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

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在于培养有着扎实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维护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旨在深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积极培养先进的技能型计算机人才.

1 现代学徒制概述

从本质上来讲,现代学徒制属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对于中职教学来说,学生上学即相当于就业,教学时间分为企业生产和在校学习两个板块,学生在学校中是学生,在企业中则是学徒,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1].

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企业能够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保证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能够有效满足相关产业或行业需求,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结合,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了技能型人才和应用

型人才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之间的互动和连接,打破学习和就业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工作中,实现工学结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在跟随师傅学习的过程中贴近企业工作一线,了解当前专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所学课程的应用情况,在毕业之后,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避免学生就业、择业的盲目性。

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课程设计

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化的现代学徒制班级,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程中强化IT运维技能,以此为中心联盟,实现桌面、网络、机房以及服务器运维服务模块的教学,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技能[2]。此外,以行业内实战项目为基础,建立学生培训计划,实现院校与企业的对接,实现教学与市场的对接,保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能够满足市场上各种计算机运维公司对网络运维工程师、桌面运维工程师等的岗位需求。

从综合技能方面来看,应当将ITSS工程师认证纳入到必修课程体系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满足上

岗资质需求和上岗技能要求,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迅速融入岗位。

从专业能力拓展方面来看,应当以市场不同类型岗位需求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例如计算机网络安全工程师、服务器工程师等.

从能力拓展方面来看,应当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合作企业的实训课程相互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同时提升学生的职场综合能力,例如项目管理能力、职场应对能力等。

现代学徒制强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在进行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应当将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控制在50%以上,让学生有着充分的时间来接受师傅的指导,联系实践操作,积极掌握使用的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和操作技能。

2.教学环境

首先,应当实现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下教学模式的结合,加强网上课程的建设,增加学生自学时间,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可以强化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师傅之间的互动交流,打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可以在线纪录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引入竞争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比。

第二,应当保证企业实训和学习进程的同步性,企业在制定实训课程方案和计划的过程中,应当以《计算机应用基础》

专业理论课程为基础,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对接,针对性的展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第三,应当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实训范围,以市场需求和市场行情为基础,积极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和类型,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例如在校内可以建立ITSS工程师认证实训、信息技术应用实训,在企业内可以建立综合布线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拓展实训基地等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实训,为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提供更多平台,深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3]。

测试评价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现代学徒制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尤其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说,其本身实践性较强,更应当注重实践,因此在测试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包含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同时也应当包含对学生工作成绩的评价,合理控制二者的比例。对于学习成绩来说,可以将其细化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两个方面,对于工作成绩来说,则主要以学生每一个工作周期的绩效为标准.

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技术人员即学生的师傅来考察学生的工作成绩.此外,在实训结束,学生行将毕业之前进行实习总结的过程中,应当由学生、教师以及师傅共同商讨,师傅给予学生技能操作方

面和技术方面的帮助,补充总结中的关键内容,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审核评比,最终得出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

保证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有效应用对策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应当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合作育人,实现校企联合招生,分阶段培养人才,多方参与人才培养评价.对校内实训场所进行积极利用,充分应用企业实习岗位,加强师傅教学与教师教学的结合,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对接,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效果,保证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的长效性和持续性.

4。促进招生和招工一体化

建立招生和招工一体化制度,校方与企业共同合作,研究招工方案,以学生特点为基础制定多种个性化的招生考试和招工考核办法。此外,应当对职业院校的招生和企业用工等程序进行规范,学徒、企业以及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三方岗位职责和权益保障。

4。完善双导师制度

在现代学徒制下,应当积极完善双导师制度,对双导师的选拔、考核以及激励等方面的制度积极制定和完善,明确

双导师各自的职责和待遇。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拔考核制度来选拔优秀的技能人才担任学生师傅,在开展实训活动之前,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师傅学习和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对接,把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保证教学的有效性[4]。此外,企业应当将担任学生师傅的技术人员教学任务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并与带徒津贴挂钩,将教学任务纳入到晋升考核中,以此来保证现代学徒制实行的有效性.此外,高校与企业应当合作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双向挂职锻炼,为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管理

学校和企业应当建立适应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制度,制定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方案,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完善学徒管理制度,不仅要保障教学效果,同时要落实学徒权益。

此外,应当加强对硬件设施的管理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依赖于硬件设备,学校应当积极完善计算机机房建设,开发计算机工工作室、仿真工作室等。企业分配师傅带领学生参与到相关项目中,让学生能够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实践技能.

