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

生效日期:替代:修改原因:

编制部门/编制人/日期:

审核部门/审核人/日期:

QA 审核/日期: 批准人/日期:

发放范围:总经理办公室、环境健康安全部、生产部、工程设备部、物流部、财务部、企管部、质量部

1、目的和合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者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合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应急预警和响应的指挥作用。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居安思危,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

2.4、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炼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领导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环部,负责制度起草、落实及日常管理职责。

4、运行机制

4.1、预警

各单位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开展危(wei)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一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或者其他报警方式。

、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wei)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

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普通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殊严重后果、站点级〔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班组级〔普通——可能产生较重后果。

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解除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可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警报器等进行发布;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或者打的方式进行。

4.2、应急处置

、信息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即将报告本单位领导, 最迟不得超过5 分钟,同时报告专职人员和专业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注意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救援人员在报告事故信息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应急响应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安全生产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工作结束信

4.3、恢复与重建

、善后处置

要积极妥帖、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 要按照规定赋予补偿。

、调查与评估

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恢复重建

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4.4、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按规定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信息的报告与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报告或者发布、组织报导、接受采访等。

5、应急保障

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1、人力资源

公司经理办公室、财务部、安环部是应急救援的专职队伍和骨干力量。安环部负责日常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各部

门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动员全员有组织地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5.2、财力保障

财务部负责保证所需资金。

5.3、物资保障

安环部负责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的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财务部要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

5.4、医疗卫生保障

办公室负责联系就近医院,确保医院能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卫生应急工作。

5.5、交通运输保障

办公室负责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5.6、人员防护

各部门要指定或者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安全、有序的疏散。

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6、监督管理

6.1、预案演练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记录。

6.2、培训教育

由办公室牵头,安环部负责协助组织,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

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

6.3、责任与奖惩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赋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和瞒报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溺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赋予处罚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6.4、本制度由安环部负责解释。

(完整版)应急管理制度汇编(新版安全生产生产标准化)(现成版)

目录 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2) 第二章应急值守制度 (6) 第三章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8) 第四章应急救援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10) 第五章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3) 第六章应急演练制度 (14) 第七章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7) 第八章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19) 第九章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 (20) 第十章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4)

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第一条为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提前进行预测预警、采取有关措施,以便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监测及预警的特点: (一)快速性。 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 (二)准确性。 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判断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必须事先针对各种事故制定出科学、实用的信息判断标准和确认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避免信息判断及其过程的随意性。 (三)完备性。 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四)连贯性。

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 第三条建立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原则和要求构建事故监测及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实行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即事故还在孕育和萌芽的时期,就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防微杜渐,提早做好各种防范的准备。预警系统只有及时地监测出异常情况,并将它及时地报告,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全面性原则 预警就是要对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尽最大努力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这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宗旨。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监测、识别、判断、评价和对策预警操作系统方面。 (三)高效性原则 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率为重要原则。惟有如此,才能对各种事故进行及时预告,并制订合理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四条预警系统的功能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1) 第二章应急值守制度 (5) 第三章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7) 第四章应急救援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9) 第五章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3) 第六章应急演练制度 (15) 第七章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9) 第八章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21) 第九章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 (22) 第十章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7)

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第一条为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提前进行预测预警、采取有关措施,以便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监测及预警的特点: (一)快速性。 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 (二)准确性。 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判断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必须事先针对各种事故制定出科学、实用的信息判断标准和确认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避免信息判断及其过程的随意性。 (三)完备性。 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四)连贯性。 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 第三条建立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原则和要求构建事故监 测及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实行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即事故还在孕育和萌芽的时期,就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防微杜渐,提早做好各种防范的准备。预警系统只有及时地监测出异常情况,并将它及时地报告,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全面性原则 预警就是要对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尽最大努力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这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宗旨。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监测、识别、判断、评价和对策预警操作系统方面。 (三)高效性原则 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率为重要原则。惟有如此,才能对各种事故进行及时预告,并制订合理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应急预警和响应的指挥作用。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工作,做

