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撰写要求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撰写要求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格式要求

(一)页面设置

1.纸张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使用A4纸,打印纸质版。

2.页边设置:上为3cm,左右、下为2.5cm。

(二)字体字号

1.标题:二号黑体居中。

2.正文:用字号为四号仿宋体,内容两端对齐。

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序号用一、二、三……;

二级标题:用四号楷体,序号用(一)(二)(三)……;

三级标题:用四号仿宋体,序号用1.2. 3.……;

四级标题:用四号仿宋体,序号用(1)(2)(3)……;

教学设计:表格内字体为宋体,五号

3.行间距:正文统一为固定值20磅,表格内统一为12磅,页码用小四号宋体居中,页码字样用“-1-”。

(三)字数及其它

1.教学设计:原则上三页,不能超过四页

2.教学反思:800字左右

3.打印:单面打印

(四)封面设计见附页

《琥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优秀10篇)

《琥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优秀 10 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内容是我为您带来的 10 篇《《琥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粘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3、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2、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谁说说什么是琥珀? (琥珀是古代松树枝的化石,淡黄色,也有褐色或红色的,可以作装饰品。) 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块什么样的琥珀? 二、检查预习 1、读一读本课生字,组词,说说易错的字 琥珀蝇脂掸拭辣渗澎湃黏测 注意:“脂”“渗”“湃”的读音;“拭”“黏”的书写。 2、交流预习时弄懂的词语

三、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琥珀形成过程的部分,作上记号,再给文章分段,并批注每段的主要内容 1、指名读每部分,说说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1~12 自然段) 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 (13~17 自然段) 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 第三部分 (18 自然段) 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2、默读课文,思考画批: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3、小组讨论,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 记住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下节课继续讨论,并回忆对比一下这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和《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养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养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国家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国家安全》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教案制定背景与目的 1.1 教案制定背景 本教案是针对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的《维护国家安全》这一单元进行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国家安全涉及的各个层面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1.2 教案制定目的 •使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与法治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二、教学内容 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性,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2 教学重点 •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法规。

2.3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 2.4 教学准备 •教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国家安全》;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具:教案、学案、黑板、粉笔等。 三、教学过程 3.1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安全的相关新闻、图片等引起 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步骤二:课堂讲授 1.讲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包括国家领土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 方面的内容。 2.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反恐怖ism法》、《网络安全法》等。 3.解释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鼓励学生提出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建议和思考。 步骤三:教学互动 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 国家安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准备小组展示。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学情分析】: 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

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会写本课田字格中7个生字,会认舔,拽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2、通过精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读课文,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从而引导 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 之奋斗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通过精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通过品读课文,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短诗《繁星》(一三一)教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

《繁星》(一三一)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读并理解短诗《繁星》的意思。 (2)让学生感受短诗表达的情感,了解文学作品高雅、丰富的内涵。 (3)训练学生拓展想象力,运用比喻方法进行创作。 (4)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美丽星空的热爱与观察力。 2.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2)学会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感受短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体验诗歌创作的快乐,感受自然与诗意的融合。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短诗的内容与意义,掌握短诗语言的韵律、音韵和意象等。 2.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美丽星空的热爱与观察力,引导学生用诗歌的方式表达。 三、教学方法 1. 课前,让学生欣赏有关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热爱观察星空、自然景物,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2. 利用“朗读、解读、赏析、创作”四步教学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繁星》,并利用比喻创作自己的小诗。 四、教学准备 1. 教案和教学课件。 2. 星空、自然景物图片,各类天文学等相关学科史料资料。

