的比较等;

(4) 告警判断:性能指标一旦超出预先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将触发一个告警事件;

(5) 告警管理接口:向告警管理提供告警信息;

(6) 历史性能数据处理:性能管理模块应能调度监控手段(数据采集)定时采集指定被管对象的历史性能数据,并对这些历史性能数据进行不同时间粒度的聚合处理,以形成供报表系统展现的性能指标数据;

(7) 指标展现:在实时性能管理中能够通过图表或表格的方式展现性能指标的变化情

中国电信后台管理系统

中国电信后台管理系统 中国电信后台管理系统是中国电信公司用于管理和监控其网络和运 营业务的重要工具。该系统集成了各种功能模块,能够帮助中国电信 实现对网络设备、用户账号、业务运营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和控制。本 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电信后台管理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对电信运营的 影响。 一、系统特点 中国电信后台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效性:系统采用高效的数据库和服务器技术,能够快速响应各 种操作请求,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 2. 安全性:系统通过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如身份验证、权限控制等,确保系统数据和用户隐私的安全。 3.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灵活,支持模块化、可插拔的架构,可以根 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 4. 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内置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可以对 网络设备的性能、用户行为等进行深度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系统功能 中国电信后台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对电信网络中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性能监测、配置管理等。 2. 用户账号管理:系统可以管理电信公司的用户账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注销等操作,同时还可以进行账号权限管理,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资源。 3. 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可以管理电信公司的各类业务,如宽带、手机、固话等业务,包括业务办理、套餐管理、费用统计等。 4. 故障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和诊断网络故障,并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定位,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5. 客户服务:系统提供客户服务功能,包括用户问题反馈、在线咨询、投诉处理等,提升用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三、对电信运营的影响 中国电信后台管理系统对电信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提高管理效率:系统集成了各种管理功能,可以自动化处理许多繁琐的操作和任务,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出错率。 2. 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对网络设备进行了全面管理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

易讯正通 电 信 业 务 综 合 管 理 系 统 V2.0 操作说明书

1 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1.1计费管理子平台 主要功能 1.基础数据管理 ?平台用户管理 ?平台角色管理 ?角色权限管理 ?角色成员管理 2.明细话单管理 ?查询明细话单 ?处理明细话单 ?话费趋势分析 ?中继对比分析 ?跳表话单管理 ?网间话费结算 3.资费政策 ?费率管理 ?资费政策策略 4.用户管理 ?用户信息管理 ?用户档案管理 ?电话资料卡片 4.4 宽带资料卡片 ?客户档案管理

?用户属性定义 ?用户类型定义 ?费用外部转移 ?费用内部转移 ?号码资源管理 ?历史档案维护 ?档案日志查询 ?用户套餐管理 ?黑名单管理 ?红名单管理 5.系统参数设置 ?设置账务类型 ?设置费用结构 ?停复机策略 6外部数据导入 ?外部数据导入 ?固话数据编辑 7.查询统计分析 ?用户档案查询统计 ?费用明细查询统计 ?调级用户管理 8.统计发布 ?话费汇总发布 ?话费查询统计 ?调整收费数据 ?调整电话汇总数据表 ?调整合同号汇总表数据 9.票据统计 ?票据统计 功能描述 1.1.1基础数据管理 [功能]:对平台用户进行权限和角色管理。 1.1.1.2 平台用户管理 [功能]:为当前子平台增加操作员,可以实现子平台用户管理。

1.1.1.2平台角色管理 [功能]:为当前子平台操作员进行分组,以组的权限进行管理用户。 1.1.1.3 角色权限管理 [功能]:赋予角色组不同的使用权限。可以通过手动拖拽平台菜单分配角色菜单下面的权限组。

