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空气》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空气》教材解读

第四单元

空气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是一个综合探究单元。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是达成课程标准物质科学领域中关于空气的一项1~2年级的学习目标:“3.1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的主要概念描述是:“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所以关于空气的学习可以围绕“常见性、重要性、混合性和物质性”这四个角度进行。本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对空气的客观普遍存在及一些一般物理特征进行认知,所以体现的是对空气的常见性和物质性的了解。并对中高段关于空气的混合性及重要性提供了研究对象的明确指向和事实证据方面的一些积累。

本单元侧重培养的科学探究要素是“搜集证据”,其1~2年级的学段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本单元虽然侧重于“搜集证据”这一探究要素的培养,但是和其他七个要素并不是割裂的,是和其他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知与训练的。在1~2年级关于搜集证据要素的学习目标中本单元主要贯彻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教师的有效指导;一是感官的观察。而3~4年级的学段目标则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和使用仪器工具的观察。可见1~2年级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本单元一共由3课组成,分别是《空气知多少》《找空气》《观察空气》,课题即表明了每节课的主要活动。

《空气知多少》不只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还是整套教材关于空气的学习的起始课。根据相关的认知和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等)中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的重要意义,以及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设计并编写了本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创设情境,调查学生关于空气的前概念,引领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展露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并使之成为后续关于空气相关科学概念学习的必备资料。同时,本课教师还将指导学生进行关于空气的提出问题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与欲望。

《找空气》。由对学生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的前测分析我们发现,一年级学生对空气的认知有着很多不清晰、片面乃至错误的地方。再加上空气本身虽然就在我们的身边,但由于它无色透明的特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再加上后续的观察空气等探究活动的不断出现,所以首先需要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这样就产生了本课《找空气》。本课中教师将引领学生直观观察或借用其他材料找到空气并证实空气确实存在,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有思维活动的搜集证据的过程,也自然使得科学精神中的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中的证据意识等得到培养。

《观察空气》。在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单元的感官观察能力的训练和一年级下册《水和溶解》单元对水的观察活动的基础上,本课观察空气活动的难度就不大了。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此活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证据,并描述取证过程,同时发展学生描述与交流的能力。

图1-1 第四单元教学活动框图

一、课时安排建议

二、教学准备提示

本单元的教学我们要明晰一条线索和一条关注。

一条线索是空气的客观存在(找空气)空气特征的观察。

一条关注是适当加强证据意识的培养,渗透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的认识。

1.空气知多少

本课由三个较大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玩一些与空气有关的游戏,游戏内容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灵活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多地对空气产生有意注意,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游戏轻松愉快,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第二个活动是引领学生呈现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最终完成空气气球树的拼装;第三个活动是引领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安排提供辅助。

【教学要点】

通过以头脑风暴为活动形式的关于空气已有认知的前测活动,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对关于空气的提问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充分展现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和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建立基础。并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引领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提高提问的兴趣和能力,培养问题意识,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

(3)使学生在有趣的空气游戏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气球(若干,根据学生人数准备,每小组最少有一个);打气筒(为气球充气的手持气筒,当然也可以用嘴吹);其他材料:学生玩过的空气游戏所需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气球卡(若干,可用彩纸剪成气球形状,也可以用不干胶纸制作,用于学生记录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知识经验);双面胶(用于粘贴气球卡)使用方法:先将胶的胶层面粘贴在气球卡上,加固后用剪刀尖或指甲挑开保护层露出胶层进行再次粘贴;记录笔(铅笔或记号笔);黑板(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用于学生粘贴气球卡);

问题银行记录卡(问题银行存折);

制作纸风车材料:一根小木棍(也可用铅笔);一张正方形纸(20cmX20cm);剪刀;

图钉。安全提示:剪刀的安全使用(一年级上册准备单元:吹泡泡和第三单元第3课逃离冒险岛)图钉的使用应注意:提示学生不要扎伤手。可以双人合作,一人扶住铅笔,另一人双手用力将图钉按进笔的一端,要留有纸风车转动的空隙。

(2)活动场地:教室

【问题链】

关于空气我们知道些什么?目的是为了展现学生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

关于空气我们还有哪些问题?目的是引领学生提出问题,为后续研究做铺垫,并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建议】

(1)引入活动:猜谜语

谜语内容: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珍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一方面,猜谜语是适合一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猜谜语的过程也是学生回顾自己已知的过程,其与空气的相关概念是有联系的。

