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202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概况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

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三)元杂剧和节日

1.(多媒体出示问题,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学生抢答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案提示:杂剧。宋代和元代。

2.图片展示

3.看图,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

答案提示:春节(古代叫元旦)。

4.(多媒体展示诗句)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答案提示:依次为中秋、元宵节、端午节。

目标导学二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1.音频展示(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多媒体出示对“词”的定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3.(多媒体展示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填空)提读教

人物代表作贡献

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

几时有》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

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李清

《声声

慢·寻寻

觅觅》

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

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

辛弃

《西江

月》

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

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

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

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师指出: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

(二)元曲

1.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曲的代表人物)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

答案提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目标导学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了生活在北宋去感受宋代气象万万千的都市生活。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的发展。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

治通鉴》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了解宋朝传统节日习俗的特点;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

(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师: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是哪个?

生:春节。

师:人们在春节里都有哪些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吃、穿、行、娱乐等方面)

师:好,刚才几个同学从办年货、吃年饭、拜年等方面讲述了我们过年的情景。那么,宋朝时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阅读教材“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2.瓦子见闻记(角色体验,感悟东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

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

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

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

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

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广告旗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

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

生1:商贩的各种吆喝叫卖声。

生2:说书、杂剧演唱声。

生3:车马声、驴叫声、讨价还价声……

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北宋城市的发达,商业市场的繁荣。

生2:我想到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悠闲。

生3:我想到了当时文化娱乐的丰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师:热闹繁华的瓦子和勾栏,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连我们都不禁羡慕起来。现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想想,这样的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1:因为城市人口多,经济文化发达,商业贸易繁荣。

生2:因为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多样。

师生共同总结: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阶层壮大,归根结底,都与当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

3.图片展示

杂剧演员

4.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提示:杂剧。

5.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

提示:春节(宋代叫元旦)。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

6.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提示:依次为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

目标导学二:宋词

1.经典展示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阅读教材,了解宋词相关内容,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

提示: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1.阅读教材,了解元曲相关内容。

提示: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

提示:(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2)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3)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目标导学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阅读教材“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了解其基本情况。

提示: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2.学生根据教材回答《资治通鉴》的地位。

提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

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宋元时代感受了气象万千的都市生活。在宋元时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条件下,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角色展示的精华之一就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升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完成学科能力目标;及时依托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重点 宋元时期大都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宋词元曲。 难点 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漕运和都市街景的图片) 教师: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元时期的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都有哪些呢?这时期的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教师: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1.繁华的大都市 教师:宋元时期在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 材料据估计,汴京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1/3;临安人口最多达120万。现代学者周继中在论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认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过110万。 学生: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和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并归纳宋代社会生活出现丰富多彩现象的原因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并透过历史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借助图片材料,音乐视频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视频、《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出示《清明上河图》,提问学生,看到这幅画的感受。教师简述这幅画,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 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师:宋元时期在当时世界上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

202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概况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 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三)元杂剧和节日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难点:繁华的都市生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两大方面的内容,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元曲的发展演变,使之成为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而宋词、元曲又异曲同工地反映和提炼各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两方面之间相互关联,雅俗之间互动促进,共同勾勒出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学习这两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3)宋元时期大都市 展示相关材料,如吴自牧《梦梁

[板书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有很多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2.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3.传统节日和习俗流传至今 二、宋词 1.特点:新体诗歌(长短句) 2.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 1.特点:戏曲,综合性舞台艺术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著名的大都市 1. 北宋的开封 北宋开封(东京)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开封一角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热闹的庙会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该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四五百间。每月开放5次,供百姓交易。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次庙会,人流如潮,还有各种傀儡戏、杂技等表演。元宵节时,甚至有皇家乐队来演奏,热闹非凡。 2. 南宋的临安