3. 绘画纸、彩色笔或水彩颜料纸、创作提纲。 五、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整体感知,引入课题 1.单元整体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单元,这是本单元的导读页,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呢? 出示课件1: 2.预设:这个单元的文章题材都是诗歌。 通过学习可以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可以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我们可以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3.教师点拨,明确学习任务:这个单元是综合学习单元,我们能读到许多现代诗歌,它们真挚而优美。通过学习,我们会拥有自己的摘抄本,一起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还有可能成为一名小诗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冰心老人的《繁星》,走入这美好而真挚的诗歌世界。 板书:(繁星) 出示课件2: 4.指导书写: “繁”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左上角的“每”横折钩变成了横折,书写时要注意布局紧凑。 5.交流:人们常说,如果你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就一定要读《繁星》,为什么呢?说说你对冰心和《繁星》的了解。 6.学生交流,适时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由单元导语切入,开宗明义,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了解作者,激发阅读期待。随文识字,写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初读诗歌,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1.过渡:让我们一起走入诗歌的世界,放开声音反复朗读,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合作,理解这些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诗,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出示课件4: 3.指名朗读,学生互评。 适时提示“啊”的发音根据语境不同会有变化,如:“大海啊!”的“啊”读作“ya”,“母亲啊!”中的“啊”读作“na”。 出示课件5: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合理分配方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6、合理分配方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例9 【教材分析】 例9是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把符合要求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策略,使学生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学情分析】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一、二年级就有接触,但学生在列举时可能会有遗漏。应指导学生有序思考,让学生有条理地说说思考过程,体会“不重复、不遗漏”在列举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列表格的方式,能够进行有序、合理的分配,以解决实际问题。 2.在对比观察中,能进行简单、有序的思考,体会有序才能不重不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有序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案。 难点:列表格时有序、合理分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货车1载质量2吨,货车2载质量3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么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重点词批画:恰好运完。引导学生理解。 【探究新知】 1.出示探究要求:独立填表,小组交流。 师:在学习单的表格中填一填,怎样派车恰好能运完。 学生先独立探究填表,后小组合作交流。 学情预设: 情况1: 情况2:

情况3: 2.对比分析,概括方法。 师:你更欣赏哪种写法?对比这几种写法,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呢? 对比“情况1”和“情况2”:情况1只写出了装满8吨的情况,书写简洁,但不知道是否有遗漏,同时有碰运气的成分。情况2把所有情况都写出来,在其中找到满足条件的,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对比“情况2”和“情况3”:情况3看上去更有规律,列举的方案更清晰,能够保证不重不漏。 3.检验正误。 师:检验一下,情况3中的方案1和4是否正好运完8吨? 生:(方案1)2×4+3×0=8(吨) (方案4)2×1+3×2=8(吨) 小结:在选择合理方案时,首先要有序思考。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安排方案。选择符合要求的方案形式。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八: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八: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次作要求学生以生活中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为内容写一篇作文,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作经验,因此大部分能够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放在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上。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作经验,他们能够把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他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把生活中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已学过的课文,并配以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研究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的研究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他们表达能力,在表

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叙事要完整,写清楚事情经过,并在作中通过自己对事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注意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完整地写出 一件事。2.明确叙述中心,始终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的详略 要得当。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 本次作文。 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的研究方式,引导学生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研究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审题指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心儿怦怦跳的事可以是担心、害怕、紧张、激动等,然后让学生认识作文的重点应在内容具体、真情实感上下功夫。 三、师生分析范文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范文,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范文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写作实践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情,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体验和感受,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公开课教学设计及 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月是故乡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著名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课文用典雅的语言,借月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怀念之情。本课在描写景物时,引用典故恰到好处,优美的语言对学生的习作表达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散文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阅读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对家乡的景和事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对家乡的景、对童年的事也充满了一定的感情。课文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学生可能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亲身经历过,课文叙述及表达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大家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吗?(齐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与思故乡,常常联系在一起。杜甫的诗《月夜忆舍弟》中就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委婉表达了思乡之情。(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在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季羡林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但仍忘不了那个小乡村,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与季羡林一起回味那故乡的明月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交流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入手导入课题,并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感受“月是故乡明”做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认读生字。 ①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出示课件】 徘徊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瑞士莱蒙湖 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耄耋燕园圣地点缀 ②指名多个学生读,指名学生领读,齐读。 ③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描画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他们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4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谜底汲取: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猜谜语吧,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谁猜到谜底了?(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手。) 2.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写字、画画、弹琴、打球……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帮助别人而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淘气惹祸被爸妈批评……这双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你仔细观察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你用心思考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观察和思考你发现过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奇怪的家》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

