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疼痛科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浅谈疼痛科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浅谈疼痛科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浅谈疼痛科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浅谈疼痛科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疼痛的概念、评估方法,并对药物止痛、心理护理等内容进行了概括,旨在明确疼痛科病人的护理方法,以便今后更好地为疼痛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疼痛科,疼痛,评估,护理

2007年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根据文件精神,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可设立“疼痛科”,开展以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为主的诊疗服务。疼痛科的成立是我国疼痛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必将大大促进疼痛医学的发展,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1]。护理人员作为医疗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疼痛科的护理工作内容,提高护士的疼痛专业技能,将对疼痛科未来的发展以及提高疼痛患者生命质量具有较深远的影响。

1 疼痛的概念

1.1疼痛的定义及分类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非愉快的感觉体验和情感体验,通常在发生或引起各种组织损伤乃至继续组织损伤时的一种特殊表现[2]。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3]。疼痛科所涉及的主要是慢性疼痛,目前学术界将慢性疼痛定义为:将导致患者抑郁和焦虑,造成身心极大伤害,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可能没有任何确切病因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存在[4]。它可分为感觉伤害性(组织损伤所致)、神经性(神经通路损害所致)和心理性(与情绪及相关心理过程有关)[5]。

1.2疼痛的特征疼痛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安全机制,当出现情况时它能唤起避免损伤的行为。同时疼痛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的、多方面的体验,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而变化[6]。

1.3疼痛的危害疼痛可以导致不可预料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良后果[7]。而慢性疼痛不同于急性疼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反应。由于疼痛变得时间更长和持续,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活动异常[6,8],使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如社会活动减少、焦虑、抑郁、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记忆力衰退[9]、内分泌功能障碍、穿衣障碍、自我形象紊乱及情绪不佳等[10],长期疼痛的折磨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11]。

2 疼痛的评估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2]。而减缓疼痛是一项基本人权,从法律、专业及人权的角度讲,评估疼痛且记录评估结果是护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3],如何对病人的疼痛作出正确的评估成为了护理实践的关键。

2.1评估工具目前疼痛的评估工具较多,常用的方法有:口述分级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视觉模拟评分表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数字评分量表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文字描述评分量表法(Verbal descriptors scale VDS)、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Mcgill 疼痛分级法、McMillan法,还有针对儿童的儿童疼痛表示法等[8,14,15]。除了利用这些评估工具,还可以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疼痛的程度[16]。

2.2影响评估的因素影响疼痛评估的因素主要包括对疼痛护理不重视、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未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文化背景等[17]。在评估时护士应该以整体的观点看待慢性疼痛患者,多与患者的家属相沟通、与患者的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相结合,同时注意病人的个体性,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综合化的考虑、个体化的评估,及时制定和调整疼痛护理计划。

3 疼痛的护理

3.1药物止痛

3.1.1非癌性疼痛 (1)阿片类。在仔细选择病例及严密监护下,阿片类可以使疼痛变得可以忍受,改善劳动能力,同时最大限度控制副作用。(2)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对于慢性疼痛急性加重期较有效,如背部疼痛的急性加重时。(3)改变精神活动的药。抗抑郁药及抗惊厥药在治疗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方面有效。

(4)简单的止痛剂。如醋氨酚(5) 补钙、补磷药物。能增加骨量,因而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是有利的。(6)辣椒辣素软膏。由辣椒制成,能有效控制疱疹后神经痛[4]。另外对于轻至中度的肌肉骨骼疼痛,可首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重度疼痛者可使用镇痛剂,镇痛作用肯定,但必须由医生处方给药。对神经病变性疼痛,医生往往运用某些非镇痛剂类的药物止痛,由此会暂时性导致病痛

的消失,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8]。

3.1.2癌性疼痛可按照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法进行用药[19]。除此之外现在的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正不断的应用,例如(1)硬膜外止痛法:根据疼痛所在部位,选用相应神经节段,用0.02%盐酸吗啡(或芬太尼、美散痛等)以生理盐水10ml稀释,注入硬膜外腔。将注射端封闭于无菌瓶内,将置管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可反复注射,此法特别适合于晚期癌症疼痛、家庭病床患者,置管一般保留20天,最长达37天[20]。(2)自控镇痛装置(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c,PCA):患者拥有一个用计数电子仪控制的注药泵将药物按规定浓度和速度匀速注入体内,或当病人意识疼痛发生或加剧时,按压控制按钮,将事先设定的止痛药注入体内,由病人自己管理[21]。(3)水针治疗:根据病种和疼痛部位选取不同穴位,以颅痛定、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穴位注射,通过经络起镇痛作用,对中晚期癌痛有效率达100%[22]。

3.1.3注意用药个体化根据病人不同的性别、年龄等制定不同的用药措施。例如老年患者出现非甾体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可首选阿片类药物,且需要的剂量也比年轻人要低,初始应用宜从正常剂量的1/4或1/2开始,然后缓慢滴定达到最佳治疗效果[23]。另外老年人对哌替啶的活性代谢产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敏感,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该药,盐酸吗啡和羟考酮等活性代谢产物较少,适宜于老年病人应用等等[24]。用药后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向患者作好用药的宣教工作,并把药物止痛与其他止痛方法相结合,更好的促进治疗效果。