5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能够将职业教育与学徒制结合在一起,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说,其应用性较强,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不符合职业教育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生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岗位上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因此应当加强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从课程设计、教学环境以及测试评价等方面着手,深化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实践效果,做好相关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 索与实践 一、引言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社会经济开展和产业升级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毕业生找不到适宜的工作。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在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用工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很多高职毕业生存在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和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根源在于现行的众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际割裂、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造成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现实困境。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其关键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作为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教产结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现代学徒制因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果,必将在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现代学徒制正成为

国内外职教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教育部20xx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我国现阶段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要点分析 现代学徒制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程度。我国当前尚未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良好环境,短期内并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根本条件,为此我国宜采取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探索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推进的策略[1]。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初级阶段,尽管西方兴旺国家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由于制度、法律、文化及其形成的行业企业参与职教的气氛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和简单移植,只能是把握住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涵和思想理念[2],紧紧结合国情、校情以及专业实际,在实践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当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遇到一些问题[1],基于目前我国的现实国情,本文认为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 引言 1.1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体系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原则应该贴近市场需求、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导师制度的建立也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的评估机制也是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教学评估,才能确保学生在学徒期间获得全面的培训和发展。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对于培养具备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变革,现代学徒制模式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选择。 2. 正文 2.1 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原则

注重实践性。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注重实践操作,确保学员能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课程设置应当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学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灵活性和个性化。不同学员的背景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针对不同学员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全面性和系统性。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全面覆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建立起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安排要合理分布各个阶段的学习重点,确保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深入和扩展知识面,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 与时俱进和持续改进。学徒制课程设计应当及时调整和更新,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保持同步。持续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市场的需求信息,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也要不断提升导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2 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 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是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学徒可以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实际技能水平。在设置技能培训课程时,首先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特点进行分类,确定不同技能培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例谈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实践探索

例谈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刘亚红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9期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25-0085-01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综合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它区别于普通职业教育按照一定 逻辑关系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的模式,而是按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互为支撑构建 的一个项目式教学模式。作为较好体现中职教育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它有鲜明的职业导向,项目化教学内容选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体现岗位需要。在教学内容的 选择上,它强调内容的可操作性,即学徒应在实际或仿真操作中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海纳百川”,微课、慕课等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 况使用。 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学 校联合企业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的有效载体,实现了校企师资互聘,密切了校企合作,学徒学习的知识更有针对性。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恰当精准的项目选择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劳动者,应注重学徒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选定、构建项目时,必须根据学徒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需要建构项目教学内容,做到“必需”和“够用”。“必需”就是指学徒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或能力,即“典型工作”。以笔者所在学校的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光纤熔接就是学徒走上工作岗位的一项必备工作技能。“够用”就是在“典型工作”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足以支撑学徒完成工作所需的项目,作为“典型工作”的有益补充,如通信技术专业中的市话电缆芯线对号等。 为确保项目选择的恰当精准,应确保企业的有效参与。一是在梳理岗位工作流程及内容, 制定确立学徒胜任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时,应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确保项目选 择与学徒就业紧密相连,避免出现脱节。二是在教学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吸引企业技术人 员参与,最大限度为学徒创设仿真工作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二)精细严密的项目实施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组织实施有较高的要求。在实施工 作中,需要做到精细严密的组织实施,才能保证教学的成功进行。 一是制定完整的教学方案,方案应尊重学徒的认知及学习特点,项目间内容要具有严密逻 辑关系,要能体现学徒学习知识循序渐进的特点,避免临场随意调整,甚至更换教学内容现象 的发生。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认识,希望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在实践方面,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生产现场与教学课堂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能够使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交替学习,更好地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习效果。现代学徒制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实现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享,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然而,现代学徒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大,难以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企业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推行需要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沟通和协调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突出了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巧。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行业的情况,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网络,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实施现代学徒制,我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值得考虑。需要制定更加细化和可操作的政策和法规,以便更好地规范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应该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

