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2 解决旋转与平移问题-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2 解决旋转与平移问题-人教版

2解决旋转与平移问题

教材的编排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如,解决问题的教学,利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同时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或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挥空间想象力。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好奇心,享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图形拼组中的应用。

【难点】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变换拼鱼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进行创作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尺子、画笔等。

【学生准备】方格纸、七巧板。

方法一

师:大家玩过七巧板吗?

预设生:一年级时玩过。

师:你对七巧板有什么了解?

预设生1:七巧板有七块图形。

生2:七巧板可以拼成好多图形。

师:七巧板除“七巧板”的名称外,还有不少名称:“益智图”“智慧板”“唐图”等都是七巧板的别称。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现在的七巧板是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7块形状不全相同的图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设计意图]以一年级大家接触过的七巧板导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了解七巧板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们对这节课的所学知识充满期待。

方法二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哪些能让图形变化的方式?

预设生1:旋转。

生2:平移。

生3:对称。

师:这节课我们将运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用七巧板拼组鱼图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之前的内容,直接引出课题。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

一、教学例4,运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用七巧板拼组鱼图的问题。

1.出示内容,明确要求。

(出示例4题目: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鱼图)

师: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生1:要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填到鱼图中去。

生2:还得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拼摆方法。

师:说说你打算怎么做。

预设生:鱼图只有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把鱼图分割出七巧板中的七块,再判断每块板平移或旋转后的位置,然后看每块板是如何运动的。

师: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吧。

(可分小组进行,学生动手操作)

3.全班交流,认识摆法的多样化。

师:你能把自己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展示一下吗?

预设生1:我直接在鱼图上把鱼图分为7块板……

生2:我可以用七巧板拼拼看。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拼组鱼图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七巧板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了鱼图?

生:平移和旋转。

(出示结果图)

师:这时板1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预设生1:板1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9格。

生2:板1先向右平移9格,再向下平移1格。

师:这时其他板分别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请每一小组同学讨论,相互之间说一下。

(学生自由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这时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出示其他答案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遇到困难时采取一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过程比得到结论更有价值。

教材第87页“做一做”。

给拼图标上号,组织学生说一说被打乱的4张图怎样才能还原成右图。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不仅能增加问题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感悟图形运动是可以自己记录的,体验选取最佳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参考答案】

图1绕点O1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1格,向右平移1格。

图2向下平移1格

图3向上平移1格,向右平移1格。

图4绕点O2逆时针旋转90°,向左平移1格。

师: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1:更加熟悉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生2:知道了如何用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生3:学习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

作业1

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下面是智慧星图案,你知道它是如何通过图形A(或B,C,D)得到的吗?填填看。

(1)图形B可以看成是图形A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又向()平移()个格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成是图形B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又向()平移()个格得到的。

(3)图形D可以看成是图形C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又向()平移()个格得到的。

2.(重点题)把下面的图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连续旋转3次,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升培优】

3.(难点题)利用旋转画一朵美丽的小花。

4.(变式题)图①经过怎样的变换可得到图②?

【思维创新】

5.(竞赛题)如下图所示,4盏霓虹灯安装在4个小正方形框里,3秒后,上、下的灯互换图案,又经过3秒,左、右的灯互换图案,再经过3秒,上、下的灯互换图案……请画出经过1分钟后霓虹灯的排列图案。

【参考答案】

作业1:1.(1)第一幅图:右上方梯形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第二幅图:右下方图形以上下两图形的交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180°,再向右平移2格。第三幅图:左上方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 (2)略。

作业2:1.(答案不唯一)(1)Q 90° 下 2 (2)O 90° 左 2 (3)I 90° 上 2 2.

略 3.略 4.图①经过轴对称后,整个图形经过两次120°旋转得到图②。 5.