3.2心理护理

3.2.1一般的外部护理保持良好环境,减少疼痛的剌激,争取家属配合,防止消极暗示,耐心敏锐地观察病人疼痛反应,了解疼痛的一般状况,并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5,26]。

3.2.2通过心理治疗缓解疼痛(1)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的知觉,把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与疾病痛苦无关的其他事情上。如集中注意力于阅读、听音乐、看有趣的电视或与来访者谈话等活动上时,因有一些感觉印象与对疼痛的注意力竞争故痛感减轻[25,26]。(2)催眠暗示疗法:由于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以产生或增加疼痛。但采用良好的暗示也可以消除疼痛,特别是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以

使病人放松,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和提高病人的痛阈,这样就可以取得减轻疼痛或终止疼痛的效果[27]。(3)松弛疗法:病人自然平卧、闭眼、两手放于腹部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到躯干四肢,全身变软,这是一种加强病人应付能力的心理护理手段[28]。(4)行为自我控制治疗:医护人员及家属参加病人的自发调整,防止病人替换性疼痛症状的出现,如对病人适当积极的行为表现给以正面的积极鼓励和关心,对于病人不恰当的疼痛表现不予积极鼓励和关心,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培养健康有益的行为,以利于矫正不恰当的疼痛行为表现[29]。

3.2.3争取家属的配合在患者疼痛时,陪伴家属将会受到患者影响,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患者,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致使患者疼痛加重。所以家属的情绪很重要,因此,医护人员除积极治疗患者疾病,减少家属的担心外,应对家属和陪伴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学教育,使他们增强信心,配合治疗[30]。

3.3其他方法

除了应用上述方法以外,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止痛方法,如: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5]、理疗或按摩疗法[9]、物理止痛法(冷敷或热敷)[31]、针灸疗法[31],对于癌痛还可应用放射治疗[11]、基因治疗[31]等等,甚至让患者静坐行节律性深呼吸也可以达到减缓疼痛目的[31]。

4 康复指导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情绪的波动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得疾病恶化或复发。进行适当的娱乐和体育锻炼,改善肌肉紧张度和活动性,如散步、徒手操等等,根据病人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可勉强。避免过度疲劳,不能病情稍有好转就立即投入工作当中,防止复发。并定时回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29,32]。

办好疼痛科是医院与时具进的侧面体现,对于这样一个正在不断的成长和完善着的新兴科室,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的同时应不断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各大医院也应组织院内、院外的学习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交换宝贵经验。随着疼痛科不断的发展,对疼痛科病人的护理工作应更加详细,能否根据疼痛科所涉及疾病的种类、新的治疗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对疼痛护理进行阐述,这

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高崇荣,陈金生. 谈疼痛科的建设与发展[J]. 现代医院,2009,9(1):12-13

[2] 戴佩荣. 疼痛护理的研究现状及护理[J]. 天津护理杂志,1999,4(9):177

[3] 庞小兰. 慢性疼痛的控制方法[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1

[4] 冀孟菊,康彬. 恶性肿瘤患者亲属的健康教育[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4):50-51

[5] 苏秀萍,王美蓉,陈玉萍. 慢性疼痛的治疗和护理[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17-18

[6] 毛桂珍. 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3):498-499

[7] Closs SJ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 a neglected phenomenon[J]. Journal of Adranced Nursing,1994,19(6):107(2)-108

[8] 史晓艳. 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11-12

[9] Ferrell BA. Ferrell BR,Osterweil D. Pain in the nursing hom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1991,38(4):409-414

[10] Stein W. Pain in the nursing home[J]. 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1,17(3):575-594

[11] 周薇. 癌症病人的疼痛护理进展[J]. 护理研究, 2006,20(2):383-384

[12] Merboth MK,Batnason S. Managing pain: the fifth vital sign[J]. Nurs Cl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13] Schofield P. Pain assessment how far have we come in listening to our patients[J]. Professional Nurse,2003,18(5):276-279

[14] 王艳,邓胜平. 病人疼痛评估及其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4,19(15):78-80

[15] Stanik-Hutt JA. Pain management in the critically ill[J]. Grit Care Nurse,2003,23(2):99-102

[16] 陈梅芳,吕振琪. 有关病人疼痛诉求处置的新观念[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7):311

[17] 宋春玲,颜珂. 78例疼痛病人护理[J]. 农垦医学,2004,26(5):381-382

[18] 张艳军,梁宏霞,赵静. 内科老年患者慢性疼痛的护理评估与措施[J].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7):99-100

[19] 段广瑾,刘英圣,李红霞,景凤霞. 癌性疼痛的心理护理[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6):768

[20] 苗桂萍. 疼痛控制及护理的新进展[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6-7

[21] 谢桂春. 疼痛的护理评估及控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 182-183

[22] 陶敏,鲁汉英,陈南珠. 水针治疗晚期肋疼痛的临床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615-6161

