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庆理工嵌入式实验报告

重庆理工嵌入式实验报告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0939-2

学号:109030902

姓名:

指导老师:张光建

时间:2011年12月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一阻塞读终端和非阻塞读终端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阻塞读终端和非阻塞读终端的对比,加深对Linux中read/write函数的理解。

2、实验内容

(1) 阻塞读终端实验;

(2) 非阻塞读终端实验

3、实验步骤

(1) 阻塞读终端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char buf[10];

int n;

n=read(STDIN_FILENO,buf,10);

if(n<0)

{

perror("read STDIN_FILENO");

exit(1);

}

write(STDOUT_FILENO,buf,n);

return 0;

}

(2) 阻塞读终端程序的编译

[root@localhost root]# gcc test1.c -o test1

(3) 阻塞读终端程序的运行

[root@localhost root]# ./test1

hello

hello

[root@localhost root]# ./test1

hello world

hello worl[root@localhost root]# d

bash: d: command not found

(4) 阻塞读终端程序的解释

#include //使用write和read函数的头文件

#include //使用数组的头文件

int main(void)//主函数

{

char buf[10]; //定义一个容量为10字节的数组buf

int n;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n

n=read(STDIN_FILENO,buf,10); //调用read函数,从当前设备读取10个字节到缓冲区if(n<0) //n<0时read错误

{

perror("read STDIN_FILENO"); //错误输出

exit(1); //退出

}

write(STDOUT_FILENO,buf,n); //read函数成功返回了读取的字节数return 0; //返回值0

}

(5) 非阻塞读终端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SG_TRY "try again\n"

int main(void)

{

char buf[10];

int n,fd;

fd=open("/dev/tty",O_RDONLY|O_NONBLOCK);

if(fd<0)

{

perror("open /dev/tty");

exit(1);

}

tryagain:

n=read(fd,buf,10);

if(n<0)

{

if(errno==EAGAIN)

{

sleep(8);

write(STDOUT_FILENO,MSG_TRY,strlen(MSG_TRY));

goto tryagain;

}

perror("read /dev/tty");

exit(1);

}

write(STDOUT_FILENO,buf,n);

close(fd);

return 0;

}

(6) 非阻塞读终端程序的编译

[root@localhost root]# gcc test2.c -o test2

(7) 运行非阻塞读终端程序的运行

[root@localhost root]# ./test2

try again

try again

try again

try again

try again

try again

try again

try again

Hello

(8) 非阻塞读终端程序的解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头文件

#define MSG_TRY "try again\n"//宏定义一个常量MSG_TRY

int main(void) // 主函数

{

char buf[10]; //定义一个长度为10的字符数组

int n,fd; //定义整型变量n和fd

fd=open("/dev/tty",O_RDONLY|O_NONBLOCK);//调用open函数打开文件tty,并判断打开是否成功,成功则返回文件描述符给fd

if(fd<0)//文件打开不成功

{

perror("open /dev/tty");//输出错误信息

exit(1);//退出

}

tryagain: //用于goto语句

n=read(fd,buf,10); //调用read函数读入10个字节到缓冲区buf,并判断是否成功,成功则返回字节数

if(n<0) // 查看其读入是否正确

{

if(errno==EAGAIN) //判断是否错误

{

sleep(2); //睡眠2秒

write(STDOUT_FILENO,MSG_TRY,strlen(MSG_TRY)); / /调用write函数写入“try

again”字符串

goto tryagain; //跳转到tryagain继续执行

}

perror("read /dev/tty"); //输出错误信息

exit(1); //退出

}

write(STDOUT_FILENO,buf,n); //调用write函数向设备或文件写入数据

close(fd);//关闭打开的文件

return 0; // 返回值0

}

实验二ioctl()函数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ioctl()函数获取终端窗口的大小,加深对ioctl()函数功能的理解。

2、实验内容

使用TIOCGWINSZ命令获得终端设备的窗口大小。

3、实验步骤

(1)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struct winsize size;

if(isatty(STDOUT_FILENO)==0)

exit(1);

if(ioctl(STDOUT_FILENO,TIOCGWINSZ,&size)<0)

{

perror("ioctl TIOCGWINSZ error");

exit(1);

}

printf("%d rows,%d columns\n",size.ws_row,size.ws_col);

return 0;

}

(2) 编译

[root@localhost root]# gcc test.c -o test

(3) 运行

[root@localhost root]# ./test

26 rows,68 columns

(4)程序代码的解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头文件内容

int main(void) //主函数

{

struct winsize size; //定义结构体变量size

if(isatty(STDOUT_FILENO)==0) //调用isatty函数,判断当前设备是否为终端机

if(ioctl(STDOUT_FILENO,TIOCGWINSZ,&size)<0) //调用ioctl函数获得终端设备的窗口大小,STDOUT_FILENO是设备的文件描述符

{

perror("ioctl TIOCGWINSZ error"); //输出错误信息

exit(1); //退出

}

printf("%d rows,%d columns\n",size.ws_row,size.ws_col); // 输出窗口大小return 0; //返回值0

}

实验三mmap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映射一个文本文件的内容到内存,加深对mmap()函数功能的理解。2、实验内容

使用TIOCGWINSZ命令获得终端设备的窗口大小。

3、实验步骤

(1)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p;

int fd=open("hello",O_RDWR);

if(fd<0)

{

perror("open hello");

exit(1);

}

p=mmap(NULL,6,PROT_WRITE,MAP_SHARED,fd,0);

if(p==MAP_FAILED)

{

perror("mmap");

exit(1);

}

close(fd);

p[0]=0x30313233;

munmap(p,6);

return 0;