解决旋转与平移问题 图形的变化{平移

旋转

课前学具准备充分:在上课之前我就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正方体,为课堂上的操作做好准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上的操作、观察的活动,能够使他们的尝试、探究更主动,更有效。

课前教具准备充分:根据教学内容,我收集和制作了PPT 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进行观察、理解。同时可以节省很多教学时间。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多注意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

在画旋转图形的活动中,有些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画旋转图形时,常将旋转方向弄错。同时在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中,有的小组讨论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以后在教学中,要多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对于肯动脑筋,积极思考的学生,要多表扬、鼓励,使这些学生能够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还要合理安排好小组的组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

【练习二十二·88页】

3.将图中的各小图标上序号,如下图。

说一说略。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下列图案中不能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而构成的是()。

[名师点拨]物体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解答] C

旋转的摩天大楼

摩天大楼Burjal—Taqa,不仅设计得错落有致,而且它是真的可以旋转的。每一层都采取了独特的结构设计,而且每一层都可以独自旋转360度。它的每个楼层都是独立建筑的,最后组装在一起。建成后,整座大楼将会在风中翩翩起舞。设计者是意大利设计师大卫·费希尔。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平移、旋转的应用教案

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7例4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8“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图形,正确记录图形运动变化,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实际操作,在尝试、判断、推理的过程中,探索出拼摆图形的方法,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在数学文化的介绍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好玩与美妙,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图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记录图形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介绍游戏。 师:你喜欢玩数字华容道的游戏吗?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会说喜欢,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 师:对,这就是数字华容道。 课件出示: 师:你们知道数字华容道的哪些相关内容?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数字华容道的玩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副数字华容道。

二、探索新知 1.激发兴趣,平移图形。 让学生把散乱的数字华容道恢复原始状态。 师:恢复原始状态时,要把数字运动变化的过程说清楚。(卡片书课题:平移、旋转的应用)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兴趣,初步尝试用语言描述简单图形的移动过程。 2.课件出示教科书P87例4,探究图形平移、旋转方法。 师:经过平移或旋转后拼成了右图,你能说说每张卡片的运动过程吗? (1)阅读与理解。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解释一下。 师:也就是图的构成、每块卡片的运动。 (2)分析与解答。 ①推理想象。 师: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 【学情预设】先在右图中找出对应的卡片,标上序号。 师:看着大屏幕,先静静地想一想右图每块卡片对应在右图的哪个卡片,在脑海里想一想看。 【学情预设】学生往往看到问题就急于解决,甚至没看懂问题就急于用七巧卡片进行拼摆。所以,教师在这里要慢下来,在解决问题前请学生先看懂问题,提示学生要先在右图中找出对应的卡片,标上序号。 ②动手操作。 师:大家想得到底对不对呢?动手试一试。 ③活动建议。 a.独立探究右图的卡片通过左图怎样平移或旋转拼成的,记录下来。可以画一画,也可以拼一拼。 b.实验成功后,反思你有什么经验与大家分享。 c.试一试是否还有其他构成方法。 学生独立操作。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用学具拼摆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所以要鼓励学生脱离实际操作进行想象推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2 解决旋转与平移问题-人教版

2解决旋转与平移问题 教材的编排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如,解决问题的教学,利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同时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或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挥空间想象力。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好奇心,享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图形拼组中的应用。 【难点】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变换拼鱼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进行创作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尺子、画笔等。 【学生准备】方格纸、七巧板。 方法一 师:大家玩过七巧板吗? 预设生:一年级时玩过。 师:你对七巧板有什么了解?

预设生1:七巧板有七块图形。 生2:七巧板可以拼成好多图形。 师:七巧板除“七巧板”的名称外,还有不少名称:“益智图”“智慧板”“唐图”等都是七巧板的别称。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现在的七巧板是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7块形状不全相同的图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设计意图]以一年级大家接触过的七巧板导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了解七巧板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们对这节课的所学知识充满期待。 方法二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哪些能让图形变化的方式? 预设生1:旋转。 生2:平移。 生3:对称。 师:这节课我们将运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用七巧板拼组鱼图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之前的内容,直接引出课题。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 一、教学例4,运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用七巧板拼组鱼图的问题。 1.出示内容,明确要求。 (出示例4题目: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鱼图) 师: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生1:要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填到鱼图中去。 生2:还得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平移和旋转在拼图中的应用讲练测新人教版