1.1.1.4 角色成员管理 [功能]:为角色组添加该组角色成员。角色成员只允许在对应的子平台内登入。

电信IDC业务网管系统规范标准

电信集团IDC业务网管系统规

目录 1前言 (1) 2适用围 (1) 3名词与术语 (1) 4参考资料 (2) 5总体要求 (2) 5.1整体架构 (2) 5.2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3) 5.2.1与省IP 城域网网管系统的关系 (4) 5.2.2与省级SOC 系统的关系 (5) 5.2.3与省级综合故障管控系统的关系 (5) 5.2.4与集团IDC 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5) 5.3建设目标 (6) 5.3.1远期目标 (6) 5.3.2近期目标 (6) 5.4建设原则 (7) 5.4.1省级IDC 业务网管系统的建设原则 (7) 5.4.1.1客户为导向 (7) 5.4.1.2充分利旧 (7) 5.4.1.3分省接入 (7) 5.4.2本地IDC 机房安防系统、动环监控系统建设原则 (8) 6IDC 业务网管系统功能要求 (8) 6.1运营支撑管理 (8) 6.1.1作业计划管理 (8) 6.1.2自动巡检 (9) 6.1.3自动故障告警 (9) 6.2设备故障管理要求 (9) 6.2.1端口异常监控 (10) 6.2.2故障信息集成 (10) 6.2.3故障上报 (10) 6.2.4异常及告警的展现 (10) 6.2.5异常及告警的处理 (11) 6.3设备信息管理要求 (11) 6.3.1网络设备管理 (11) 6.3.2主机管理 (12) 6.3.3地址管理 (12) 6.3.4电路管理 (12) 6.3.5电路群管理 (13) 6.3.6VLAN 管理 (13)

6.3.7AS 管理 (13) 6.3.8配置文件管理 (13) 6.3.9规性检查 (14) 6.3.10设备OS 版本管理 (14) 6.3.11设备历史档案管理 (14) 6.4性能管理要求 (14) 6.4.1性能门限管理 (14) 6.4.2实时性能处理 (14) 6.4.3历史性能处理 (14) 6.4.4性能监测 (15) 6.4.4.1主机性能监测 (15) 6.4.4.2网络性能监控 (15) 6.4.4.3应用性能监测 (16) 6.4.4.4性能检测与分析 (17) 6.5网络拓扑管理要求 (17) 6.5.1拓扑发现 (17) 6.5.2拓扑展现 (17) 6.5.3拓扑定制 (17) 6.5.4拓扑监视 (18) 6.6流量流向管理要求 (18) 6.6.1流量流向管理 (18) 6.6.2流量流向分析 (19) 6.7业务/产品质量管理要求 (21) 6.8用户集中权限认证管理 (21) 6.9客户管理系统要求 (22) 6.9.1大客户管理 (22) 6.9.2前端服务管理 (22) 6.9.3SLA 管理 (22) 7演示系统要求 (22) 7.1报表管理系统要求 (24) 7.2系统管理要求 (25) 7.2.1权限管理 (25) 7.2.1.1角色管理 (25) 7.2.1.2用户管理 (25) 7.2.2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25) 7.3日志管理要求 (25) 8IDC 业务网管系统外部接口 (25) 9IDC 业务网管系统性能要求 (28) 10本地IDC 机房安防系统要求 (29) 10.1本地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要求 (29) 10.2入侵报警系统要求 (30)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 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2年4月

目录

1 文档说明 1.1 编写目的 本规范从业务需求出发,明确了省公司层面的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的管理范围,提出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并提出了对技术层面的基本要求,用于指导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规划和建设。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的规划、招标和验收,为系统建设、升级改造、系统演进提供指导和依据。 1.3 制定依据 本文件的制定依据规范包括: ◆【中国电信运维〔2012〕18号】,《2012年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和应用 指导意见》; ◆《中国电信集团业务平台网管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省部接口数据接口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省部接口数据指标集分册》; ◆《中国电信业务平台北向接口通用规范》;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通用平台设备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短信中心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规范-短信业务网关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短信互通网关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彩信中心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WAP网关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ISMP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ISAG平台分册》;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接口规范-UDB平台分册》;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QB/CU ×××—××××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一分册总册 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报批稿) ××××-××-××发布××××-××-××实施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I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 3 缩略语 ............................................................................................................................................ I 4 概述 ............................................................................................................................................... II 4.1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II 4.2 系统建设目标.................................................................................................................... II 4.3 系统管理范围.................................................................................................................... II 5 系统体系结构...............................................................................................................................IV 5.1 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管理结构...................................................................................IV 5.2 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V 5.3 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V 5.4 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V 5.5 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V 6 系统技术要求...............................................................................................................................VI 6.1 系统总体要求...................................................................................................................VI 6.2 软件技术要求................................................................................................................. VII 6.3 管理能力要求................................................................................................................. VII 6.4 性能要求......................................................................................................................... VII 6.5 系统安全要求................................................................................................................. VII 6.6 DCN要求 ...................................................................................................................... V III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规范总册(V2.1.0)