南宋临安 南宋皇城图——临安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3. 元朝的大都 此汗八里大城(即元大都)之周围, 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质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 ——《马可·波罗行纪》 (二)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1. 原因:①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商业的繁荣;②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2. 表现: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概况:瓦子,又叫瓦舍、瓦市、瓦肆,简称“瓦”,是固定的娱乐中心。游人看客往来其中,川流不息。因为他们来时如同瓦合,去时如同瓦解,因此以“瓦”称呼。除了都城外,不少城市也有瓦子。也有专家认为瓦子应该是城市中的一种方形市场,四周有酒楼、茶馆和各种商铺,中间是定期集市,它是坊市制度打破后形成的一种城市综合性市场。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瓦子中还有各种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等。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2)勾栏: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 概况:勾栏,又叫勾肆、游棚,简称“棚”,设置于瓦子中,与瓦子有时互为同义词。它的原意为栏杆,是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有戏台、戏房(后台)、腰棚(观众席),四周以栏杆圈围起来。每座瓦子中都有勾栏,少者一两座,多者十余座。各种艺人在此卖艺谋生,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等等。 勾栏勾栏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 (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 (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 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生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 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教师讲述: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学习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的城市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图片展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教师指出: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感受大相国寺当年的繁荣场面。 2、瓦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瓦子”和“勾栏”“瓦子”里面为什么很热闹 学生回答: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因为瓦子里面有专供表演的“勾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演项目,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等,还有提供交易的摊位,出现了各种服务性的行业,如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图片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学生思考:瓦子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选题依据本课是全新的内容,也是宋元时期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加强的结果,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宋元的历史;另外,由于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现在很多生活习俗都可以在历史中寻得渊源,学习本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 标要求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教材教材 分析 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分别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在“繁华的都市生活”这一部分,教材依次描述 了北宋开封大相国寺的繁华景象,瓦子的热闹非 凡,杂剧的喜闻乐见,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通 过这几方面的描述,我们对宋元时期的都市面貌 和市民生活有初步了解。关于宋元时期的文化,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词和元曲两种文学形式。本课 两部分内容多,教学时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学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表格归纳、诵读赏析 设计依据:学生通过神入历史,有效激活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知;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加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并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反复诵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 学 环 教师教学 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节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播放《清明上 河图》视频 2、出示史料: 西方学者对宋元 都市生活的评价 ◆13世纪(宋元时 期)中国在诸领 域……具有一切 理由把世界上其 他地方仅仅看作 蛮夷之邦。 ◆当时一位欧洲 君主的生活水平 还比不上东京城 里一名马夫。 欣赏视频,品味语 句,感受宋元都市 的繁华 创设情境, 利用画面 和文字双 重视觉冲 击,让学生 对了解宋 元都市和 文化充满 期待,极大 调动课堂 积极性和 参与度。 课堂设计思路虚拟情境,师生踏上“时空列车”,开启“都市之旅”、“文化之旅” ◆都市之旅——热闹非凡游瓦子、丰富多彩乐节日、喜闻乐见赏杂剧 ◆文化之旅——瑰丽多彩话宋词、雅俗共赏品元曲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三个子目存在内在关联: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元曲的发展演变,使之成为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而宋词、元曲又以不同方式反映着各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雅俗之间的互动促进,共同勾勒出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第一子目中,教材从都市和市民生活两个角度介绍了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华。宋元时期最有名的都市有开封、临安和大都。宋元时期在都市中新兴的事务有“瓦子”“勾栏”和“杂剧表演”。学习本子目时,教师可利用图片材料,给学生呈现“瓦子”“勾栏”“杂剧表演”的实例,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繁荣的原因是本子

