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童话引路

童话引路

“童话引路”与儿童化教育

滕昭蓉

滕昭蓉女,苗族,1946年4月生,湖南麻阳县人。1964年高中毕业,任小学教师25年,原在凤凰县箭道坪小学任教,现在湘西吉首民师附小任教, 1988年任省、州小语学会理事。1983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州模范教师,并被省教委树为全省学习标兵;1988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代表湖南到北京出席颁奖大会;1989年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1990年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叶圣陶杯”小学作文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1992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1993年省教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滕昭蓉老师从 1983年起,首创并开展“童话引路”小学语文教学实验。该项实验以听童话为先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说童话为纽带,把听说读写连接起来;以读童话为基础,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以写童话为形式,提早进行作文训练,效果十分显著。1985年,这项实验引起了县、州教研部门的重视。1986年以后,该实验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省级以上教育部门鉴定,认为该实验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改革,有全面推广的可行性。1990年,该实验被评为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

在教改实验中,滕昭蓉老师积极撰写论文、专著,在州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共有24篇,其中有6篇获奖。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童话引路》一书,系统介绍指导学生写童话的经验。该书被评为湘西自治州社科成果一等奖。

“童话引路”与儿童化教育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如果说我的教学有一点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童话弓潞”实验。从1983年开始,我就摸索着开展了“童话引路”实验,至今已有10年。10年来,我几乎把自己的心血都花在这上头。实验以凤凰县箭道坪小学为起点,逐步向全省以及外省各地推开。1990年,该项实验获省教改成果一等奖,成为湖南省重点推广的教改实验项目之一。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曾写长信推崇这一实验,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先生曾多次撰文探讨这一实验,著名儿童文学家洪汛涛先生曾多次亲临实验班考察,并向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推介,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童话引路”实验像一只五彩缤纷的金凤凰,翩翩飞向全国,飞向境外。

一、“童话引路”实验的缘起

我是1969年参加教育工作的。我常常为一种现象迷惑不解:不少儿童入学以前天真活泼,读了几年书后,有的反而变得迟钝了。我接触过不少学前儿童,他们爱说,爱跳,爱唱,爱笑,有的五六岁时就能认不少汉字。我想,这些儿童入学以后,一定会非常聪明的。然而事实却与我的料想不完全一样。他们进校读了几年书后,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渐渐下降了;有的本来爱说爱笑的,在课堂上却不举手发言了;有的不能独立阅读课外书籍,只喜欢翻翻小人书,看看图画而已;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就皱眉头,一篇文章往往只有三言两语,学生普遍缺乏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孩子远不如我原来想象的那样聪明。这种情况使我苦恼过很久。

我想,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之外,还应该把学生教得聪明些,如果把学生教蠢了,教呆了,那是教学的失败。但是,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得聪明些呢?这个问题一直萦怀在我心中。

80年代初期,全国教育改革方兴未艾,不少地方的小学教改空气十分活跃。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外地教改经验,对照自己和本地的教学实际,发现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不少问题。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作怪,尤其是应试教育观的恶劣影响还在教育领域内起着消极的作用,老师仍然为考而教,学生仍然为考而学,教学没有考虑到儿童的特点、个性、情趣。在教学内容上,符合儿童特点的课文,尤其是童话课文太少,再加上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又是以识字为重点,天天读“马牛羊、人口手”的小学生,从幼儿园里蹦蹦跳跳过来没多久,就被认——读——写——默这么一个识字过程弄得蔫蔫的,提不起精神。在教学方法上,还是老师讲、灌、压,学生听、抄、背。我们把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当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剥夺了他们动脑、动口的权利。不少地方的小学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成人化”、“程式化”、“僵硬化”的倾向。有的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竭力把小学生培养成为“小大人”;有的不承认小学生与成人的区别,往往用教育成人的那一套办法,那一套程式来教育小学生,满足于作报告,定条款,抓反面典型,杀鸡给猴子看;有的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对付小学生,管理上采取“卡”的办法,做思想工作采取“训”的办法,学习上采取“压”的办法,出了问题采取“罚”的办法。入学时孩子们的眼里闪着求知的热切的目光;入学不久,便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对学校产生了畏惧心理,求知的目光消失了。总之,在这种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智能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这种小学教育“成人化”、“程式化”、“僵硬化”倾向的影响下,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越来越少,要变聪明当然是很难很难的。

新时代需要我们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精神风貌和创造才能的接班人。这任务既光荣又艰巨。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殷切期望,怎样才能担当起时代交给我的重任呢?我觉得自己应该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从教育对象——儿童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力求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儿童化。

儿童从六七岁入学,到十一二岁小学毕业,这五六年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天赋、爱好、性格、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小学时期就初步形成了的。小学阶段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基础打得比较好,以后就能比较顺利地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小学阶段的教育如果不得法,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乃至摧残,学

生的才智发展受到抑制,那将遗患无穷。对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小学生是充满稚气的儿童,不是成人。儿童有儿童的生长规律,教育的任务不是超越儿童的生长规律去拔高儿童,而是要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去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儿童教育只有符合儿童的特点和天性,儿童才能在各方面获得迅速的发展。

由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我时时注意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把他们当做学习的主人,而不能把他们当成任人摆布的木偶;二是要按照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固有规律去进行教育,按照他们的心理特点去进行教育,而不能把对成人的要求,把教育成人的方法往小学生身上硬套;三是自己要有一颗不老的童心,爱孩子之所爱,想孩子之所想,和孩子心心相印,感情相通。于是我便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1983年秋,我接手了一个新班。教一年级的时候,我发现儿童对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很感兴趣。比如教《小猫钓鱼》、《小猴子下山》,孩子们一会儿惊奇,一会儿欢笑,一会儿叹息,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愉快,我也教得轻松。可惜这些课文太少了,学生觉得不过瘾。我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我为何不借助童话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于是,我就试着给他们说童话故事。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一个个听得睁着大眼,张着小嘴,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发出“啊!”的一声。随着识字量的扩大,我又试着引导学生阅读图文并茂的低幼童话,他们看了一本又一本,看得爱不释手。孩子们听多了,看多了,就想把自己知道的表达出来,我又试着鼓励孩子们自己说童话,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说得绘声绘色。后来,我绘制了一幅幅童话图,又试着指导孩子们看图自编童话,他们兴趣盎然,大多能写出一两百字的小童话。我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条路子:增加童话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破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沉闷空气。后来,我在州、县教研部门的指导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童话引路”教改实验,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儿童化。

二、“童话引路”实验的实施

“童话引路”实验是中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一项教材、教法改革实验。它以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为基本教材,以儿童喜爱的童话为补充教材,让儿童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从而把儿童引上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之路。具体作法如下:

(一)以听童话为先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听童话,是“童话引路”教学的起步。第一步走好了,第二、三、四步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就有了基础。指导学生听童话,我从儿童本身的特点和听的能力训练的特点出发,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听童话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听得入迷,以提高他们听的能力。

在听童话故事的训练中,要让孩子们认真地听、主动地听、积极地听、入迷地听,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要选好童话故事

选故事是否得当,关系到听故事的直接效果。在选故事时,我考虑到四个方面:一是形象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重要位置,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选择童话故事时要注意它的形象性。二是趣味性。听故事应尽量做到“寓教于乐”。在选择童话故事时要注意趣味性,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听故事。给低年级儿童讲故事,就要选浅一些、短一些的故事,使他们听得懂,喜欢听下去。给高年级的学生讲故事,就要选情节复杂一些、篇幅长一些、文学水平高一些的故事,使他们感到有意思。三是针对性。童话,有的是歌颂性的,有的是规谕性的,还有的是讽刺性的,这些对儿童都是有益的,都能启导儿童的思想。童话故事浩如烟海,我们应该选择哪方面的内容呢?这就要看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如,有的孩子在家是“小祖宗”,在校是“小霸王”,我就选《小老虎找朋友》这一类的故事,教育孩子对人要有礼貌,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能像山中老虎称王称霸;有的孩子爱吃零食,挑食严重,我就选《珍珍的梦》这一类的故事,教育孩子不要挑食,要好好吃饭,这样身体才会长得结实。四是知识性。所选的故事要能给孩子以知识的启迪,情感的陶冶,而且语言合乎规范,尽可能接近口语。

总之,所选的故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2.要讲好童话故事

要激发学生听童话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做到讲谁像谁,让人物能从纸上活起来,从口中跳出来,使学生听得有趣、有味、入迷,感到新奇。首先,我要求自己熟记故事情节。在给学生讲故事前,我先把故事默读几遍,接着再对着镜子认真表演练习。然后再完全脱离故事书,默想一遍,像过电影一样,让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和活动在脑子里过一遍。这样整个故事就能够比较深刻地印在脑子里。只有熟记了故事的情节,讲起来才会运用自如。其次,我要求自己在讲故事时说话有声有色,表情活灵活现。通过讲故事,把童话中人物的语言、手势和眼神再现出来,借此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要教给听的方法

在听童话故事时,学生所吸收的是声音信息,但声音信息稍纵即逝,存留时间短暂,因此,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让学生会听。听的过程,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声音转化为可感的形象,并将若干形象组合成流动的画面的过程,所以要教儿童学会边听边想象,边听边思考的方法。为此,我在听童话故事的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听出主要内容。在听童话故事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根据说故事人的表情、姿态、手势,理解语言的意思,抓住重点,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例如,听《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个童话故事,就要求学生抓住小白兔自己种菜,就有吃不完的菜;而小灰兔坐吃老山羊送的白菜,结果越吃越少了这个基本意思。

第二,要听出线索。听故事,要求学生注意故事是怎样开始的,怎样发展的,高潮在哪里,结局怎么样,找出逻辑顺序,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听《美丽的公鸡》这个童话故事,我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列出这样的提纲:公鸡自以为很美丽→公鸡找啄木鸟比美,啄木鸟不与它比美→公鸡找蜜蜂比美,蜜蜂不与它比美→公鸡找青蛙比美,青蛙不与它比美→老马伯伯教育公鸡→公鸡改正了缺点。学生头脑中有了这条线索,有助于他们扼要地记住故事,并能进行较完整的复述。

第三,要能听出重点和中心。听童话故事要能听出重点和中心,这就需要分析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评论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理解讲的道理。例如,听《猴子下山》这个童话故事,听完后要学生思考小猴子下山看见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他空着手回家呢?你喜欢小猴子吗?为什么?听故事时,要让学生特别注意听揭示主题的含蓄的语句。如听《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老马说:“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揭示了这个故事的主题。听后要让学生讲一讲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她说得对吗?为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围绕故事的重点和中心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第四,要边听边想象画面,形象地记忆故事,并结合形象,丰富词汇。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容易感知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我给学生讲故事,大多借助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视听结合,使儿童获得鲜明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脑子里画画,在头脑中能再现画面,并能生动地复述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总之,儿童学会边听边想象,就能在听童话故事时,在头脑中展现画面,发展形象思维,有助于儿童形象地记忆故事和生动地复述故事;儿童学会边听边思考,就能结合故事的鲜明形象,分析归纳主要内容,找出逻辑顺序,概括故事蕴含的道理或知识等等,从而发展抽象思维,练习使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有助于儿童扼要地记忆故事,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述。