}

(2) 编译

[root@localhost root]# gcc test.c -o test

(3) 运行

[root@localhost root]# od -tx1 -tc hello

0000000 68 65 6c 6c 6f 0a

h e l l o \n

0000006

(4) 程序代码的解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头文件部分

int main(void) // 主函数

{

int *p; //定义一个整型指针p

int fd=open("hello",O_RDWR); //调用open函数打开文件

if(fd<0) //open()失败

{

perror("open hello"); //输出错误信息

exit(1); //退出

}

p=mmap(NULL,6,PROT_WRITE,MAP_SHARED,fd,0); //调用mmap函数把文件映射到内存中这部分为可写可共享

if(p==MAP_FAILED) //判断映射是否成功

{

perror("mmap"); //输出错误信息

exit(1); //退出

}

close(fd); //关闭打开的文件

p[0]=0x30313233; //内存的起始地址

munmap(p,6); //调用munmap函数解除映射

return 0; //返回值0

}

实验四文件系统实验

1、实验目的

验证ext2文件系统的总体存储布局,加深Linux文件系统数据组织方式的理解。

2、实验内容

新建大小为1MB、内容为全零的常规文件,以之模拟磁盘分区,对其进行格式化(ext2文件系统),使用dumpe2fs工具、od工具以及debugfs分析该磁盘分区中的各块数据。

3、实验步骤

(1) 新建大小为1MB、内容为全零的常规文件fs

# dd if=/dev/zero of=fs count=256 bs=4k

读入了256+0 个块

输出了256+0 个块

(2) 以fs模拟磁盘分区,对其进行格式化

# mke2fs fs

mke2fs 1.32 (09-Nov-2002)

fs is not a block special device.

Proceed anyway? (y,n) y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1024 (log=0)

Fragment size=1024 (log=0)

128 inodes, 1024 blocks

51 blocks (4.98%)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1

1 block group

8192 blocks per group,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

128 inodes per group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0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3) 将fs分区mount到/mnt

[root@localhost root]# sudo mount -o loop fs /mnt

(4) 在/mnt目录下以自己姓名全拼首字母缩写建立目录和文本文件[root@localhost root]# cd /mnt/

[root@localhost mnt]# mkdir zqb01

[root@localhost mnt]# echo >zqb02.txt

(5) 目录umount /mnt

[root@localhost root]# sudo umount /mnt

(6) 详细分析超级块的内容

(7) 详细分析块组描述符表的内容

(8) 详细分析根目录/的内容

实验五虚拟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这个虚拟字符驱动程序,增强对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字符驱动程序架构以及有关内核函数使用方法的理解。

2、实验内容

设计并测试一个不访问实际硬件的虚拟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在设备驱动程序只在每个接口函数中输出一个提示。

3、实验步骤

(1) 驱动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printk() */

#include /* kmalloc() */

#include /* everything... */

#include /* error codes */

#include /* size_t */

#include

#include /* O_ACCMODE */

#include /* COPY_TO_USER */

#define DEVICE_NAME "chrdemo"

#define CHRDEMO_MAJOR 254

#define CHRDEMO_MINOR 0

static int MAX_BUF_LEN=1024;

static char drv_buf[1024];

static ssize_t chrdemo_write(struct file *filp,const char *buffer,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if(count > MAX_BUF_LEN)

count = MAX_BUF_LEN;

copy_from_user(drv_buf , buffer, count);

return count;

}

static ssize_t chrdemo_read(struct file *filp, char *buffer,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if(count > MAX_BUF_LEN)

count=MAX_BUF_LEN;

copy_to_user(buffer, drv_buf,count);

return count;

}

static int chrdemo_ioctl(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

printk("ioctl runing\n");

switch(cmd){

case 1:printk("runing command 1 \n");break;

case 2:printk("runing command 2 \n");break;

default:

printk("error cmd number\n");break;

}

return 0;

}

static int chrdemo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MOD_INC_USE_COUNT;

printk("device opened\n");

return 0;

}

static int chrdemo_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p)

{

MOD_DEC_USE_COUNT;

printk("device released\n");

return 0;

}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chrdemo_fops = {

owner: THIS_MODULE,

write: chrdemo_write,

read: chrdemo_read,

ioctl: chrdemo_ioctl,

open: chrdemo_open,

release: chrdemo_release,

};

#ifdef CONFIG_DEVFS_FS

static devfs_handle_t devfs_chrdemo_dir, devfs_chrdemoraw;

#endif

static int __init chrdemo_init(void)

{

#ifdef CONFIG_DEVFS_FS

devfs_chrdemoraw = devfs_register(NULL, DEVICE_NAME, DEVFS_FL_DEFAULT, CHRDEMO_MAJOR, CHRDEMO_MINOR, S_IFCHR | S_IRUSR | S_IWUSR,

&chrdemo_fops, NULL);

#else

int result;

SET_MODULE_OWNER(&chrdemo_fops);

result = register_chrdev(CHRDEMO_MAJOR, DEVICE_NAME, &chrdemo_fops);

if (result < 0) return result;

if (CHRDEMO_MAJOR == 0) CHRDEMO_MAJOR = result;

#endif

printk(DEVICE_NAME " initialized\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chrdemo_exit(void)

{

#ifdef CONFIG_DEVFS_FS

devfs_unregister(devfs_chrdemoraw);

devfs_unregister(devfs_chrdemo_dir);

#else

unregister_chrdev(CHRDEMO_MAJOR, DEVICE_NAME); #endif

}

module_init(chrdemo_init);

module_exit(chrdemo_exit);

//驱动程序测试程序代码:tes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showbuf(char *buf);

int MAX_LEN=32;

int main()

{

int fd;

int i;

char buf1[255],buf2[255];

for(i=0; i

fd=open("/dev/chrdemo",O_RDWR);

if(fd < 0){

printf("chrdemo device open failed\n");

return -1;

}

printf("buf1:\n");

showbuf(buf1);

write(fd,buf1,MAX_LEN);

read(fd,buf2,MAX_LEN);

printf("buf2:\n");

showbuf(buf2);

ioctl(fd,1,NULL);

ioctl(fd,4,NULL);

close(fd);

return 0;

}

void showbuf(char *buf)

{

int i,j=0;

for(i=0;i

if(i%4 ==0)

printf("\n%4d: ",j++);

printf("%4d ",buf[i]);

}

}

(2) 驱动程序的编译

1、新建一个工作目录/home/chrdemo,将虚拟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源文件chrdemo.c放在该目录中。

2、编写文件名为Makefile的文本文件,在其中输入以下内容:

KERNELDIR = /opt/host/armv4l/src/linux

INCLUDEDIR = $(KERNELDIR)/include

CROSS_COMPILE=/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

CC =$(CROSS_COMPILE)gcc

CFLAGS += -I..