目 录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总册 版本号:2.0.1 (正式稿) 2007年4月发布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目录 1适用范围 (5) 2引用标准 (5) 3缩略语 (6) 4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体系 (7) 5术语定义 (8) 6需求约束 (8) 7编号 (10) 7.1CP/SP编号 (11) 7.2内容编号 (14) 7.3业务编号 (15) 7.4产品编号 (15) 7.5套餐编号 (15) 7.6设备编号 (16) 7.6.1ISMP编号 (16) 7.6.2业务系统编号 (16) 7.6.3ISAG编号 (16) 8业务要求 (17) 9ISMP、NSPC在网络中的位置 (20) 10组网要求 (22) 10.1ISMP与NSPC组网 (22) 10.1.1网络架构 (22) 10.1.2数据分级管理要求 (23) 10.2ISMP与业务系统组网 (24) 10.2.1组网架构 (24) 10.2.2数据功能界定 (24) 10.2.3ISMP与部分业务系统组网方案(移至集成方案) (25) 10.3ISMP与运营支撑系统组网 (29) 10.3.1组网架构 (29) 10.3.2数据功能界定 (29) 10.3.3ISMP和运营支撑系统组网结构 (29) 10.3.4ISMP和运营支撑系统之间的数据和功能界定 (29) 10.4ISMP与预付费系统组网 (31) 10.4.1ISMP与SCP系统组网 (31)

(31) 10.5ISMP与用户门户组网 (32) 10.6与CP/SP的关系 (33) 10.6.1ISMP与CP/SP之间的数据界定和功能界定 (33) 10.6.2ISMP与SP之间的接口 (33) 10.7ISMP与SAG系统组网 (34) 11数据要求 (35) 11.1用户管理类数据 (35) 11.2CP/SP数据 (35) 11.3业务/产品/套餐管理数据 (35) 11.4权限管理数据 (36) 11.5内容管理数据 (36) 11.6定价数据 (36) 11.7定购关系数据 (36) 11.8终端管理数据 (36) 11.9统计数据 (37) 11.10统一配置类数据 (37) 11.11SLA数据 (37) 12功能要求 (37) 13流程要求 (37) 13.1平台运营流程 (37) 13.1.1认证流程 (37) 13.1.2定购、退定流程 (38) 13.1.3个人用户管理流程 (38) 13.1.4集团用户管理流程 (38) 13.1.5CP/SP管理流程 (38) 13.1.6业务管理流程 (38) 13.1.7套餐/产品管理流程 (39) 13.1.8内容管理流程 (39) 13.1.9业务能力管理流程 (39) 13.1.10 .......................................................................................... SLA签约流程 39 13.2业务执行流程 (40) 13.2.1SMS (40) 13.2.2WAP (40) 13.2.3MMS (40) 13.2.4LCS (41)

中国电信综合办公网络版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综合办公网络版解决方案 一、解决方案概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综合办公网络化,以提高办公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电信提供综合办公网络版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快速、安全、稳定的网络接入和多种办公应用服务。该解决方案结合中国电信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综合办公网络的各种需求。 二、解决方案特点 1.网络接入:中国电信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的大带宽需求,保证网络畅通无阻。 2.安全保障:中国电信的综合办公网络版解决方案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机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3.弹性扩容: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具备高度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灵活的网络扩容,方便企业迅速应对业务发展。 4.管理与监控:中国电信提供全面的网络管理和监控服务,能够实时掌握企业网络的运行状态,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移动办公支持: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支持移动办公,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6.一站式服务:中国电信的综合办公网络版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网络接入、应用支持、设备管理等,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工作。