计算机+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计算机+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 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计算机基础实践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在新时代背 景下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进行探讨。 在新时代,计算机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计算机 基础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 践脱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一方面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机 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学生未来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如何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 1. 突破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理论知识是 学习的基础,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应该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 设计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 的魅力。 2.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大学生计算 机基础实践教学中,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更新教学内容,使之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可以通过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讲座、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了解最新 的技术应用,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因此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 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技术竞赛、项目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 行科研实践,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 实践课程设计 2. 实践项目导向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文)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文) 为贯彻XX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1]为此,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把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并被遴选成为首批100所F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之一,而作为金职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验区”――金义XX络经济学院,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新的实践和探索。 一、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1.为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将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如图1)向双元制式(如图2)转型。从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源的就业现状来看,我们对应用型、技艺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每6个月就发生一次巨变,知识的有效期非常短,造成电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偏差与错位,形成巨大的人才缺口,向高职教育的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内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1)“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制”的1.0版本,是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从在校生中选拔部分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但从“学校教育模式”向“企业教育模式”的转变面临诸多困难。例如,教师实践能力弱,使许多订单难以合格完成。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情况虽有所改观,但“双师”的认定大多还是以是否同时获得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和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为标准判别,缺少能力与素质的基本量化要素。据不完全统计专任教师中至少一半的教师没有真正出过校门,不具备实操能力。 (2)“2+1”培养模式,“2”即两年在校组织学习,“1”即1年企业顶岗实习。但是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难于协调,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没有时间、精力和积极性去培训和培养学生,大多只将实习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使用,安排在并不重要的岗位进行着重复性劳动,与学校初衷相去甚远。此外,在“2+1”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很快进行角色转换,“企业支付的报酬与学生付出的劳动不对等;企业管理严格,不能适应固定上班时间安排;工作辛苦劳累,出现逃避、擅自离岗现象,破坏企业的形象、影响整个团队的荣誉”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停留在一般性的参与合作的浅层次阶段,校企联动机制不完善,效果不佳。

“学徒制”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

“学徒制”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与创新,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领域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很多 的高职院校都纷纷开设了相关计算机的专业,在掌握和了解现代社会需要的同时,对计算机专业进行研究和策略调控,针对专业性问题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对 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浅谈一下“学徒制”在 计算机专业的研究。 关键词:学徒制计算机计算机专业的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培养目标上有明确的要求,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和高技术的专业性人才。 从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角度来看,其应用的目标就是培养和开发各种互联网信息, 对互联网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和修改,在此基础之上培养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人才。“学徒制”在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标准和理念。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综合模式叙述 我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对象主要是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 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逐渐改变的。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培养模式是基于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学徒制。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研究领域引入学徒制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职院校人 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给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培养出专 业性的人才,在经济基础之上提供高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为我国 经济发展提供出才技术,让我国的科技领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从现代学徒制的 内容、结构和社会需求以及实际应用来看,现代学徒制不仅保留了以前传统的学 徒制的优点和技术,还在此基础之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发 挥出更多的优势,让学徒制的优势更加突出。在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基础上,要充 分利用好现代的学徒制,培养出大批量的人才,将其融洽地融合在教学当中。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 教学方法和方式方面以及课程设计方面:第一,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相关院校 可以和校企合作单位合作成立一个学徒制的班级,根据学徒制班级的特点和要求,在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课程的技能,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对网络、机房、桌面和服务器运维服务等模块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教学,让学生 在掌握和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这些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要 根据行业对计算机领域的需求问题,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模块培养,培养出专业性 的高技能的人才,发挥出人才最大的优势。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和专业的培养,让每个被培养的学生都能在将来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洪荒 之力,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贡献。第二,在专业能力传授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原来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上有所拓展和研究。国家 对于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有目的、有策略地开展,对于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社会 需要来说,就要进行分块教学,让人才更集中。比如,在学校的相关基地进行信 息技术训练的时候,校企合作单位就可以设置综合的实训基地和扩展能力的培训 基地等等。第三,能力扩展方面的策略。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基本的素质 素养和职场上的技术能力等有所提高和发展。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来看,