4.引入竞赛机制

在听童话故事的活动中,我常常引入竞赛机制,使学生获得自我感奋的力量。如听童话故事录音后,开个故事会,比一比看谁听得专心,讲得有趣。也可以将听到的童话故事表演出来,比一比看谁听得专心,演得有味。还可让学生把听到的童话故事创造性地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听得专心,写得生动。教师讲完故事后,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比一比看谁听得专心,答得正确。让孩子们在一项项的比赛中,积极主动地听。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孩子们在“听故事”训练中的积极因素,加以热情鼓励和表扬,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样,孩子们就会获得愉快感与自豪感,觉得自己在进步,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积极的感奋力量,进而对听童话产生一种极大的兴趣。

5.采用多种形式

听童话故事的训练课要讲究方法,力求上得生动活泼。如果训练的方式单调、呆板,学生的兴趣不浓,效果也不佳。

听,离不开讲。讲的形式要多种多样,例如:老师讲故事;看着图片讲故事;剪贴图画讲故事;学生讲故事;放录音讲故事;化妆表演讲故事等等。由于内容生动活泼,形式多种多样,这样就能深深地吸引儿童听童话故事。

听的能力,要通过说和写反映出来。因此,在指导学生听童话时,应注意“听与说”、“听与写”的结合。结合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听说”是听童话训练的基本形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做到内容完整,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如果故事说得生动具体,那么则证明该学生听得专心,听的能力很强。

第二,“听写”是在“听说”练习基础上提高要求的一种练习形式。它要求学生对听到的童话故事不是单纯地复述,而要创造性地写下来。如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等。例如《狼和小羊》这一课,大意是讲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狼的借口都被小羊驳倒了,但狼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了小羊。学生听了故事后要他们将这个故事写下来,并还要续写小羊的亲人为小羊报仇的情节。

第三,听后概括内容。听后要求学生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用一句话,或用一个词,或用一个成语。培养学生边听边概括的能力。

第四,辨析性听写。教师在讲故事中有意识地出现一些错误,要求学生边听边辨析错在哪里。教师说完后要学生先找出什么地方有错误,并讲出理由,然后再将正确的写下来。故事中的错误可以是用词不当,也可以是句子有毛病,还可以是情节不合理。开始训练时难度不要太大,错处比较明显,然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总而言之,听童话是“童话引路”的先导,一定要千方百计指导学生听好童话,调动学生听童话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听,进而达到会听的目的。

(二)以读童话为基础,逐步扩大阅读范围

“童话引路”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提早阅读。因此,在学好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我便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阅读童话的训练。

我在一年级时便教给了学生两套识字工具:一是拼音,二是字典。学生凭这两套识字工具以极大的兴趣开始自己阅读童话故事。阅读的书籍有两种:一是“童话引路”补充教材,二是课外读物,包括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少儿读物。一年级阅读注音童话,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二年级以阅读童话为主,同时开始阅读各种少儿报刊和书籍;三年级阅读面进一步拓宽,由读童话到读故事、小说、诗歌、科普读物等,由读短文章到读大部头的书。

1.组织多样化的童话阅读形式

组织学生阅读童话,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既有课内读,也有课外读,既有集中读,也有分散读。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课堂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阅读《童话引路》补充教材,以学生自读为主,读懂即可,教师只略作指导,根据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

订阅书报。低年级可以订《小朋友》、《幼儿文学报》、《中国儿童报》、《儿童故事画报》、《小学生拼音报》等,中、高年级可以订《小蜜蜂》、《中国少年报》、《童话报》、《小溪流》等。为了便于检查阅读情况,我统一要求学生订阅一两种报刊,并且不定期地出示一些阅读检查题,让学生口答或书面作答,对阅读认真的学生大力表扬,以此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我注意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告诉学生看了一篇文章就是结识了一位好朋友,就要把这位好朋友记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开始时,只要求学生作简单的读书卡。如记下看书的时间、书名、作者、书中的好词好句等,以后逐步提高要求,要学生记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下自己读后的体会和收获等。为了能在班上造成一种整体气氛,使阅读童话的兴趣长盛不衰,我还经常开展评比活动,比一比,看谁交的好朋友多。

召开童话故事会。要求学生把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孩子们读多了,就会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说话欲望,他们希望能有机会将自己读懂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召开童话故事会便是让孩子们尽情表达的一种较好的形式。经常说童话不仅能让孩子们说得更好,而且能促进孩子们读得更多,更认真。

“童话引路”阅读教学的立足点是放在培养学生自读能力上的。指导学生读童话,目的是以教材上的童话课文为例子,让学生能读懂童话,形成自读能力。

2.突出童话阅读指导的特殊性

读童话,同读其他体裁的课文一样,也要有字、词、句、篇的要求,这是共性。而童话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因此,指导学生读童话,除指导把握“共性”之外,重点应放在“个性”上。

“个性”之一: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是童话的主要特征,它与儿童好幻想的心理是十分合拍的。所以指导学生读童话,就要用多种方式唤起他们的想象,从而理解童话的内容。

用音响唤起想象。音响包括拟音、朗读、乐曲的录音。指导学生阅读之前,放一段与所读童话有关的音响,可以把学生带入音响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容易使他们联想起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建立起关于所读童话的具体形象。

用图画唤起想象。图画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形式。一二年级的学生最喜欢读有多幅连续图的童话,由于它是情节的分解图,故事发展过程比较明白,最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单幅图想象的难度要大些,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可以多用。

用表演唤起想象。在粗读之后,指导学生用自己对童话人物的理解,按小组分角色登台表演,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表演得最出色。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有趣的表演中,通过相互启发,想象童话的内容,人物对话的感情、意思等等。而且表演具有竞赛性质,学生可以在高涨的情绪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用“说故事”唤起想象。在指导阅读之前,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所读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使他们比较顺利地进入童话情境,从而加深对童话的理解。

用“问题”引发想象。教师可以针对阅读的要求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想象。如教《种鱼》,我抓住第3段这个重点,设计了一组连贯的问题:

(1)小猫为什么要种鱼?

(2)小猫看见农民收了很多玉米和花生,心里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3)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4)小猫怎样做才对呢?

(5)你能续编一个《小猫养鱼》的故事吗?

这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层逐步进入深层。

“个性”之二:饶有趣味的故事情节,是儿童对童话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儿童往往被有趣味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忘了故事是怎样一步一步展开的,这就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指导学生阅读童话,必须使学生把握住童话故事结构的一般规律,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童话故事结构特点比较突出。一种是故事中的几个情节基本相似。如《小壁虎借尾巴》、《小猴子下山》、《小蝌蚪找妈妈》之类,整个故事就是在相似的情节的几次反复中展开的。一种是故事中两个情节形成对比。有的是两个人物的对比构成了情节的对比,有的是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构成了情节的对比。指导学生阅读运用反复手法和对比手法这两类童话,要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对应点。由于这种童话的特点鲜明,学生容易把握,并可以举一反三,顺利理清结构相类似的童话的情节脉络。还有些童话故事的发展是根据时间推移来安排结构的。指导学生阅读这类童话,只要找出表示时间的句子,就可以由部分去把握整个故事。

“个性”之三:童话是以描写人物为主的,其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很多。指导学生把握人物的形象,重点之一是理解人物对话的意思。如《狐狸和乌鸦》这一课,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第一次一句话,是故意表示亲热,试探乌鸦的反应;第二次也只一句话,是抓住乌鸦爱孩子的心理,假意关怀;第三次有三句话,前两句是奉承,后一句是请求。这样,狐狸一步步消除了乌鸦戒备的心理,诱使乌鸦上当。这些对话,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了狐狸奸滑的形象。指导学生读这样的童话,可以针对“对话”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想象童话里的人物说话时的心理、神态,再让学生表情朗读人物说话时的声调、语气,评一评谁读得最好。这样,对童话人物说话的意思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从而把握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有助于深刻理解童话故事。

指导学生读童话,还要抓住童话的语言特点。低幼童话的语言,除平实、鲜明、形象外,多用短句和反复句,这是最突出的特点。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小蝌蚪游呀游,过了几天……”反复了三次;《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也反复了三次;《一粒种子》中的“把身子挺一挺……”反复了四次。这样的语言,节奏感强,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儿童化的语言,学生易于理解,易于吸收。而且童话往往用这样的语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让学生把握和模仿这样的句子,是十分有用的。

在课内指导学生读童话时间毕竟有限,读书求“博览”还得靠课外。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

中说:“从前那些读书读通了的人,那些成为学问家,著作家的人,可能是像叔湘同志所说的,得益于课外看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读童话时,还要适当介绍一些童话名著,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我国著名童话作家陈伯吹、金近、洪汛涛等人的童话,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从课内引向课外,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并在其中学会读书的本领,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三)以说童话为纽带,连接听说读写

在“童话引路”教学中,“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把听、读、写连接起来的一根纽带。“说”的欲望强,孩子“听”得更为专注,“读”得也更多,更认真;“说”的能力的增强,表明儿童的思维能力、运用书面语言能力也在增强。

指导学生说童话,首先要把握住“说童话”在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上的优势。

第一,儿童的口头语言,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对话语言,一是独白语言。学前儿童的语言,对话语言占主要地位,而且在对话过程中,还常常要用手势、表情来加以补充,独白语言还很不发达。儿童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学习上的要求,独白语言逐渐成为口头语言的主要形式,如复述课文,回答问题,在班会或中队、小队会上发言等等,都是独白语言。这种独白语言比对话语言要求更多的预先思考,要求善于选择词语,组织内容,要求更大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使老师、同学能够听明白。因此,可能会有一个语言发展的“低谷”时期,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反而不如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语调,富有情绪色彩,很有表现力。可是儿童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常常失去这种表现力。他们的语言变得单调、不大连贯、平淡而缺乏感情。而让学生说童话,则是克服这种暂时的“倒退”,促进儿童独白语言的发展,提高口头语言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什么呢?首先,说童话是先听后说,或先分段说后完整地说,儿童在内容的组织和词句的选择上不会十分吃力。其次,童话故事本身基本上使用儿童语言,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来龙去脉清晰,儿童容易说得连贯、完整、生动。总之,说童话故事既发挥了儿童原有的口头语言的优势,又改善和丰富了儿童的口头语言。

第二,“说”能提高儿童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书面语言。一年级的学生词汇还不丰富,并且存在着不少不甚理解、不会运用、只能学着说的词汇,即消极词汇。“童话弓潞”实验,要求学生多说,说好童话故事,儿童可以在说的过程中,吸收和积累语言以丰富自己的词汇。由于儿童在童话故事的具体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词汇较为容易,只会说而不会用的消极词汇比较容易为儿童所理解,从而转化为积极词汇。儿童说有头有尾、情节动人的童话故事,更利于他们把每句话说明白、说清楚、说完整。