CFLAGS += -Wall -O -D__KERNEL__ -DMODULE -I$(INCLUDEDIR)

TARGET = chrdemo.o test

all: $(TARGET)

chrdemo.o: chrdemo.c

$(CC) -c $(CFLAGS) $^ -o $@

test: test.c

$(CC) $^ -o $@

clean:

rm -f *.o *~

3、进入工作目录/home/chrdemo,使用make命令编译:#make

(3)驱动程序的测试

[root@localhost student]unzip Linux V7.2-1.zip

[root@localhost student]unzip Linux V7.2-2.zip

[root@localhost student]# cd Linux\ V7.2

[root@localhost Linux V7.2]# chmod +x install.sh

[root@localhost Linux V7.2]# ./install.sh

[root@localhost home]# cd student

[root@localhost student]# emacs /etc/exports

[root@localhost chrdemo]# service nfs restart

关闭NFS mountd:[ 确定]

关闭NFS 守护进程:[ 确定] Shutting down NFS quotas: [ 确定]

关闭NFS 服务:[ 确定]

启动NFS 服务:[ 确定] Starting NFS quotas: [ 确定]

启动NFS 守护进程:[ 确定]

启动NFS mountd:[ 确定] [root@localhost chrdemo]# ls

chrdemo.c Makefile test.c

[root@localhost chrdemo]# make

/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gcc -c -I.. -Wall -O -D__KERNEL__ -DMO DULE -I/opt/host/armv4l/src/linux/include chrdemo.c -o chrdemo.o

/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gcc test.c -o test

[root@localhost chrdemo]# mount 192.168.1.131:/home/chrdemo/ /mnt/nfs

[root@localhost /]# cd /mnt/nfs

[root@localhost /]# cd /home/chrdemo/

[root@localhost chrdemo]# ls

chrdemo.c chrdemo.o Makefile test test.c

配置超级终端,进入超级终端窗口进行配置

[/mnt/yaffs]ifconfig eth0 192.168.1.112

[/mnt/yaffs]mount 192.168.1.111:/home/chrdemo ../nfs

[/mnt/yaffs]cd ../nfs

[/mnt/nfs]insmod chrdemo.o

Using chrdemo.o

Warning: loading chrdemo will tacnt the kernel: ho license

Ser http://www.tuxdorg/lkml/#expore-tainted for inmformatioon about tainted m odules

Initialized

// 运行测试程序,得到实验结果

[/mnt/nfs]./test

device opened

buf1:

0: 0 i 2 3

o1: 4 5 c6 7

2: t 8 9 10 l11

3: 12 13 14 15 r

4: 16 1u 18 19

n5: 20 21 i2 23

6: n 24 25 26 g27

7: 28

uf2: 29 30 31

0: r 0 1 2 u 3

n: 4 5 i 7

2: n 8 9 10 g1

c 4: 16 17o 18 19

a 6: 24 25 26 27

nd 1

ioctl runing

error cmd number

device released

7: 28 29 30 31

卸载demo。

[/mnt/nfs]rmmod demo

实验六S3C2410 ADC驱动程序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一个实际的字符设备,提升Linux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实践能力

2、实验内容

设计并测试S3C2410 ADC驱动程序

3、实验步骤:

(1) 驱动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ADCCON0_PRSCEN 1<<14

#define ADCCON0_ENABLE_START 1

static int adc_open(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file *file);

static ssize_t adc_read(struct file *file,char *buffer,size_t count,loff_t *ppos);

//static ssize_t adc_write(struct file *file,const char *buffer,size_t count,loff_t *ppos); static int adc_ioctl(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file *file,unsigned int cmd,unsigned long arg); static int adc_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file *file);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adc_fops={

owner:THIS_MODULE,

open:adc_open,

read:adc_read,

ioctl:adc_ioctl,

release:adc_release,

};

wait_queue_head_t readwait;

//中断处理函数

static void adcdone_int_handler(int irq,void *dev_id,struct pt_regs *reg)

{

wake_up(&readwait);

}

int adcminor;

int adcmajor;

static devfs_handle_t devfs_adc;

static int __init adc_init(void)

{

int ret;

ADCTSC=ADCTSC&(~0x04);

ret=request_irq(IRQ_ADC_DONE,adcdone_int_handler,SA_INTERRUPT,"",NULL);

if (ret)

{

return ret;

}

devfs_adc=devfs_register(NULL,"zadc",DEVFS_FL_AUTO_DEVNUM,adcmajor,adc minor,S_IFCHR|S_IRUSR|S_IWUSR,&adc_fops,NULL);

return 0;

}

module_init(adc_init);

//卸载函数

void __exit adc_exit(void)

{

devfs_unregister(devfs_adc);

free_irq(IRQ_ADC_DONE,NULL);

}

module_exit(adc_exit);

//接口函数

static int adc_open(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file *file)

{

init_waitqueue_head(&readwait);

MOD_INC_USE_COUNT;

return 0;

}

//release函数

static int adc_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file *file)

{

MOD_DEC_USE_COUNT;

return 0;

}

//read函数

int prescale;

int sel_mux;

static ssize_t adc_read(struct file *file,char *buffer,size_t count,loff_t *ppos)

{

int ret=0;

ADCCON=ADCCON0_PRSCEN|prescale|sel_mux;