[23] Mclaffery M,Paserol C,Mclsffery M,etal Pain:Clinical manual[M].2nd StLouis:Mosby,1999:674-710

[24] Pasero CL,McCaffery M. Managing postoperative pain in the elderly[J]. Am J Nurs,1996,96(10):38-45

[25] 崔凤琴. 浅谈疼痛病人的护理体会[J]. 中原医刊,2005,32(18):83-84

[26] 高爱金. 浅谈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7):24

[27] 刘新凤. 对住院病人的疼痛控制[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1):522-523

[28] 倪文秀,孙建珍. 疼痛患者的观察及心理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5):598-599

[29] 郭晓燕,陆宁. 浅议疼痛科心理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4)A:339-340

[30] 彭成花,刘金英. 疼痛的心理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19

[31] 李文艳,杨志华,亓芳迎,陈广育,杨茹,李涛,宋娟荣. 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774

[32] 赵继军. 疼痛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9

骨科患者疼痛方面的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方面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科患者疼痛的状态及治疗,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够在较舒适环境下早日康复。方法对某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骨科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骨科护理的有效护理途径及经验。结果通过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可有效减轻骨科患者的疾病痛苦,提升了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确保了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骨科患者疼痛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很有帮助。 标签:骨科;疼痛护理;疼痛影响;护理手段 骨科患者病程长,康复缓慢,常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疼痛,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疼痛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失眠,如疼痛得不到及时缓解会使患者病情加重,导致患者身心的严重伤害[1]。在临床上,通过不同的护理手段,对骨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某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76岁;包括创伤性骨折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9例,腰肌劳损16例,骨肿瘤2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护理进行治疗。 1.2方法结合患者疼痛原因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其中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手段。对疼痛严重患者遵照医嘱服用镇痛药,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率。正确、科学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疼痛较为有效。 2结果 100例患者中,导致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压迫性疼痛、急性缺血性疼痛、炎症疼痛、创伤疼痛和肿瘤疼痛。其中,压迫性疼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创伤性疼痛多为刺激性疼痛,疼痛强度与创伤的程度、种类等有关。急性缺血性疼痛原因较多,通常疼痛非常剧烈。3讨论 3.1疼痛的危害分析很多疾病伴随着疼痛,疼痛使患者的身心受到伤害,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一方面,疼痛带给患者极大的身体伤害,伴有一定的生理、行为反应。常见的疼痛反应有出汗、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骨骼肌收缩等。严重的疼痛会导致患者难以承受,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增加了患者疾病治愈的难度。另一方面,疼痛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绪变化,会引起患者急躁、烦闷等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例如,在患者极度疼痛时,患者心情烦躁、情绪激动,对于治疗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一些患者因为难以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流程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流程

一、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锁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外,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患者多为儿童和青状年。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二、一般护理 (一)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受伤的原因、时间;受伤的姿势;外力的方式、性质;骨折的轻重程度;有无疼痛,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 (三)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含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 (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量镇痛剂,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五)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三、专科护理 (一)体位护理

局部制动固定后,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卧位休息时应去枕仰平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外展,维持良好的复位位置。复位后,站立时保持挺胸提肩;坐或行走时,用前臂吊带悬吊患侧上肢屈肘成90度直角,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减轻肿胀。局部未加固定的病人,应嘱其不可随便更换卧位。 (二)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渗血情况。 2、注意观察上肢皮肤颜色是否有发白或青紫,有麻木感,是否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果有以上症状,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使双肩尽量外展,后伸,如症状没有缓解,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调整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三)功能锻炼 1、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 防止患肢肿胀,避免肩关节僵凝,以取得病人配合。 2、正确适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整复固定1-2周。可以练习手部

疼痛病人的护理

患者的疼痛及护理 疼痛的定义 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 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 疼痛的含义 痛觉: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会受到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情绪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患者表现为痛苦、焦虑。 痛反应:指机体对疼痛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出汗、骨骼肌收缩等。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能。 三个特征: 1. 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2. 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3. 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疼痛是个体在身、心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 身体疼痛:身体某一部位感觉不舒适。如手指切割伤。 心理疼痛:精神方面的防御功能被破坏,个体的情绪完整性受到伤害。如失去亲人引起忧郁和伤心。 疼痛发生机制 疼痛由能使机体组织受损伤的伤害性刺激所引起,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 适应方式。其形成机制包括周围神经机制和中枢神经机制两个方面。 疼痛的分类:程度、性质、原因、发生的急缓。 1.按程度分 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他感觉复合出现,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轻痛:疼痛局限,轻微。 甚痛:疼痛较重,出现疼痛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剧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强烈 2.按性质分 刺痛:锐痛或快痛(浅表痛)位于体表或粘膜(角膜和牙髓最敏感) 定位明确,痛觉产生迅速,消失也快,无明显情绪反应。 灼痛:慢痛或钝痛(深部痛内脏、关节、韧带、骨膜痛定位不明确,产生也慢,难以忍受,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酸痛:感觉定位差,痛觉难以描述,较强的情绪反应。 3.按原因分 创伤性疼痛:因暴力导致骨关节损伤所产生的疼痛,属于急性疼痛。 病理性疼痛:因损伤、感染、结核等使机体的骨和关节发生某种病理性改变如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结核、骨肿瘤、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 心因性疼痛:也称为精神源性疼痛,是由妄想和幻觉引起的。如截肢患者的患肢痛,在肢体被截除之后,患者总感觉肢体像未截除一样疼痛。 4.按急缓分 急性疼痛:发病急、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在短时间或经处理而消失的疼痛。如创伤、手术、急性炎症、心肌梗死等。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常规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视患者得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 3、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得生命体征,24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得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给予冰袋冷敷、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定5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 6、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素二日,治疗后一天小换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疼痛评分。 7、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口服止痛药遵医嘱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如有残余痛及时到疼痛门诊复诊、 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得护理常规 1、做好患者得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得恐惧、紧张心理。 2、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得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得T、P、R、BP。 4、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及分泌物,妥善固定自控镇痛泵,防止硬膜外导管得脱落。 5、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得发生。 6、做好卫生宣教。 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保持环境得安静,保证患者得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得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侧卧位6-8小时,相对卧床24小时。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复诊。 四、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保持环境得安静,保证患者得休息。嘱患者相对卧床,瞩患者卧于硬板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得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臭氧治疗后,嘱患者相对卧床一周,胶原酶治疗后,嘱患者俯卧6—8小时,相对卧床一周。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隔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一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疼痛患者护理研究进展论文

