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的表现

1、偷换概念

所谓的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个问题解答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的概念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

【案例】:教学“求平均数”后,学生在作业时曾出现过如下错误:一只轮船从甲港出发,顺水每小时航行24千米,3小时到达乙港。这只轮船返回时逆水航行用4小时回到甲港。这只轮船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错解】24×3÷4=18(千米)(24+18)÷2=21(千米)。这道题实质上是要求这只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上述错误中的结果每小时21千米,是顺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24千米)和逆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18千米)的平均值,即求得的是一个“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平均速度”。

显然上述错误就在于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用“速度的平均值”去替换“平均速度”了。

2、思维肤浅

基本表现:满足对基本知识的一知半解;观察问题局限于表面现象,考虑问题不周全,解决问题中盲目试误的成分大。

【案例】: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不少学生一看到题目后,不加思索地马上列式解答:①24×=16(厘米),②24×=8(厘米),③16×8=128(平方厘米)。这里学生对题中的“24厘米”和“2:1”这两个条件缺乏真正的理解,而把“24厘米”当成了“2:1”这个比的总数量,这是学生对“按比例分配问题”一知半解的具体表现。

【启示】:培养学生善于洞察数学对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认真分析、深刻理解题意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在解题前、解题中、解题后的反思。

3、分类不当

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解数学题时经常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要依据形式逻辑中关于概念划分的规律,否则,划分所得的

各个概念就会互相包含或交叉,从而混淆不清,不能达到明确概念外延,正确思考解题的目的。

3、重复计算

某些计数问题涉及的数目较大或种类较多,学生采用分类方法进行计数时,分类重复(有时很难做到分类结果不重复),往往容易导致重复计算的错误。

4、思维定势

【案例】::(1)一袋食盐有1/2千克,一个星期后还剩下2/5。用去多少千克?也有一练习题(2)一袋食盐有1/2千克,一个星期后还剩下2/5千克。用去多少千克?题(2)学生解答为1/2-1/2×2/5,显然是受题分数乘加乘减应用题(1)的影响,造成思维定势。这类题目有部分学生做一次,错一次,订正一次,但在以后类似的练习中,他们仍我行我素,一错再错。

【对策】:克服思维定势干扰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坚持一题多变,重视灵活审题,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例题题(1)、完成巩固练习之后,可悄悄出现对比性练习即题(2)学生练习之后统计错误数,将惊人的数据公布,学

生思想定受到巨大地冲击。这样设计练习,将潜在的错误及时呈现,然后通过比较、思辨,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省中引出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确思考。

二、小学生数学常见错误的心理成因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现象,就可以看出,是一些心理障碍导致了小学生的解题错误。这些心理障碍主要包括:

1、精神紧张

由于过分紧张,有些学生表现为对旧知识的联想占优势而导致新知识的联想抑制;或者是由于学生心情过分紧张或过度疲劳等引起的。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由“熟”变“生”,在解题中,新旧知识、相关知识失去联系,从而引起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的记忆相互混淆,互相干扰。如计算圆面积时误用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体积时误用求表面积计算公式等。

2、感知比较粗略

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和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在计算时,由于受到算术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字等。

【案例】把“54”写成“45”;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例如:4-3÷4-3=1。

3、注意品质差

表现为注意的不稳定性和注意分配性不广。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任何一个心理过程自始自终都离不开注意。注意品质的好坏,对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小学儿童注意广度较小,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慢慢扩大。小学生注意稳定性不高,有人对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稳定性作研究,发现7-10岁儿童可维持20分钟,10-12岁的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维持30分钟,小学生同样不善于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正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经验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品质差,所以在计算时往往容易造成错误。小学生在算一道题目时,特别是碰到数目较大,计算较多的题目时,由于注意分配能力差,常会顾此失彼,造成错误,

【案例】:1200-35×4÷7+80=1200-140÷7=1200-20=1180,又如有些学生在连续做了几道乘法题后,其思维停留在乘法上,以致“张冠李戴”。有些学生的注意不稳定,明明在做加法,突然听到同学说声“减”,就错将加法做成了减法,从而造成错误。

4、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现错误。

三、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的教学对策

小学生解题时出现偷换概念、分类不当等逻辑性错误,主要根源还在于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不掌握分类的方法及其依据。为此,加强此方面的教学是纠正逻辑性错误的有效措施之一。

1、深化数学概念教学

(1)较难的概念,突出关键词

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或数学符号来表达的,语句中必定有关键的词语,对于某些较难的概念,讲解中应该突出关键词。比如,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合数。学生往往难以觉察出两个概念中都排除了数1,错误地认为“1是质数”。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理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解上述的关键词,并从中概括总结得出:

(2)复杂的概念,逐层剖析

有些数学概念较复杂,必须逐层分析,由表及里,加深认识。

【案例】:数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概念时,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其中两层含义: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在每一层含义中必须要指出:①所移位数与扩大(或缩小)位数要相对应;②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经过上述剖析,方能使学生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

(3)相关的概念,注意类比

把两类相关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做到由此及彼、互相联系、加深理解的效果。

【案例】:讲解“最小公倍数”这一概念时,可以抓住与其相关的“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进行类比教学,并由此迁移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加强分类思想教学

首先,正确进行分类是运用分类思想解题的前提。其次,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有条理、有层次地了解问题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选择恰当的分类方法与技巧,是正确进行分类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分类合理,达到正确解题、不犯错误的目的。

3、针对错误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引导

(1)针对精神紧张,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联想和想象思维训练,促使学生合理联想,善于联想,并能灵活、巧妙运用于解题之中。

(2)针对遗忘障碍,教学中要帮助这些学生同遗忘作斗争,促

进他们随时温故,训练其理解记忆能力和独立地对知识归类对比的能

力,排除记忆干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3)针对小学生的感知粗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注意重视首次

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方面,要尽量挖掘他们的优点,评价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正面引导。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作出肯定的标志,如用“√”、“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地培养学习兴趣,更加努力地认真感知学习对象,也减少了因感知错误造成算错的情况。

(4)教学中要使学生注意对同类不同法,貌似而质异的题目细

加辨析,分清其本质,扣住其异同,摆脱“第一印象”的左右,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他们分析、综合的能力,训练学生善于理清数量关系,并依此来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5)针对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化

抽象为形象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弄清算理,而且教师应注意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把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要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合理抽象,适当采用“分化”、“瓦解”、“类比”等方法去处理,这种思维障碍便会被不断扫除

总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和错误均是正常现象,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更不能对出现错误的学生“吹胡子瞪眼睛”大发雷霆;而应切切实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彻底根治错误,当错误出现后要肯花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的全过程,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学生自己搬走学习的绊脚石,在后继的学习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类型整理及分析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的表现 1、偷换概念 所谓的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个问题解答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的概念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 【案例】:教学“求平均数”后,学生在作业时曾出现过如下错误:一只轮船从甲港出发,顺水每小时航行24千米,3小时到达乙港。这只轮船返回时逆水航行用4小时回到甲港。这只轮船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错解】24×3÷4=18(千米)(24+18)÷2=21(千米)。这道题实质上是要求这只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上述错误中的结果每小时21千米,是顺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24千米)和逆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18千米)的平均值,即求得的是一个“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平均速度”。 显然上述错误就在于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用“速度的平均值”去替换“平均速度”了。

2、思维肤浅 基本表现:满足对基本知识的一知半解;观察问题局限于表面现象,考虑问题不周全,解决问题中盲目试误的成分大。 【案例】: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不少学生一看到题目后,不加思索地马上列式解答:①24×=16(厘米),②24×=8(厘米),③16×8=128(平方厘米)。这里学生对题中的“24厘米”和“2:1”这两个条件缺乏真正的理解,而把“24厘米”当成了“2:1”这个比的总数量,这是学生对“按比例分配问题”一知半解的具体表现。 【启示】:培养学生善于洞察数学对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认真分析、深刻理解题意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在解题前、解题中、解题后的反思。 3、分类不当 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解数学题时经常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要依据形式逻辑中关于概念划分的规律,否则,划分所得的

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分析

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分析 在小学生的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错误,有些学生由于违反逻辑思维的形式和规律而导致解题出错,也有因其他原因而出错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错误,就会很清楚的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就会启示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对策。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的表现 1.偷换概念 所谓的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个问题解答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的概念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如,教学“求平均数”后,学生在作业时曾出现过如下错误:一只轮船从甲港出发,顺水每小时航行24千米,3小时到达乙港。这只轮船返回时逆水航行用4小时回到甲港。这只轮船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错解]24×3÷4=18(千米)(24+18)÷2=21(千米)。这道题实质上是要求这只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上述错误中的结果每小时21千米,是顺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24千米)和逆水航行的速度(每小时18千米)的平均值,即求得的是一个“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平均速度”。显然上述错误就在于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用“速度的平均值”去替换“平均速度”了。 2.分类不当