《奇怪的家》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输入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习新词汇及简单的句型,理解并正确使用所学语言知识。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4. 扩展幼儿的知识面,学习如何描述家、家庭成员及家里的物品,了解家庭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二、教学重点 1.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输入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习新词汇及简单的句型,理解并正确使用所学语言知识。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如何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语言能力。 3. 如何充分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多重语言输入。 四、教学方法 1.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2. 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创作等活动,让幼儿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游戏、唱歌、表演等多种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 1. 教材:《奇怪的家》故事书、黑板、挂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色彩笔、橡皮擦、彩纸、剪刀等。 3. 游戏道具:家庭部件多肢体智力拼图、拼音卡、家具拼图等。 4. 黑板笔、魔幻棒、小道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张多彩的图片:上面有各式各样的房屋,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 3. 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家中最喜欢做的事情,并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里有哪些东西。同时,将幼儿的回答画在黑板上,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家里各种物品的名称、形状和颜色。 二、讲解故事(10分钟) 1. 教师出示《奇怪的家》故事书,向幼儿们展示插图,并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2. 细读故事,然后把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 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引出故事中的重点,并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汇。 三、活动1:家庭部件多肢体智力拼图(15分钟) 1. 教师让孩子们组成小组,将家庭部件多肢体智力拼图派发给每个小组。 2. 通过观察和合作,幼儿们团队合作解决拼图难题,根据拼图指导完成拼图,增强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四、活动2:自由活动(20分钟) 1. 教师鼓励幼儿们自由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和家里的物品。 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对话,让他们用所学语言知识互相询问关于家庭和家居的信息。 3. 教师鼓励幼儿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家庭、家居或家居装饰品。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汽车轱辘转呀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

《汽车轱辘转呀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 1.了解轮胎的形状和材质。 2. 提高孩子对汽车的认知,培养其对汽车的兴趣。 3. 通过儿歌《汽车轱辘转呀转》的学唱,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帮助孩子理解儿歌中所包含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孩子正确理解儿歌中的含义。 2. 教孩子唱儿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听、说、唱、看、做相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 2.运用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1.儿歌《汽车轱辘转呀转》的音频、歌词卡片、手势图片。 2.《汽车图片大全》。

3.轮胎、车轮等模型。 4.相关教学辅具。 五、详细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10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轮胎、车轮等模型,帮助孩子们认识这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老师播放儿歌《汽车轱辘转呀转》的音频,陪同孩子们一起听,唱这首儿歌。 2.提高兴趣(10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汽车图片大全》,并帮助孩子们辨认不同类型的汽车。之后,老师可以请一些孩子举手分享自己喜欢的汽车,并向他们解释当下所展示的汽车,如巴士、轿车、卡车等。 3.教唱儿歌《汽车轱辘转呀转》(20分钟) 老师分段教唱《汽车轱辘转呀转》,并请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完成歌词。然后,老师再播放一遍儿歌,让孩子们能够记住歌曲的歌词,加强孩子们对歌曲的记忆。 4.模仿手势(20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手势图片,指导孩子们辨认不同的手势,并模仿老师用手加以展示。然后,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唱儿歌,并在唱歌时展现手势。

5.小游戏(20分钟) 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几组,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图案形状,拼装出一辆车的轮胎和车轮。参与通过游戏来学习轮胎的重要部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儿歌里的歌词。 6.总结(5分钟) 老师再次播放儿歌,孩子们跟随唱歌,让他们获得通过这次活动的知识以及对汽车的更深认知。最后,老师总结本次活动,并对孩子们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表扬。 六、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是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也注重了孩子们的情感以及认知的培养,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对汽车的认知。同时,内容也满足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既注重了素材的选择,又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多元化的方式。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接触和认知汽车,扩宽了他们的视野,更加丰富了孩子们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他们在愉快学习中也实现了对于生活中的认知与发现,教育效果较好。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年的来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3)