第三,“说”童话故事能培养和发展儿童“说”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皮亚杰说:“儿童是在一种个人的、模糊的、未经分析的格式(混乱状态)中思考问题的。”儿童的思维是把对象看成一个整体,而且把这些对象毫无秩序地堆聚在一起,所以他们语言条理化的程度较低。而让学生说童话故事,童话在儿童的头脑中就不会再是一个模糊的整体,而是一个情节连贯的完整的故事。容易使他们说得有条有理,有头有尾。儿童的语言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而推动着思维的不断发展。

第四,“说”童话故事,遵循“由听到说,由读到说,由说到写”的程序,促进了“说”与“写”的能力的同步发展。实验班的学生把童话故事说完之后,稍作加工,就成了童话作文。这种优势与“说”童话是分不开的。

指导学生说童话,其次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

“说”,就内容来讲,有复述性的“说”和创造性的“说”。复述性的“说”,指按故事的原貌说;创造性的“说”,指说自编的童话故事或自己改编的童话故事。一年级以复述性的“说”为主,二三年级则以创造性的“说”为主。

指导复述性的说,要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首先要让儿童敢说。敢说与会说相比,敢说是第一位的。只有敢说,才有可能会说。初入学的儿童没有经过专门的语言训练,有的孩子胆子很小,不敢在大家面前说话,有时勉强说上几句,脸就会涨得通红;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在亲密的小伙伴面前,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可是进了课堂,当着老师,当着同学,往往拘束不安,不敢说话。所以第一步就要想尽办法激励孩子们说话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乐意说。其次,要求说完整的话,不背诵,不唱读,把故事说完整。再次,要求把故事说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不含糊,不混乱。最后,要求把故事说得生动有趣,能借助表情,并配上适当的动作有感情地说故事。

创造性的复述,层次要高一些。指导创造性的复述是“童话引路”教学最要紧的一环,必须大力抓好。一是采取多种形式说童话故事。例如看多幅图或单幅图说,看实物说,观察生活说,教师开个头学生接着说等等。二是发挥班级的群体优势,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例如,编一个童话故事,或者是一个学生讲到底,全班同学边听边补充;或者由几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说一段,说完之后,再由一个学生说完整的故事。三是着意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一幅图,一个题材,说出不同的童话故事;用不同的题目,同一个中心,想出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情节;同一个情节、同一个人物,编出不同场景,不同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同一个场景、同一个动作,用不同的句式和语言来描述。总之,要鼓励儿童求异创新,决不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四是要引导学生说得合情合理、不胡编乱造。五是要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相结合。集体编完、说完之后,每个学生在明确了故事的思路和大体框架之后,要自己重新说一次,说给自己听,说好了,自己满意了,再写下来。

说童话故事,不能只要那些口齿伶俐的学生说,而应当让其他学生都能说,人人要受到锻炼。因此,在进行说童话训练时要考虑到每次说的人次,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儿童参加。组织学生说童话可自言自语说,两人对说,四人轮说,个人面向全班同学说,边表演边说,课堂上说,课后开故事会说,回家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说。在低年级说话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学会自言自语地说。听了一个故事,或读了一个故事,或看图后口述一个故事,我都要求学生先自言自语说一遍,然后再大声说给大家听。自言自语的过程,就是儿童思维的过程。他们一边说,一边思考怎样选择词语、组织内容,从而使自己的语言逐渐准确、连贯。一般来说,儿童的自言自语过程本身具备三种功能:(1)能帮助孩子们吸收外界事物的形象,形成鲜明、牢固、完整和连贯的形象思维过程,同时又能促进儿童思考;(2)能帮助孩子们从外界吸收和消化词汇和语句,并把已有的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3)能帮助儿童预演外部表达过程,成为说话、写话的“预习”。由此可见,自言自语能促进儿童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发展,自言自语是大面积训练儿童说话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在课堂上教儿童普遍自言自语的时候,我特别注意检查中下等生是否用心地说,是否说得有条理,是否学会用

上某些好词好句等等,并且重点辅导差生,这样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说故事的水平和说的能力。

(四)以写童话为门径,提早进行作文训练

写童话从一年级上学期后半期起步,二年级即进入高潮——写童话。

1.编写童话的十种方式

(1)听童话写童话。先由教师或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口述一个童话故事,然后让全班学生模仿着说,最后写下来。童话故事常常可以使低年级的孩子听得入迷,儿童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坚持的时间比较长,听完之后,印象深刻、余味犹存,愿意按教师的要求把故事原原本本地写下来。这种训练形式,难度不大,易为儿童掌握,所以在起始阶段用得较多。后来慢慢提高要求,由教师讲故事,学生仿写同类型的故事。这不仅需要全神贯注地听故事,还要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创造性地自编童话故事。

听童话写童话,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一要听好童话。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记,记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做了什么事。有的故事较长,要在头脑中默想出故事发展的线索,头脑中有了一条线索,就能记住整个童话故事。二要说好童话。要求学生边说边想象,尽量用上原文中准确生动的词语。三要写好童话。要求学生把字词写正确,注意使用标点符号,要学习分段写。如《白头翁的故事》就是学生满旭(男,苗族,9岁)听故事后写的童话:

白头翁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鸟长得十分漂亮,它那身美丽的羽毛仿佛发了光似的,森林里的鸟儿们都非常喜欢它。它想,我这么漂亮,要是有一套不平凡的好本领,那该多好啊!

一天,它飞呀飞,飞到了树林里,看见了一只喜鹊正在树梢上造房子。它想,喜鹊阿姨造的房子这么坚固,这么漂亮,我要学到这套本领。于是,就飞过去,恳求地说:“喜鹊阿姨,您房子造得这么好,您能教教我吗?”喜鹊热情地说:“好,我教你。不过,学造房子要有耐心,不怕吃苦。”小鸟爽快地答应了。从此,小鸟就跟喜鹊学造房子。开始,喜鹊叫小鸟衔树枝。没干几天,小鸟想,整天只知道街树枝,干这种事太没有味了。于是,它就悄悄地飞走了。

这天晚上,它很不自在,总是睡不着。它自言自语地说:“我现在跟谁学本领呢?”正在这时,忽然传来了一阵阵好听的歌声。它飞出去一看,原来是黄莺在唱歌。小鸟想,要是我学会了唱歌的本领,那该多好啊!

第二天一大早,它就去找黄莺。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黄莺,它诚恳地说:“黄莺姐姐,您的歌唱得真好听,请您教教我,好吗?”黄莺姐姐乐意地答应了。可是,学了几天,小鸟觉得唱歌要天天吊嗓子,太辛苦了,于是又飞走了。

后来,它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打猎,都没有坚持下去。

它渐渐老了,什么本领也没有学到。它想起往事,非常后悔。后来,人们就叫它“白头翁”。

(2)看图编童话、看图写童话。“看”是“写”的基础,不仔细看清图画,童话故事是肯定写不好的。因此,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要求学生一要细看,不要粗心,不要遗漏;二要有顺序有条理地看,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我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象,把图中的动植物想象成人;由画面上表现出的一个动作想到前前后后可能发生的一连串的动作,由无声想到有声;通过人物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想到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只有认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才能写出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年级以看图写童话为主,先观察多幅图写童话。多幅图,一般是三四幅或五六幅一组的,可以连成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学生只要沿着图画的思路想下去,加以扩充,就可以编出来。看多幅图编童话,是指导儿童写童话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图画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采的观察内容,为编写童话提供了基本情节,因而,写起来难度不大。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到看单幅图写童话,凭借单幅图写童话,故事情节要靠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去想象,难度比看多幅图写童话要大一些。引导看单幅图写童话,我一般分四步走:

第一步: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要求学生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能用一两句话说出图画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图画所要表现的中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可凭单幅图编出好几篇内容不同的童话。如,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幅图:图中间有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一棵桃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河这边有一棵大树,树旁边有一座小房子,河岸上有一只小猴和一只小鹿。它们都眼睁睁地望着河对岸的桃树。根据这幅图,我引导学生确定三个中心,编了三个童话故事:第一个故事,小猴和小鹿团结起来过河摘桃子吃,说明团结力量大;第二个故事,小猴与小鹿不团结,结果没有摘到桃子,说明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第三个故事,小猴和小鹿都不依赖别人,自己想办法摘到了桃子,说明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就有收获。

第三步: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画出几幅新画,把单幅图变成多幅图。如编小猴和小鹿都不依赖别人,自己想办法摘到了桃子的童话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具体说出它们各自是怎样摘到桃子的。

第四步:写童话。首先要求学生先想好题目,再把看图思考和想象的结果说出来,最后再用文字把说的内容清楚而又重点突出地写出来。下面这篇《长颈鹿后悔了》,就是黄小沙同学(女,汉族,8岁)看单幅图写的童话故事。

长颈鹿后悔了

一天,天气非常晴朗,森林里百花盛开,动物们都出来玩,真是热闹极了。他们有的打滚,有的爬树,还有的跑来跑去,互相追逐,小熊猫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太阳,一动也不动。燕子、八哥、黄鹂……都放出歌喉,尽情地歌唱,他们的歌声清脆悦耳,要是您听了一定会感到高兴。

顽皮的猴子还爬到树上荡秋千呢!在这些动物中,玩得最开心的要数长颈鹿了。他身强力壮,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发疯似地从东边跑到西边,又从西边跑到东边,一会儿伸长脖子大口大口嚼树上鲜嫩的叶子,一会儿低下头咕噜咕噜喝小溪里的泉水。忽然,小白兔叫起来了:“伙伴们,我们得趁这个好天气抓紧时间修建自己的房子呀!”大家听了都散开了,忙着修建自己的房子去了,只剩下长颈鹿和小熊猫没有去。长颈鹿说:“小白兔,你懂什么?这么好的天气,应该痛痛快快地玩个够吗!”他们俩不听小白兔的劝告,仍旧在那里玩呀玩。

有一天,小熊猫和长颈鹿又在山上玩,忽然间,山后涌来一团团乌云,天色暗了下来。一道闪电过后,大雨哗——哗——哗地从天上浇下来,好像天就要塌下来了,整个森林像蒙着一层灰纱,模模糊糊什么都看不清了。动物们都回到自己修建好的房子里躲起来。小熊猫和长颈鹿没有房子,只好东躲西藏,他们钻进草丛里,仍然被雨淋着,躲在大树下也不行。长颈鹿的花衣裳和小熊猫的黑毛衣都被大雨淋透了。忽然,小熊猫发现前面有一所小房子,急忙跑过去敲门:“请开门吧,我是小熊猫,让我到你家躲躲雨行吗?”小白兔一听是小熊猫,立刻把门打开请他进去,长颈鹿也跟着来了,他远远看见那所房子又窄又矮,自己没法进去,只好在外边淋雨,他想:今后,我再也不能贪玩了。

(3)观察物品写童话。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观察身边的物品,如钢笔、橡皮、书本、玩具等等,把它们的构造、形状、颜色等看清楚,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这些物品的形态、功能或用途、制作的过程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童话。如小字典,识字很多,解释词义最准确,可以把它塑造成一个学问渊博的小博士。再如文具盒里有铅笔、钢笔、橡皮、直尺、圆规等等,它们住在同一间房子里,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为同心协力帮助小主人搞好学习的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下面这篇童话,就是小作者龙小凤(女,苗族,8岁)观察物品写出来的。