疼痛患者护理研究进展 姓名: 学号: 近几年来,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疼痛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1]。但临床上疼痛控制不利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疼痛依然是一个未得到适当治疗的问题,疼痛仍普遍存在[2]。疼痛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对疼痛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疼痛(pain)是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护理是疼痛诊疗的重要组成,在疼痛诊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影响了疼痛的有效控制。本文就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1 疼痛概述 1.1 疼痛的概念 疼痛:疼痛是指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不舒适中最常见、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3]。 1.2 痛反应 是机体对疼痛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出汗、骨骼肌收缩、恶心、呕吐、焦虑、抑郁和恐慌等。 1.3 疼痛发生的机制 痛觉感受器————→受损组织释放至痛物质————————→痛觉感受理化刺激 组胺、缓激肽、PG 器——→脊髓——→丘脑——→大脑皮质痛觉感受器——→疼痛【4】 2 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1 疼痛的原因 2.1.1 温度刺激:高温可导致烧伤,低温会引起冻伤。 2.1.2 化学刺激: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 2.1.3 物理因素:如刀切割,针刺,碰撞。 2.1.4 病理因素:疾病可造成体内某些官腔堵塞,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空腔器官过度扩张,平滑肌痉挛或过度收缩,局部炎性侵润等,均可引起疼痛[5]。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 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骨伤患者的固有体征,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它受 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能否有效地 预防或减轻疼痛 ,减少骨折病人因疼痛引起对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 和功能的恢复。对做好骨伤病人疼痛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患者疼痛原因;疼痛的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48-01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骨创伤病人 80例,男45例, 女35例;年龄7~65岁,平均38.7岁。病种:上肢骨折30例,下肢骨折25例,皮肤撕脱并骨折15例,疤痕挛缩3例,截肢7例。此组患者通过采取相应护理 措施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加重者仅8例,占本组10%。 1.疼痛的原因 骨科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1)创伤(包括手术)疼痛由创伤的刺激引起,并因刺 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2)由于急性缺血,伤肢迅速出 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被动牵拉指(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血液循环及时改善后 疼痛可迅速缓解;(3)神经性疼痛局限于某一神经分布区域内,呈放射状,初起时 疼痛为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4)在截肢术后短时间内患者仍会感觉到截肢端 有持续性疼痛;(5)并发炎症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不同,炎症的特点也不同。化脓性 感染患者的疼痛由炎症刺激引起,随着炎症的程度加程度重而加重,严重时局部 出现持续性疼痛。气性坏疽患者自觉伤肢沉重或疼痛,随着感染加重,疼痛也持 续加重,一般止痛剂无效。 2.疼痛程度的评估法 患者疼痛的等级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疼痛控制的 目标是:患者疼痛评分≤3分;24小时疼痛频率≤3次;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术后患者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 3.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前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可能采取的手术措施及安全性,告知其术后出现 的不适应,伤口疼痛常为主要症状之一,并介绍疼痛的有关知识,术后询问患 者疼痛情况,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教会患者面对疼痛,及可采取的预防或减轻 的方法,他人对付疼痛的经验,这样,一方面使患者获得对付疼痛的知识,另一 方面通过护患平等交谈,双方沟通,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关怀和尊重,获得战胜 疼痛的强大精神力量,提高疼痛阈值。 3.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能降低患者疼痛的评分及其所需镇药的剂量。首先去除疼痛的诱因,并积极采用非药物治疗。在创伤24小时内由于充血压迫神经末梢可致疼痛,而用冷敷后血管收缩,解除压迫而减轻疼痛,如冰袋、冷湿敷等。24~48小时后 可热敷,因温热刺激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使肌腱、肌肉、 韧带等组织松弛,从而减轻疼痛,如湿热敷、烤灯、微波、红外线等。另适当的 改变体位、姿势,分散患者注意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疼痛科护理常规课件