《年的来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年的来历,认识12个生肖,会讲解其故事,掌握命名岁数的方法。 2、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于中华民族特定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年的来历;2、认识12个生肖,会讲解其故事; 三、教学难点:掌握命名岁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活动法 2、情境模拟法 3、故事讲解法 五、教学准备 1、教材:教材中的来历故事《十二生肖》儿童游戏片初级版、图片资料、贺年卡、年俗物品。 2、制作一面仅写出12种动物名称的放映板。 3、制作带有生肖符号和名称的自制年历。 4、制作出各种生肖的制作指导资料,如:剪纸、书签、小卡片等。 5、年俗物品:灯笼、爆竹、年画、贴对联的材料,各种类型的鱼(实物或图片)等。 6、交流用语:生肖、载、轮流、串、喜庆、信仰、寿星、登门拜访、拜年、贺岁、互相道贺新春等。 6、周到的前期准备,如:教学场地的营造、关于年的来历,生肖分类及各自的故事的浏览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生肖放映板,请幼儿数一数,在数12之后,老师告诉幼儿:这就是“十二生肖”,我们接下来就要来了解一下它们。 2、出示各种生肖制作指导资料,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肖,取出需要的材料制作,利用制作的过程介绍此生肖的特征及所代表的年份。 3、出示自制年历,向幼儿介绍如何用生肖计岁,用图示法,讲解生肖的轮流顺序。 4、出示贺年卡、年俗物品,向幼儿介绍新年的习俗和年俗物品的寓意。(二)教学主体 1、听年的来历故事《十二生肖》。 ⑴听《十二生肖》的音乐,带领幼儿进入怀旧的氛围中。 ⑵对着教材中的图片来逐步讲解,描述出故事中每一只动物的形象特征及它们所采取的策略。 ⑶运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不断提醒幼儿记住每一只生肖。 ⑷配合效果图来告诉幼儿,为什么老鼠能排在第一位,他们理解:老鼠虽说是依附牛家,但一样表示了感思和劳动精神。 2、用绘本和活动来认识12个生肖。 ⑴准备好12本不同动物的书籍来介绍12种动物的特点,寻找出各种类型的共性和特异性,然后用图书的配合来帮助孩子们记忆,轻松愉快,方便又有效的教学。 ⑵运用各种生肖的制作指导资料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在制作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新认识的生肖符号的兴趣。 3、让幼儿掌握命名岁数的方法。 ⑴准备一份自制年历,在年历上用图示法,讲解生肖的轮流顺序,引导幼儿自己数出对应时间的生肖。 ⑵可以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教学,例如依照孩子的年龄,让他们按照生肖顺序自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与教学 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本次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使学生能够: •理解课文表达的主题和意图; •熟悉运用一些关键词汇和语言结构;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表达能力。 2.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图; •掌握一些关键词汇和语言结构的使用。 2.2. 教学难点 •利用理解课文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发现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3. 教学内容与方法 3.1. 教学内容 •课文阅读和讲解; •课文理解和思考; •课文拓展和延伸。 3.2. 教学方法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 4. 教学流程 4.1. 活动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相关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导入,如:

今天我们要学什么课文呢?这是一张图片,里面有什么?你认识这个地方吗? 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建立对于文章主题的印象。 4.2. 活动二:讲解与探究 首先教师要对文章的相关词汇和结构进行讲解,例如: •“园地”、“收获”、“耕耘”等词汇; •短语“听归来话”、“扯淡”、“自以为是”等; •“为了……不得不……”、“不仅……反而……”、“反正……要是……”等语言结构。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例如:•课文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会用“园地”来比喻他自己的工作? •“耕耘”和“收获”有什么含义? •为什么作者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是“扯淡”? 4.3. 活动三:学习拓展 在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部分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诗歌《稻田》的阅读和欣赏; •与“听归来话”相关的习语和成语; •探究自己收获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本次教学的亮 点之一。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案案的提供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时候参与到教学整个过程中来,训练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但是,整个教学过程略显繁琐,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精简和优化, 例如可以增加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活动或项目,来提高课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语言。

《妙笔生花》优秀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妙笔生花

《妙笔生花》优秀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妙笔生 花 《妙笔生花》教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妙笔生花》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妙笔生花》优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 2、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3、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水墨绘画的表现方法及笔墨技巧。 难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工具的熟悉和控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视频资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位画家 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是以哪种绘画形式表现的?(出示视频课件)大家说的都很好,一支小小的毛笔,辅以水、墨、宣纸、色彩,能把世间万物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妙笔生花呀!(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妙笔生花》这 课。 3 、预期效果: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 出绚丽多彩的作品。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生自主探究。 下面,请同学打开课本第28页,结合图示,感受“妙笔 生花”妙在何处?(生自学课本中的作品,感受中国画的笔墨变化韵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家可以尝试表现一下么? 哪位同学能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 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妙笔1、用笔:

中锋与侧锋:中锋圆厚,一般表现线条、点厾;侧锋活泼,可表现大的块面。 顺锋与逆锋:顺锋流畅,逆锋老辣。 妙笔2、用墨(一): 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如音乐中的唱名,通过墨色变化产生画面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妙笔3、用墨(二): 浓墨:精神。淡墨:清雅。 枯墨:苍劲。湿墨:滋润。 妙笔4、用墨(三): 蘸墨法。积墨法。 泼墨法。破墨法。 任务二:师生合作探究。 自然界的花形态多样,颜色丰富。我们画家笔下的花也不例外。(出示课件) 1、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称号。齐白石出身贫寒,但他学习刻苦,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达到很高的造诣,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他的作品博采众家,融合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如红的花(还有印章)、绿的叶、黑的字、白的纸互相对比,艳而不俗。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编辑: 指导: 日期: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西门豹治邺》是部编版教材四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古代故事”为主,本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看到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深入调查,然后巧妙设计,破除迷信,最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的事。从而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员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文章情节清楚,形象鲜明,语言幽默风趣,借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适合表演。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给我们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的简要复述能力。四年级的学生基本能将一件事情说清楚,难的是不仅要说清楚,还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因此教学时需为学生搭建支架,学会抓住重点复述。故事的题材较大程度吸引了学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识记“豹、邺、派”等字,会写“豹、娶”等生字。 2、识记并积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情节并根据课后习题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课后习题及重点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阅读导语,明确学习目标 1. “时光如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两句诗让我们想到了从本单元课文里会认识历史上的一些“俊杰”。如《王戎不取道旁李》里中的王戎,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位俊杰——西门豹 (板书“西门豹”,了解“西门”是复姓) 2. 学习“豹” 甲骨文像張大嘴巴,有尖甲利爪、圓形斑紋的獸。 (1)豹从“豸”,古人对虫子的统称,古人把猛兽称为“虫”,老虎称为“大虫”,因为它大呀,那猜猜看,蛇改叫什么? 预设:长虫,因为它长呀! (2)总结:没想到汉字这么有意思,快拿起笔来写一写“豹”这个字吧。3. 补充课题,说说“治”的理解。 4 . 魏国国君派西门豹治邺,那西门豹就是邺城的——县令 5. 邺城为什么需要“治”呢?“治”的结果怎么样?赶紧打开课文去看看。 板块二:巧借字词及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 第一篇: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 材分析和教学反思)(共) 沪粤版物理《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新课标教学设计(附教材 分析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与建筑及音乐的关系;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些应用,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声现象感兴趣,有自豪感;能查找资料了解超声波的应用;能自觉保护声环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声音与建筑、音乐、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本节内容分为四部分,本节教学方式主要以阅读讨论和讲解相结合为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超声和次声及其一些应用; 2、知道噪声的防治途径。【教学用具】立体声录音机【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实验、讲解。【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当人们掌握了声音的知识后,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板书: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二、新课教学 (一)声音与建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声音与建筑的关系,知道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都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它们都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二)声音与音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 1、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语言。 2、对声音的研究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3、结合P41的图2-37,知道“双耳效应”的作用及“立体声”的形成。 (三)听不见的声音 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学超声和次声。它们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控制和减少烦恼的噪声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知道噪声的概念、现代城市的主要噪声源及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三个途径。 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四、巩固练习:当堂完成本节的自我评价和作业。 五、反思:文中对次声的应用没作介绍,可向学生适当补充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沪粤版沪粤版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第2章第4课【教材分析】: 本章从物理知识上看,都是声音的基本知识。本节以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及北京音乐厅为例,说明声音与建筑的关系。从人耳的听阈说明超声与次声,主要介绍超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说明现代城市噪声的来源。力求让所学知识跟社会、技术中的实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展开余文 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0】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 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 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2.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3.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出示课件22】 4.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 宿/新市/徐公店 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出示课件23】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25】 (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