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解数学题时经常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要依据形式逻辑中关于概念划分的规律,否则,划分所得的各个概念就会互相包含或交叉,从而混淆不清,不能达到明确概念外延,正确思考解题的目的。 3.重复计算 某些计数问题涉及的数目较大或种类较多,学生采用分类方法进行计数时,分类重复(有时很难做到分类结果不重复),往往容易导致重复计算的错误。 4.以偏概全 分类不当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以偏概全(计算遗漏)、忽视特例。 二、小学生数学常见错误的心理成因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现象,就可以看出,是一些心理障碍导致了小学生的解题错误。这些心理障碍主要包括: 1.精神紧张 由于过分紧张,有些学生表现为对旧知识的联想占优势而导致新知识的联想抑制;或者是由于学生心情过分紧张或过度疲劳等引起的。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由“熟”变“生”,在解题中,新旧知识、相关知识失去联系,从而引起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

从错误中学习小学数学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从错误中学习小学数学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性和准确性的学科,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小学 生常常会犯下一些常见的错误。然而,这些错误并非完全可以被忽视,而是可以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的机会。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常见 错误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出一些错误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一、概念错误案例分析 概念错误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在数学的学习过 程中,概念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这一 问题。 案例一:小明在学习“长方形”的概念时,错误地将其与“正方形”混淆。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他总是将长方形看作是正方形,导致结果 严重偏差。 教育意义: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 存在混淆。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概念的明确性,通过图形、实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同时, 在进行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图形的特点,以避免类似的 错误发生。 二、计算错误案例分析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环节,但也易出现错误。下面通过一个具 体案例来分析计算错误及教育意义。

案例二:小华在进行长除法计算时,由于不仔细,常常在写下运算符号时遗漏或者漏写数字。这导致计算结果完全错误,给她的学习造成了困扰。 教育意义: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进行计算时,学生需要尽可能细致和耐心。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采取有序的步骤,写下每一个过程的计算结果,以便于检查和纠正。 三、性质错误案例分析 数学中的性质是许多概念的重要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容易混淆或者误解某些性质。下面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说明性质错误的问题。 案例三:小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相等,那么他们就是相似三角形,从而忽略了边长之间的关系。 教育意义: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李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存在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到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性质,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应用错误案例分析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应用错误及教育意义。

小学数学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小学数学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常常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运算过程中的疏忽,或者是不正确的应用数学方法等。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 一、整数概念错误 1.1 非负整数与正整数的混淆 在小学数学中,常常会遇到对于非负整数与正整数的理解混淆。非负整数是指大于等于零的整数,而正整数是指大于零的整数。许多学生在运算中会错误地认为非负整数就是正整数,导致答案错误。 1.2 正整数与自然数的混淆 同样地,正整数与自然数也容易被误认为是相同的概念。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整数,而正整数包括自然数以及0。一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未能准确理解两者的区别,从而产生错误。 纠正方法: 在教学中,需要清晰地向学生解释整数、非负整数、正整数以及自然数的定义,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同时,在练习中,可以设置一些涉及这些概念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二、基础运算错误 2.1 运算符的混淆

在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中,一些学生容易混淆运算符的使用。例如,在进行加法运算时误用了减法符号,导致计算错误。这种错误可能是 因为疏忽或者对运算符的理解不清晰所致。 2.2 运算顺序的错误 在多步运算中,学生有时会犯运算顺序错误的问题,比如在计算表 达式时未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纠正方法: 在进行基础运算的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运算符的使用规则,以及 不同运算符的优先级顺序。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运算符的理 解和运用。 三、几何概念错误 3.1 图形命名错误 在学习几何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对图形名称的错误理解。比如将平 行四边形误认为矩形,圆认为是椭圆等。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对图形 的定义不清楚,或者没有注意到图形中的特殊性质。 3.2 图形性质使用错误 一些学生在解几何题时,未能准确应用图形的性质,导致解答错误。比如,在求解三角形面积时未使用正确的公式,或者在判断两条直线 是否平行时未运用平行线的性质。 纠正方法:

小学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矫正方法探析

小学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矫正方法探析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步,往往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误,如算数错误、概念理解不透彻、口算速度慢、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典型错例进行探析,并给出一些矫正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一、算数错误 算数错误是小学数学中最为常见的错误。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没有认真对题目进行阅读,导致理解错误。 2. 过多的心算,导致计算出现错误。 3. 没有化简式子,导致答案错误。 矫正方法: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矫正: 1. 认真阅读题目,发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能够正确理解问题,查找解决方法,避免出现算法错误。 2. 与同学互相讨论,多加练习,增强口算能力,从而能够减少算法错误。 3. 当计算过程较复杂时,务必化简式子,将其变为易于计算的简单式子,从而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二、概念理解不透彻 概念理解不透彻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学生们往往把重点放在了操作上,而对于概念理解相对不够深入。 例如在学习约分时,学生只会进行约分操作,却不懂得简化分数的概念,甚至不知道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1. 通过举例说明,使学生能够对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借助视觉教具来示范概念,以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力。 3. 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像,从而加深概念理解。 三、口算速度慢