疼痛科疾病护理常规 疼痛科一般患者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部位,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3.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4.对患者风险评估 5.评估评估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治疗后敷贴是否干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3.做好疼痛护理。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内衣并交代治疗中如何配合。 5.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敷贴。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 3..运动休息指导。 4.自我保健知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有无麻木感及感觉减退现象,

2.观察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3.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4.治疗后,观察患者穿刺处的敷贴。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内衣。 5.做好疼痛护理。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运动和休息指导,行功能锻炼指导。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站姿、坐姿要正确。 4.指导患者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的头颈肩部等疼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治疗后有无改善。 2.观察患者有无肌力损伤,有无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症状。 3.治疗后敷贴是否干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1. 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 2.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3. 术后卧床休息,避免颈部的过度活动。

疼痛科一般护理常规

疼痛科护理 第一节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协助医生绘制疼痛量表:指导病 人完善各项检查,及时留取血、尿、大便标本。 3、心理护理:疼痛病人常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病人的病 程长短、疼痛性质、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心理问题也因而轻重不一。在疼痛科护理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4、手法治疗患者,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 配合,手法治疗后应卧床休息,24小时内避免进行热疗。 5、注射治疗,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消 除患者紧张情绪,配合治疗。选择合理体位,方便操作,注意保暖,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治疗完毕后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创可贴,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平卧休息,给予相应处理。疲劳或未进食者应休息或进食后再治疗。 6、中药熏蒸:选择好治疗部位,向患者讲解治疗原理及目的,能够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根据熏蒸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暴露局部皮肤,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询问患者主观感觉,避免烫伤,注意保暖,熏蒸一般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视病情每

日两次。避免弄脏患者衣物及床单。 7、针灸治疗:操作前向患者说明针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 的配合。根据治疗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用止血钳夹消毒棉球,逐个消毒要针刺的穴位。告知患者留针期间避免更换体位,以免出现滞针、弯针、折针等情况。 8、物理疗法(红外、中频)使用理疗仪器前向患者说明其原理与功 效,注意事项。选择舒适的体位,注意保暖。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感觉,避免烫伤。并嘱其不可随意调节机器工作时间及状态。 治疗完毕后多休息,多饮温开水。 9、手术治疗:治疗前用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患者焦虑,消除病人的焦 虑、抑郁及对治疗的恐惧感,使病人能在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溶盘治疗的患者,于术前2天训练在床上大小便,腰椎溶盘患者起床后腰带护腰,颈椎溶盘患者带颈托。 第五节退行性膝关节病 退行性膝关节病又称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病人十分痛苦。 一、护理评估及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精神状况。 2、观察关节疼痛及肿胀的变化情况。 3、观察穿刺及阻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分娩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分娩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在妇产科中,无痛分娩是指使用药物疗法或精神疗法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症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相关的镇痛措施,一直是产妇家属以及临床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产妇的在分娩中的疼痛情况,对产妇的分娩舒适度以及分娩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止痛药物为产妇缓解疼痛,而且用药方式多样,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根据产妇的不同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以及合理的镇痛方法,不仅如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帮助产妇缓解疼痛,针对产妇分娩疼痛,合理的镇痛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对分娩中的疼痛护理措施的研究以及相关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标签:无痛分娩;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当人类机体出现疼痛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如心率加速、血压上升、免疫机能下降等,同时疼痛感还会引发产妇的心理不良现象[1]。目前对于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中,疼痛已成为除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外的第五大观察因素。因此在产妇进行分娩时,对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关注,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分娩结局,实施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分娩过程中产妇出现疼痛的机制及特点 分娩疼痛是伴随着分娩过程中的刺激复杂反应而出现的,分娩疼痛与其他的病理疼痛症状有本质的区别,分娩疼痛非病理现象,而是与生命的诞生息息相关。分娩疼痛主要是由于子宫肌肉阵发性收缩以及胎儿经过产道时对子宫和产道组织造成的损伤,从而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强烈刺激,此类刺激会沿产妇的腰、骶神经传递至脊髓,进而延续至产妇的大脑痛觉中枢,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感[2]。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同的产程所产生的疼痛也不尽相同,在第一产程时,主要表现为疼痛范围难以确定,而疼痛的性质以及部位无法准确表达。第二产程时,是指产妇宫口开全以及胎儿娩出的过程,此时的疼痛来源于下产道的肌肉、筋膜以及皮肤,会出现伸展、撕裂及牵连,从而导致疼痛出现,第二产程中的疼痛表现的尖锐剧烈,产妇的阴道、直肠和阴部疼痛非常明显[3]。 2 产妇分娩過程中的相关镇痛方式 2.1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在产妇分娩中应用较为广泛,经调查统计,美国在产妇分娩镇痛和缓解疼痛过程中,有大约29%的产妇采取硬膜外麻醉,且该数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在我国,硬膜外麻醉在产科分娩镇痛中同样有较高的使用率。 2.2吸入止痛在吸入止痛运用中,主要成分为1:1的N2O和O2混合气体,