三、解决方案组成 1.网络接入设备:中国电信提供多种接入设备,包括光纤接入设备、宽带路由器等,满足不同企业的网络接入需求。 2.安全设备:中国电信提供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保障企业网络的安全性。 3.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中国电信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确保企业的应用能够高效运行。 4.应用软件:中国电信提供多种办公应用软件,包括邮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文件共享系统等,满足企业对于办公应用的各种需求。 5.移动办公设备:中国电信提供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办公设备,方便企业员工进行移动办公。 6.远程管理与监控平台:中国电信提供远程管理与监控平台,能够实时监控企业网络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管理与维护。 四、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 中国电信的综合办公网络版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企业的网络化办公需求,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 1.多分支机构的网络化办公:适用于多分支机构需要进行网络化办公的情况,通过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2.新办公楼的网络化建设:适用于新建办公楼的情况,可以通过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快速搭建稳定的办公网络。

中国电信i运维业务规范-装维分册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T 2012 ZY-105 中国电信“i运维”业务规范-装维分册 (报批稿) 2012-06-30发布2012-07-01实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范围 . (1) 2“I运维”应用综述 (2) 2.1 “i运维”应用定义解析 (2) 2.2 “i运维”应用功能规范描述方法 (3) 3装维应用的环节和场景 (3) 3.1 开通与障碍工单上门准备环节 (4) 3.2 开通工单外线施工环节 (9) 3.3 障碍工单外线施工环节 (26) 3.4 装维施工竣工环节 (38) 4“I运维”应用技术要求 (45) 4.1 操作便捷性 (45) 4.2 界面美观性 (45) 4.3 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 (45) 5“I运维”对OSS支撑能力的要求 (46) 5.1 “i运维”应用与OSS支撑能力的关系 (46) 5.2 OSS支撑能力等级划分 (47)

前言 “i运维”应用是将OSS能力通过移动应用平台开放给手机或定制终端使用的业务应用的统称。i运维”应用包括“装维”、“网优”、“资源”等子应用,本标准是中国电信“i运维”应用系列标准之一,整个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a)中国电信“i运维”业务规范-装维分册 b)中国电信“i运维”应用与外系统接口交互数据的技术要求-装维分册。 c)中国电信OSS移动应用总体架构及技术规范 本标准以中国电信OSS规范为基础,结合各省对“i运维”工作的实际需求,首次制订了“i运维”系列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运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参与了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洪、王燕川、张淑建、黄光明、那晓骏、周平利、陈乔乔。 本标准于2012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制订。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电信企 业及相关单位提供的一种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产 品管理、运营管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多个模块,能够有效地提升电信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效率。 该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营销模块:该模块适用于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包括市场情报、客户分析、市场渠道、市场促销等内容。通过该模块,企业可以深入了解 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和方案,提高市场占 有率和销售额。 二、客户服务模块:该模块适用于电信企业的客户服务工作,包括客户信 息管理、客户申诉处理、客户服务监测、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内容。通过该模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服务状况,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 度和忠诚度。 三、产品管理模块:该模块适用于电信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包括 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定价、产品上市等内容。通过该模块,企业可以科

学地规划和设计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定价和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竞争 力和销售额。 四、运营管理模块:该模块适用于电信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包括业务运 营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通过该模块,企业可以 有效地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和利润率。 五、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适用于对电信企业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内容。通过该模块,企业 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规划方案。 六、决策支持模块:该模块适用于电信企业的决策支持工作,包括业务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通过该模块,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制定 科学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规划方案,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 总之,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综合管理、集成功能的 信息化平台,可以在电信企业的营销、客户服务、产品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创造利润。