(2)游戏:空气游戏。

从前测(见后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玩过的空气游戏很少,也可能是他们玩过,但是不知道那是与空气有关的游戏。所以,教师要准备几种学生很可能玩过的空气游戏,如:气球搬运、纸飞机掷远、空气小魔术等。在好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搬运气球时有什么感觉?”“纸风车怎样会转得更快?”“为什么瓶子里的气球吹不鼓?”等问题,引发学生初步思考。这里不一定要科学的解释,主要是引发研究兴趣,并为将来或课后的学习做铺垫。

(3)头脑风暴:空气知多少

在猜谜语和空气游戏之后,不知不觉学生已经将关注点集中到了空气上来,在此愉悦和宽松的情境中,我们可以做引领学生展现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这件事了。头脑风暴和填写气球卡、贴气球树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积极性,从而达到获得学生前概念的目的。在气球卡上记录时,学生可以画图、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汉语拼音来记录。对于学生的气球卡,教师要组织全班进行共享交流,并允许学生间补充、质疑,为下一环节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做铺垫。关于手册16页上的填写气球卡可以在全班活动后组织学生自己选择填写内容。

(4)提出问题

引领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这个提问是自由式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面和深浅度都会有很大不同,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处理,如归总、分类等,并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述的科学准确。问题银行存折学生已经使用多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手册16页上直接填写。

(5)设计制作:制作纸风车

很多学生都有过玩纸风车的经历,并有的学生也有自制纸风车的经验,所以这个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可以从纸风车的制作材料、装饰效果、风车样式等方面丰富此制作活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

【应变参考】

1、学生没有做过或不知道空气游戏。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空气游戏给学生玩一玩。

2、学生的已知中有明显的错误或间接知识较多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补充和评价来纠正或质疑,对超出学生研究能力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先记录下来,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解释,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与主动学习的兴趣。

3、多数学生没有制作纸风车的经历时,教师可示范讲解一种制作方法。或者可以改成叠纸飞机的制作活动。

2.找空气

【教学要点】

学生主动借用一些身边的材料找到空气,并思考找到空气的证据,从而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培养思维能力和证据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找空气活动,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2)在主动找空气,证实空气客观存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3)通过了解压缩棉被的真空收纳技术,了解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塑料袋(注意保持干净,因涉及白色污染环保问题可以用纸袋代替);

空矿泉水瓶(注意保持干净);

玻璃水槽(可以用洗脸盆替代,并实验后注意水的节约处理);

粉笔;

其他材料(根据学生提出的关于哪里有空气的猜想而准备);

棉被;手持抽气筒;真空收纳袋(普通大塑料袋也可以)。

(2)活动场地:教室

【问题链】

猜一猜哪里有空气?怎么找到它?

我们确定找到了空气吗?都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学过程建议】

本课按照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进行组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事实证据——得出结论——迁移应用。

(1)提出问题:

教师总结上节课学生提到的关于空气存在的已有认知后提问:还哪里有空气呢?怎么找到它?

(2)猜想假设:

全班交流:猜一猜哪里有空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如有可能,教师可通过追问提示学生谈一谈猜想的证据。此活动也可作小组活动。

活动手册记录:将猜想填入活动手册17页。

(3)搜集证据:找空气

任务驱动:怎样才能找到空气?怎样证明我们真的找到了空气呢?

小组活动:设计并尝试找空气实验,并寻找找到空气的证据。辅助材料可以先不让学生见到,根据实际学情分层出示。

(4)得出结论

汇报交流:我们是在哪里、怎么找到空气的?真的找到了吗?怎么证明呢?

活动手册记录:将结果记入活动手册17页。

教师总结: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

活动手册记录:活动手册17页,将结论补充完整。

(5)迁移应用:

创设情境:天气已经热了,厚厚的被子应该收起来了,可是被子鼓鼓的,太占地方了,有什么好办法让被子瘪一些吗?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讲解与演示:将被子先装入专用的密封袋里,然后用抽气筒抽出袋子里、被子里的空气,被子、袋子就会逐渐变瘪,这时把被子收起来就不占太多地方了,这种方法叫真空收纳。

【表述规范】

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

【应变参考】

最大的不容易控制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找空气的过程。很可能学生不能自己设计出证实空气存在的实验。这时教师可以出示一种找空气的材料,如:塑料袋。先引领学生利用塑料袋设计找空气的实验。然后在此实验的启发下一步步设计其他实验。当学生设计的实验所需的材料教师没有准备到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好实验下节课做给全班看,以此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3.观察空气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利用感官观察空气,认识空气的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培养观察记录能力和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空气,使学生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2)在通过感官观察空气特征的交流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事实,培养证据意识,提高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3)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中空气的被污染事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环保意识。

【问题链】

空气有哪些特征?怎么证明呢?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白纸(验证“空气是白色的吗”时使用);

透明矿泉水瓶(保持干净);

其他材料(根据教师指定的观察空气的特征内容调整活动材料);

资料:关于空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建议】

本课按照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进行组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事实证据——得出结论——拓展活动。

(1)提出问题:

回忆旧知:水有哪些特征?