橡皮的话

有一次,我书包里的橡皮和我姐姐书包里的橡皮在说话。我的橡皮说:“我的小主人可爱惜我啦!有一次她写错字了,就用我轻轻地擦,要是我脏了,她就给我洗个澡,我多么喜欢她呀!”我姐姐的橡皮说:“我的小主人可淘气啦!她写错字了就用我使劲地擦,痛得我直叫。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她把我当作草稿本,在我的头上、身上、手上、脚上乱画。她还把我削着玩,我恨死她了。”我的橡皮听了,说:“真顽皮,我们把她教训教训一下子好吗?”我姐姐的橡皮说:“好!”等我姐姐写错字的时候,她要橡皮擦,橡皮躲了。我姐姐找不到橡皮就着急起来了。正在这时候,我的橡皮和姐姐的橡皮跳出来了,把我姐姐吓了一大跳,橡皮站在地上说:“你还要乱弄橡皮吗?”我姐姐连忙说:“我再也不乱弄橡皮了。”从此,我姐姐真的不乱弄橡皮了,她非常爱惜自己的文具。

(4)观察自然现象写童话。丰富多采的自然现象能激发学生许许多多美好的幻想,把这些幻想写出来就是一篇童话故事。指导学生写这类童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自然现象当作人来展开想象。如《到小公鸡家做客》这篇童话讲的是一股风两次到小公鸡家做客的不同情况。这股风就很像生活中的小孩。他看见房子里有很多好吃的,就想进房;房门关着,他就用脚踹;人家把房门再关上,他就气得用头撞,用脚踢。后来,他认识到自己这样不对,就变成小风,为鸡妈妈做了许多好事,成了一个懂礼貌的孩子。风,本来不会说话,也不会思想。写童话时,把它想象成为人,有头,有脚,会说话,会像人一样想问题,就成了童话了。

第二,要仔细观察自然现象。观察自然现象要抓住特点,仔细观察,这样写出来的童话才能把自然现象的特点与人的特点统一起来。如《到小公鸡家做客》这篇童话中的风,既具有小孩的特点,又有风的特点。比如,写它从窗前经过,踹开房门,把房里的东西刮了个乱七八糟,把门窗弄得哐啷哐啷直响,还呜呜地怪叫,这些都是刮大风的特点。后来,它帮鸡妈妈吹火、扫地,还把野花的香气吹得飘满房间,它把大家头上的汗水轻轻擦掉,然后飞上天空,这些都是吹小风的特点。由于作者平时对风观察得非常细致,所以能够把风的特点写得具体而生动。

第三,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以自然现象为材料写童话,不光是为了写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为了写人的思想,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写之前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思想来构思童话故事。如上面所讲的那个童话的中心是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篇童话从头到尾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写的。下面这篇童话,是学生李雪春(女,汉族,9岁)观察自然现象之后写出来的。

小喜鹊学知识

有一天,小喜鹊早早地就出去玩耍了。

在路上,小喜鹊看见小公鸡很早就出窝了,便走过去问:“公鸡大哥,您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小公鸡回答说:“我们呆在窝里很闷热,连觉也睡不着。看样子,快要下雨了。”小喜鹊听了将信将疑,心想:咦,今天早晨的天气这么好,怎么会下雨呢?一定是公鸡大哥在骗我。于是,小喜鹊拍拍翅膀就飞走了。

小喜鹊飞呀飞呀,飞到了蜜蜂家。他看见蜜蜂姐妹都呆在屋里,便奇怪地问道:“蜜蜂姐妹们,你们一向是勤劳的,今天怎么不出去采蜜呢?”

“唉,快要下雨了。在没有下雨之前,空中会有许多的水气,如果我们出去采蜜,水气就会粘在我们的翅膀上,我们的翅膀就会被打湿,想飞也飞不起来。”其中一只最小的蜜蜂说。小喜鹊听了蜜蜂的话,心想:小蜜蜂说的话也许是真的吧,我何不趁这个机会去了解一下在没下雨之前,小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于是小喜鹊抖了抖羽毛,又飞走了。

小喜鹊在空中看见一大群蚂蚁在来来往往地搬着食物,便飞下去问:“小蚂蚁,你们搬家干嘛呀?”

“你还不知道呀,我们洞里很潮湿,看来是要下雨了,我们的洞在低处,大雨一来,洞就会被淹没,所以我们就要搬家。”蚂蚁妈妈说。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小喜鹊又飞走了。

小喜鹊飞到一块草地上,看见燕子阿姨飞得很低,便飞上前去问:“燕子阿姨,您平常飞得高高的,今天怎么飞得这么低呀?”

“今天要下雨了,虫子的翅膀上粘上了水气,飞不高,我们当然也要飞得低,才能逮住它们。”燕子阿姨边捉虫子边说。小喜鹊又飞走了。

小喜鹊又飞到了一条小溪旁,看见泥鳅在溪里不停地扭动着身子,便不解地问:“泥鳅弟弟,你生病了吗?”

“我没有生病,现在要下雨了,泥水里很闷,我们连气都喘不过来,这不,我才上来吐气。”泥鳅回答说。

小喜鹊又飞呀飞呀,飞到了一片花丛中,看见地上的石板出了汗,便去问:“石板大哥,你为什么出汗呀?”

“要下雨了,空中有许多水气,都慢慢地变成小水珠落到我们石板上,所以我们就出汗了。”

小喜鹊听了石板的话,便飞走了。小喜鹊想:要下雨了,我得赶快飞回家去。小喜鹊回到家里,把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笑着说:“你真不错,以后呀,遇到不懂的事,要像今天一样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增长知识啊!”

(5)观察植物写童话。观察植物写童话,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根据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点展开想象编童话。如小语教材中的一篇童话《小蝴蝶花》就是抓住了小花、小草、小蝴蝶花、牡丹、芍药的形状、颜色、气味的不同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想象编写出来的。

第二,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展开想象写童话。如小语教材中的一篇童话《笋芽儿》就是根据笋芽儿由竹笋生长成竹子的过程,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想象编写出来的。

第三,根据植物的其他有关知识展开想象编童话。植物里面的学问很多,如树干的横截面为什么有一圈一圈的纹络呢?一棵树南面的枝叶为什么长得茂盛些,而北面的枝叶为什么长得稀少些呢?根据这些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编知识性的童话故事。如小语教材中有一篇童话《院子里的悄悄话》,就是通过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对话把上面的问题都解答清楚了。下面是学生谭新军(男,苗族,9岁)观察向日葵后写的童话。

怕晒的二葵

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地里的两棵葵花子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高的一棵名叫大葵,矮的一棵名叫二葵。

一个夏天的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朝霞把满天云彩装点得万紫千红。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他们俩的身上,大葵和二葵觉得很热。这时,来了一只癞蛤蟆,他打着伞,手指着天上的太阳得意地对大葵和二葵说:“天上的太阳这么热,晒在脸上,会把脸晒黑的,谁要伞,我就借给他。瞧,我打着伞多凉快呀!”二葵想,我的脸快要被太阳晒黑了,再不向癞蛤蟆借伞,脸就会更黑了,那多难看啊!想到这里,二葵就向癞蛤蟆借伞。癞蛤蟆问大葵要不要伞,大葵连忙摆摆手说:“我不要伞,我们葵花需要太阳,没有太阳,我们秋天结不出果实,还会枯死的。”癞蛤蟆把伞借给了二葵。二葵赶快把伞接过来,打在自己的头上,挡住了太阳光。

大葵天天朝着太阳转动。太阳在哪儿,大葵的脸就对着哪儿。二葵打着伞,嘲笑着说:“大葵真笨,人家送他伞,他不要,现在脸晒得更黑了,难看死了。我躲在伞下面晒不着太阳,多舒服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大葵长得又高又壮,茎长得像棵树似的,花盘像大车轮一样。二葵呢,长得又黄又矮,整天没精打采的。

秋天到了,大葵的花盘里面长满了密密层层的葵花子儿,像许多小黑人在睡觉。二葵却更黄更矮了,没有一点力气,连伞也拿不动了,最后枯死了。

(6)观察动物写童话。孩子们最喜欢小动物,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想象编童话:

根据动物的外形特点展开想象编童话。如有个学生根据兔子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的外形特征,想象小白兔考取森林音乐学院后,苦练吹笛子,结果把眼睛熬红了,把嘴巴吹裂了,把尾巴磨短了的故事情节,编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根据动物的习性展开想象编童话。如有个童话故事《孵娃娃》,讲很久以前,鸡和鸭都不会孵娃娃;后来她们带了蛋,跑去拜凤凰做老师,由于鸡记住凤凰的话,安心地蹲在窝里学孵蛋,结果孵出了鸡娃娃,而鸭光顾玩,没耐心,结果一直学不会。这个故事就是根据鸡会孵蛋的生活习性展开想象编出来的。

根据动物的功用展开想象编童话。动物对人类贡献方面各有所长,猫能捕鼠,狗能看家,牛能耕田,鸡能下蛋,大象能搬东西,啄木鸟会捉害虫……根据它们的功用可以指导学生编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话故事。

根据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展开想象编写童话。动物与动物之间有着种种复杂的关系,有的动物之间能和睦相处,有的动物之间针锋相对,有的动物之间弱肉强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种种的关系编写童话故事。下面这篇童话故事就是学生满宏华观察动物之后写出来的。

小猪的转变

以前,小猪很不爱干净,整天和泥塘、臭水打交道,大伙批评它,教育它,可它就是改不了。这不,它又在泥塘里洗澡了,泥塘、臭水和小猪成了好朋友。小猪的身上已经积满一寸多厚的泥块了,又脏又臭,大家都不敢靠近它,小猪还洋洋得意。

一天早上,小猪在家里睡觉,臭气不断地从小猪家传到邻居小兔家、小羊家、小鸡家和小猫家,大家都不愿和小猪做邻居了,一个个都搬走了。小猪不管这些事,还沾沾自喜,想:你们都走了,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真舒服,嘻、嘻、嘻。说着,小猪大摇大摆地去泥塘里洗澡了。

秋天到了,有一次,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森林大火,把小猪的房子烧掉了,小猪没有家了。晚上,秋风呼呼地刮着,把树叶吹黄了,吹落了,小猪冷得直发抖。这时,小兔路过这里,看见小猪可怜巴巴的样子,忙叫小猪到自己家里去过夜。早上,小猪醒来,已经9点多钟了。小兔要小猪到河里去洗个澡,往后要爱干净。小猪才不理什么干净不干净的,仍要到泥塘里去洗澡,小兔阻挡不住。洗完澡,小猪决心自己另造一座房子,一座房子一天是造不好的呀!小猪去找小熊、小狐狸、小象来帮忙,但被大家拒绝了。小猪想:你们不肯帮忙,我自己造,于是,小猪就动起手来。可是到了晚上,房子只造好了一点点,秋风仍然呼呼地刮着,小猪冷得直打哆嗦。它到小猫家去住,小猫嫌它脏,不要它跟自己住。它到小鸡家去住,小鸡嫌它臭,不要它跟自己住。小猪后悔了,准备痛改前非。

第二天早上,小猪赶快向河里跑去,准备去洗个澡,路上,泥塘向小猪问好:“小猪,快来洗个澡。”

小猪摇摇手,不停地往前跑。泥塘觉得很奇怪:

“咦?小猪今天怎么啦?”