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居安思危,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 2.4、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领导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环部,负责制度起草、落实及日常管理职责。 4、运行机制 4.1、预警 各单位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制度是指为规范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安全性的法规性规范、标准、制度等。应急管理制度始终是国家安全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应急管理涉及面广,涵盖了自然灾害、大型事故和突发事 件等多个领域,因此,应急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国务院在1991年制定的《国家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应在安全体系中设立国 家应急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1994年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些法律法规对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实施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应急管理规划制度 为使应急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各地要制定应急管理规划。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基本内容》要求,各省应制定应急预案、组织 方案、处置方案。各市和县区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组织方案,确保 应急预案可操作可行。 三、应急管理机构制度 应急管理工作是门槛相当高的公共安全领域,因此,在各级政府、各行业领域内应配备独立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如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消防救援局等,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 四、应急管理标准 应急管理标准是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力手段。由于应急管理涉及面广,因此应急管理标准也应当细分到不同应急类型领域,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标准、物流仓 储应急预案标准等。应急管理标准明确指导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具体工作,保证工作 有序运行。 五、应急资源管理制度 要有有效应急管理工作,就需要充分发掘优化应急资源,制定应急资源管理制度。应急资源包括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等,各地方应按照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急资源管理制度,采取合理的资源配置,保障物资储备、人力储备、信 息储备和设备储备等各方面的应急资源的充分利用。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和协调相关力量,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保护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应急管理工作包括灾害事故应急管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等。 第三条应急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 人民利益至上,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 2.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格局。 3. 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4. 协调一致,统一指挥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 5. 科学决策,信息共享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支撑。 第四条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是:

1.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有效组织应对突发事件,抢救被困人员,减少人员伤亡。 2. 健全预警机制,提前预测和预警灾害事故,减少灾害损失。 3. 健全应急预案制度,加强各级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4.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群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5. 完善应急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指挥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确性。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和级别 第五条突发事件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可划分为特别重大突 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较大突发事件和一般突发事件。 第六条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造 成极其严重影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应对的突发事件,由国家统一协调和处置。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包括核事故、大规模恐怖袭击等。 第七条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对地区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 大影响,需要采取较大规模措施应对的突发事件,由省级政府统一协调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包括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恶性火灾等。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 一、制度概述 1.1 制度目的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提升企业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营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 1.2 制度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以及涉及应急管理工作的各职能部门。 1.3 制度内容 本制度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急队伍建设培养、应急物 资保障、应急救援等内容。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 2.1 应急预案编制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满足应急情况下的处置需要。应急预 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等 内容。应急预案应定期检查修订,确保其适用性和完整性。

2.2 应急预案演练 企业应组织定期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应急演练应涉及全员和各职能部门,并定期与外部相关单位联合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三、应急队伍建设培养 3.1 应急队伍组建 企业应建立应急响应队伍,明确队伍组织架构、职责任务和配备条件。应急响应队伍应包含多个职能部门,如安全、保卫、消防、医疗、公关等。 3.2 应急队伍培养 应急队伍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心理 素质,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协调配合有效处置。 四、应急物资保障 4.1 应急物资储备 企业应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储备与企业日常生产、生活有关的 紧急物资和设备。应急物资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 4.2 应急物资使用 应急情况下,企业应按照应急预案和物资保障计划使用应急物资, 并及时做好物资使用记录和补充工作。