“现代学徒制”在我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我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应用 根据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教学模式,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训水平,从而达做到与岗位技能要求零距离目的。就我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模式供各位同仁参考。 1.该校“现代学徒制”来源 该校与精英电脑集团于2011年11月,签订共同提供教育资源和环境,共同培养学生的协议。双方培养目标中达成一致。就企业对岗位需要中的计算机主板测试验证项目中,工厂在主板批量生产前期,对主板产品设计验证要求,找出产品与各项软件与硬件之间兼容性问题,能进行兼容性及稳定性验证,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近几年芯片级产品已成主流,那每一样产品批量生产前期,都要小量生产测试板,进行功能测试。所以,需要大量的测试验证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于是,以那种教学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授以企业岗位技能知识?我们探索了以“现代学徒制”实训进行。 2.“现代学徒制”的模式 所谓“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即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工作当中的一种形势。过去新工人进厂,均由企业指定技能高超的师傅进行传帮带,2至3年师徒期满后,则由企业对其进行技能考核,确定徒弟的技能等级,达不到要求者还要延期出徒。那如果我们提前把学生引领到岗位上实训,会更快出徒。 目前,我们如何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或实训课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评。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老师催着学习,而想学就学,不学也没关系。但我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是由一个师傅带一名学生,每天早上布置测试项目任务,如果没完成任务,师傅和徒弟都会受批评,会影响公司部门工作进度。所以学生会变成主动学,师傅也不敢怠慢。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一般由师傅讲解一遍操作流程,学生记下来,自己独立操作完成,在作业流程中需要理解,不明白的地方需要记下来,再请教师傅。直到测试项目完成。最后,在每天下班前,提交作业报告,再做当天总结。在一系列过程中主要是讲的机会少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多,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这样的实训过程如采用传统实训课是根本行不通的,如采用一般的实训教学法,教师根本分身无术,因为一个班级至有几十个学生,在实训操作的过程必定会出现五花八门各种情况,一个任课教师或一个实训指导教师根本就不可能应付几十个学生,实训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就会无法维持,更谈不上学习内容方面和实训效果。所以,通过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现代学徒制”在校外实施过程

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计算机专业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和实践,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懂理论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有效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适应期,实现毕业生的快速就业。深入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对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培养目标和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具体包括:1.分析现代学徒制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适用性,探究其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2.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3.设计适合该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成才质量和就业竞争力。4.分析

实施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可能面临的挑战,为规避风险和解决 困难提供对策和建议。5.探讨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因素,为未来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通过研究,旨在为中职计 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科学、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推动其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1.3 研究意义 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在当前教育 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能够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创新和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 学徒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在就业市 场中具有竞争力。通过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策略,可以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人 才培养的有效对接。该研究还可以为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可以为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和推动。 2. 正文 2.1 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基础 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结合了现 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强 调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

现代学徒制班级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

现代学徒制班级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现代学徒制班级课程中,信息化教学实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从现代学徒制班级课程的特点出发,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其中的实践应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班级课程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班级课程是一种以实践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现代学徒制班级课程中,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1. 课程资源丰富化 传统的学徒制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于教师和教科书,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到与课程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献资料、教学视频、实验资料等。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课程内容,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2. 实践操作的模拟 在学徒制课程中,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些操作并不容易进行模拟。借助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践操作的模拟,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操作技能。虚拟实验也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实践操作的模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群组学习与协作 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协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学习不再是单一的个体活动,而是变成了一个群组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个性化学习 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习资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主题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4页word