中国电信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电信本地网 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技术规范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公司 2001年4月

目录 1 范围 (5) 2 引用标准 (5) 3 缩写 (5) 4 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6) 4.1 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6) 4.2 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物理结构 (7) 5 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管理功能 (7) 5.1 本地网机房物理资源管理功能 (7) 5.1.1 空间资源管理 (8) 5.1.2 设备资源管理 (9) 5.1.3 模板管理。 (10) 5.1.4 设备与DDF/ODF的关联 (11) 5.1.5 本地交换网、数据网设备的管理 (11) 5.2 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功能 (12) 5.2.1 传送网网络资源 (12) 5.2.2 管道网网络资源 (24) 5.2.3 光缆网网络资源 (28) 5.2.4 本地网网络资源调度方案设计 (32) 5.3 本地网网络资源调度管理功能 (34) 5.3.1 网络资源调度申请分类 (34) 5.3.2 调度管理功能 (35) 5.4 本地网资源查询统计功能 (37) 5.4.1 查询功能 (37) 5.4.2 统计功能 (38) 5.5 系统运行管理功能 (39) 5.5.1 用户安全管理 (39) 5.5.2 日志管理 (40) 5.5.3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41) 5.5.4 系统基础数据配置 (41) 6 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41) 6.1 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与长途网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41) 6.1.1 长途网资源管理系统与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信息交互方式 (41) 6.1.2 长途网资源管理系统与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内容 (42) 6.2 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与本地网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 (43) 6.3 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与现有网络运行管理系统的关系 (43) 7 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44)

电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介绍

电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介绍 电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是指一种集成了电信运营商日常经营管理所需的各种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电信运营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本文将对电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功能 1. 客户管理功能:包括客户信息录入、客户账户管理、客户投诉处理等功能,以便电信运营商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计费管理功能:自动记录客户通信消费的信息,并生成相关账单。同时,可以进行费用核对和费用清单导出等功能。 3. 业务管理功能:涵盖包括业务开通、维护、变更、关闭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语音、数据、增值业务等各类业务管理。 4. 在线支付功能:提供在线支付的接口,使得客户可以方便地进行充值、账单支付等操作。 5. 网络监控功能:通过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实时掌握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6. 服务质量管理功能:对网络中的各项服务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及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 二、系统特点 1. 高效性:电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化的业务流程,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提高管理效率。 2. 一体化:系统集成了客户管理、计费管理、业务管理等多个模块,能够满足运营商日常管理的各项需求,避免了多个系统

之间的数据不一致性和冗余。 3. 可拓展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定制开发和功能扩展。 4. 可靠性:系统采用了多重备份和灾备技术,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进行快速恢复,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5. 安全性:系统采用了多重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6. 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客户数据、业务数据的整合与分析,系统能够提供详尽的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为运营商提供决策支持。 三、系统应用 电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的各个层面,包括运营商总部、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网络运维中心等部门。具体应用场景如下: 1. 客户服务中心:通过客户管理和投诉处理功能,客户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管理客户信息、处理客户投诉,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营销部门:通过业务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营销部门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消费行为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提高销售额。 3. 财务部门:通过计费管理功能,财务部门可以更好地管理客户账户和核对费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4. 网络运维中心:通过网络监控功能,网络运维中心可以实时掌握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5. 领导决策层:通过数据分析功能,领导决策层可以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制定战略决策。

中国电信全国业务接入及管理平台网管规范功能需求分册(DOC 43页)

中国电信全国业务接入及管理平台网管规范 功能需求分册 (讨论稿)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9年7月

更改控制单 版本日期内容简述 V1.0 2009.7.20 1.参照《中国电信全国业务接入及管理平台网管系统建设方 案_V4.0_20090715.ppt》中的功能要求,重点实现以下功 能: 1)局数据配置管理(5.1) 2)故障日志跟踪分析(5.2) 3)业务同步监控(5.3) 4)业务平台网络监控(5.3) 5)维护管理功能(5.5) 6)查询统计功能(5.6) 7)短信预警分析(5.7) 8)系统管理(5.8) 9)安全管理(5.9) 2.业务同步监控及业务平台网络监控功能均需要拓扑呈现 功能,因此,保留了拓扑管理功能(5.4)。 3.删除了V0.6版本中的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功能。