教师提问:空气都有什么特征呢?我们能证明吗?

(2)猜想假设:

全班讨论:关于空气的特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追问:你这样认为有什么证据吗?

活动手册记录:在活动手册18页记录关于空气特征的猜想。

(3)搜集证据:

小组实验:借助感官观察教室里的空气,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19页表格中。

汇报交流:由于本课之前对感官观察的一定训练,所以此小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教师可以在汇报环节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对证据的分析方面。分析证据对观点的支持是否充分,还可以寻找哪些别的证据也支持这个观点等等。

(4)得出结论:

全班交流: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了空气哪些特征?

教师总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活动手册记录:将结论记录在活动手册19页。

(5)拓展活动:空气被污染了

全班讨论:大自然里的空气总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吗?

教师讲述:空气有时也会变坏,特别是最近几年的雾霾现象。

全班交流:关于雾霾,我们知道什么?说一说,在雾霾天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

教师利用图片等资料进行补充讲解。

【表述规范】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应变参考】

在感官观察空气特征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观察到空气的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等方面的特征。如果证据充分,可以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领学生再寻找更多的证据以建立该特征的认知。

由于本课活动难度较低,所以教学用时可能会有剩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水和空气特征的比较活动,可以用画维恩图的方法,也可以在活动手册19页进行记录。

【拓展要点】

空气污染的认知虽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些,但是近几年的雾霾现象和其对人

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学生还是有所体验的,所以我们设计了《空气被污染了》的拓展活动,期望引起学生对大气保护的关注。

一、教学内容参考资料

1.空气

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此外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气、氮气、氩气和氖气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理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至于空气中的不定组成部分,则随不同地区变化而有不同,例如,靠近冶金工厂的地方会含有二氧化硫,靠近氯碱工厂的地方会含有氯等等。此外空气中还有微量的氢气、臭氧、氧化二氮、甲烷以及或多或少的尘埃。

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这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2. 好空气知多少

空气质量指标

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这个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主要污染物项目和这些污染物在各个级别下的浓度限值等,是评价空气质量好坏的科学依据。

衡量某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几级标准主要就是看这个地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浓度达到几级标准。

什么是PM2.5

PM2.5是一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并且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二、教学方法参考资料

低年级科学课教材教法4-观察

曾宝骏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低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科学学习,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自然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相一致。在充分掌握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方式的基础上,研究合乎学生的学习规律,合乎低年级科学教学的学习规律。我们都知道在“做中学”是低年级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但这也是主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今天我们主要是针对学生关于观察方面做一个系列的阐述,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讲课的专题是低年级的儿童是怎样进行观察研究的。

观察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通过眼睛看,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绝大部分的对于世界的认识,只有观察世界才能认识世界,观察得越仔细,认识也就越深刻,观察得越全面,认识也就越完整。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前提方法,观察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掌握观察方法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

那么观察在低年级科学学习当中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低年级的科学学习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一个起始的阶段,让学生学会观察就犹如掌握揭示科学奥秘的一把金钥匙,是学生学习科学入门的一种本领。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安排观察的比重应该相对来说比较大。一般来说,整个的小学科学里面安排的观察项目大概不会低于四十个,而小学低年级的观察项目基本上就占二十个以上了。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学习的时候,观察的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每一个单元都会涉及到相关的观察要求,比如观察植物,我们要求学生要去认识常见的花草树木,要让学生去观察植物有根、有茎、有花、有果实,以及观察一些种子的外形,花的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等等。我们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甚至还安排了专门的观察单元,从这些观察的内容当中,可以掌握植物的最基本的信息。当然,除了观察植物,还有观察动物。在观察动物部分的话,我们就要学习让学生去观察蜗牛、观察蚂蚁、观察金鱼、观察青蛙、观察猫、观察鸟、观察像鸽子这样动物的外形,观察它们的活动方式,从而初步的掌握、认识动物的一些基本本领。又比如在地球这个领域当中,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常见的石头,颜色和形状,观察比较这种沙和黏土颗粒的大小、黏性,观察的基本的、常见的材料,铜、铁、铝它们这些材料的颜色、光泽、软硬等等。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掌握观察岩石、观察土壤、观察金属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低年级的这些项目的观察都是让学生认识个别的自然物体的显著特征。请注意,是个别的自然物体的显著特征,低年级的孩子通常也只能看到这些东西,用感官通常进行的是一种定性的观察,这些观察在初级阶段应该说是最基本的,是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应该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从小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最基本、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就像进入科学殿堂,掌握了入门的本领。在观察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更直接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体现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是,观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掌握科学本领的必然的、必经的一个过程,它对实施、落实整个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有非常独特的作用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低年级观察有哪些基本要求。