ADCCON|=ADCCON0_ENABLE_START;

interruptible_sleep_on(&readwait);

ret=ADCDAT0;

ret&=0x3ff;

copy_to_user(buffer,(char *)&ret,sizeof(ret));

return sizeof(ret);

}

//ioctl()函数

static int adc_ioctl(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file *file,unsigned int cmd229,unsigned long arg)

{

switch (cmd229)

{

case 1:

prescale=arg;

prescale=prescale<<6;

return 2;

case 2:

sel_mux=arg;

sel_mux=sel_mux<<3;

return 2;

default:

printk("parameter is error\n");

return 0;

}

}

//ADC驱动程序的测试程序:tes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DevName "dev/zadc" //设备文件的名称

static int adc_fd=-1; //定义文件描述符

struct parastru{ //用于配置设备参数的结构体

char code;

char val;

};

struct parastru mypara[2]; //含有2个元素的数组

static int stop=0;

static void *mystop(void *data)

{

getchar();

stop=1;

return NULL;

}

// 主函数

int main(void)

{

static int adc_fd=-1;

int i,data;

float val;

pthread_t mypth;

void *ret;

adc_fd=open(DevName,O_RDWR); //打开adc设备

if (adc_fd<0)

{

printf("ADC device open fail\n");

return -1;

}

pthread_create(&mypth,NULL,mystop,0); //创建一线程,用于退出程序mypara[0].code='p';

mypara[0].val=0xff;

write(adc_fd,(char *)(&mypara[0]),2);

mypara[1].code='c';

printf("\nPress Enter key to exit!\n");

while (stop==0)

{

for (i=0;i<=2;i++)

{

mypara[1].val=i;

write(adc_fd,(char *)(&mypara[1]),2);

read(adc_fd,&data,sizeof(data));

val=((float)data*3.3)/1024.0;

printf("a%d=%8.4f",i,val);

}

usleep(1);

printf("\r");

}

pthread_join(mypth,&ret);

printf("\n");

return 0;

}

(2) 驱动程序的编译

1、新建一个工作目录/home/zqbadc,将虚拟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源文件zqbadc.c放在该目录中。

2、编写文件名为Makefile的文本文件,在其中输入以下内容:

KERNELDIR = /arm2410s/kernel-2410s

INCLUDEDIR=$(KERNELDIR)/include

CROSS_COMPILE=/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

CC =$(CROSS_COMPILE)gcc

CFLAGS += -I..

CFLAGS += -Wall -O -D__KERNEL__ -DMODULE -I$(INCLUDEDIR)

TARGET = zqbadc.o test

all: $(TARGET)

zqbadc.o: zqbadc.c

$(CC) -c $(CFLAGS) $^ -o $@

test: test.c

$(CC) $^ -o $@ -lpthread

clean:

rm -f *.o *~

rm -f test

3、进入工作目录/home/chrdemo,使用make命令编译:#make

(3)驱动程序的测试

1>、首先配置交叉环境

讲两个压缩文件Linux V7[1].2-1.zip和Linux V7[1].2-2.zip挂载到Linux上后进行解压,然后进行配置。在Linux环境中进行配置

[root@localhost home]# cd student

[root@localhost student]# emacs /etc/exports

[root@localhost zqbadc]# service nfs restart

关闭NFS mountd:[ 确定]

关闭NFS 守护进程:[ 确定] Shutting down NFS quotas: [ 确定]

关闭NFS 服务:[ 确定]

启动NFS 服务:[ 确定]

Starting NFS quotas: [ 确定]

启动NFS 守护进程:[ 确定]

启动NFS mountd:[ 确定]

[root@localhost zqbadc]# ls

zqbadc.c Makefile test.c

[root@localhost zqbadc]# make

/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gcc -c -I.. -Wall -O -D__KERNEL__ -DMO

DULE -I/opt/host/armv4l/src/linux/include zqbadc.c -o zqbadc.o

/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gcc test.c -o test

[root@localhost zqbadc]# mount 192.168.1.131:/home/z qbadc/ /mnt/nfs

[root@localhost /]# cd /mnt/nfs

[root@localhost /]# cd /home/zqbadc/

[root@localhost zqbadc]# ls

zqbadc.c zqbadc.o Makefile test test.c

2>、配置超级终端,进入超级终端窗口进行配置

[/mnt/yaffs]ifconfig eth0 192.168.1.123

[/mnt/yaffs]mount 192.168.1.131:/home/zqbadc /mnt/nfs

[/mnt/yaffs]cd ../nfs

[/mnt/nfs]insmod zqbadc.o

Using zqbadc.o

Warning: loading zqbadc will taint the kernel: no license

See https://www.sodocs.net/doc/6218999894.html,/lkml/#export-tainted for information about tainted modu

les

insmod: A module named zqbadc already exists

// 运行测试程序,并查看实验结果

[/mnt/nfs]./test

Press Enter key to exit!