平移和旋转在拼图中的应用 开心回顾 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答案】旋转,平移,平移,旋转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即可解答。 解: 根据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可知,汽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现象;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2.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的中心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和图形对称角度划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解:根据圆的特征,绕圆心旋转任何度数都能与原图重合;图形B的夹角是600,所以绕中心点旋转120°后能与原图重合;等边三角形每两个相邻顶点与三条高的交点的夹角都是120°,绕三条高的交点旋转120°能与原图重合;五角星的两个相邻顶点与外接圆圆心的夹角是360°÷5=72°,它绕这点旋转72°或是72°的整数倍时才能与原图重合。 故答案为:D 3.如图,

①分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 )。 ②分针绕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 )。 【答案】3,10 【解析】 试题分析:表盘时针将圆分成了12份,根据每份的角度,进行判断。 解: 360°÷12=300 指针从“1”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60°, 60°÷300=2 即是“1”向前前进2格, 1+2=3。 指针从“1”绕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 90°÷300=3 即是“1”向后后退3格,时针指到10。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滑雪运动员在平坦的雪地上滑行 B.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 C.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 D.汽车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判断。 解: 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汽车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都是平移现象,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是旋转现象。 故选B。

部编人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案 第5单元 第3课时 平移、旋转的应用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页例4。 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平移、旋转等运动方式设计图案。 难点:能分析每块图形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用课件出示一组利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欣赏完这些美丽的图案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用什么工具?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七巧板,平移、旋转) 组织小组讨论,逐一进行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二、自主探究 师:刚才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你们能分析这幅图是利用七巧板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吗? 1.课件出示例4。 2.阅读与理解。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说: (1)需要在鱼的图案上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 (2)需要在鱼的图案上标出相应的序号填到鱼的图案中去; (3)还得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3.分析与解答: 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呢? (1)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 (2)学生反馈。 ①方法一:利用七巧板学具拼成鱼的图案,然后再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

旋转的。 ②方法二:利用笔直接在鱼的图案上画出每块板的轮廓,然后再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师:你们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利用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可以设计出丰富的图案。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反馈、交流怎样操作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是怎样操作的。 3.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部编人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案 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旋转(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的例1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旋转(1)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旋转运动的特点印象更加深刻,进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所以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导学案 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 旋转(1)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 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 第1课时旋转(1) 学习内容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1-3题。编写人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方式之一——旋转,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 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增强空间观念。 3、我能体会到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 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学习目标总览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单元学习目标总览 单元内容简析 图形的旋转是第二个领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认识与图形的地点,在五年级设置图形的旋转,其一个目的就在于将图形的静态经过平移、旋转等手段使其转变为动向,为后边学到的更复杂的图形的旋转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是图形旋转的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需基础,关于帮助学生成立空间观点,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行忽略的作用。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指引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旁的数学识题,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领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课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图形旋转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使学生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4.使学生进一步感觉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领会数学的价值。 5.培育学生的形象思想能力和逻辑思想能力。 课时分派 图形的运动(三)2课时 教课建议 1/2

1.教课本单元时,应分层展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深层次理解“旋转”的含义。进一步认识旋转,探究旋转的特色和性质。复习旋转的相关知识,能够联合主题图展现一些旋转的图案。从线段的旋转过渡到图形的旋转,让学生学会用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描绘旋转过程。 2.对旋转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旋转特色和性质的运用是本单元的难点,而要 打破这个难点,就需要在教课中按照由易到难、由格外到大凡的原则,使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规律,掌握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技巧。 2/2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图形的运动(三)第二课时-1教案

