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5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格

5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格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回头看看,我的感想:

注:红色五角星为A等;黄色五角星为B等;蓝色五角星为C等;紫色五角星为D 等。获得10个以上的红色五角星就能评为“实践活动小能人”等。

学生小组活动评价表

名:

班级:

活动名称:

说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该得的星级

综合实践活动家长评价表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年级选择了“”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访问)、上网,希望家长给与支持、鼓励、

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以描述性评价方法为主,也可在相应栏下划V

活动主题指导教师

姓名性别年级日期

学生自评1.你是否参加过对活动主题的选择

2.你是否一直非常有兴趣地参加你班的主题活动

3.你收集资料、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4.你认为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5.你对你的活动成果满意不满意?

小组互评1.你们的小组成员间合作是否愉快?

2.在活动开展中,当你们遇到困难时,你们是怎样合力克服的?

3.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指导者评价1.学生是否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课题确定

2.学生对所选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

3.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

4.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5.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学生评价表

学生过程性评价表

班级 ______ 小组名称 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 填表日期

家长评价

描述式评价表:

学生自我反思性评价表

课题名称:

班级:姓名:日期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互评表

课题名称:

班级:姓名:日期

综合性描述评价

课题名称:

班级:姓名:日期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评价表

20-30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评价表 表1:研究性学习 学校乐东县黄流中学班级2009级高( 15)班类别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指导老师吴少崖 组长学分5个学分 组员 课题背景我校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学习动机不足,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厌烦情绪,而造成不想学,不愿学。,最严重的表现为上课不听老师讲课,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回家不做作业等,最轻微的也会暂时性对学习产生厌烦。 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帮助同学们解决厌学问题,提高学生素质! 课题内容一个常见的误区: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然而厌学心理却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要改变厌学的习惯,先要了解厌学的成因。根据我们调查分析,一般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对老师不满进而讨厌学习,60%的学生。 2、不适当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无效果,缺乏成就感,97的学生。 3、家长,老师等周边环境过大的压力,过于看重分数。80%的学生 4、误交损友,意志力薄弱导致无心向学,40%的学生 因此,深刻分析学员厌学的原因,我们认为教师、家长有针对性的对其原因进行引导,分析,改善,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的心态,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观,是提高此类学员成绩的最好方法。 总结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希望厌学的学生们,不要太依赖别人,学会调节自己,承担责任! 指导教师 评语 该组同学的课题很有价值,结论也很好! 学校乐东县黄流中学班级2009级高(15 )班实践主题关于中学生带手机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导老师吴少崖 组长学分2个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机会,使受教育者能有一个应用和深化学校教学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品德观念的实践体现、体验环境,在实践训练中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拓展智力,促进思想品德的内化,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生存、生活能力、劳动技能和团结协作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学生通过亲身活动获得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等直接经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创办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等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的具体体现之一,特别是《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一[2011]2号)又进一步进行了强调和规范。这些都对学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起着积极有效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曲阜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秉承“知识靠积累,能力靠实践,素质靠激发,成功靠创新,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力争交给学生一把激发其素质潜能的钥匙”的育人目标,弘扬“敬业爱岗,

奉献创新”的工作精神,在极其平凡的岗位上做最扎实有效的工作。基地具有集体生活的设施,校外活动的条件,动手实践的场所,实践活动是学校工作的继续和延伸,是校内教育的补充。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认为,基地有三个作用,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之余有个调整自我,重新认识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启迪,三是展现学生所在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成果。 虽然是短短的一周,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修养、纪律卫生、安全意识、精神面貌以及学生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积极好学,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造等方面反映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为使这项工作不断扩展、提高,力所能及的激发学生潜能,更多地增加学生的知触点,使活动有质有效,特别是能给学生一个点燃其内在能量的启动力。通过全程跟踪,多方了解,特将学生一周情况作出以下初步的综合评价。 附: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用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指导教师: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年第学期) 年级:班级:姓名:组别:

学生签名:

互评小组学生签名:评定教师签名: 学校评定委员会签名: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决定了要重视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因此其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何种方式,都要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的检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评价目的 l、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三、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 2、多元性原则。 3、反思性原则。 4、激励性原则。 四、评价内容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五、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活动内容班级姓名时间 注:评价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为A代表非常好,B代表很好:C代表较好;D代表一般。

__________ 同学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认为可以得到( )个A,同学认 为他可以得到( )个人,家长认为他可以拿到( M 、A ,老师认为他可以获 得()个Ao 以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单一评价表,老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 调整为适合本次活动的评价要点。 活动内容 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班级 _____ 姓名

5、你对你的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1、学生对所选活动主题的兴趣 是否持久 □持久 □不持久 2、学生获取信息的多样性与合 作性。 □好 □较好□一般□较 差 3、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 作与分工。 □能 □基本能□不能 4、学生是否能经常请教教师。 □经常 □不经常□很少 < 5、活动成果是否达到预定的U 标。 □达到 □基本达到□没达 到 6、学生是否有独创性的表现。 □有 □没有 教 师 评 价 注:请在相应的栏中打y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的预设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中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中学生的标准。 预设评价不在于学生得了多少分或者他有多突出,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