五、应急救援 5.1 应急救援组织 应急救援工作应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专业救援人员协同配合开展应急救援任务。 5.2 应急救援响应 企业应及时响应应急事件,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过程中,应保障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安全。 六、制度执行 6.1 制度宣传和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管理制度宣传活动和培训,确保全员熟悉应急管理制度和流程。 6.2 制度执行监督 企业应指定应急管理专责人员,定期进行制度执行监督和检查,检验制度的实施效果并及时修订完善制度。 结语 企业应急管理制度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对企业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安全。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引言】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自然和人为灾害等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随着全球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增多,应急管理制度越来越受到各国 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在中国,应急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中。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是指建立在法规、规章制度、标准、技术要求等基础之上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操作程序,包括预警、指挥、组织、协调、救援、恢复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和要求。 【应急管理机构】 应急管理机构是应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指导。在我国,应急管理机构主要由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公安、消防、 交通、卫生等相关部门组成。 【应急管理法规】 应急管理法规是制定应急管理制度的基础,以《防灾减灾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应急预案管理条例》等为代表。这些法规规定了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 目标、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措施等内容,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国家、地方、单位等各级单一和综合应急预案。它们分别规定了灾害、事故、事件等突发情况下的预警、组织、指挥、救援和恢复工作等方面的程序、方法和措施。 【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力量,包括政府机构、武装力量、公益机构、民间组织等各种力量。他们具有基础设施、技术、应急工具和装备等方面的优势,能够 在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有效救援。 【应急管理技术】 应急管理技术是指使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效率和响应能力。如数字化集成应急管理平台、物联网应急管理监测系统、智能化应急疏散导航系统等,这些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通用5篇) 应急管理制度1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我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按照“镇级领导直接负责、各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一、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负责人是各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级别,组织实施分级临控、分级管理。 (三)依靠科学,加强协作 要依靠科学妥善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恪尽职守、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在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的同时,迅速采取救治和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所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及其原料购进、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等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重大伤亡、众多人数患病或者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重大危害的情况。 三、组织领导 (一)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

1、研究确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方针、政策。 2、由组长或委托副组长宣布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 3、协调解决应急处理存在的重大问题。 4、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 1、煤炭坝镇食品安全日常信息收集处理工作;负责全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组织建立和管理全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评估,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和应急处理措施。 2、协调解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3、汇总事故情况。 4、适时通报、公布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5、负责组织完成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日常工作。 (三)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主要任务是: 1、负责本部门责任区内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决策和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制定控制措施。 2、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后勤保障、信息上报、恢复生产秩序等工作。 3、检查、督促各成员做好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准备工作。定期进行演练。 各村(社区)、部门单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在发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向镇食安办及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并负责协调各村(社区)、部门单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的启动准备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并负责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情况。 (四)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下设警戒保卫、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五个工作小组。 1、警戒保卫组:由镇派出所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派出所所长任组长。主要职责是: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

(完整版)应急管理制度汇编(新版安全生产生产标准化)(现成版)

(完整版)应急管理制度汇编(新版安全生产 生产标准化)(现成版) 目录 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2) 第二章应急值守制度 (6) 第三章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8) 第四章应急救援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10) 第五章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3) 第六章应急演练制度 (14) 第七章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7) 第八章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19) 第九章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 (20) 第十章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4) 第一章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第一条为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提前进行预测预警、采取有关措施,以便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监测及预警的特点: (一)快速性。 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

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 (二)准确性。 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判断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必须事先针对各种事故制定出科学、实用的信息判断标准和确认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避免信息判断及其过程的随意性。 (三)完备性。 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四)连贯性。 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 第三条建立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原则和要求构建事故监测及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实行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即事故还在孕育和萌芽的时期,就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防微杜渐,提早做好各种防范的准备。预警系统只有及时地监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见效日期:取代:更正原因: 编制部门 / 编制人 / 日期: 审察部门 / 审察人 / 日期: QA 审察 / 日期 :赞同人/日期: 发放范围 : 总经理办公室、环境健康安全部、生产部、工程设备部、物流部、财务部、企管部、质量部 1、目的和合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藏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 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结果,特拟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合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 的预防和办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推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推行一致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一致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系统,充发散挥应急预警和响应的指挥作用。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 造成的人员伤害作为首要任务。的确加强应抢救援人员的安全防 护。 2.3、预防为主,加强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特别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鉴别、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工作,做