口算速度慢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问题,很多学生耽误时间在口算上而错过了更深入的思考。 对于口算速度慢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口算能力的练习。 2. 学习数字技巧,提高数字意识。 3. 制定计算机制,练习常用口算公式。 四、书写不规范 书写不规范是小学数学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这种问题报道如下: 1. 数字写小、写不齐,不易阅读。 2. 笔迹潦草,不清晰。 3. 计算过程,没有列好步骤,不利于老师后期的检查和批改。 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以下措施: 1. 主动找出自己的问题,有意识的强化个人的书写规范。 2. 规范化计算、列公式,逐步提高书写整洁度。 3.积极参加书法和绘画比赛,提高自己的手写技巧。 总结 小学数学中的典型错例比较集中,主要涉及算数错误、概念理解不透彻、口算速度慢以及书写不规范等方面。为了矫正这些问题,学生需要提高对题目的认真阅读,通过更好的口算训练,加深对于各种数学概念的理解,规范写作,加以强化,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出现错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每天的学习中,总会有部分学生犯错,原因有很多,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另外有学生的年龄决定的思维特点,也有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后果,只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避免错误。 我们仔细分析了学生的作业,发现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 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谈错误的症结以及解决措施: 1.计算方面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1.1计算审题不认真。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中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大纲中特别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的进行计算。 学生在计算方面出错主要有这几类。 (1)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比如:把96×5= 误写成69×5 还有时把" ×"误写成"+"。 (2)乘法口诀犯迷糊,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不一致。 (3)书写错误。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比如:把6出头太短写成和0差不多,再往下计算时自己也弄不清了就按照0计算了。 (4)竖式计算错误率高。该进位的不进位,该添0的不添0,有的还会出现多添0。比如:"208×2"学生算是二八十六不会进位,中间的0还会忘乘。(5)概念不清。比如:等边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时能不清了会疑问等边的怎么又会是锐角三角形了。 (6)算理不清。如去括号、加括号法则不能达到灵活应用,导致下一步的计算错误。比如:148-(79-52)错做成:148-79-52。

(7)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会严重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25÷5,36÷4,56÷8"等题后夹一道"20+4",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20÷4"。 (8)心里素质差。这一类的学生心理脆弱,平时练习准确率很高,但一到正规考试心里发慌,遇到熟悉、简单的题目还能稳定的做。当遇到数据较大、外形复杂或陌生的特征时,心里着急心慌不定引起心手不一慌乱出错。 1.2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让孩子懂得计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熟练就是反复练习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算的又对又快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灵活就是使学生遇到问题会具体分析和思考,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灵活地解决问题。我想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1)培养计算的兴趣。计算枯燥乏味、单调,学生很容易厌倦。这时需要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单一的练习模式。例如:做游戏比赛、抢答、同学之间互出题互检查、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书写。计算过程中的书写错误,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出现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规范书写,才能保证他们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这样就避免了好多不认真导致的错误。 (3)培养认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升学显得非常重要,很多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求学生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符号,三要手脑并用,眼看着、手写着、脑想着,做到旁骛所思,心无所想,三者合一。具体的要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计算、自主检查、深入反思,更要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4)在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做出必要的突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生成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对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与纠正

小学数学常见错误与纠正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 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因此,及时发 现并纠正这些错误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 错误一:忽略运算符的优先级 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小学生往往会忽略运算符的优先级,从左到右 直接计算。例如,在计算表达式“8 + 2 × 3”时,他们会直接得出结果为30,而正确答案应该是14。这是因为乘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在进行 计算时应该先计算乘法部分。 纠正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运算符的优先级。例如,可以用实际物体或图形来演示乘法和加法运算的顺序,帮 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错误二:倒数的概念混淆 小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常常会混淆倒数的概念。例如,他们会将3 的倒数误认为是-3,而不是正确的1/3。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倒 数的概念,将其与负数混淆。 纠正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概念。例如,可以通过水果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倒数是指一个数与1的商,而不是 一个负数。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这一概念。 错误三:单位换算错误 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小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例如,在进行长度单 位换算时,他们容易将1米等同于100厘米,而正确答案应该是1米等于1000毫米。 纠正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常见的单位换算 关系。例如,可以让学生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换算练习。 错误四:小数和分数的混淆 小学生在学习小数和分数时,常常会混淆两者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他们可能会将小数和分数相加时,直接按照小数的运算方法进 行计算,而不是先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再进行运算。 纠正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例如,可以用一个长方形代表一个整数,将其分割成等分的部分,帮 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 生巩固运算方法和转换技巧。 错误五:计算速度过快