小猪路过臭水池。臭水向小猪招招手:

“小猪,快来打个滚。”

小猪不理它,还是不停地往前跑,一口气跑到了河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把身上的泥块全洗掉了。小猪觉得舒服极了,它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往回走。臭水池气愤地对小猪说:“小猪,你真不够意思。”小猪看都不看它一眼。

小猪变得爱干净了,这件小小的事却震动了整个大森林,大家知道了,都来给小猪盖房子,给小猪造家具,小猪以前的邻居见小猪变好了,都纷纷搬回来,和小猪重新做邻居。小猪再也不惹人讨厌了,而成了令人喜欢的动物。哦,我还忘记说了,小猪还住上新房了呢!这座房子就是小熊、小狐狸、小象给它盖的。屋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才不像小猪以前的房子呢!小猪天天都打扫卫生,在卫生评比会上小猪还评上爱卫生的模范呢!瞧,它戴着大红花,站在领奖台上,多带劲啊!

(7)观察日常生活编童话。平时我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联系学生实际编写童话,从而帮助儿童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明确写作目的,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揭露什么。在进行童话故事构思时,要教学生用夸张的方法和拟人的方法展开想象。如果编写以人为主人公的童话,那么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一定要经过夸张处理,如果是以物为主人公的童话,那么这个物既要像物,又要像人,要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8)结合课文编童话。统编教材中许多课文是以写动植物为内容的,有的知识丰富,有的故事性强,有的本来就是童话。结合课文编童话,既有利于读,又有利于写。结合的方法,大致有“扩”、“改”、“仿”、“借”四种。“扩”,就是扩写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张、补充;“改”即改写,或改变人称,或改变中心思想,或把记实性课文改成幻想性质的童话;“仿”,即模仿童话课文的手法、结构等,仿写内容不同的童话;“借”,即借助课文中的有关科学知识写知识性童话。如学生学了《沙漠里的船》,懂得了骆驼的生理特点和它的特殊本领,我便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小松鼠考取了森林大学,上学路上要经过一片大沙漠,靠骆驼的帮助,小松鼠越过了大沙漠,进了森林大学。我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有关骆驼的知识写进童话中去。学生大都写得很有意思:沙漠一望无垠,小松鼠担心迷失方向,骆驼便利用身体高、脖子长、望得远的特点,找到了方向;沙粒滚烫,小松鼠走不了路,骆驼脚上有胼胝,不怕烫伤,便背着松鼠走;沙漠缺水,小松鼠口渴得冒烟,骆驼嗅觉灵敏,为小松鼠找到了水源;沙漠天气变幻无常,时常刮大风,小松鼠在骆驼的保护下度过了难关。学生能把课文中的知识巧妙地融合到童话中去,编写的童话故事,情节有起有伏,生动具体。下面是学生黄小沙写的《沙漠里的船》的全文:

沙漠里的船

小松鼠考取了森林大学,只有一个星期就要开学了。可是,去那儿要经过一片大沙漠,小松鼠没这个本领,他急得直跺脚。妈妈走过来对小松鼠说:“我倒知道有一个人能安全地把你送到森林大学。”“谁?”小松鼠问。松鼠妈妈说:“你等一会儿。”说完就走出了家门。松鼠妈妈来到骆驼家。把小松鼠的焦急心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骆驼,并且请骆驼帮忙。骆驼听了,胸有成竹地说:“我一定安全地把你的孩子送到目的地。”于是松鼠妈妈和骆驼来到松鼠门前。小松鼠看见骆驼的身体很高很高,脖子很长很长,背上还有两个高高的驼峰,就像两座小山。骆驼对小松鼠说:“我是骆驼,你就叫我骆驼伯伯吧!”“骆驼伯伯!”小松鼠甜甜地喊了一声。骆驼说:“小松鼠,你今天先准备一下,明天就出发。”

第二天,骆驼和小松鼠出发了。骆驼让小松鼠骑在自己的两个驼峰中间,小松鼠骑上去,觉得舒服极了。走了大半天,它们来到了沙漠里。小松鼠看见到处是高高低低的沙丘,就担心地问:“这里到处都是一个样,会不会迷路呢?”

“不会的!”骆驼说,“你尽管放心好了。”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空,把沙子晒得滚烫。小松鼠口渴得简直要冒烟了,于是就请骆驼帮助找水源,骆驼满口答应了。于是他这儿闻闻,那儿闻闻,高兴地说:“找到水源了。”说完就驮着小松鼠来到一眼泉边,小松鼠喝了几口就不喝了,可是骆驼却快要把泉眼里的水喝光了。小松鼠奇怪地问:“您为

什么能把这么多的水喝光呢?”骆驼说:“这全靠驼峰呀!”晚上,沙漠里刮起了卷着沙子的旋风,吹得小松鼠睁不开眼睛,喘不过气儿来。骆驼连忙叫它躲到自己的脖弯下。小松鼠就一骨碌爬到了骆驼的脖弯底下来。这儿真安全,它又把小脑袋伸出来,看见骆驼仍旧睁着眼睛,东张西望,满不在乎。风把沙子吹到了骆驼身上,骆驼站起来轻轻一动,沙子就纷纷落在周围,耸起了几座沙丘。天亮了,骆驼和小松鼠又继续前进。

过了几天,它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小松鼠感激地说:“大伯,我真不知怎么感谢您!”

“这没什么,等放假了我再来接你。”骆驼说完就走了。

(9)根据提纲写童话。有时我出示一个提纲让学生编童话。这对训练二三年级学生把文章写得有条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如编写《小猴与大象》,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提纲:

中心思想: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办好。

段意:象与猴各夸自己的本领大。

他们找到猫头鹰当裁判员。猫头鹰叫他们到对岸摘一篮梨子来。

猴不能过河,象背猴过河。

象摘不到梨,猴上树摘梨。

他们摘了梨子,渡过河去。

猫头鹰的话。

学生根据以上提纲,通过自己想象编写童话故事。作文内容虽然基本情节相同,但细节和语言表达各异。下面选学生熊英(男,汉族,10岁)写的一篇:

谁的本领大?

森林里住着一只象和一只猴子,他们各有一身好本领,就经常在动物面前夸耀自己的本领大。

有一天,猴子对大象说:“你的本领没我的本领大。”大象说:“我的本领比你大。”小猴又说:“我会爬树。”大象说:“我会游泳。”小猴气极了,赶快爬上树,抓起桃子向大象砸去。就这样,他们俩争吵不休。

小猴说:“咱们去请猫头鹰大伯评理。”大象说:“好。”于是他们来到猫头鹰家。小猴说:“猫头鹰大伯,请您快出来。”猫头鹰说:“有什么事啊?”小猴说:“您评评,

我俩谁的本领大?”猫头鹰指了指河对岸的梨树说:“你们到河那边摘一篮梨子来,看谁摘得又多又快,谁的本领就大。”

小猴和大象高高兴兴地从家里各自拿来一个篮子,来到河边,小猴正想过河去摘梨子,可是他一伸脚,却站不到底,他赶快把脚缩了回来。大象却满不在乎地走到河中心去,回过头来对小猴说:“你看,这可以证明我的本领大了吧?”于是,他用鼻子卷起小猴轻轻地放在自己的背上游过河去。小猴滑下来以后,只听“唰”的一声,就不见了。哦!原来小猴爬到梨树上去,摘起梨子来了。大象用那长长的鼻子打梨子,可是,梨树太高,大象打不着,急得大象直跺脚。小猴想,大象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他,于是他就摘了许多梨子,送给大象。摘满了,他们就回去了。猫头鹰教育他们说:“你们不要骄傲了,要像刚才那样互相帮助。”他们听了说:“以后我们再也不骄傲了,再也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了。”

(10)根据科学常识写童话。学生上了三年级以后就开始学习“自然”这门功课,同时在语文课中也读了不少常识性的课文,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掌握了不少关于动植物、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我便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知识写知识性童话。

写这一类童话,一要让学生把有关知识弄明白,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写起来心中才有把握,想象才会合情合理。二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引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有位吴姜军同学,根据饮食卫生常识展开想象,写了一篇题名为《肚子里的“战斗”》的童话,用拟人手法,把“药元帅”、“白血球将军”与“细菌首领”之间的战斗写得活灵活现,篇幅竟达1400字。

以上几种形式,在运用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听童话、写童话是入门,然后引导看多幅图加以扩充写童话;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凭借单幅图展开想象写童话;以后再发展到运用多种形式写童话。

2.注意把握几个关系

指导学生写童话,我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写童话与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的关系。从一年级起,我在班上广泛开展了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的活动。学生听童话出神,说童话有趣,读童话入迷。学生从一年级起,就与课外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统计,二年级第二学期全班学生平均阅读量超过10万字,三年级第一学期平均每个学生阅读量超过30万字。由于开展了听、说、读的活动,学生写童话就有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在指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时,我都是按先说后写的顺序进行的。因为学生口头编童话可以不受汉字的约束,想象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口头编可以相互启发,有利于教师及时点拨。这样由说到写,学生编写童话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2)处理好写童话与写一般记叙文的关系。指导学生写童话不是为了培养童话作家,而是从写童话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好一般记叙文。因此,写虚构性童话与写记实性文章是采取双线安排的。二年级时,既写童话,又写观察日记。其中写童话的份量较重。三年级时,既按补充教材写童话,又按统编教材写一般记叙文。训练时,二者互相结合。

童话引路

“童话引路”与儿童化教育 滕昭蓉 滕昭蓉女,苗族,1946年4月生,湖南麻阳县人。1964年高中毕业,任小学教师25年,原在凤凰县箭道坪小学任教,现在湘西吉首民师附小任教, 1988年任省、州小语学会理事。1983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州模范教师,并被省教委树为全省学习标兵;1988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代表湖南到北京出席颁奖大会;1989年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1990年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叶圣陶杯”小学作文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1992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1993年省教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滕昭蓉老师从 1983年起,首创并开展“童话引路”小学语文教学实验。该项实验以听童话为先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说童话为纽带,把听说读写连接起来;以读童话为基础,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以写童话为形式,提早进行作文训练,效果十分显著。1985年,这项实验引起了县、州教研部门的重视。1986年以后,该实验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省级以上教育部门鉴定,认为该实验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改革,有全面推广的可行性。1990年,该实验被评为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 在教改实验中,滕昭蓉老师积极撰写论文、专著,在州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共有24篇,其中有6篇获奖。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童话引路》一书,系统介绍指导学生写童话的经验。该书被评为湘西自治州社科成果一等奖。 “童话引路”与儿童化教育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如果说我的教学有一点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童话弓潞”实验。从1983年开始,我就摸索着开展了“童话引路”实验,至今已有10年。10年来,我几乎把自己的心血都花在这上头。实验以凤凰县箭道坪小学为起点,逐步向全省以及外省各地推开。1990年,该项实验获省教改成果一等奖,成为湖南省重点推广的教改实验项目之一。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曾写长信推崇这一实验,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先生曾多次撰文探讨这一实验,著名儿童文学家洪汛涛先生曾多次亲临实验班考察,并向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推介,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童话引路”实验像一只五彩缤纷的金凤凰,翩翩飞向全国,飞向境外。