目录 前言 (5) 1.范围 (6) 2.引用标准 (6) 3.缩略语 (6) 4.概述 (8) 4.1.系统建设背景 (8) 4.2.全国业务接入及管理平台网络结构 (9) 4.3.全国业务接入及管理平台网管体系架构 (10) 4.4.系统管理目标 (11) 4.5.系统管理对象 (11) 4.6.系统部署要求 (12) 5.功能要求 (13) 5.1.配置管理 (13) 5.1.1.概述 (13) 5.1.2.配置管理通用功能 (14) 5.1.3.局数据配置管理功能 (18) 5.2.故障日志跟踪分析 (21) 5.2.1.概述 (21) 5.2.2.日志数据 (21) 5.2.3.用户投诉处理 (23) 5.2.4.SP违规取证 (25) 5.2.5.投诉经验库 (25) 5.3.业务监控 (27) 5.3.1.业务同步状态监控 (27) 5.3.2.业务运行状态监控 (28) 5.3.3.业务平台网络监控 (29) 5.4.拓扑管理 (29) 5.4.1.概述 (29) 5.4.2.拓扑数据 (29)

传输综合网管管线管理系统资源录入规范化要求2011.05版

传输综合网管管线管理系统资源录入规范化要求 一、前言 由于传输综合网管管线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线系统)的录入涉及多个分公司和分公司不同部门,在前期资源录入中,存在不少差异,为保证资源录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达到管线系统资源录入与现实一致的最高目标,因此,对资源录入进行规范化要求。 二、管线管理系统资源录入步骤及注意事项 管线系统资源录入步骤有八项,具体步骤如下: (1)点设施采集:在进行点设施采集时,除了要保证采集经纬度准确,并且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之外,还要标注点设施类型(人 手井、电杆、标石、拐点等)和关键属性,对于关键信息点(接 头、预留、转角等)也需要填写相关信息。 (2)点设施导入: 1、打开采集点设施表格,复制经纬度到对于点设施导入模板,规 范点设施名称; 2、系统—管线数据导入—点设施-(选择人手井导入、电杆导入 等),找到相应点设施导入模板位置,点击“导入"按钮,系统会自动在地图上定位刚导入的点设施; 3、与以前已经成型的线设施(管道、杆路、直埋)做对比,若与 新导入的点设施重复,需删除,进行步骤(4);若不重复,和原来线设施有关系的,建到原来线设施分支,若无关,新建相应的线设施,进行步骤(3)。

(3)建立承载设施系统 1、线设施—(管道系统管理、杆路系统管理等)-添加—右侧填 写线设施名称、区域、系统级别等属性-保存; 2、管道/杆路系统管理-输入需要查找的相应线设施系统—路由 管理-添加分支或者选择老分支进行修改路由—右侧添加或插入已有点设施—全选-保存;(如果是管道,分支里面右键编辑管道截面图,批量应用模板). 3、完成之后计算系统长度; (4)建立光缆系统 1、线设施—光缆系统管理-添加-右侧填写光缆系统名称(郑州 市荥阳A—B管道/架空/直埋光缆)、区域、系统级别等属性- 保存,进入路由管理-添加—右侧填写添加的光缆段名称、连 接起点、连接终点等属性-保存; 2、选择光缆段—具体路由—增加(增加光缆的具体路由走向, 增加管道、杆路、引上、标石等)-具体路由增加完毕,点确 定; 3、生成显示路由—退出到光缆管理界面; 4、选择光缆-右键—计算系统长度; (5)添加纤芯:线设施—光缆系统管理—查询所需光缆—纤芯管理-选择纤芯一样的光缆段-应用模板-左侧选择光缆模板-右侧上部选择对应的纤芯模板-确定—保存。 (6)接头盒接续:线设施—光缆系统管理—查询所需光缆—右键选