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质储备、队伍建设、完满装备、方案演练等工作。安不忘危,加强一线人员的紧急办理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矫捷办理。 2.4、科学合用 应急方案应拥有针对性、合用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危险源鉴别、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精练合用,经过演练不断完满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依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推行分级应 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抢救援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抢救援领 导工作。 3.2、做事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抢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环部,负责 制度起草、落实及平常管理职责。 4、运行体系 4.1、预警 各单位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满预警体系,建 立预警系统,睁开危险源鉴别、环境因素鉴别细风险议论工作,做到 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稳当办理。每个应急人员必定在岗位能熟练使 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 一、引言 应急救援工作是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本文档将对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进行汇编,整理出涉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各类管理制度,以供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参考。 二、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1.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是应急救援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管理制度对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范围、组织及编制要求进行规定,确保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应急预案审批管理 应急预案审批管理是应急预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本管理制度对应急预案审批的程序、要求、责任及结果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审批出的预案合法、科学、可行。 3. 应急预案调整管理 应急预案调整管理是应急预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本管理制度对应急预案调整的程序、要求、责任及结果作出详细规定,确保预案经得起实践检验。 三、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 抢险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 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力量。本管理制度对抢险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的管理、组织、装备、技能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定,确保抢险救援队伍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突发事件。 2. 抢险救援队伍培训考核 抢险救援队伍的培训考核是保证队员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管理制度对抢险救援队伍的培训考核要求、程序及考核内容作出规定,确保抢险救援队伍始终保持战斗力和装备更新。

3. 抢险救援队伍安全管理 抢险救援队伍的安全保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管理制度对抢险 救援队伍的安全保障工作进行规定,包括安全教育、防护装备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确保队伍及其成员的生命安全。 四、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1. 应急物资装备储备 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本管理制度对应急物资装备的 储备要求、分类及储备运作等方面作出规定,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有效调集。 2. 应急物资装备保养维修 应急物资装备保养维修是保障物资装备完好可用的重要手段。本管理制度对应 急物资装备的保养维修要求、程序及保养维修记录等方面作出规定,确保物资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 应急物资装备使用 应急物资装备使用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步骤。本管理制度对应急物资装备 的使用规定、程序及记录等方面作出规定,确保应急物资装备得到合理使用。 五、应急救援科技支撑管理制度 1. 应急救援科技支撑体系 应急救援科技支撑体系是应急救援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支撑手段。本管理制度对 应急救援科技支撑的体系组成、协调机制、接入标准及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作出规定,确保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 2. 应急救援信息化平台 应急救援信息化平台是应急救援工作中主要的信息化手段。本管理制度对应急 救援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应用作出规定,确保应急救援信息化平台能够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求。 3. 应急救援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应急救援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管理制度对推 广应用的程序、程序及推广效果评估等方面作出规定,确保科技成果得到合理应用。

应急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应急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应急管理制度 一、应急管理制度的定义 应急管理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而制定的制度。 二、应急管理制度(精选10篇)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制定此管理制度。下面是小编带来应急管理制度(精选10篇),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应急管理制度1 根据食品安全的有关法规、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经营实际制定制度。 一、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是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二、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店(单位)有义务及时、主动、有效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和蔓延。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四、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店(单位)的应急处置措施: 1、采取措施立即停止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食品的食用和使用; 2、密切注意已食用可能导致事故的食品的人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的,立即送至医院救治; 3、保护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场,控制和保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以便有关部门采集、分析等。 应急管理制度2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指导和规范

我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按照“镇级领导直接负责、各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一、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负责人是各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级别,组织实施分级临控、分级管理。 (三)依靠科学,加强协作 要依靠科学妥善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恪尽职守、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在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的同时,迅速采取救治和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所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及其原料购进、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等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重大伤亡、众多人数患病或者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重大危害的情况。 三、组织领导 (一)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 1、研究确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方针、政策。 2、由组长或委托副组长宣布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 3、协调解决应急处理存在的重大问题。 4、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 1、煤炭坝镇食品安全日常信息收集处理工作;负责全镇重大食品

应急管理制度(精选5篇)

应急管理制度(精选5篇) 应急管理制度1 为了有效预防和有序处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定本制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 (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认真做好预警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及时有效地做好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切实加强对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人员力量等落实到位。