主题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中职教育,是众多技术人员步入职业岗位前的重要阶段。选择进入中职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文化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较差,没有顺利考入理想的高中,难以步入梦想的大学继续接受教育;另一类主要是家庭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负担沉重的学费,迫切希望步入工作岗位。在中职院校中,学生除了接受基本的课程知识的授课以外,还会接触到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为中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石。 一、主题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教师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进行上机操作,在理论讲解阶段,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讲解,教室的窗帘都拉起来,教师光线很暗,很多学生听的云里雾里,不明白教师讲课内容,但又不能及时提问,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再加上教室环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困倦感,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主题式教学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仅在一种环境中听课,教师设计出多种情景,这样学生不容易产生厌倦感,对于新鲜的情景还会让学生感觉到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学生通过情景课堂还可以拓展思维,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题式教学核心内容是课堂的主题,教师应该突出主题,赋予课堂“灵魂”,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让课堂主题更加鲜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及教师都享受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一?e两得。

例如,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第一课为《计算机概述》,教师可以这样讲解:“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几乎每个人家中都有电脑,也就是微型计算机,那么大家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史吗?”通过提问引出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就会想:“计算机以前是什么样子的?计算机由哪些组成部分?等等”。教师可以制作计算机发展史的主题作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投影幻灯片等先进方式将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发现第一台计算机与我们常用的电脑有很大不同,它是那样庞大,然后教师就可以讲解计算机是怎么由如此的庞然大物变成现在这样的,这样学生就会被完全吸引到课堂中,会对课堂内容更加感兴趣,注意力也会完全集中到课堂中,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 二、如何进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题设计 主题教学的核心是进行主题设计,主题教学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对于主题的设计还有所欠缺,所以提高教师的主题设计水平是工作重点。主题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主题设计应紧贴课本。课本是教学的基础,主题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主题设计的时候不能脱离课本,脱离课本就会起到南辕北辙的效果,所以一切要以课本为基础进行设计。二、主题设计应参考学生意见。主题教学的客体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的时候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建议,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主题更能吸引学生。多让学生提建议对于教师拓宽思路也有很大好处,集思广益更能设计出好的主题。三、主题设计应有层次感。教学书本上的表面知识只是第一步,学生学习表面知识很容易,如何让学生进行更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对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人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其中的重点专业,将现代学徒制学科应用其中,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文章探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的适宜性和科学性,高职院校在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时,需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着眼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考核,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1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给予高度关注,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开展了不少探索和研究,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现代学徒制,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过程及国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进行总结归纳,以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我国针对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于2010年,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以及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将逐步落实,采用两种教育制度及劳动制度,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重视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要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此外,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0—2020)》中,针对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深入详尽的规定,以促进校企合作,让各个区域内具备相应能力及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之中,以彰显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在2013年,教育部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颁布了相应的工作意见,并选择一批院校作为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1]。 2践行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价值 基于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专注到教学内容之中,并结合适宜情况及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及教学项目,引导学生一一完成,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完善教学设计,避免由于教学设计不严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失误等问题,以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要选择优质适宜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将企业工作情景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了解岗位需求,从而逐步丰富自身工作经验,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将理论与实践并重[2]。 3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堂体系改革 3.1课程目标建设

基于专业融合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探索

基于专业融合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探索 作者:张娜 来源:《职业(上半月刊)》 2020年第7期 文 / 张娜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中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如何将专业特性融入计算机应 用基础课程之中,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 职计算机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鼓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出发,提出了基于专业融合的 优化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内容课程教学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一)课程内容陈旧,缺乏专业特征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根据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和《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 大纲)》编写而成的。它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础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数据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和因特网应用(Internet)。 这些内容相对固定不变,局限于传统概念和理论知识,跟不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速度。当前,多数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选用上述通用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但职业教育有着鲜 明的专业特点,如护理、药学专业,选择通用的计算机教材,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过大,应用技 能比重偏小,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内容几乎没有。这种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课程,不能针对性地 解决学生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阻碍教学有序开展 中职院校的学生有的来自条件较好的中学,有的来自乡村和欠发达地区;有的学生能熟练 上网查找资料、下载文件、听歌看视频等;有的学生则基础薄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不深,打字练习时“一指弹”现象普遍,甚至连双击鼠标或右击鼠标都存在困难。基础差距严重 阻碍了计算机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专业特征的分析 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日常教学中按照课程标 准要求进行教学,对学生所学专业或其他学科知识了解不深。“隔行如隔山。”例如,护理学 和药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若不了解护理学和药学专业特征和岗位需求,在教学内容上一 味地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将专业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进行具体教学实施时,需将不同学科、专业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校本化教学实践的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校本化教学实践的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为例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中职翻转课堂校本化 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蓝图,将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到了战略层面。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下,职业教育进入了最佳发展阶段。然而,在职业教育繁荣发展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即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不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2011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应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纲要》第九章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髙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