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创伤显微外科郝珊珊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疼痛,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治疗和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方法总结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6月对58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绝大多数患者疼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能积极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创伤骨折患者,通过疼痛评估,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骨科患者疼痛评估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其中尺桡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3例,脊椎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骨折7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0例,多发骨折6例。58例患者均予以入院或手术后疼痛评估,针对不同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采取简单易行的疼痛评分工具,来评估记录疼痛的强度,疼痛缓解的程度,这也是有效疼痛管理的组成部分。 2 疼痛的评估 2.1 疼痛评估方法入院时建立患者信息表,新病人,手术病人,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表,疼痛评分每天三次,三天后每天一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再评估。 2.2疼痛评估内容包括疼痛部位和范围,疼痛的性质,疼痛的严重程度,加重和缓解疼痛的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发作时的伴随症状,病人对疼痛的处理及处理结果,每个人对疼痛的感觉差异很大,描述也不尽相同,应准确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2.3 疼痛的原因创伤疼痛与组织损伤,手术操作以及心理紧张,恐惧有关。也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因素,社会层次,文化素质,痛阈以及暗示与安慰有关。

骨科护理查房

四月份护理查房 时间: 2012-04-30 地点: 303 示教室 参加人员:徐薇许春凤汪凌谢瑶陈敏黄宜秀邢娟徐邈蔡亚萍张描描 王艳丁梅静 主讲内容:腰椎管狭窄 主讲人:徐邈 徐邈: 一、病人情况: 1. 现病史:李有顺,男性,71岁,诊断:腰椎滑脱症(L3、4)、腰椎管狭窄、腰骶椎间盘 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因“腰痛伴下肢麻木五月余”于 2012-04-21 入院,入院时T: 37.0度,R20次/分,BP121/90mmg,P72次/分,患者于04-25在全麻下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回室时神志清,T: 36.5度,R19次/分,BP110/56mmg,P62次 / 分,术区敷料干燥,引流管一根在位,留置尿管在位,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卧气垫床。术后予抗炎、消肿、营养神经治疗。 04-27 停引流管, 04-30 停尿管。 04-28 抽血化验示:白细胞:10,血红蛋白:106g/l,血沉:52mm/hr, C-反映蛋白:133.31,05-01已佩戴支具下床活动。 2.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史,服药控制佳。否认“神可,无大小便失禁。冠心病、糖尿病” 等病史,否认有“伤寒、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其他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 3.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异地旅居史,无冶游史,否认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生活嗜好。 4. 婚姻史 ; 适龄结婚,子女体健。 5.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病史 6. 五方面: 饮食:以米面为主,食欲一般。 睡眠: 04-24 日起每晚服用舒乐安定入睡排泄:大便正常,小便术后留置尿管, 04-30 拔除自理能力和保健:卧床休息,生活需他人协助,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嗜好:不吸烟,不嗜酒 7. 心理社会 精神状态:神志清楚 对疾病认识:病人及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心理状态:恐惧 性格与交往能力:性格一般家庭状态:家庭成员关系和睦 经济负担:无 8.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推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温正常,无肝掌、蜘蛛痣,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头颅无畸形,无肿块,眼睑无水肿,眼球无突出,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角膜无云翳、软化,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鼻 腔通畅,无鼻翼扇动,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无疱疹,牙龈无肿胀、溃疡,口腔粘膜无溃疡,舌苔白色较厚、无溃疡,颊粘膜无出血点,咽不红、无异常分泌物,悬雍垂位置正 常。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充血。喉发音清晰。颈软,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胸廓对称,无压痛,胸廓挤压试验阴性。胸壁无静脉曲张。两肺呼吸活动对称,两肺呼吸活动度和语颤对称,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正常。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无异常搏动,无震颤和摩擦感。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毛细血

癌痛患者的护理常规

癌痛患者的护理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觉,并非简单的生理应答,是躯体和心理的共同体验。 一、患者入院接待护士及时询问有无疼痛情况及服用镇痛药物史,督促经管医生及时开出癌痛护理医嘱。 二、责任护士8小时内完成对患者全面疼痛评估,建立疼痛评估表,根据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在科室患者一览表上做醒目标识。 三、护士熟练掌握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神志、年龄、理解 能力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对儿童和有智障的患者选用脸部表情量表。 四、入院评分小于等于3分疼痛者,每日8-10时当日责任护士评分1次、15时 分别评分1次,夜班在21点评估,并将评分结果及时记录,连续3天均小于3分时,每日8-10时评分一次;3分以上者每日责任护士在8-10时、15时分别评分1次,夜班在21点评估,直至连续3日评分在3分以下改每日一次,并将评分结果及时记录。 五、评分在3分以下的患者出现了疼痛加重的情况,及评分在3分以上时,立 即通知医生处理,处理后1小时观察疗效,并将爆发痛的评分和处理1小时后的评分记录在护理单和体温单上,评分次数由原先的1次改为3次;对于评分在3分以上的患者如果连续3日分值在3分或3分以下时,则改每日3次为1次;对于连续7日为0分的患者则停止评估疼痛;患者出现爆发痛评分。 癌痛评估原则 最重要的:1、病人的主诉(要接受、不怀疑、有反应、评估原因,不可说叫医生。) 2、病人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主要照顾者 3、行为表现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哭泣(不建议,因对刺激反 应不同。)