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方案,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 (四)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的部署,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工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预警和应急方案,并落实各自的职责和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五)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县(区)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规定和事故级别设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在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指导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有效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六)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对食品安全应急方案进行演练。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隐患发现机制,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 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 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 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石料厂厂长为组长,主管矿长为副组长,各班组主任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4、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辨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5、应急通讯设备保障。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6、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石料厂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7、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 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在生、 次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 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8、成立矿山救护队,人员由厂、矿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 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9、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 10、应急管理费用由石料厂厂长审批,财务部门予以保障。 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 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本班组期间的安全负责,为生产期间的直接责 任人。 二、安全责任 1、要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和标准,结案后上级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指导。 2、积极参加车间组织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并严格执行,落 实到位。 3、积极参加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各项安全活动,提高自己的安全思想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4、积极把学到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技能等认真贯彻给班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XXXXXXXXXXXX 煤矿二零一七年

.............................................. 1 .................................................... 9 ......................................... 10 ......................................... 12 ............................................... 14 .................................................... 14 ............................................ 16 (17) ..................................... 17 .......................................... 18

煤矿是高风险行业,建立健全煤矿应急日常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做好应急日常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故根据我矿实际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矿井瓦斯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配备瓦斯传感器实现 24 小时连续检测。 (2)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 (3)有关人员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者甲烷氧气两用检测报警仪随时检测。 (4)放炮地点严格实行“一炮三检” 。 (5)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仪表按规定周期校验和强检, 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主要预防措施 (1)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 (2)掘进巷道应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 (3)局部通风机禁止产生循环风;停工期间,不许停风等预防措施; (4)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 (5)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支架按规定安装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 (6)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先后对距工作面 20 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行冲洗,锚喷巷道必须安装水射流除尘风机; (7)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3. 事故预警的条件 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报警或者井下管理、个体巡回检测、检修等井下工作人员发现井下作业地点或者途径巷道有瓦斯超限、自燃等预兆时。 1

应急管理制度(15篇)

应急管理制度 1 一、目的: 确保物资装备状态良好,为发生突发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应急救援物资包括井下各种应急救援器材和应急药品。 三、职责: 1、供应部负责各种应急救援器材的日常管理。 2、综合办负责药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卫生室为具体负责单位。 四、检查与维护管理 1、非事故情况下,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应急物资装备。特殊情况须经矿领导允许方可使用。 2、由供应部会同其他职能部室定期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清点、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应急救援物资及时进行更换、维修、保养。 3、在定期检查中发现应急救援物资毁损、丢失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赔偿。 应急管理制度 2 1、目的 为保障应急物资处于良好状态,为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应急救援物资报告消防器材和设施、标识或者图标,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毒面具、呼吸器等。, 3、职责 安全环保部负责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 检查与维护管理: 1)费火灾或者事故下,任何部门和个人不许使用应急消防物资。特殊情况

(非事故)确需使用时,须经安全环保部门许可。应急物资定期检查,并定期更换过期物资。 2)严禁占用小方通道,阻塞安全出口;严禁阻塞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保证通道顺畅,消防器材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3)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对破坏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按照有关规范配备应急物资装备。 5)由安全环保宝们对应急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检,按照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月或者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应急物资及时更换或者维修。 维护管理: 1)设备或者设施、防护器材的每日检查由所在岗位人员执行,工段长为直接负责人,所在车间主任为主要负责人。检查器材或者设备提别是气体泄漏报警仪的功能是否正常。如发现不成长,应在每日登记表中记录并及时处理。 2)安全环保部每周要对消防通信设备进行检查,应进行控制室与所设置的所有电话进行通话实验。 3)安全环保部每周要检查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是否齐备,是否处于安全无损和适当保护状态。 应急管理制度 3 1、为避免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2、公司发生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时,应即将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发生事故或者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者其他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部门。 4、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

(完整版)安全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甘肃万胜矿业有限企业甜水堡二矿 应 急 救 援 管 理 制 度 汇 编 甘肃万胜矿业有限企业甜水堡煤矿编制 2017 年 4 月十八日推行