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中职课程整合是促进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蜂拥而出。其中的翻转课堂,这种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为理念的全新教育模式,同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翻转课堂被引入国内不久,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尤其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极少。因此,就需要中职教师能够在中职学校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丰富中职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科学地融入到我国中职课堂教学中。 1.2课题界定 1.2.1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包括了课程开发、课前学习、课堂内化和研讨总结四部分。 1.2.2“翻转课堂”校本化 “翻转课堂”校本化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学教研,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最终使“翻转课堂”在学校扎根,走向常态化,实现课堂教学真正的改革,让课堂从“教堂”回归到“学堂”。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综合国外近年来文献分析,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概念描

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今世教徒制正在?策画机使用根柢?教学中的探供取实际 今世教徒制正在?策画机使用基捶教学中的探供取实际 今世教徒制的核心正在于培养有着急躁实际常识根柢战较强实际本领的妙技型人材,?策画机使用基捶是一门实际性较强的教科,其触及疑息系统方案、开拓、保护等各个圆里的使用战实际,如何汲引下足的策画机使用妙技至闭慌张。由此可睹,今世教徒制正在?策画机使用基捶教学中的使用少短常可止也少短常需要的。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讨了今世教徒制正在?策画机使用基捶教学中的探供取实际,旨正在深化?策画机使用基捶教学成果,主动培养后代的妙技型策画机人材。 1今世教徒制概述 从素量上去讲,今世教徒制属于一种人材培养形式,教校取企业相助举止人材培养,将今世职业教诲取传统的教徒制人材培养相连开,主动培养使用型人材战妙技型人材。 校企相助是今世教徒制的根柢,工教连开是今世教徒制的核心,对于中职教学去讲,下足上教即相等于失业,教学工夫分为企业消费战正在校进建两个板块,下足正在教校中是下足,正在企业中那么是教徒,真现实际取实际的对接[1]。 今世教徒制正在职业教学中的使用有益于增进下足失业,企业可以大概参加到职业教诲的齐过程,保证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可以大概有效开意相闭财富或止业需供,教学过程取企业消费过程相连开,有效汲引教学量量,增进了妙技型人材战使用型人材的培养。 今世教徒制的使用可以大概有效增进职业教诲取劳动失业之间的互动战毗邻,打破进建战失业之间的壁垒,让下足正在校进建的同时可以大概有时机参加到企业工作中,真现工教连开,没有单有益于培养下足的实际妙技,同时可以大概培养下足的社会责恣认识战良好的工作立场,让下足正在跟随徒弟进建的过程中揭远企业工作一线,理解当前专业的死少情况,理解所教课程的使用情况,正在毕业以后,可以大概让下足越收快速、更好天融进到工作中,防止下足失业、择业的自觉性。 2今世教徒制正在?策画机使用基捶教学中的使用实际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职计算机课中的应用(五篇材料)[修改版]

第一篇: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职计算机课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职计算机课中的应用 闫永荃 摘要: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的路径。因此推进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深化中职教学改革、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字:数字化教学资源中职计算机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运用及深化发展,书本教材已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为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的普遍推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推进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深化中职教学改革、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自2005年以来,高等教育出版社积极探索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强调技能训练与实践性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支撑体系,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和一系列以光盘、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2008年,以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为例,试验开发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力图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从而带动职业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等领域的改革,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所谓数字化教学资源就是将教学所用的资源全部进行数字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及时地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根据学业的需要,自行斟选、组织相关教学资料和学术信息,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出自己的观点见解。 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首要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的模式而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而成为主动学习,由教师传播知识而到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研究表明,在数字化时代和信息社会,学生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重要的前提还取决于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直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无疑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大好机会,也是检验其学习能力、学习收获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之一。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 1、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学习资源,学生通过查找、利用、分析、评价资源,达到利用资源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