第五单元第2课时:图形的运动(三) 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 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从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分析、描述图案,并能根据这些运动方式对简单图案进行设计。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以及图形旋转前后的性质。放眼学生更早以前的学习,学生在四年级时也已经对轴对称和平移运动有了深入认识,对图形的运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均已形成了初步表象。 生活中有大量图形图案与图形的运动密切相关,在理性认识图形运动变化之后,在生活中应用、在生活中欣赏也是学习本单元的价值所在。本节课难点在于学生自己如何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每个图形的运动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基本对策如下: 1.提供七巧板放手学生操作 小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主要依靠“视”、“触”,即直观教学中的“视觉直观”和“动作直观”,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不仅能够增加趣味性,更有助于学生分析图形的运动过程。 2.充分经历观察想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 图形的设计方案不同,每个同学的分析过程也都不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透过语言将思维过程外显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方式,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良好途径。 二、学习目标 1.能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分析图案,会利用图形运动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2.经历描述、分析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 3.从图形运动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图形的旋转,熟知七巧板 1.回忆复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图形旋转中的奥秘,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图形的运动。 2.熟悉七巧板 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 (1)七巧板的历史和玩法 (2)七巧板中图形的数量和大小关系 3.小练习 下面这个仙鹤就是用七巧板拼成的,没有对应的颜色,你能仅凭大小知道每块板分别对应原来的哪一块吗?(通过感知图形类型和大小,发展推理能力,为无线框的例4过渡) (二)探究方格图上的图形运动 1.阅读与理解 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右面这张小鱼的图案,现在你还能知道原来每一块的对应位置吗?请你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出它们都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教案文档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教案文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指导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1.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 2.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 3.旋转、平移的应用……………………………………1课 时 第一课时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旋转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图形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上的指针转动: (2)风车的转动: 师:通过观察课件演示,你看到了什么?(钟表时针和风车都在转动)它们是怎么转动的? 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旋转中的知识。(板课题图形的旋转) 2.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 (1)学生举例说一说。师课件出示几种旋转的动态图。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指出:旋转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很美的感受,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2)观察图中的旋转现象,你发现了什么?或者问:旋转有几种情况?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旋转》 人教新课标

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第83、84页的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德育目标:感受旋转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理解旋转的特性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在第一学段结合实例初步认识旋转现象的基础上,本单元中借助具体情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为第三学段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教材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在例1中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旋转运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让学生能概括出“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多少度”来描述旋转的过程。例2是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旋转中心位置不变,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旋转的方向相同,旋转的角度也相同。例3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认知能力增强,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但是注意力还不够集中。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直观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由于儿童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本节课通过画一画、转一转、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提高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体现了“做中学”的课改理念,也是提高图形运动教学成效的一条重要策略。这正迎合了小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风车) 风一吹,它会做什么运动?(生:旋转)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教案

1. 图形的旋转是第二个领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该课题从小学阶段至初中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建构来说,前面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认识与图形的位置,在五年级设置图形的旋转,其一个目的就在于将图形的静态通过平移、旋转等手段使其转化为动态,为后面学到的更复杂的图形的旋转打下基础。 2. 本单元的内容是图形旋转的有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 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之一。五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旋转知识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2. 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1. 《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初步学会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探索、实践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教学本单元时,应分层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深层次理解“旋转”的含义。进一步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复习旋转的有关知识,可以结合主题图展示一些旋转的图案。从线段的旋转过渡到图形的旋转,让学生学会用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描述旋转过程。 2. 对旋转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旋转特点和性质的运用是本单元的难点,而要突破这个难点,就需要在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使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规律,掌握画旋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2、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重点: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难点: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 (一)、认识旋转 1.出示例1、(课件出示旋转地钟面) 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 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 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的现象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多媒体动画板示) (1)师:以上几种旋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师: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转动了?挡车杆呢?--- (3)假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三角形。那么它们的转动又会是怎么样子呢?(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 强调像点、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为旋转 3、尝试给旋转下定义。 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旋转了吗?(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 (二)、结合生活,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三角形动画旋转演示) 师:当图形旋转时,这个定点可以在旋转图形的哪个位置? 2旋转方向 师: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用挡车杆的关和开来演示) 3旋转角度(用时针转动角度的大小演示) 师:①.当指针旋转了90°时,指针指向了哪里? ②.当指针旋转了180°时,指针又指向了哪里? 拓展应用课后做一做。 总结: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并说明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教材85页3、4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人教版

晨鸟教育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含义、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以及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时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了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见到过旋转的现象,如电风扇、车轮、摩天轮等,这些都是他们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对于旋转的含义,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画岀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以及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泄难度的,在教学时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帮助他们理解。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欣赏生活中的图案。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风车、逍闸、秋千等实例,丰富学生的认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通过观察钟表、旋转指针,明确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做到“能识别”和“会画图”。'‘能识别” 是指认识和分辨典型的旋转现象,'‘会画图”是指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师应设计大量的活动,如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还要设讣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在解决问题时,“阅读和理解” 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审题,理解图形问题的情境,获得数学信息,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分析与解答”要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回顾与反思”应鼓励学生回顾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并简单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 第1课时旋转 ⑴ Earlybir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