目录 一、工作例会制度··········错误!不决义书签。 二、应抢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 (2) 三、重要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3) 四、重要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5) 五、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 (6) 六、应急宣传教育制度 (9) 七、应急培训制度 (11) 八、应急方案管理工作制度 (14) 九、应急方案演练与评估制度 (15) 十、应抢救援队伍管理规定 (17) 十一、应急投入保障制度 (18) 十二、应抢救援物质装备管理制度 (21) 十三、应抢救援档案管理制度 (22) 十四、应抢救援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 (24) 十五、其他管理制度 (27)

一、工作例会制度 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应抢救援管理制度,加强应抢救援管理工作,提升人员管理水平,实时正确的指导和解决应抢救援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拟定应抢救援工作例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矿每个月月底组织一次应抢救援工作例会制度,并拟定工作例会制度。 二、组织单位:安监科 三、主持人:安全矿长 四、参加人员: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后勤矿长、基 建矿长、工会、通风副总、生产副总、安监科、工程技术科、机 电科、调换室、综合办、物质供应部、财务部、各区队负责人。 五、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部门相关应抢救援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 2、通知矿井应抢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由安监科对一个月来应抢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报告。 4、对本阶段应抢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抢救援管理工作做出详尽安排。 六、会议要求 1、与会人员必定准时参加会议,如遇特别情况不能够参加应向 主持人请假。 2、与会人员手机必定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 3、安监科负责点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相关推荐

一、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资料。 二、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村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构成。 三、乡总体应急预案由乡人民政府编制并印发实施,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专项应急预案由各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编制,报乡人民政府同意,以乡人民政府名义印发实施,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村基层组织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由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编制并印发实施,报乡人民政府备案。 四、乡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各村、企事业单位根据乡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状况,开展必要的应急预案演练。 五、乡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各村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根据面临的突发事件形势,对启动应急预案处置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定期不定期开展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急管理制度篇2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需要设置消防器材和进行消防管理的部门。 消防安全职责 1、公司的消防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司的安全生产体系中进行统筹管理。

应急管理制度(15篇)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15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急管理制度1 一、基本制度 1、开会不得迟到早退,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会场,每次都要签到,三次迟到将做自动退社处理。 2、社团成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破坏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有此类事件发生(包括被其他同学举报),将被退出社团。 3、未经团委允许,不得擅自举行活动或组织成员集会,扰乱学校秩序。 4、与各社团要保持友好关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社团是为全校同学服务的,各项活动应面向全校各个班级(特殊活动除外),如有成员故意分裂同学关系,有严重级别歧视的,将被退出社团。 7、社团组织活动期间,如有成员发生各种矛盾、冲突等不良现象(无法避免的事件另外处理),将在社团考核中扣10分,情节严重的社员要报德育处给予处理。 8、活动前一周提交活动书面计划,经团委审核后(大型活动须经团委领导批示)后方可实行,活动计划一定要详细周密,如场地,时间,物品申请,规模等,活动结束后上交工作总结并存档。 9、所有活动应在课余时间开展,如果有成员不经过批准擅自组织,社团考核扣5分。 二、财务制度: 1、各项财务支出必须详细列表,并附上正式发票,以便成员审查帐目,经手人需签字。

2、社团开展活动时所用的校设备以及公共设备必须及时、完好无损的送回原处,若有损坏或丢失由损害人承担。 3、社团每次财务支出以后必须马上将发票保存至负责人处。 4、严禁乱收费,会费使用不规范以及乱开发票的,一经审查核实,当事人将送至德育处给予处分并追究其责任,赔偿社团所有开支。 三、补充 1、每个社员都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要对社团内的事情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2、每个社员对社团的发展以及规划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以及使命,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上报社长,然后社长上报团委,一经录用,给予奖分。 4、学期末,根据考核分数评选出优秀社团两名,每个社团评出1―2名优秀社员。学校将统一颁奖。 应急管理制度2 为提高我社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快速、灵敏、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臵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跟踪、通报督办、反馈等方式,使应急工作机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建立健全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体制与组织体系。 一、组织保障 (一)应急领导小组 (1)成立汇福园社区居委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我社区的协调指挥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 (2)“应急小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上级应急委的要求,组织指挥社区居委会辖区突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