小学一年级数学错题分析

典型错题分析: 一、看图写钱数 〔1〕最根本的题目,班里有6人错。〔2〕考查知识点:认钱、计算和换算,班级错误集中的一题。 解题方法:先分类圈出相同单位的钱数,再计算:1元+1元+2元是4元;5角纸币+5角硬币+2角纸币=12角=1元2角,1元2角+4元=5元2角 二、看图写钱数属于基此题,没有掌握的同学在课堂听讲上明显没有集中注意力,典型错例为18.50元=〔18〕元〔50〕角7.40元=〔7〕元〔40〕角 解题方法: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表示"分",家长可根据孩子卷面的错误进行相应练习,也提出严肃批评,最根本的题目都没有答对,可见听讲没有用心,练习度也不够。 三、填单位错的把铅笔8〔〕的单位填成了8〔元〕的可见孩子的生活经验缺乏,没有廉价、贵的概念,可以举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讲解补充相关知识,如常见的学习用品铅笔、钢笔、练习本、橡皮等的一般价钱和常用单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价钱。 四、根本训练题型:复合单位换成单一单位,单一单位换成复合单位 五、人民币换算不同单位的比拟大小还要单独训练 类型:6元7角和7元比拟大小,3元5角和35元 20角和2元,算式和数进行比拟,数和数比拟 班级典型错例记录: 人民币计算典型题目: 2元-5角= 元角 6角+7角= 元角 1元5角+5角= 元

教给孩子排序方法:把价钱抄在草稿纸上竖着排列,相同单位对齐,进行标号,再按照题目要求答题。 如: 13 元 5角 35 元 48 元 3 元 5角 先比拟"元"之前的数的大小,再比拟"角"前面数的大小,进行大小按题目要求标号再排序,填写在卷子上。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的错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以下是常见的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粗心、马虎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因为粗心或马虎造成一些低级错误,例如错写数字、错位相减、漏算等。对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提醒孩子在计算时要认真细心,不要草率出手。 二、基础不扎实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基础训练,帮助孩子加强口算能力和运算符号的掌握。 三、概念理解不透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彻,那么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和计算。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概念的讲解,帮助孩子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 四、缺乏兴趣 如果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就难以全身心地去学习和计算。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尽力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可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实物演示、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五、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分心,导致出现错误。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做较难的计算题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心急,细心认真。 六、思维惯性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可能存在思维惯性,即依据经验和惯性思维来计算,而忽略了某些特殊的细节或情况,导致计算错误。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在计算时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死板地按照经验和惯性思维来计算。 综上所述,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孩子提高计算水平。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错误总结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错误总结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常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疏忽、理解 上的困惑或者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导致的。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错误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第一个常见错误是计算符号和运算法则的混淆。在数学计算中,符号和运算法 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学生往往会混淆加法和乘法的符号,并且在应用运算法则时出现错误。例如,将两个数相加时却使用了乘法符号,或者在进行括号运算时,没有正确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法则的理解,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记忆。 第二个常见错误是对小数的不熟悉。小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 许多小学生对小数的理解程度不高,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例如,将小数看作整数,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小数的比较。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应该通过练习将小数转化为分数的形式,学会使用数轴和分数线段进行比较,以提高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个常见错误是在解题过程中忽略了问题中的条件。许多数学问题在描述中 会包含一些条件,而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忽略这些条件,导致最后的答案错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解题前仔细阅读问题,将问题中的条件和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并在解题过程中合理应用。 第四个常见错误是单纯地追求答案,忽视了解题过程。在数学学习中,重要的 不仅是得出正确的答案,还有解题过程本身。然而,有些学生为了追求速度或者懒惰,忽略了解题的过程,直接写下答案。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而且容易导致一些低级错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题计划、按步骤进行解题以及检查答案等。 第五个常见错误是对单位的不理解。在数学学习中,单位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然而,有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忽略单位,导致最后答案错误。解决这个问题

小学数学知识使用常见错误分析

小学数学知识使用常见错误分析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准确性的学科,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刻,计算方法不正确,或者缺乏注意力等原因。本文将分析一些小学数学知识使用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加减法中的进位借位错误 在小学阶段,加减法是最基础的运算,然而很多学生在进行进位和借位时容易出错。例如,在计算54+38时,学生可能会将4和8相加得到12,而忘记了需要进位,结果得到的答案是512。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解决方法: 1. 强调进位和借位的概念:老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示来解释进位和借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 2. 反复练习:让学生多做一些进位和借位的练习题,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乘法口诀表记忆错误 乘法口诀表是小学数学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之一,然而很多学生在记忆时会出现错误。例如,学生可能会将7乘以8记成56,而忘记了正确的答案是56。 解决方法: 1. 制作乘法口诀表: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制作乘法口诀表,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来加深记忆。