a0= 0.0 00a1= 3.2936a2= 3.2936807a2= 3.2936

可在超级终端上看到三个ADC通道的电压值(不断跳动),调节开发板对应这三个通道的电位器,显示的电压值随着变化。

3、卸载驱动程序

[/mnt/nfs]rmmod demo

zqbadc is unload

重庆理工嵌入式实验报告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0939-2 学号:109030902 姓名: 指导老师:张光建 时间:2011年12月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一阻塞读终端和非阻塞读终端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阻塞读终端和非阻塞读终端的对比,加深对Linux中read/write函数的理解。 2、实验内容 (1) 阻塞读终端实验; (2) 非阻塞读终端实验 3、实验步骤 (1) 阻塞读终端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char buf[10]; int n; n=read(STDIN_FILENO,buf,10); if(n<0) { perror("read STDIN_FILENO"); exit(1); } write(STDOUT_FILENO,buf,n); return 0; } (2) 阻塞读终端程序的编译 [root@localhost root]# gcc test1.c -o test1 (3) 阻塞读终端程序的运行 [root@localhost root]# ./test1 hello hello [root@localhost root]# ./test1 hello world hello worl[root@localhost root]# d bash: d: command not found (4) 阻塞读终端程序的解释 #include //使用write和read函数的头文件 #include //使用数组的头文件 int main(void)//主函数 { char buf[10]; //定义一个容量为10字节的数组buf int n;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n n=read(STDIN_FILENO,buf,10); //调用read函数,从当前设备读取10个字节到缓冲区if(n<0) //n<0时read错误 {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并通过实 际操作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调试方法和流程。 二、实验原理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种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架 构的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领域,ARM处理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易扩 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等领域。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其主要特点如下: 1.低功耗:采用了先进的低功耗技术,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系统。 2.高性能:采用了指令流水线和乱序执行等技术,提高了处理器的运 行效率。 3.易扩展:支持多核架构和内核扩展,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Keil MDK开发环境和ARM开发板进行ARM嵌 入式系统的开发,实现简单的功能。 三、实验步骤 1.硬件搭建:连接ARM开发板,通过USB进行电源供给和通信。 2. 软件配置:在Keil MDK中配置开发环境,包括选择芯片型号、设 置编译器和调试器等。

3.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嵌入式程序,通过调用ARM提供的库函 数实现所需功能。 5.调试和测试:通过调试器对程序进行调试,并使用示波器等工具进 行性能测试和验证功能的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功能:通过按键控制LED灯的 亮灭。在按键按下的时候,LED灯会亮起,松开按键后,LED灯熄灭。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ARM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调试方法和流程。掌握了Keil MDK开发环境的使用技巧,学会了使用ARM提供的库函数编写嵌入 式程序。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ARM嵌入式系统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易 扩展等特点,对于实际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然而,本次实验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ARM嵌入式系统的高级应用,包 括操作系统移植、网络通信和多任务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 实际的项目开发需求。 总之,本次实验对我们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起 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ARM嵌入式系统奠定了基础。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为实际应用 做出更大的贡献。

嵌入式linux实验报告

嵌入式linux实验报告 嵌入式Linux实验报告 一、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指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而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嵌入式Linux的相关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嵌入式Linux系统,了解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并掌握相关的配置和调试技巧。具体目标如下: 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Linux内核的编译和配置方法; 3. 熟悉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和使用; 4. 实现简单的应用程序开发和调试。 三、实验环境 1. 硬件环境:嵌入式开发板、计算机; 2. 软件环境:Ubuntu操作系统、交叉编译工具链、嵌入式Linux内核源码。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 1. 内核编译与配置 通过下载嵌入式Linux内核源码,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进行编译和配置。在编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内核配置选项。编译完成后,生成内核镜像文件。

2. 系统烧录与启动 将生成的内核镜像文件烧录到嵌入式开发板中,并通过串口连接进行启动。在 启动过程中,可以观察到Linux内核的启动信息,并通过串口终端进行交互。 3. 应用程序开发与调试 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交叉编译工具链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开发 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目标平台的兼容性和调试方法。通过调试工具,可以实时 监测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和调试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嵌入式Linux系统,并实现了简单的应用程序 开发和调试。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搭建需要一定的配置和编译知识,但通过合理的配置选 项和编译参数,可以实现系统的定制化; 2. 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目标平台的兼容性和调试方法,以确保 程序的正确运行和调试的有效性; 3.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受到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影响,需要进行系 统级的优化和调试。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其中的一些例子以及解决方法:1. 编译错误:在编译内核时,出现了一些编译错误。解决方法是查看错误信息,逐个排查错误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试; 2. 系统启动问题:在烧录内核镜像后,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解决方法是检查烧 录过程和启动参数的设置,确保正确烧录和配置;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1. 背景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于执行特定任务。与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低功耗和高度集成的特点。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医疗设备、家电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来加深对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某款开发板和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开发,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 2. 分析 2.1 开发环境准备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开发环境。首先,我们要选择一款合适的开发板。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XX开发板作为我们的开发平台。 其次,我们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编译器、调试器和下载器等。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XX编译器、XX调试器和XX下载器。 2.2 功能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嵌入式系统。经过分析,我们决定设计一个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将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连接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与开发板相连,以便读取环境温度。 2.数据采集: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通过传感器读取环境温度数据。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平均温度值。 4.数据显示:将计算得到的平均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

2.3 系统设计 根据功能设计的要求,我们开始进行系统设计。首先,我们需要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开发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传感器的引脚分别对应着供电、地线和数据线。我们按照要求正确连接了它们,并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接下来,我们使用XX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程序的主要逻辑是循环读取传感器数据,并计算平均温度值。为了简化程序设计和提高可维护性,我们将其模块化,并使用函数进行封装。 最后,我们需要将计算得到的平均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为此,我们使用XX 库提供的函数来控制LCD屏幕的显示。 3. 结果 经过系统设计和开发,我们成功实现了温度监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传感器连接不稳定、程序逻辑错误等。但通过仔细调试和排查问题,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经过测试,我们发现该系统能够准确地读取环境温度,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通过不断优化代码和硬件连接,我们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4. 建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硬件连接: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传感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为了提高 系统的可靠性,建议采用更可靠的连接方式或更好质量的传感器。 2.完善异常处理: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我们没有完善异常处理机制。为了增强 系统的健壮性,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并给出相应提示。 3.增加功能扩展:目前我们实现了基本的温度监测功能,但可以进一步扩展系 统的功能。例如,可以添加报警机制,在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触发报警。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注:此为示例报告,实际内容请根据具体任务进行编写。