为后来的文学童话奠定了基础

为后来的文学童话奠定了基础 说起《神笔马良》,读者们不会感到陌生。但你了解《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先生吗?洪汛涛先生出生于1928年,去世于2001年,是浙江浦江人。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因创作《神笔马良》而被誉为“神笔马良之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 上世纪50年代,洪汛涛先生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这之前他已创作了多篇文学作品,为他后来创作童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有个心愿:“因为我爱笔,搜集有很多笔的故事,我便想到了要写一部以笔为主线的说部,写一个少年有一支神笔所发生的一切的故事。”于是在1955年他创作了《神笔马良》,这篇童话一经发表,就在儿童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行到世界各国,拍成动画电影。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了“神笔马良”,《神笔马良》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新时期他又写了《狼毫笔的来历》《快乐的鸟》等多篇童话,《狼毫笔的来历》获中国作协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后来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童话理论研究上,他搜集能找到的童话界的全部作品和理论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细读,记了大量的心得体会,逐渐摸索出童话这种文体的脉搏,呕尽心血,“面壁三年”,苦读,苦写,三易其稿,终于写出了理论巨著《童话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他的儿子洪画千对这部书概括得极好:“这部《童话学》集童话论、史、评为一体,分为童话的基本论述、童话的发展历

史、童话的作家作品、童话的继承更新四大部分。这部《童话学》一反经院式理论的传统模式,也未引述外国某名家如何如何说,采用夹叙夹议的散文体的讲述方式,加上他富有文采的笔调,系统全面地议论了童话研究诸问题。所以,他这部《童话学》各方面都是独到的。如对童话的定义、译名都作了科学的建议。他还为童话的写作和鉴别,提出一个‘真——假——真’的公式,即是‘从真的生活出发,通过假的(幻想)艺术处理,达到反映真的生活的目的’。他提倡童话民族化和童话现代化的结合,提倡幻想和现实相结合,提倡教育和娱乐相结合,也即是提倡在童话优秀传统上创新,和当前时代、社会相关联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艺术性,受到少年儿童欢迎的新童话。”《童话学》获得全国首届儿童文学理论专著奖。 随着对童话研究的深入,有些问题在《童话学》没有涉及到,有的问题虽然提及,但过于简略,他想再作详细的阐述,于是便有了《童话艺术思考》(希望出版社)这本书。正如洪汛涛先生所说:“这本《童话艺术思考》,也许可把它当作《童话学》的一种续本和释本。”洪汛涛论童话作为代序,由200条短论组成,这些短论如一首首散文诗,语言精练隽永,内涵丰富深刻,包括了童话的内涵和外延,反映出了童话的广度和深度。洪汛涛先生把读者来信、字条,以及来访的记录,根据复信底稿、回答问题的录音,加以整理改写出25篇文字,涉及到读者关心的童话的许多问题,从童话的命名到童话的阅读,到童话的写作,再到童话的普及,采用问答式的写作方法,加上散文的笔法,为读者解惑答疑也。在《童话的实验》中,他介绍了“童话引

初探童话引路

初探童话引路 摘要 如何让孩子们从小爱上作文,轻松作文呢?儿童的天性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童话正是符合了儿童的天性,符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童话借助想象,把许许多多平凡的、可见的人、物、现象,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图画,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彩斑澜的幻想世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去探索这神奇的世界。在平时教学中,以童话引路,让孩子们从写童话起步,由童话打开通向轻松作文的大门。首先,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在此基础上给他们逐步增加创造成分,再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童话引路;仿写训练;创造成分;独立思维能力;有心人

一直认为作文对于孩子来说是件很难的事。自从代上三年级语文后,自己就常常思考,如何让孩子们从小爱上作文,轻松作文呢?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它们最爱看“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现在流行的冰波童话、杨红樱童话等成为他们孜孜不倦的读物,于是自己就有了一个设想,能不能让孩子们从写童话起步,由童话打开通向轻松作文的大门呢?经过尝试总结了以下经验: 首先,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对于儿童来说,动笔就想成章创新,那是很难的。开始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的仿写,是训练起步作文的好办法。而针对儿童的特点,丰富多彩且能吸引他们眼球的童话故事成为学生模仿的最佳范例。具体做法是:由老师或学生自述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全班同学将听到的童话写出来。或者由学生自己在家中听童话故事录音,听完后写童话。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 对学生进行了以上的训练后,再给他们逐步增加创造成分。教师可运用单幅图或多幅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真观察图画,加以扩充想象后编写故事。比如在写家乡小河的变化时,画三幅图,一幅是家乡小河以前的景象——笑着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嬉戏,儿童玩闹;一幅是污染后的画面——哭泣的小河,河水浑浊,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人们捂着鼻子;一幅是通过人们净化后的小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大人小孩在那玩耍嬉戏的场景,小河这时又笑了。通过这样直观明了的三幅图画,一下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争着说出图画的意境,先让他们口述童话故事,在他们情绪高

语文(心得)之童话引路,快乐作文——谈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语文论文之童话引路,快乐作文——谈低年级学生作文 起步 童话引路,快乐作文——谈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合肥市蜀山小学仰永宁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童话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从童话的这些特点看,儿童天生有写童话的本能,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因此,让低年级学生写童话体作文,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使他们快速起步,正确起步,在童话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去作文。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童话写作呢?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一、激发说写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不仅教学生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同时,这种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结合的教学调练,无形中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口头表述能力都在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着明显的好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选择童话作为引子。对于童话,孩子们在幼儿园就已经十分熟悉,而且喜欢。一旦在课堂上提出,孩子们马上会七嘴八舌地抢着讲述那些他们所熟知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讲述这样的小故事,既轻松容易,又能表现自己,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正是在孩子们感到十分乐意之中,写作教学已经不知不觉地跨出了第一步。接着,我继续让大家自由地发挥,展开讨论,并要求他们相互补

充、纠正。在形成一个个稍有不同又较为完整故事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于是,一篇篇由孩子自己加工、用自己的笔写出来的“作品”就产生了。然后,我及时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交流。当他们一个个争相朗读着自己编写的故事,并七嘴八舌地进行评价之时,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来了。他们会突然感到,写作好象并不十分困难。对于一个初学作文的孩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为重要呢?最后,在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后,再提高训练难度,要求孩子们把短小的童话故事进行扩张,要他们给自己写的简单的小故事添油加酱,增加一些细节,增加一些对人物的描写与刻划。在这绘形绘色的讲述当中,引导学生尝试着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展开具体的描绘,再让他们把自己讨论出来的内容写入文章中。这样一种从梗概到具体的训练过程,同样也是建立在饶有童趣的基础之上,所以对孩子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就在这从说到动笔的反复练习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已经把不少的写作技巧学到了手。等到他们能比较自由地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之后,他们已经懂得,怎样把文章写长、写生动,渐渐地也绝不再会为作文字数发愁了。二、让儿童学会模仿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从而使他们的“表象能力逐渐得到增强”。这对我是很有启发的,所以我在组织小学生作文起步之初十分注重写作的模仿性训练,并围绕以下三个环节展开模仿

放飞想象,让童话引路-童话引路

放飞想象,让童话引路:童话引路 放飞想象,让童话引路自参加工作后,笔者曾对以下现象感到迷惑不解:不少学龄前儿童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原以为这些学生会成为聪明好学的好学生,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孩子进校读了几年书以后,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逐渐下降,有的只喜欢翻翻连环画不能独立阅读其它课外书,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皱眉头,一篇作文往往只有三言两语,观察、想象思维能力明显不足。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尊重学生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必须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与学生心心相印、感情相通。 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学生的天性; 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学生的思维; 童话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气来叙述。从童话的特点看,儿童天生拥有写童话的本能,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写童真,能使他们“对写话有兴趣,把自己相说的话写下来”,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能使他们的作文快速起步、正确起步。 1、以单幅图或多幅图为依据写童话我在教了《龟兔赛跑》

《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三课童话故事后找了《小猪送鱼》《小白兔搬南瓜》等图画,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看图编童话,以此作为学童话起步。指导写作时,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拘泥于图画本身,要能看到画面以外的东西,使情节更加丰富精彩。例如,那天上完听说训练《小白兔搬南瓜》一课,觉得学生说得挺好,我让他们动手写故事,可又怕他们不知从何入手,所以给他们起个头:“有一天,小白兔到地里挑南瓜……”本也只想他们能写几句就不错了,第二天交作业发现学生写了很多。其中有很多内容写得还真不错。就拿开头来说,就非常有创意。 “春天,小白兔在地里播下了种子。秋天到了,地里长满了南瓜,有大有小,有圆有扁,这一天,小白兔到南瓜地里收南瓜,他看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有一天,兔妈妈生病了。小白兔想给妈妈烧点儿好吃的,可是家里可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于是,他想到了去摘个南瓜来。来到地里,小白兔挑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这样的开头也许是套用了哪本课外书的情节,还用了好多拼音,可毕竟是孩子动脑筋“套”上去的,可见我为孩子提供开头,可能是不智之举。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写得很精彩,但低年级孩子的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确实不可低估。 2、通过词语“搭桥”练习写童话让学生通过想象,从两或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小兔运南瓜》一课是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中,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还要注重以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鼓励他们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争论,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为他们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我的做法是:一、童话引路,激发情感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低段的孩子乐听故事、乐说故事,也乐编故事,捉住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我充分利用本课中的几副卡通插图,创设了小兔在南瓜地里准备搬南瓜,却正为难怎么搬的情境,这大大激起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欲望,并调动了他们兴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说:“我来我来,我有办法”。 二、换位思考,想说就说 我以“可爱的小兔子们,请你们和你们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法子,能把这大南瓜搬回家吧。”这句话让孩子走入了小兔子的角色,兴趣更浓了,仿佛自己就是那只要搬南瓜的小兔子,有的孩子在好朋友面前已经手舞足蹈地示范了起来。这个环节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使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当孩子们将自己的办法汇报出来时,想法之新奇着实让我惊叹,在这列举几个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办法有:和同伴一起抬回家、把南瓜当车轮滚回家,请大象的长鼻子来帮忙,制作一个翘翘板,把南瓜弹回家,在南瓜中间挖个洞,自己钻入洞里把南瓜带回家,用一辆汽车将南瓜拉回家,用一辆手推车,把南瓜推回家。有些想法虽不切合实际,但孩子的敢想敢说是值得赞赏的! 三、结合实际,师生评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们的办法虽多,但并不是每个办法都实用,还应教给孩子从生活实际出发,在众多办法中精中选精。如:用多媒体出示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真了不起呀,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可哪个办法最好,最省时省力,又能不弄伤大南瓜呢?”真是一石惊起千层浪,孩子们知道了评点的要求后,一时叽叽喳喳地各抒己见,教室顿时沸腾了起来。最终由孩子们评出两个最好的办法:请大象来帮忙并请它吃饭,或用小推车来把南瓜推回家。 四、从故事中来,回到故事中去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问题解决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诞生了,这时我就带领孩子们进入到童话王国中去。以你说我演,或自说自演的形式将故事演绎出来,从而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本课教学中,我以“聪明兔”、“大南瓜”、“小白兔表演奖”为“诱饵”,让学生展开“看、想、说、问、评、演”的竞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自己思考练说的基础上,同桌、小组里再说、再交流讨论。我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理由就加以肯定,只要能想出办法的孩子都以奖予“大南瓜”,评点办法说得好的学生还能奖给“聪明兔”,表演得好还有“小兔表演奖”。激发了学生说话、表演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长久保持,处于积极的状态,学生参与程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使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通过本课,我感叹孩子的想像力、表演能力,坚信只要给孩子想象飞翔的空间,他们一定能在这片天空中展翅翱翔!