中国电信服务规范与标准_

中国电信服务规范与标准

中国电信服务规范与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电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依据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信服务标准(试行)》,特制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电信服务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基本问题解答: 一、固定电话服务质量标准是什么? 答:1、紧急电话接入服务 1.1 定义: 紧急电话接入服务是指电信企业应向电话用户免费提供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等紧急电话的接入服务,免费紧急电话为119、110、120、122等。 1.2 服务标准: 保证通信畅通并免费向用户提供服务。 1.3 质量检查要求: 按规定对各局向的紧急电话119、110、120、122等进行测试。 2、电话装机、移机时限 2.1 定义:

4.3 计算(统计)方法: 市话业务变更时限(小时)=实际变更时间-用户办理登记手续且结清帐务时间 4.4 质量检查要求: 有定期检查制度; 营业网点的受理单、营业系统的用户数据、交换机房施工单、114台数据等进行服务时限的核对检查。 5、长途电话业务变更时限 5.1 定义: 长途电话业务变更时限是指用户办理增减长途电话直拔功能,自办理时起,至实际完成变更所需要的时间。 5.2 服务标准: 长途业务变更时限≤24小时 5.3 计算(统计)方法: 长途电话业务变更时限(小时)=实际变更时间-受理变更手续时间 5.4 质量检查要求:

对营业网点的受理单、营业系统的用户数据、交换机房施工单等进行服务时限的抽查。 6、电话障碍修复时限 6.1 定义: 电话障碍修复时限时指用户通智能障碍台并受理时起,至故障排除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用户自维线路和不可抗力因素除外)。 6.2 服务标准: 城镇一般用户电话障碍修复时限≤48小时 农村一般用户电话障碍修复时限≤72小时 报告期内障碍修复及时率≥98% 重要用户的电话障碍修复时限,以电信企业与该用户签订的协议为准。 6.3 计算(统计)方法: 障碍修复时限(小时)=故障排除恢复通话时间-受理用户申告时间 6.4 质量检查要求:

电信运营商行业-中国移动省级数据共享平台功能规范202105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中国移动省级网络数据共享平台功能规范 2021-04-XX发布2021-XX-XX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4总体说明 (7) 4.1系统建设目标 (7) 4.2系统建设原则 (7) 4.3系统功能架构参考 (8) 4.4系统技术能力要求 (8) 4.5与外部系统关系 (8) 5数据统一采集 (9) 5.1采集范围 (9) 5.2数据采集接口 (9) 5.3数据源信息管理 (9) 5.4数据接入 (10) 5.4.1OMC数据采集 (10) 5.4.2其他网管系统数据采集 (10) 5.5采集管理 (10) 6数据统一存储 (11) 6.1数据存储能力 (11) 6.2存储管理 (11) 7数据统一处理 (11) 7.1数据处理能力 (11) 7.2数据处理实施 (12) 7.2.1数据处理管道设计 (12) 7.2.2数据处理管道实例化 (12) 7.2.3数据处理管道及作业管理 (13) 8数据统一共享 (13) 8.1数据目录资产 (13) 8.2数据订阅 (13) 8.3数据共享 (14) 8.4共享数据SLO管理 (15) 8.4.1SLI体系 (15) 8.4.2SLO管理 (15) 8.5测试数据集 (15)