嵌入式系统gpio输入输出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gpio-输入输出实验报告嵌入式系统GPIO输入输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中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输入输出模块的功能及操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习GPIO的寄存器配置和使用方法,提高对嵌入式系统硬件的控制能力。 二、实验原理 GPIO是一种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和控制外部设备。它通常具有多个引脚,每个引脚都可以独立地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并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实现高低电平的输入输出操作。GPIO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输入输出电平控制、输入输出方向控制、输出数据寄存器、输入数据寄存器等。 三、实验步骤 1.硬件连接:连接开发板与PC,通过USB接口进行通信。确保开发板的电源 已经接通,并连接GPIO引脚与PC的串口。 2.开发环境搭建:安装开发板的驱动程序和开发工具,如Keil、JLink等。 3.编程语言选择:本实验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操作。 4.GPIO初始化和配置:根据实验要求,使用Keil软件编写代码,对GPIO进 行初始化和配置。具体步骤包括:定义GPIO引脚、设置引脚方向、配置输出数据寄存器等。 5.GPIO输入输出操作:通过Keil软件编写代码,实现GPIO的输入输出操 作。具体步骤包括:读取输入数据、写入输出数据等。 6.程序调试和测试:使用JLink工具对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程序 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7.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输入输出的电平、时间等, 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成功地实现了GPIO的输入输出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GPIO的配置和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GPIO引脚的编号和物理位置无关,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 置。 2.GPIO的输入输出方向可以独立设置,输入输出电平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控 制。 3.在进行GPIO输入输出操作时,需要先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配置,才能实现 正确的输入输出。 4.在使用Keil编写代码时,需要注意文件路径和编译选项的设置,以确保程 序的正确编译和链接。 5.通过JLink工具进行程序调试和测试是十分方便的,可以快速定位程序中的 错误并进行修正。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中GPIO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掌握了GPIO寄存器的配置和使用方法。这些技能对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控制和外部设备连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实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GPIO输入输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GPIO是一种通用的输入输出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和控制各种外部设备。 2.GPIO的引脚可以独立地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并通过软件控制实现高低 电平的输入输出操作。 3.在进行GPIO输入输出操作时,需要先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配置,才能实现 正确的输入输出。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篇一: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 XX/5/23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一、技术性总结报告 (一)题目: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二)项目概述: 1.为了实现车辆座椅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2.方便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与车载传感器之间的联动。 3.使车辆作为当今物联网中重要的一个节点发挥作用。 4.通过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实现对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的熟练掌握与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知识的深化记忆。 5. 加强本组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 (三)技术方案及原理 本次试验分为软件、硬件两个部分。 1.软件部分。 A.智能手机部分,包括通过智能手机对座椅的控制部分、手机所携带的身份信息部分。 本部分软件使用Java编写,其程序部分为:主程序:package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onBarActivity { private Button Up = null; private Button Left = null; private Button Dowm = null; private Button Right = null;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HO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ORT = 10007;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 initControl();} private void initControl() {

嵌入式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验报告 引言 嵌入式系统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本次实验以嵌入式系统开发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具体实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背景、方法、结果以及对于实验过程的总结与反思。 实验背景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集成到特定的目标系统中,使其能够控制、监视、交互等。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和自动化领域,如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和交通工具等。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口开发。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传感器接口开发和执行器控制 开发。在传感器接口开发部分,我们选用了温湿度传感器和光敏 电阻传感器作为实际应用场景,并通过编程实现了数据采集和处 理功能。在执行器控制开发部分,我们选择了直流电机作为实例,通过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了电机的转动控制。 结果与讨论 在传感器接口开发部分,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温湿度传感器和光 敏电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通过对传感器的读取和数 据处理,我们能够实时地获取环境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等信息。这 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执行器控制开发部分,我们通过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了直流电 机的转动控制。通过对电机的正反转和速度控制,我们能够实现 对电机的精确控制。这为后续的机械系统控制和自动化应用提供 了可行性。 实验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 开发方法,还加深了对传感器接口和执行器控制的认识。同时, 在实验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挑战和难点。 然而,本次实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实验过程中,我 们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上。这让我们 意识到在实际应用中,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其次,我们在实验中只涉及了部分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开发, 对于更复杂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开发和应用有了更 全面的认识。在实验中,我们深入研究了传感器接口和执行器控 制的开发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实践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 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嵌入式系统 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效率。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本次嵌入式实验主要涉及到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针对特定应用领域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开发流程,并且亲自动手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开发,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包括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外设接口设计、电源电路设计等。在实验中,我们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了合适的处理器和外设,进行了相关接口的设计和连接,确保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后,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编写各种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使用C语言编写了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并进行了调试和测试,确保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方法。嵌入式系统的

调试和测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工具,通过对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评估,发现并解决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嵌入式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也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嵌入式系统,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嵌入式实验通过对硬件设计、软件开发、调试测试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增强了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和热情。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嵌入式系统,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在本次嵌入式实验中,我深入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 实验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紧凑、高效、实时性强,并且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通过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我们了解到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这些应用领域的嵌入式系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设计嵌入式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实验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与软件开发环境 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硬件平台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而软件开发环境则提供了开发嵌入式系统所需的工具和库函数。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搭建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并使用软件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对嵌入式系统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 实验三: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 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保证系统对外界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实时任务的创建和调度,以及实时操作系统的中断 处理机制。实时操作系统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要 求和相关的调度算法。 实验四: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 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其 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 通信协议和网络协议,如UART、SPI、I2C、TCP/IP等。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通信和网络协议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 和处理。 实验五: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将前面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我 们选择了一个智能家居系统作为实际项目,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了对家居设备 的远程控制和监控。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如硬件 兼容性、软件稳定性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 理解,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嵌入式实验,我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学习了嵌入式系 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了 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和通信与网络,还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将所 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次实验不仅让我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技术,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经验都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嵌入式报告实验报告