最不重要的:1、测量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等变化。(只有出现合并症才会变化) 如何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疼痛评估量表? 1、告知尺的含义: –1—3级表示轻度疼痛; –4-6级表示中度疼痛; –7—9级表示重度疼痛; –0级表示不痛; –10级表示剧痛; 2、确认患者是否理解,让其复述; 3、疼痛强度要有变化要告知医生; 4、告诉学会用此尺的重要性,是医生调剂量、用药的依据。 六、及时观察患者发生爆发疼情况及疼痛减轻或加重相关因素,当患者出现 爆发痛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并将爆发痛的分值与镇痛处理后1小时的分值记录在评估表上的相对应的时间段上。护士能够采用热敷、转移注意力、更换体位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评价疼痛缓解情况: 1、用药后、治疗后及时评价并记录疼痛缓解情况,及时反馈医生,以帮助医生合理调整用药 2、连续评价当前的疼痛及新发生的疼痛 七、协助医生达到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原则,按根据医嘱做到口服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将服药剂量与总量记录在疼痛体温单和护理疼痛护理记录单上。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 WHO基本原则: 1. 按阶梯给药 2. 尽量口服 3. 按时给药 4. 个体化 5. 注意具体细节

医院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XXXX医院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护理常规 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四、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五、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六、溶盘术的护理常规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八、三叉神经痛护理常规 九、骨质缩松护理常规 十、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视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 3、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的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给予冰袋冷敷。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定5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 6、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素二日,治疗后一天小换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疼痛评分。 7、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口服止痛药遵医嘱逐渐减量,缓慢停

药。如有残余痛及时到疼痛门诊复诊。 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的护理常规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2、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T、P、R、BP。 4、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及分泌物,妥善固定自控镇痛泵,防止硬膜外导管的脱落。 5、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6、做好卫生宣教。 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侧卧位6-8小时,相对卧床24小时。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复诊。

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临床上手术治疗一直作为一种主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到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来,并且多数疾病在手术治疗之下能够起到根治的目的。但是在手术治疗中,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那就是手术后的疼痛问题。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早期生理、心理舒适的主要问题,对患者康复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患者术后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并且给予合理的镇痛护理,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就在分析患者术后疼痛产生机制的基础上,对于目前术后疼痛的评估和镇痛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日后临床上对于术后疼痛评估和镇痛护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术后疼痛;评估方法;镇痛护理;研究进展 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各种疾病治疗的主要有效方法,患者经过临床手术治疗之后往往会出现术后疼痛症状,这是由于疾病本身以及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组织损伤后,导致患者出现的复发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几乎在每一次的手术当中都会发生,不可避免【1】。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75%以上的患者会担心术后出现疼痛的症状;而其中高达92%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立即给予有效的镇痛护理;其中有80%以上的手术患者强烈反应术后镇痛处理不足;其中50%以上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72小时仍然存在疼痛不止的症状,备受折磨。术后疼痛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同时术后疼痛也是引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饿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整理了近年来术后疼痛评估和镇痛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1.术后疼痛发生的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手术患者术后产生疼痛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手术本身对患者的机体组织造成的损害,引起患者产生疼痛的感觉;其二机体对于手术造成的损害产生的痛反应,这一疼痛发生机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2】。手术后的疼痛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不同,一方面是由于手术伤口对于患者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导致患者产生了伤害性感受,从而引发疼痛,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由于患者的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损伤之后,损伤部位周边的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面感性改变引发疼痛感。综上所述,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终审稿)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 规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视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 3、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的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给予冰袋冷敷。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定5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 6、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素二日,治疗后一天小换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疼痛评分。 7、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口服止痛药遵医嘱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如有残余痛及时到疼痛门诊复诊。 (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的护理常规?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2、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T、P、R、BP。 4、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及分泌物,妥善固定自控镇痛泵,防止硬膜外导管的脱落。 5、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6、做好卫生宣教。 (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侧卧位6-8小时,相对卧床24小时。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复诊。 (四)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嘱患者相对卧床,瞩患者卧于硬板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臭氧治疗后,嘱患者相对卧床一周,胶原酶治疗后,嘱患者俯卧6-8小时,相对卧床一周。