2. 创意记忆法: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创意记忆法,例如将乘法口诀表与有趣的图像或故事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三、几何图形的错位和错认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生在识别和绘制图形时经常会出现错位和错认的错误。例如,学生可能会将正方形和长方形混淆,或者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错认为相同的图形。 解决方法: 1. 观察和比较: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图形。 2. 实际应用: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学生将几何图形运用到生活中,加深他们对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四、问题解决思维的欠缺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还包括问题解决思维的培养。然而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缺乏思考和分析能力,容易陷入困惑和错误。 解决方法: 1. 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多样化的问题,既包括基础计算,也包括实际应用和推理思维等,帮助学生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2. 鼓励思考和讨论: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考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的错误使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强调概念理解、反复练习、创意记忆法、观察比较、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思维的培养等方法,可以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确实是粗心和马虎,专门小学时期小孩们的好奇心重,心态不稳固,因此总是专门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在做题或者上课听讲的时候不能够全神贯注,考试时往往也会因为粗心和马虎而做错题,即使平常会做甚至把握专门好的知识也会做错,下面的一些实例确实是小学生在平常做题中容易做错的典型。 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如此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600÷3×10 =200×10 =2021(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2021米。 [常见错误] 600÷10×3 =60×3 =18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180米。 [分析] 解答上题先要求出1分钟行的路程,再求出10分钟行的路程。错解中把3分钟行600米,看成了10分钟行600米,因此,第一步求单位量的数值就错了,后面再去乘以3是毫无道理的。防止出错的全然方法是解题时要找准对应的数量。如上例,3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是600米,10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 判定题 (1)整数确实是自然数和0.() (2)自然数确实是1、2、3、4、5等等如此的一列数.() (3)最小的一位数是0.() (4)3是由3和0组成的.()

[解](1)×(2)×(3)×(4)× [常见错误] (1)√(2)√(3)√(4)√ [分析] 小学教科书里曾说过“自然数和零差不多上整数”,但这并不是给“整数”下的一个定义,而只是指出自然数和0都属于“整数”的范畴.然而,有些人以为这确实是整数的定义,并把它倒过来明白得,说成“整数确实是自然数和0”,如此就把整数这一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因为整数不仅包括自然数和0,而且还包括负整数。 小学教科书里说“我们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叫做自然数.”那个地点自然数只指这一列数中的一个个的数,1、2、3、4、5等等如此的一列数叫做“自然数列”,“自然数”与“自然数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利用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符号,结合数位来记数的,同时规定了一个数最左边的数位(数的最高位)不能为0,即不承诺显现0253、00368的形式(编码除外)的数.像0253、00368之类的数码也不能称之为四位数、五位数.否则,关于一个数就无法确定它是几位数,也无法正确记数了.关于一位数来说,它的最高位是个位,依据最高位不应为0的规定,最小的一位数就因此是1,而不是0了。 数的组成是在数数的基础上产生的,3是1和2组成或2和1组成,那个地点的1是1个计数单位,2是2个计数单位.0尽管也是一个数,但它不是计数单位,也不含计数单位.不管多少个0,都不可能组成一个自然数.也确实是任何一个自然数,都不可能由0来组成。 填空题 (1)个级的单位是(),亿级的单位是()。 (2)和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解](1)个级的单位是(一),亿级的单位是(亿)。 (2)和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9999)和(10001)。 [常见错误]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word文档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粗心和马虎,尤其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重,心态不稳定,所以总是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在做题或者上课听讲的时候不能够全神贯注,考试时往往也会因为粗心和马虎而做错题,即使平时会做甚至掌握很好的知识也会做错,下面的一些实例就是小学生在平时做题中容易做错的典型。 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600÷3×10 =200×10 =2019(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2019米。 [常见错误] 600÷10×3 =60×3 =18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180米。 [分析] 解答上题先要求出1分钟行的路程,再求出10分钟行的路程。错解中把3分钟行600米,看成了10分钟行600米,

因此,第一步求单位量的数值就错了,后面再去乘以3是毫无道理的。防止出错的根本办法是解题时要找准对应的数量。如上例,3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是600米,10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 判断题 (1)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 (2)自然数就是1、2、3、4、5等等这样的一列数.()(3)最小的一位数是0.() (4)3是由3和0组成的.() [解](1)×(2)×(3)×(4)× [常见错误] (1)√(2)√(3)√(4)√ [分析] 小学教科书里曾说过“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但这并不是给“整数”下的一个定义,而只是指出自然数和0都属于“整数”的范围.然而,有些人以为这就是整数的定义,并把它倒过来理解,说成“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这样就把整数这一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因为整数不仅包括自然数和0,而且还包括负整数。 小学教科书里说“我们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叫做自然数.”这里自然数只指这一列数中的一个个的数,1、2、3、4、5等等这样