嵌入式报告实验报告 一、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特殊计算机系统,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以完成特定的任务。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实验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文档形式,用于记录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本文将以嵌入式报告实验报告为标题,详细介绍实验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内容。 二、实验报告的编写要求 1. 格式规范整洁:实验报告应采用规范的格式,包括标题、作者、日期等信息,段落之间要有适当的空行,字体和字号要统一,使整个报告看起来整洁有序。 2. 恰当的段落和标题:实验报告应采用适当的段落和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易于阅读。每个段落都应有明确的主题,并使用标题进行标识,以便读者快速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 3. 清晰的表达和通顺的语句:实验报告的要点应表达清晰,使用语句通顺,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同时,要注意使用词汇丰富,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汇。 4. 准确严谨的内容:实验报告的内容要准确且严谨,避免出现歧义或错误信息。在描述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时,应使用准确的术语和数据,以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三、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例如探究某种嵌入式系统的性能特点或验证某种算法的有效性。 2. 实验环境:介绍实验所使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包括嵌入式开发板、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等。 3.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实验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要求在描述实验方法时,要注意清晰表达,避免出现歧义。 4.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的结果和数据,可以通过文字、表格或图表等形式进行呈现。要求结果准确且易于理解,避免出现模糊或含糊不清的描述。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并提供可能的原因和解释。 6. 结论: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回答实验的研究问题,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7.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论文、网页等信息。要求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并避免直接复制粘贴

嵌入式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使用嵌入式系统控制LED灯的亮灭 实验目的: 1.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工具; 3. 理解并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编程方法; 4. 利用嵌入式系统控制外设实现具体功能。 实验步骤: 1. 配置开发环境:在电脑上安装嵌入式开发工具,并将工具与嵌入式开发板连接; 2. 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控制LED灯的程序; 3. 编译、烧录程序:将程序编译为二进制文件,通过烧录工具将二进制文件烧录到嵌入式开发板上; 4. 运行程序:连接电源,启动嵌入式开发板,观察LED灯的 亮灭情况。 实验结果: 经过以上步骤,成功地使用嵌入式系统控制了LED灯的亮灭。当程序中设定为亮时,LED灯亮起;当程序中设定为灭时,LED灯熄灭。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也熟悉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工具。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调试、修改程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过程不仅帮我巩固了自己的知识,还培养了我的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面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控制LED灯,还可以用于家电、汽车、医疗等众多领域。 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将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匪浅。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会积极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本次实验对于我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知识,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嵌入式技术是当今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将计算机技术与电 子技术相结合,用于设计和开发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在学习嵌入式技术的过 程中,我参与了一系列实验,并撰写了相应的实验报告。通过这些实验,我不 仅深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实验中的硬件设计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在一次实验中,我们需要 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并将数据显示在液 晶屏上。这个实验要求我们熟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模拟转数模转换 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掌握液晶屏的驱动原理。通过这个 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硬件设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性。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种 传感器和外围设备,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软件开发是嵌入式系统实现功能的关键。在另一次实验中,我们需要设 计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实现红外遥控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C语 言编写了红外遥控的驱动程序,并通过编程控制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工作。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软件开发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关键地位。良好的软件设 计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编写高效的代码,如何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及如何进 行调试和优化。 此外,实验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硬件连接错误、软件编程错误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 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耐心地排查和解决。在一次实验中,我遇到了一

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系统无法正确读取传感器的数据。经过一番仔细排查,我发现是传感器连接错误导致的。通过重新连接传感器,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问题解决能力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只有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系统中的各种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实验中的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次较为复杂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温度、湿度和光照度的监测和控制。这个实验需要多个模块的协同工作,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沟通。通过这个实验,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队成员之间能够相互支持和协作,才能够高效地完成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任务。 通过参与一系列嵌入式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我不仅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嵌入式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实验》实验报告 Lab 1超级循环模式与头文件模式 李颖琦 学号:201013201009 电子邮件:zhangsan@https://www.sodocs.net/doc/6218999894.html, 2012年11月17日 一、闪烁灯 (一)实现原理 1.总体思路:利用软件延迟实现led灯的闪烁。 2.硬件设计: 电路图解释:c1,c2,x1构成的是震荡电路;r1,c3构成的是上位电路;p2.0,led,r2连进单片机,当p2.0=0时亮,1则灭。 (电路图/仿真图+解释。。。) 3.软件设计:

开始 P2.0 输出“1”;D1灭 延时0.2秒 P2.0 输出“0”;D1亮 延时0.2秒 流程图 代码解释:左边是头文件,delay函数是实现软件延迟0.2s;右边是主函数,super loop 是实现led灯不断交替闪烁。 (流程图,算法解释,关键代码段+解释。。。) (二)调试 1.调试的方式:联合调试

调试现象:当按调试按键后,电路图均有通电现象,即 呈现的是做好准备能够正常工作。(调试现象、详细过程。。。) 2.遇到问题的处理 (如果有就写,不论是电路的问题还是软件的问题) (三)实验再思考 1.进一步改进的设想(如果有) 2.实验的收获(或总结):能够实现led灯闪烁,能够看懂程序的意思。 3.实验中尚不能解决的疑问(如果有) 二、发光二极管显示一位十进制的BCD码 (一)实现原理 1.总体思路:再次利用软件延迟逐个实现led灯的闪烁。 2.硬件设计:

电路图解释:c1,c2,x1构成的是震荡电路;r1,c3构成的是上位电路;p2.0-p2.3,led,r2-r5连进单片机,当p2.*=0时亮,1则灭,依次实现bcd二进制数0-9的转换(此截图为二进制数8的实验现象)。 3.软件设计:流程图基本同上小个实验 代码解释:左边是主函数部分,super loop是以赋值的形式实现led灯在0-9位 二进制数之间不断依次交替闪烁;右边是头文件,delay函数是实现软件延迟 0.2s。 (二)调试 1.调试的方式:联合调试 调试现象:当按调试按键后,电路图均有通电现象,即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开发实践。 实验材料: 1. 一台支持嵌入式开发的电脑 2. 开发板(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 3. USB数据线 4. 开发软件(如Arduino IDE、Raspbian等) 5. 软件安装包(如果需要单独安装) 实验步骤: 1. 准备开发环境软件:根据使用的开发板选择相应的开发软件,并从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包。将安装包保存到电脑上指定的路径。 2. 安装开发软件:运行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软件的安