9数据统一管理 (16) 9.1数据质量管理 (16) 9.1.1管理原则 (16) 9.1.2数据质量标准体系 (16) 9.1.3数据质量核查分析 (17) 9.2元数据管理 (17) 9.2.1数据标准管理 (17) 9.2.2元数据生成 (17) 9.2.3元数据应用 (18) 9.3数据模型管理 (18) 9.3.1数据模型导入、呈现、查询、导出 (18) 9.3.2数据模型应用 (19) 9.4数据目录资产管理 (19) 9.4.1数据目录资产注册 (19) 9.4.2数据地图 (19) 9.4.3数据目录资产变更 (19) 9.4.4数据目录资产注销 (20) 9.4.5数据目录资产版本管理 (20) 9.5数据安全管理要求 (20) 9.5.1总体要求 (20) 9.5.2数据加解密和脱敏 (20) 9.5.3数据分级 (21) 9.5.4数据采集安全 (21) 9.5.5数据存储安全 (21) 9.5.6数据使用安全 (21) 9.5.7数据共享安全 (22) 9.5.8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 (22) 10系统管理与运营要求 (22) 10.1系统日志管理 (22) 10.2数据采集业务监控分析 (23) 10.3数据存储业务监控分析 (23) 10.4数据处理业务监控分析 (23) 10.5数据质量监控分析 (23) 10.6数据共享业务监控分析 (24) 10.7平台运行监控分析 (24) 10.8研运支撑 (24)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V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 MMSC分册 V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 3月

目录 1 文档说明 (6) 1.1 编写目的 (6) 1.2 适用范围 (6) 1.3 起草单位 (6) 1.4 解释权 (6) 1.5 版权 (6) 2 综述 (6) 2.1 目标 (6) 2.2 内容说明 (7) 2.3 参考文档 (7) 2.4 符号和缩略语 (8) 3 性能及统计指标 (8) 3.1 MMS互联网关统计[删除] (8) 3.2 MMS统计 (8) 3.2.1 MMSC系统配置 (8) 3.2.2 MMS业务KPI统计 (12) 3.2.3 MMS业务量统计 (14) 3.2.4 MMS业务量分省/地区统计 (15) 3.2.5 MMS业务成功率统计 (15) 3.2.6 MMS业务成功率分终端统计 (16) 3.2.7 MMS业务流量统计 (17) 3.2.8 MMS业务流量分布统计 (17) 3.2.9 MMS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18) 3.2.10 MMS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19) 3.2.11 MMS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19) 3.2.12 MMS业务量用户分布统计 (20) 3.2.13 MMS邮件收发业务统计 (20) 3.2.14 MMS邮件发送业务统计 (21) 3.2.15 MMS邮件接收业务统计 (22) 3.2.16 MMS增值业务统计 (22) 3.2.17 SP的MMS分省/地区业务统计 (24) 3.2.18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24) 3.2.19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25) 3.2.20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26) 3.2.21 注册终端型号数量排名统计(可选) (26) 3.2.22 终端收发消息成功率统计指标组(可选) (27) 3.2.23 MMS业务成功率报表统计 (27) 3.2.24 用户数统计 (29) 3.3 MMS接口消息成功率统计 (30) 3.3.1 MMS接口配置 (30) 3.3.2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1) 3.3.3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2)

90平台(省级)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90平台(省级)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中国电信能耗管理平台(省级)业务规范 V1.0 2011-XX发布2011-XX实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为中国电信能耗管理平台(ECMP)业务规范的系列标准。 本规范主要依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需求,结合中国电信企业技术标准的特点进行编写,随着中国电信能耗管理平台的发展完善,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规范。 本规范定义了中国电信能耗管理平台(ECMP)(省级)的业务规范,包括中国电信能耗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系统安全性要求、软硬件要求及环境要求等。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剑、沈建勇。 本标准协助单位: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能耗管理平台(ECMP)(省级)的设计及开发,并作为各省公司进行能耗管理平台招标采购、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企业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企业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中国电信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省级)建设指导意见》 【2】《MODBUS-RTU》 【3】《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3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3.1规范用语 在本规范中: 必须:表示该条目是本规范必须,违反这样的要求是原则性错误。 必须实现:表示该功能必须实现,但不要求缺省使能。 不允许(不可以):表示该条目绝对禁止。 应当(建议):表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不实现,但必须仔细衡量。 应当(建议)实现:与应当(建议)类似,实现该功能,但不要求缺省使能。 不应当(不建议):表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在所描述行为可接受或有效的理由,但实现该行为时必须仔细衡量。 可以:表示该条目确实可选。 3.2缩略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