小学数学解题常见错误分析

小学数学解题常见错误分析:四则计算—整、小数的除法运算(3)除法 例1(1)3286÷44。 (2)3286÷46 (3)780÷15。(4)165÷24。

[分析] 上述各题都是试商不准而造成计算错误,因为商一般是“试”出来的,没有固定的法则,很难一次试准。为了提升试商的准确性,一般的教材是采用把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方法试商,但是用这种方法试商,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这里我们重点只研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1)、(2)题来看,用“四舍五入”法看成整十数后,比原除数增加或减少的数较大时如(44看成40就少了4;46看成50也多了4),很可能出现试商不准的现象。如果(1)题改为3286÷41,那么把41看成40试商8就准了;(2)题改为3286÷49,那么把49看成50试商6也准了。所以,凡除数个位数是4、5、6的,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很可能出现初商过大或过小的现象,即“四舍”试商可能初商过大;“五入”试商可能初商过小。从(3)、(4)题来看,它们试商的准确性更小(3)题是初商2不准而要改5;(4)题是初商8不准,而要改商6。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因为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的缘故,如果除数十位上的数是1或2,个位上又是4、5、6,那么用“四舍五人”法试商就很不准确了。 所以,除数十位上的数愈小,把它看作整十数试商的准确性就愈小。我们能够用提升十位数是1、2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口算水平的方法,使这类题的试商更准确,即直接用口算求商,不必再把除数“四舍五人”看成整十数 例2(1)7622÷37。 (2)7313÷43。 (3)2500÷20。 [解](1)7622÷37=206。

小学数学知识的使用常见失误

小学数学知识的使用常见失误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严谨性的学科,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数学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数学成绩,还会对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知识的使用常见失误,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概念混淆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们经常会将一些概念混淆。例如,他们可能会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这种混淆不仅会导致他们在计算题中出错,还会影响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的区别。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纸片围成一个图形,然后让他们测量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二、计算错误 另一个常见的数学错误是计算错误。学生们可能会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粗心或者疏忽导致的错误。例如,他们可能会忽略掉小数点,或者在计算过程中漏掉一步。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学生们应该养成仔细检查计算过程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完成计算后,再次仔细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此外,学生们还可以使用计算器来验证他们的计算结果,以确保准确性。 三、应用问题的困惑 在解决应用问题时,学生们常常会陷入困惑。他们可能会在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转化问题为数学表达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这种困惑会导致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或者无法解决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使用图表或者模型来帮助理解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们绘制图表来表示问题中的变量和关系。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四、记忆错误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们还经常会出现记忆错误。他们可能会忘记一些重要的公式或者规则,导致在解题时无从下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应该养成复习和记忆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定期复习数学知识,并提供一些记忆技巧和方法。例如,可以使用记忆卡片或者制作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重要的公式和规则。 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的使用常见失误包括概念混淆、计算错误、应用问题的困惑和记忆错误。为了帮助学生们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区别,鼓励学生仔细检查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使用图表或模型来解决应用问题,并提供记忆技巧和方法。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们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三四年级数学错例分析

小学数学三四年级数学错例分析 错误未必都是不好的,其实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只有我们老师能够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它能够给我们的老师,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一笔无形的财富。本学期,我在教学中留意收集了三四两个年级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典型的错误。这些错例中,一些错题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一些错例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纵观这些错题,导致学生出错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能发现出错背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也许会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经过整理和分析,根据产生错误的原因我将这些错误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审题不清,对题目要求不明确或理解不到位,导致出错。例如错例中的比较数的大小,题目要求按从小到大排列,学生在解答时却按从大到小排列;再如作图时题目要求画平行线,而学生却画成了垂直线等等。这种错误说明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学习时的浮躁心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细心不够,将题目的数字、符号、单位等看错或抄错,导致出错。这种错误在小学中年级段比较常见,在个别学生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生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仔细看题,回头检查的习惯。当然这与中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正处于习惯养成期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要减少这种错误的产生,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点点渗透、慢慢培养,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方法不熟练,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对方法理解不深刻,掌握不熟练,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导致出错。例如三年级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四年级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都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类型。出错点主要集中在商的位置、商与除数的乘积的位置,特别是“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错误尤其多,这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因为除法竖式的写法比起乘法要复杂一些,既要考虑商的位置,又要写对商与除数的乘积位置,还要应用乘法进行试商调商。应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算理,还要重视格式的强调,更要进行必要的训练,特别是难点的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减少错误。再如四年级的角的度量和画角,这也是学生出错较多的一个问题,正如错例中所呈现的那样,错误原因往往是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是方法问题,例如不分里外圈的刻度(将40度看成140度),不注意刻度的方向(将65度看做75度)。另外在操作中不够严谨细致,导致误差较大。在教学和练习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量角器,理解量角器与角之间的联系,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并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方法的掌握,重视学生估计角的大小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量角画角的正确率。 四、基础知识不扎实,在应用时不能够得心应手,导致错误。例如学生在计算乘法时,方法基本上没有大的问题,但由于乘法口诀不够熟练,或对进位加法不够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四种错误类型分析附练习题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四种错误类型分析,附练习题 简便计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 简便计算题型 1.同种运算想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就是为了结合。 2.有乘有加(或有减)有相同数,要想乘法分配律,无相同数找倍数关系变相同数用乘法分配律。(即,两个乘法算式相加或相减,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3.加减混合运算,看清数字特点,用好减法的性质。 4.乘除混合运算用好除法的性质(即乘除法添、去括号规则)。