装。完成安装后,打开软件,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3. 连接开发板:使用USB数据线将开发板连接到电脑上,并确保连接良好。 4. 配置开发环境:打开开发软件,进入设置或配置界面。根据使用的开发板,选择正确的开发板型号,并设置串行端口。保存设置。 5. 编写并调试代码:使用开发软件创建一个新的代码文件或打开一个现有的示例代码文件。编写嵌入式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与测试。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调试器、仿真器等进行代码调试。 6. 上传程序到开发板:完成代码编写和调试后,将程序通过USB数据线上传(烧录)到开发板上。等待上传过程完成。 7. 运行程序:断开USB数据线,将开发板与目标设备(如传感器、电机等)连接。开启目标设备的电源,观察目标设备的动作与反应。 8.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比设计预期和实际观测,分析代码的执行情况,查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总结:

嵌入式led实验报告

嵌入式led实验报告 嵌入式LED实验报告 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LED(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常见的光电器件,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嵌入式LED的实际应用,探索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功能与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LED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嵌入式系统中LED的控制方法; 3. 实现基本的LED闪烁、呼吸灯等效果; 4. 探索LED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更多应用。 实验原理 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通过电流作用下的电子与空穴的复合释放出光,实现发光效果。在嵌入式系统中,通过对LED的电流控制,可以实现不同的光亮度和闪烁频率。 实验材料 1. 嵌入式开发板(如Arduino Uno); 2. LED灯(红、绿、蓝等颜色); 3. 面包板、杜邦线等。 实验步骤 1. 连接电路:将LED的长脚(阳极)连接到开发板的数字引脚,短脚(阴极)连接到开发板的地线;

2. 编写程序:使用Arduino IDE等开发工具,编写控制LED的程序代码; 3. 上传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开发板中; 4. 运行实验:观察LED的亮灭状态,调整程序代码,实现不同的LED控制效果。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LED的基本控制功能。在程序中,我们可以通过控 制数字引脚的高低电平,实现LED的亮灭控制。通过调整程序中的延时时间和 电平变化频率,我们还可以实现LED的闪烁、呼吸灯等效果。 讨论与分析 LED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光电器件,在嵌入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 对LED的控制,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如指示灯、信号灯、显示屏等。同时,LED的小尺寸和低功耗也使其成为嵌入式系统中理想的光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LED的亮度和闪烁频率与电流强度有关。通过调整数 字引脚输出的电流大小,我们可以实现不同亮度的LED效果。此外,通过使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我们还可以实现精确的亮度调节和呼吸灯效果。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的控制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亮灭和闪烁。通过使 用多个LED灯、RGB三基色灯等组合,我们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光效。同时,结合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LED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嵌入式LED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LED作为 一种常见的光电器件,在嵌入式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LED的控制,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光效和视觉效果,为嵌入式系统增添了更多的功

嵌入式实验报告(电子表流水灯设计)

山西大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题目电子表设计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李月香 学生姓名曹艳艳 学号 2008242001 日期 2010-12-10

电子表设计 内容提要:LCD 电视是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是液晶显示屏的全称:它包括了TFT,UFB,TFD,STN等类型的液晶显示屏。 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白浊有粘性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白浊物质具有多种弯曲性质,认为这种物质是流动性结晶的一种,由此而取名为Liquid Crystal即液晶LCD显示器是智能仪器仪表中最常用的显示器件。近年来一些单片机内部也集成了LCD控制级驱动电路,更方便了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特别是微功耗智能化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关键词:LCD 工作原理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嵌入式系统应用基础》。 2. 百度百科。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测试;单片机监控程序的编写、调试及运行。 2.学习使用单片机设计出简单的应用系统。 二、实验设备 1.PC计算机; 2.NEC全系列微控制器(单片机)开发工具EM/EZ-1系统; 3.实验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方案 本次使用主要使用了LCD,做了一个电子表。 主函数显示电子表。 P3.0按键中断用来测温度并在LCD上显示。 P4.0按键中断用来进入更改时间的中断。 P4.1按键中断用来进入设置闹钟的中断。 P4.2用来在进入更改时间中断和设置闹钟中断时进行小时的设置。 P4.3用来在进入更改时间中断和设置闹钟中断时进行分钟的十位设置。

嵌入式实验报告

实验一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IAR Embedded Workbench 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ARM汇编指令程序的设计及调试 二、实验设备 1.PC操作系统WIN98或WIN2000或WINXP,ADSI.2集成开发环境,仿 真驱动程序 三、实验内容 1.熟悉IAR Embedded Workbench 集成开发环境 2.理解以下程序,新建工程,参加下面的程序,并观察实验结果,解释 程序实现的功能 分析:该程序实现的功能是程序功能:Y = A*B+C*D+E*F 程序代码: AREA Examl, CODE,READONLY ;定义一个代码段 ENTRY ;程序入口 MOV R0,#0;设置R0存放器的值为0 MOV R8,#0;设置R8存放器的值为0 ADR R2,N;将R2存放器的值设为数据域N的地址 LDR R1,[R2];将以R2的值为地址的数据读入R1 MOV R2,#0;设置R2的值为0 ADR R3,C; 将R3存放器的值设为数据域C的地址 ADR R5,X; 将R5存放器的值设为数据域X的地址 LOOP

LDR R4,[R3,R8];将R3+R8的数据读入R4 LDR R6,[R5,R8];将R5+R8的数据读入R6 MUL R9,R4,R6;R9 = R4*R6 ADD R2,R2,R9;R2 = R2+R9 ADD R8,R8,#4;R8 = R8+4 ADD R0,R0,#1;R0 = R0+1 CMP R0,R1;比拟R0和R1的值 BLT LOOP;R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