童话引路 快乐写作——童话作文教学设计

童话引路快乐写作——童话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童话是人们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写故事,专门给孩子编写的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写作童话的基本思路就是:先把童话中所需要表达的主题或情节加以提炼、简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围绕着主题或情节展开想象,并用合理的想象推测出事件的结局。在写作时必须使用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等。童话可以运用一切方式进行创作,篇幅长短不限。但是我觉得只有将童话与现实相结合的作文才是最棒的作文。而且,童话的想象性更能帮助小学生学会逻辑思维。 这节课我设计以故事《白马骑士》为例,讲解如何把童话引入作文中。通过两位同学的朗读课文让学生知道本文讲述的是“白马骑士”的故事,接着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插图,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画面,发挥想象力。提醒学生想象的内容要具体,突出重点。还让学生知道本文是按照顺序叙述的,整个故事情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出征前的一天夜里……”第二部分:“‘国王’派士兵到森林去召回……”第三部分:“出征前的一天夜里……” 首先,我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童话。知道童话的特点是想象丰富,夸张。如果你也爱听童话,请记住一句话,多听童话会变成诗人;多看童话会变成哲学家;多讲童话会变成小小说家。其次,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关白马骑士的小故事。然后,让同学们认真看画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再让同学们讨论出征前夜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把

他们想象到的故事串联起来。 让学生掌握三步作文法,即打草稿——定好顺序——作文。这样,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象空间,就能使想象的东西和文章的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这样能有效避免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 这节课,我准备了《金牌作家经典童话》中的两篇童话,《十二兄弟》和《白马骑士》。其中《十二兄弟》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较为复杂,篇幅也较长。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上,而不是对课外书籍的贪恋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边读边勾画重点字词句段的方法。另外,学生每读完一段,我就出示几个关键词组织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练习时,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便他们消化、吸收。

童话引路教学文档

童话引路,开辟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早在86年,我在接任二年级一个班语文教学的一年后,就曾经想过,作文是一件很苦的事,如何让孩子们从小爱上作文、轻松地作文呢?与三年级学生一年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他们最喜爱看的是“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均成为他们孜孜不倦的读物,甚至有不少学生能朗朗颂出其精彩的篇目。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爱看爱读童话呢?能不能让孩子们从写童话起步,由童话打开通向作文的大门呢?多年的实践,坚定了的我的信心。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此项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童话引路”作文教学,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一种方法,它能较大地调动幼儿作文的积极性,而且童话在儿童幼小的心里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儿童仅有的记忆空间,往往大都为童话占有,尤其是城市孩子。在特点上与其他作文教学方法相比,主要表现在:(1)形式活泼,新颖。主要以童话作为起步训练的基本形式,具有鲜明的儿童色彩;(2)起点适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在童话写作上都容易把握,学生易于训练;(3)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得到同步发展;(4)见效明显。学生在训练一段时间后,普遍能写出有读性且符合要求的文章;(5)负担减轻。学生无论在听、说、读、写时都能有积极的欲望,视作文为乐事,真正是轻轻松松做作文。

“童话引路”能够为其他多种形式的作文打下坚定的基础。 就童话本身而言,主要要求:(1)有极强的故事性,即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变化;(2)有丰富的人物活动,人物活动是构成童话的主体,当然童话中的人物大多为拟人化的,因此其活动较真人真事更为丰富;(3)有典型的人物特点。在童话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特点鲜明的主要人物(拟人化的),由主人公的活动带动着剧情的发展;(4)语言活泼,具有儿童特点,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5)选材广泛,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一切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事物、现象都可以作为童话的写作对象;(6)有深刻的意义。一篇简单的童话,它总是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基于上述特点,由童话引路带动作文训练,必然地对学生作文的多种能力有极大的作用,能有效地使学生作文达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在指导学生写童话的步骤上,我主要是这样进行的: 一、读童话──初步感知童话的特点 二、讲童话──进一步体会童话的特点 三、议童话──深入了解童话的特点 四、写童话──运用童话写作知识进行创作

童话引路-惬意拼音教学

童话引路,惬意拼音教学 ——对拼音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孩子的内心是个童话世界,在他们眼中,每个拼音都有着神奇的经历,有限的图片都有着无限的内涵。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动听的故事。抓住孩子们这一特点,将童话引用到课堂中,赋予拼音教学灵与肉,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兴趣盎然地学拼音,并演绎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升华其思想情感。最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拼音,让拼音回归生活,以用促学。 [关键词]童话引路拼音教学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以学生为本,选择教学策略。刚入学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而拼音对于他们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单一地进行灌输,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孩子的内心是个童话世界,在他们眼中,每个拼音都有着神奇的经历,有限的图片都有着无限的内涵。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动听的故事。抓住孩子们这一特点,我将童话引用到课堂中,赋予拼音教学灵与肉,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兴趣盎然地学拼音。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活跃孩子们的思想。 一、创设童话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无法持久,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而传统的拼音教学是十分枯燥的,难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因此,我根据孩子们的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其中,游戏穿插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ie、üe”两个复韵母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六兄弟“a、o、e、i、u、ü”结伴一起去海边玩,蔚蓝的天空下,海鸥在海面上翻飞,此时的海面波光粼粼,风平浪静。“a、o、u、ü”四兄弟被无边无际的大海所陶醉,纷纷跳入海中打起了水战,但老三和老四更喜欢海边的椰子树,高大、笔直的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范文 《小兔运南瓜》一课是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中,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还要注重以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鼓励他们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争论,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为他们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我的做法是: 一、童话引路,激发情感。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低段的孩子乐听故事、乐说故事,也乐编故事,捉住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我充分利用本课中的几 副卡通插图,创设了小兔在南瓜地里准备搬南瓜,却正为难怎么搬 的情境,这大大激起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欲望,并调动了他们兴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说:“我来我来,我有办法”。 二、换位思考,想说就说。 我以“可爱的小兔子们,请你们和你们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法子,能把这大南瓜搬回家吧。”这句话让孩子走入了小 兔子的角色,兴趣更浓了,仿佛自己就是那只要搬南瓜的小兔子, 有的孩子在好朋友面前已经手舞足蹈地示范了起来。这个环节也为 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 使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当孩子们将自己的办法汇报出来时,想法之新奇着实让我惊叹,在这列举几个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办法有:和同伴一起抬回家、把 南瓜当车轮滚回家,请大象的长鼻子来帮忙,制作一个翘翘板,把

南瓜弹回家,在南瓜中间挖个洞,自己钻入洞里把南瓜带回家,用 一辆汽车将南瓜拉回家,用一辆手推车,把南瓜推回家。有些想法 虽不切合实际,但孩子的敢想敢说是值得赞赏的! 三、结合实际,师生评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们的办法虽多,但并不是每个办法都实用,还应教给孩子从生活实际出发,在众多办法中 精中选精。如:用多媒体出示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真了不起呀, 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可哪个办法最好,最省时省力,又能不弄伤 大南瓜呢?”真是一石惊起千层浪,孩子们知道了评点的要求后, 一时叽叽喳喳地各抒己见,教室顿时沸腾了起来。最终由孩子们评 出两个最好的办法:请大象来帮忙并请它吃饭,或用小推车来把南 瓜推回家。 四、从故事中来,回到故事中去。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问题解决了,一个完 整的故事诞生了,这时我就带领孩子们进入到童话王国中去。以你 说我演,或自说自演的形式将故事演绎出来,从而扩大了口语交际 的“面”与“量”。 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本课教学中,我以“聪明兔”、“大南瓜”、“小白兔表演奖”为“诱饵”,让 学生展开“看、想、说、问、评、演”的竞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自己思考练说的基础上,同桌、小组里再说、再交流讨论。 我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理由就加以肯定,只要能想 出办法的孩子都以奖予“大南瓜”,评点办法说得好的学生还能奖 给“聪明兔”,表演得好还有“小兔表演奖”。激发了学生说话、 表演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长久保持,处于积极的状态,学生参与程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使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 我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口语 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手抄报反思优秀范文

手抄报反思优秀范文 手抄报反思优秀范文 让学生对课外阅读说“我爱你” 精彩的习作,是一份精巧手抄报的核心,而手抄报往往内容繁杂,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气氛。尤其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典范,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催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所以要制作精巧的手抄报,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能读书,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老师该如何做呢?是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气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童话引路,提快乐趣。 小学生富于梦想,喜欢童话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己讲一讲,最后写下来,或者让学生看图写童话,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步作文的兴趣和作文才能。 二.进展评比。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渴望得到别人赞扬的心情特别强烈,争强好胜的心也很强。可以利用这一点,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大家把这一阶段的读书情况说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每次评出例如“读书小状