5.牢记见25想4,见125想8,见5想2等积能凑整的特殊数字,用好商不变规律。 6.无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性质,用好搬家规则。 简便计算错误问题的分析 错误类型一:当学生学完“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之后,学生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一种意识。 如像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始终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才简便,于是在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673-137-373=673-(137+373),而不会用673-373-137。 很多学生对减法性质的逆用感到很困难,如会出现962-(62+45)=962- 62+45=135;2548-(748-452)=2548-748-452=1348。 错误类型二: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后,会出现以下错误:(4+40)×25=4×25+25;67×38+62×67=(38+62)×(67+67)。 错误类型三:在学完五个运算定律后,出现如125×32×25的题目时,学生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会出现125×32×25=(125×8)+(4×25)。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共5篇)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共5篇) 第一篇: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2012-04-26 20:13:03) 标签: 教育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常有很多知识点,课堂上讲解的非常详细,并且学生也掌握的十分好,但是在下一步的作业中却显现出了不一样的情况。到底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存在别的因素,影响干扰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引起重视,并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数学作业;错例;字迹;审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业是每天必须完成的,这也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的知识点反复强调,也进行了练习,感觉学生掌握的较好。可是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种种错误,令老师十分头疼,下面我就以自己所带的一年级数学为例,浅谈下自己对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中所经常出现的错误及原因的一些认识: 一、作业中数字,数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 这是在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比如“0”与“6”互相书写不规范;8”写成由两个圆圈上下组合而成的;=”写的长短不一;应用题没有写单位;改错误时格式不规范等。造成这样的错误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入学前学习不规范。每个孩子入学前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数学知识,比如像数字,如果没有正确的规范的书写指导和练习,在孩子头脑中留下的就是错误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在孩子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2.做作业时态度不端正。数学作业中简简单单的几个阿拉伯数字也是体现作为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俗话说“字如其人”,在学习中对于学生而言写的每一个字都代表对学习的认真度,更进一步说可以预见以后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在每次批改作业中可能都会发现规律是字迹端正的作业通常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往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 之克、千克、吨的换算 我们都知道: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但是对于克、千克和吨之间的换算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现在我们对于这些错误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错例1 :20千克=(2000)千克 30吨=(3000)千克 ( 5 )千克=50000千克( 3 )吨=30000千克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这样告诉学生: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之间,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添上3个0,小单位化成大单位,去掉3个0。这样学生脑子中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2后面加3个0就可以了,他们往往忽视了,原题是20千克,2后面本来就有一个0。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向学生强调相邻两个重量单位的换算,大单位化小单位,在原数字的基础上添上3个0,不要忘记原来数字后面的0。错例2:400克 > 4千克 在学生的意识里400>4,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后面的单位是不同的,应该先将单位化统一,在进行比较。因为4千克=4000克,而400克<4000克,所以400克 <4千克。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找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还要明白学生为什么会出错,产生错误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便于我们更好的有效教学。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 之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混淆 我们在看作业时,常常会发现学生容易混淆化简比和求比值。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例:1 .求比值 12:18=4:6 0.5:1.5=5:15=1:3 2.化简比 12:4=3 0.8:2=0.4 出现这种错误,主要还是因为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楚。 化简比和求比值主要区别体现在计算结果上,化简比最终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它是比的形式,而且前后项应该互质;求比值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它的关键在于求值。 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应该给学生强调化简比的结果关键是“比”,而求比值的结果关键是“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