目的难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经济和阶层两个层面去寻找原因。 经济方面:宋元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其中坊市制度取消是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的重要体现。 阶层方面:城市的繁荣推动这一时期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和生活水平提高,由于市民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因而对业余生活的需求多样化,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宋词和元曲的流行,正是得益于宋元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便于人们书法思想感情,因此两宋时期,词逐渐兴盛起来,并取代诗成为文学的主流。元朝时,国家再次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城市经济繁荣,为元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元朝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交融,促使元曲发展成为主要的戏剧艺术形式。 第二子目中,教师对宋词和元曲的流行作简略讲述即可,重点应放在对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三位词人作品的分析,以及对关汉卿《窦娥冤》(节选)的赏析,从而加深学生对宋词、元曲总体特点的认识。宋词主要有两大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气势磅礴,后者委婉细腻。元曲的特点是明白如话。 第三子目中,教师讲清楚《资治通鉴》的成书年代、作者、体例和内容即可,可采取列表法与《史记》作对比。事实上,《资治通鉴》既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史学家对前人历史的反思,也寄托了宋朝君臣对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2. 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3.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讲授新课:师展示三幅图,请同学们点出三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一、都市生活 1、大都市 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开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元宵节时更是热闹非凡。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后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 2、市民生活

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瓦子 师:什么是瓦子: 生: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设问:瓦子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生: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师:想象一下你在瓦子都可以进行哪些休闲活动? 生:看戏剧表演。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3、重要节日 你猜我猜:诗词中的宋代节日与习俗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古称“元旦”)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 《生查子·元夕》北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月亮中秋节)

七下历史公开课教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题研究教学案 课题单元第一单元课 型 新 授 教学 课时 一 课 时 授课 时间 主 备 人 12、宋元时期 的都市与文化 教学目标1、观察地图和时间标尺,从宏观上构建时空观念。 2、欣赏清明上河图,设置进城、逛街的情景,感受城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3、纵向联系,感受唐宋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变迁,探究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知 识 结 构 图 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市民阶层的形成壮大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教 学重难点重点:宋词、元曲及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 难点: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探究城市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习起 点预测 宋词、元曲是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 学习困 难预测 探究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教具《清明上河图》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12、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繁华的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市的繁华:物质文明—商业繁荣 精神文明—瓦子勾栏 时代文学:从瓦子勾栏走来的宋词元曲 教学反思呈 现 现 象 结合《清明上河图》,情景设置,赵清进城---赵清逛城---赵清逛夜市。 让学生观察图的信息,走进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构建了知识的联系。 归 因 分 析 《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时代的绘画作品,无疑是最好的历史史料,形象直观。因为是给初一学生讲,所以结合学情创设了历史情境,虚拟人物进城、逛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科素养展。这个城是穿越千年的北宋都城,初步形成时空概念,在欣赏观察清明上河图的同时,又出示大量史料,使文物和文献多方面互证,形成学习历史重证据的史证意识。在感受繁华都市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每一步都潜移默化进行了知识的联系,如: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市民阶层的形成壮大 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 改 进 措 施 1、给予学生的问题需要更加精准,不能太随意。 2、学生活动组织需要更加有效小。 3、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 学 习课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质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从知识结构方面来看,刚刚小学毕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还比较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还比较简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看,能力水平不一,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欣赏《清明上河图》,说一说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而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正是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结合导学案所提供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认识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承接宋元时期的经济概况,从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方面来介绍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是宋元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的结果。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元都市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其丰富,城市的生活多姿多彩,宋元文化也得到巨大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的许多社会风尚都值得后人赞叹,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学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宋元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新高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 【教学重点】 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繁荣的原因。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题: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 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1)承前:在隋唐繁荣文化的基础上,宋元继续发展并有了创新。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文学主要形式由唐诗转变为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 (2)阶段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继朝代与政权的更迭与宋代经济发展的学习后,本课是对该时期在社会文化方面的总结。 (3)启后:为第三单元明清的小说艺术和戏曲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本课分为3个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结构相一致。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整合为两部分:一、梦回东京一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二、灿烂文化一一宋词元曲史书画。都市的繁华为灿烂的文化奠定物质基础,灿烂文化又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都市生活。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300字以内) 1.了解宋元时期大都市的变迁,知道新出现的瓦子、杂剧和节日等繁荣的都市生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知道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探究文学形式主要由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变化的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理解宋元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知道宋元时期的文化影响世界深远,坚定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 1.重点: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2.难点:探究宋元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 1.新课导入。 设问:作为普通市民,如果你可以穿越回中国古代,你会选择唐朝还是宋朝?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话简介反映出宋人的生活和消费水准明显超过了唐朝,其背景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外历史纲要•上》通过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宋朝的繁荣,从而穿越回宋元时期感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2.正课讲授。 一、梦回东京一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分别从大都市、市的变化、大相国寺、瓦子、传统节日等方面,通过地图、图片、文字(诗歌)等多种史料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方面感受宋元 繁荣的都市生活,概括为如下具体方面: 商业活动: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剃头、相面、算卦等体育活动:武术、相扑、蹴鞠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 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 些讲究?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问题1】 观察图片,阅读54页相关史事,思考: 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有哪些?北宋开封最繁华的是何处?描述一下繁华景象? 【问题2】 观察图片材料,结合所学,思考 1.图片资料反映的是什么场所?这种场所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课堂活动: 观察《清明上河图》,假如你穿越到了宋代,在开封的瓦子里转了一整天,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吃到什么?买了些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问题3】 观察图片《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这种表演形式何时兴起? 【问题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 阅读诗句,思考:

该诗句反映了哪个传统节日?宋代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这些节日的?这些节日习俗对今天有什么影响? 二、宋词 【问题1】 1.说出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作名篇,选择其中最喜欢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其风格特色。 2.列表概括宋代杰出的词人及其代表作品 【问题2】 课堂活动:宋词品诵会 分组活动,选择本组最喜欢的一首宋词,全组合作,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配乐朗诵、书法作品、词配画、表演等),班内进行分享展示。 三、元曲 看图思考:你知道图片反映的是哪部作品吗? 元曲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有什么特点?元曲四大家是指哪些人? 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精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概况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 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三)元杂剧和节日 1.(多媒体出示问题,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学生抢答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是什么时候?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学习目标】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审美观,提高鉴赏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新课解析】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宋元时期的大都市 1、著名的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时的大都等。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大相国寺,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位于开封闹市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千百年来,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戏剧、小说的喧染,使其驰名中外,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观音、鲁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使它更具有传奇色彩。 大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清朝建筑,形式上重檐歇山,层层斗拱相迭,覆盖着黄绿琉璃瓦。殿与月台周围有白石栏杆相围。八角琉璃殿于中央高高耸起,四周游廊附围,顶盖琉璃瓦件,翼角皆悬持铃铎。殿内置木雕密宗四面千手干眼观世音巨像,高约七米,全身贴金,相传为一整株银杏树雕成,异常精美。钟楼内存清朝高约四米的巨钟一口,重万余斤,有"相国霜钟"之称,为开封八景之一。 2、瓦子的出现 (1)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瓦子的出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第12 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大都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知道宋词、元曲的流行及其代表作。 2.理解商业繁荣与都市生活和文化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围绕都市商业繁荣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以赏析《清明上河图》为主线,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运用分析史实材料、识读图片等方式把握本课重点知识,通过欣赏宋元时期的词曲体会宋元文化。最后理解归纳商业繁荣与社会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达成共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文化,认识到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是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基础,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宋元时期大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宋词元曲与《资治通鉴》。 难点: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清明上河图》展示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 【导入】有人曾问财经作家吴晓波:“如果你能穿越,最想回到哪个朝代?”他想了一下说:“宋朝吧。……宋朝是一个不太强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他为何有此感言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板书课题),共同体味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元文化的优美华章。 【学习聚焦】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宋元都市的风貌和节日习俗; 2.掌握宋词和元曲的杰出代表; 3.掌握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4.探究都市生活和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整体感知】本节课内容共分三部分: 一、重温繁华盛况——都市生活 二、展现文化风采——词曲通鉴 三、探究繁华奥秘——追根溯源 【起疑】(出示文字材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的词句,大家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城市吗?(浙江杭州)大家还知道哪些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吗?(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 让我们一起回到宋元时期,去感受一下宋元时期人们过着怎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