元”的一些奖项,尽量根据读书的数量、质量等方面多设一些奖项,让班级形成“比读”的风气。 三、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 俗话说:“言为心声”。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观念确实立,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泼、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老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 他们写出了被人称颂的好文章,自我成就感就会大涨,兴趣自然大增。一旦良好的阅读风气被确立起来,学生就会把外在的阅读动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阅读了让学生对课外阅读说“我爱你” 精彩的习作,是一份精巧手抄报的核心,而手抄报往往内容繁杂,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气氛。尤其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典范,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催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所以要制作精巧的手抄报,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能读书,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老师该如何做呢?是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气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童话引路,提快乐趣。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小兔运南瓜》一课是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中,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还要注重以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鼓励他们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发表意见,进行争论,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为他们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我的做法是: 一、童话引路,激发情感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低段的乐听故事、乐说故事,也乐编故事,捉住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我充分利用本课中的几副卡通插图,创设了小兔在南瓜地里准备搬南瓜,却正为难怎么搬的情境,这大大激起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欲望,并调动了他们兴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说:“我来我来,我有办法”。 二、换位思考,想说就说 我以“的小兔子们,请你们和你们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法子,能把这大南瓜搬回家吧。”这句话让孩子走入了小兔子的角色,兴趣更浓了,仿佛自己就是那只要搬南瓜的小兔子,有的孩子在好朋友面前已经手舞足蹈地示范了起来。这个环节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使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当孩子们将自己的办法汇报出来时,想法之新奇着实让我惊叹,在这列举几个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办法有:和同伴一起抬回家、把南瓜当车轮滚回家,请大象的长鼻子来帮忙,制作一个翘翘板,把南瓜弹回家,在南瓜中间挖个洞,自己钻入洞里把南瓜带回家,用一辆将南瓜拉回家,用一辆手推车,把南瓜推回家。有些想法虽不切合实际,但孩子的敢想敢说是值得赞赏的! 三、结合实际,师生评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们的办法虽多,但并不是每个办法都实用,还应教给孩子从生活实际出发,在众多办法中精中选精。如:用多媒体出示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真了不起呀,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可哪个办法最好,最省时省力,又能不弄伤大南瓜呢?”真是一石惊起千层浪,孩子们知道了评点的要求后,一时叽叽喳喳地各抒己见,教室顿时沸腾了起来。最终由孩子们评出两个最好的办法:请大象来帮忙并请它吃饭,或用小推车来把南瓜推回家。 四、从故事中来,回到故事中去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问题解决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诞生了,这时我就带领孩子们进入到童话王国中去。以你说我演,或自说自演的形式将故事演绎出来,从而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本课教学中,我以“聪明兔”、“大南瓜”、“小白兔表演奖”为“诱饵”,让学生展开“看、想、说、问、评、演”的竞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自己思考练说的基础上,同桌、小组里再说、再交流讨论。我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理由就加以肯定,只要能想出办法的孩子都以奖予“大南瓜”,评点办法说得好的学生还能奖给“聪明兔”,表演得好还有“小兔表演奖”。激发了学生说话、表演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长久保持,处于积极的状态,学生参与程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使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通过本课,我感叹孩子的想像力、表演能力,坚信只要给孩子想象飞翔的空间,他们一定能在这片天空中展翅翱翔!

小学四年级语文 口语交际·习作三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 【习作要求】 本单元的习作是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编写童话故事。选择某种动物、植物,或者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续编某个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弄清童话的特点,能够以多种形式创编童话。 2.通过创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喜欢习作的兴趣。 3.使学生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带来 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学习写童话 2.培养学生在有限的事物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的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教具准备】 教案、PPT 【教学过程】 一、词语引路,课文导入: 1、出示一些与表情有关的四字词语,让学生说出词语特点,并表演,明白这些词语可以使故事绘声绘色。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词语,请你读一读,看看能否看出这些词语的特点?(描写表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容易理解吗?用动作容易表现吗?老师读词,同学们做动作。 2、出示第三单元课文图片,抓重点讲故事情节及道理。会讲故事是一种能力,会写故事那就更了不起了。比如我们刚学的第三单元的童话中,有日本作者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让我们明白了要信守承诺,珍惜友情;英国的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让我们明白了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还有《小木偶的故事》

告诉我们用真情体验生活;《幸福是什么》告诉我们在劳动中收获幸福。课外读过的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光着身子的皇帝,美丽的白雪公主……童话的世界是充满神奇和美丽的世界。今天我们就走进童话的王国,编写美丽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二、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出示要求,引导理解:A、自编、续编;B、审题:重写故事情节;C、确定主人公(动物、植物、物品、自然现象、虚幻人物等等)。 三、谈话讨论,找寻索材。 1、师问:童话的世界里,动物、植物、物品,甚至是自然现象都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你想选择谁做主人公呢?(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2、师问: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3、给学生分组,要求展开讨论。 4、师生共评议。 四、指导写法,导图总结。 同学们编的童话故事真精彩。那我们赶快把这些美丽的童话故事写下来吧!怎么写?我们先来了解写童话故事的方法。 1、回忆课文《去年的树》,列出构思导图; 2、分享《龟兔赛跑》续编故事的构思导图,进一步指导提纲挈领。 3、总结编童话的三大点:确定主人公——构思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或启示。 五、作业:继续完成习作——编童话故事。 编童话故事练习二 一、补全成语。 愁眉()脸呆若木() 破()为笑()()大笑 二、怎样写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童话的森林3

教学过程: 一、童话引路,激趣导入。 1.师:课前,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大自然的图片,说说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汇报)是啊!大自然是美的,它让我们充满无尽的遐想。而大自然中有那么一个神奇的地方,总是生长出一个又一个娓娓动听的童话,那就是——(引导学生一起说,同时课件闪出课题:长童话的森林)(板书课题:14.长童话的森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再也读不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话了。这是为什么? 2.(指名汇报并引导到课文内容:因为森林正在锐减,快得让人揪心。)板书:(森林锐减让人揪心)“锐减”是什么意思?“揪心”是怎样的感觉?(出示句子:森林正在锐减,快得让人揪心)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们揪心吗?谁再来读读? 2、教师导读课文:森林的锐减到底有多快呢?居然快得让人揪心。请同学们根据学文提示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学文提示: 1.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批划:将文中介绍森林锐减的关键语句用横线划下来。 3. 思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森林的锐减的。 三.学习课文。 1.师:你们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森林减少的速度很快?

2.学生汇报2.3自然段中的语句。 (课件出示语段,两段话在一张幻灯片上):A.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是一亿年以前吧------地球上的森林有62亿公顷,这接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然而2000年只剩不到39亿公顷了,这还不足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平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它正以上千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这约略相当于每分钟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茂密雨林从我们眼前彻底消失。 B.在中国,通过多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正在逐步提高。可是,2000年中国森里覆盖率也只有16.5%,这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多。 3.师: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段话,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森林的锐减的?(生:世界森林锐减和中国森林锐减) 4.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森林有62亿公顷,这接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绿色世界吗?(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5.过度:同学们想象的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绿色世界,他曾经就真实的存在着。(欣赏原始森林的美丽图片)可现在它还面貌依旧吗?(出示语句: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是一亿年以前吧------地球上的森林有62亿公顷,这接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然而2000年只剩不到39亿公顷了,这还不足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童话情境引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童话情境引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童话情境引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背景分析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是,现在由于科学发达了,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等,这些东西的存在和普遍使用,使很多学生都沉迷在其中,把时间都花在那里,致使他们对课外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笔者任教的是二年级,这些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对于阅读的兴趣都不是很浓,大部分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养成。于是,笔者就开展了以《格林童话》中《渔夫和他的妻子》为例子,以童话情境引路,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快乐,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课堂教学。 二、情景描述 《格林童话》是低年级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之一,是一本非常富有童趣的书,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笔者以此书中的《渔夫和他的妻子》为例子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想达到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目的。案例中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投其所好,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您们喜欢看故事或听故事吗? 生(齐):喜欢! 师:那你们听过或看过什么故事? 生1:我看过《白雪公主》这个故事。 生2:我看过《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生3:我看过《灰姑娘》这个故事。 …… 师:大家真是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故事书——《格林童话》(出示书本让学生看)。 师:看过这本书的请举手!(师看看大概有多少人看过这本书,大约是十几个人举手。)

师:谁知道里面有哪些精彩的故事? 生1:《小红帽》 生2:《白雪公主》 生3:《青蛙王子》 生4:《灰姑娘》 …… 师:没错,你们刚刚说的很多好看的故事都在这本书里面。你们想看吗? 生(大声):想! 师: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童话世界里,看看这些精彩的故事吧! 生(齐):好! …… 目的: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故事导入课堂,投其所好,其学习的欲望、阅读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为下面的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方法,激发兴趣 师:《格林童话》里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现在我们来学习其中一个——《渔夫和他的妻子》。(指导方法的例子的选择一定要是学生不太熟悉,但又能使他们感兴趣的故事,而且比较典型的易于指导阅读方法的。如果故事太熟悉了,兴趣也不大。)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看这个故事,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渔夫遇到的鱼叫什么名字?) 生:这条鱼叫做比目鱼。 师:对!找到跟这位同学一样答案的同学请举手!(检查到大部分学生找对了,竖起大拇指)表扬会看书的同学!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认真看故事,想想:渔夫的妻子向比目鱼一共提了几次要求?每次提的是什么要求?(课件出示问题)看的时候可以边看边思考,同时可以动笔找出答案,这是看书的一种方法。(学生认真地看书,并且边看边找答案,教师巡查,了解学生看书找答案情况。)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非常专心看书,老师很高兴,大家都爱上看书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把书读懂了!谁来说说“渔夫的妻子向比

童话引路精彩起步

童话引路精彩起步 提起习作,很多同学便会愁眉苦脸,总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对习作有种畏惧心理。尤其是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利用童话引路,来激发大家的习作兴趣,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童话的基本特征就是幻想,这一特征符合我们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是拟人,符合我们的思维;童话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从童话的这些特点来看,我们天生就具有写童话的本能。 一、变听为说,由说到写习作之初的首要任务是我们要消除对习作的害怕心理,要做到能够轻松地面对习作。我们大家都十分喜爱听故事,其实童话习作就是把你听到的故事说出来、写下来。听到这样的话,我想大家一定立刻就会松口气,不再那么紧张。 例如有一次习作课上,我先是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段“西瓜”和“胡萝卜”争论的内容: 西瓜说:“你们看我,圆滚滚的身子,披着一件绿色的风衣,多帅气呀!”又说:“哪像你胡萝卜,骨瘦如柴。” 胡萝卜听了说:“你这个大胖子,自己得了肥胖症,还来说我!你看我多苗条呀!再加上这件橙色的外衣,别提有 多漂亮了!

接下来,我再让两个同学进行角色表演,让同学们在人 物对话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表现好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很快,一场别开生面的争论就开始了,表演者的表演惟妙惟肖,不禁让人捧腹。有了具体的表演,同学们就知道如何来形容了,很快一个个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叫小范的同学讲得最精彩:西瓜挺着胸膛,摸着圆溜溜的肚子,神气活现地说:“你们看我,圆滚滚的身子,披着一件绿色的风衣,多帅气呀!” 说着,西瓜甩了甩小辫,又说:“哪像你胡萝卜,骨瘦如柴,矮得像个水瓶!”说完,西瓜就沿着盘子转了两圈,好像正在炫耀自己呢! 胡萝卜听了这话很不服气,大声争辩道:“你这个大胖子,自己得了肥胖症,还来说我!你看我多苗条呀!再加上这件橙色的外衣,别提有多漂亮了!”说着,胡萝卜便扭了扭腰。 在课堂上,通过这样一说,这个童话故事马上变得生机勃勃,故事的人物形象立刻丰满起来,跃然纸上。 二、巧用图画,指导习作 那么如何写好童话故事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图画来做文章。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些既形象直观又充满童趣的图画,一下子就能抓住大家的心。让我们用童话来描写自己的想象和自己喜爱的事物,写起来自然轻松、愉快。我们可以把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或者其他物品以卡通图片的形式呈现,如小狮子、小猴子、大公鸡、照相机、橡皮等。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具体地想象它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