疼痛护理有关试题

疼痛护理有关试题 一、单选题 以下描述正确的就是( ) A 疼痛有双重含义,痛觉与病理反应 B 疼痛有双重含义,痛觉与痛反应 C 痛觉就是个体的客观体验 D 疼痛就是人体最强烈的的应对策略之一 E 疼痛史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适应性反应 2、以下痛觉感受器分布最为密集的就是( ) A 皮肤 B 肌层 C 肌腱 D 角膜 E 内脏 3、属于非阿片类镇痛药的就是( ) A 不啡 B 布洛芬 C 盐酸羟考酮 D 哌替啶 E 芬太尼 4、不推荐用于长期的癌痛治疗的给药途径就是( ) A 口服给药法 B 直肠给药法 C 经皮肤给药法 D 舌下含服给药法 E 肌内注射法 5、患者,李某,男52岁,有“冠心病史”2年多,近一周因工作忙、加班后出现胸前区压榨样疼痛,其原因就是( ) A 物理刺激 B 心理因素 C 温度刺激 D 病理改变 E 化学刺激 6、张某,男,19岁,大一学生,因准备期末考试,连续4天挑灯夜战后,出现剧烈的头痛,以下不属于其疼痛原因的就是( ) A 身体组织受牵拉 B 情绪紧张 C 疲劳 D 睡眠不足 E 用脑过度 7、患者,刘某,肝癌末期疼痛,护士给该患者镇痛治疗,需要对其疼痛治疗前后效果测定对比,最适宜的评估方法就是( ) A 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 B 文字描述评定法 C 数字评分法 D 视觉模拟评分法 E Prince-henry 评分法 8、患者,陆某,男,阑尾炎切除术后第一天,主诉伤口疼痛。以0~10数字评分法为例,以下护理措施正确的就是( ) A 其疼痛程度≤5分时,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病报告医生 B 其疼痛程度≥5分时,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病报告医生 C 其疼痛程度≥5分时,护士应报告医生,给予有效止痛药物 D 其疼痛程度≤6分时,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病报告医生 E 其疼痛程度≥6分时,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病报告医生 9、护士给一个三叉神经痛患者镇痛药后评估其镇痛效果(采用4级法),患者告诉护士“疼痛有些减轻,但仍感到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到干扰”。正确的判断就是该患者疼痛( ) A 完全缓解 B 部分缓解 C 轻度缓解 D 无效 E 有效 10、患儿,5岁,左下肢骨癌住院。为准确地评估其患肢的疼痛程度,护士最好选用的评估工具就是( ) A 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 B 文字描述评定法 C 数字评分法 D 视觉模拟评分法 E Prince-henry 评分法 11、患者,张某,男,54岁,胃大部切除术后第二天,针对该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措施,不妥的就是( ) A 术前教会患者深呼吸 B 病情稳定可给予半坐卧位 C 可按压伤口后在咳嗽 D 影响睡眠时可酌情使用镇痛药,并报告医生 E 马上使用阿片类止痛药 12、患者,方某,女,58岁,诊断“肩周炎”,下列适合该患者的镇痛方法就是( ) A 口服布洛芬 B 湿热敷 C 自控镇痛泵 D 针灸 E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13、患者,黄某,男,28岁,不明原因急性腹痛,护士判断该患者的疼痛程度为“甚痛”的依据就是( )

(完整版)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1.疼痛:与创伤、骨折、手术切口有关; 措施:根据疼痛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患沟通,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采用中医疗法,针刺止痛、按摩等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也可物理止痛,如冷疗、热疗等。 2.知识缺乏:与角色突变,未接受相关知识有关; 措施: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医学知识,介绍有关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意义, 3.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无思想准备,担心不良预后有关; 措施: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心理、生理等)给予针对性处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和治疗限制,骨折后患肢功能受限有关; 措施:指导病人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置病人易取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完成病情允许的自理活动或部分自理活动,使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和治疗限制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 7.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和减少有关; 措施:医护合作,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示范动作,教会病人并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8.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心理因素、治疗限制和环境改变有关; 措施: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因素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主诉及症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并给予患者讲解促进睡眠的方法。 9.体温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 措施: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指导患者多饮水,按时进行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 10.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心脑血管意外等 措施: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老年人骨折后,循环系统发生明显衰退性变化,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应激状态,加之受伤后疼痛刺激,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要多巡视病房,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患者神志、表情变化等,多与病人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预防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患病后由于长时间卧床,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他人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这样的病人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因为胃肠蠕动慢,排空慢,易引起腹胀,便秘,应鼓励患者多进行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强肠蠕动,从而预防并减轻腹胀、便秘。另外督促患者多饮水,饮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及粗粮等,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3)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骨折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病人入院,要求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给予叩背,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病房应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预防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加之骨折处疼痛,怕多饮水排尿不方便,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改变体位,有利于尿沉渣的排出,保持会阴部清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护理新进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高群英 在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1]。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对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在工作中寻求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 1、癌症疼痛分类: 根据致痛原因,癌症疼痛可分为:①癌组织本身引起的疼痛,系由于癌肿发展、浸润、引起周围组织炎症、渗出、肿胀,压迫或破坏神经;②机体因癌症而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肌肉关节疼痛;③因癌症合并症而引起疼痛,如神经炎、口腔炎、带状疱疹;④因癌症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免疫能力、全身状况而引起疼痛,如手术后疼痛,化学治疗引起的粘膜炎、神经炎,放射治疗引起的炎症、灼伤、溃疡等[3]。 2、癌性疼痛的护理评估 2.1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4]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 0代表无痛, 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在标尺中所处的位置。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疼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10级),疼痛无法控制。该评分法利于护士准确掌握疼痛程度,适于动态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但赵继军等认为其刻度较为抽象,个人理解的随意性较大,从而易导致评估的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