我觉得在低年级的小学生的观察当中有这么几条。

第一,他们要学会用感官来进行定性的观察;

第二,通过观察掌握个别事物的外部的显著特征;

第三,要掌握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这种观察事物的顺序,有序观察;

第四,要学会对比观察。

低年级小学生常用的观察工具,首先是他们的观察器官,就是我们所谓的感官。我们用感官观察的时候,通常就是让学五官齐动,即让学生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用手摸,让学生用各种感官具体的感知,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屏蔽一些感官,让其他感官获得更多的认知。教低年级的小朋友去做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学生先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再把它整起来,综合起来观察。也就是说,先看一部分,再看整体,也可以跟学生反过来,先看整体,再看一部分,在看的时候要学会比较异同点,这一点我在前几天在讲的这个观察

的智慧的时候已经讲到了,在对比中观察可以使认识深化,在看一件东西认知是不会产生的,而看两样东西进行对比观察的时候,他的认知就会发生。而且在认知发生的时候,他会去比较,他会选取相关的信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形成一个表象,这个表象可以用词语来进行概括,这个就是所谓的科学概念。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为抽象逻辑的思维,这对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认知能力的核心要素就是他的思维,低年级学生通常特别注重形象具体的思维,而且形象具体的思维占着他思维方式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头脑中,他的大脑要形成物体的表象,主要是学生各种感官接受客观物体的刺激。这种刺激越多,学生大脑神经中枢的信息联系点就越完整,大脑建立的网络范围就越来越大,然后通路也就越来越多,大脑的机能就会越来越强。大脑形成的表象越来越能够反映物体的外部特征,并且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外部特征,这个物体在形状、颜色、大小、硬度、质感等方面的特征。因此,这也从某种程度强化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比如,我们为了让学生获得对水的物理性质的认识。我们首先是让学生用眼睛看,将水跟牛奶进行对比,认识到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我们用鼻子闻,将水与酒精对比,认识到水是没有气味的;我们用嘴巴尝,意识到水与盐水相比,水是没有味道的;我们用手摸,将水与石块相比,会认识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会流动,是液体。这样,大脑的信息通道就有视觉、有味觉、有嗅觉、有触觉,有这么多神经送来的信息,在大脑中建立网络,形成对水的认识的具体感知,并且通过一一的比较,使这些感知更加准确,更加的深刻,最后运用综合的方式,把水在颜色、气味、味道、透不透明、物态等方面的性质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知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就使学生认识了水的物理性质。

低年级学生观察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认识周围常见的事物和这些事物的外部的显著的特征。请记住,今天我已经第三次说这个词了,是“个别的事物的外部的显著的特征”,这样的话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智力通常有五个要素,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有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在所有这些智力当中,记忆力肯定是关键,也是一个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了观察,就不会有注意,从观察入手,才会产生注意。观察和注意是吸收,记忆就是属于储存,在记忆的观察、注意、吸收的基础上面,这个注意环节就是聚焦,注意环节就是筛选环节,就是剔除无关的信息,聚焦到所要关注的信息上面去。记忆是一种储存的过程,观察记忆储存之后形成的就是思维力。思维实际上就是加工筛选的过程。想象力就是思维的一种发展和创造,学生学会观察就是要学会吸收。学会观察,实际上就是打开了接受知识的一个通道,是提高智力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观察在低年级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对科学的探索而言,观察也是一个基本的要素,韦钰部长在他的探究式教学指导那本书里面就曾经讲过:人有好奇的天性,奇则察,细察而深疑,疑则思,疑遂思,冥思而深究。这一句话把探究是怎么产生的解释得清清楚楚。低年级学生对植物、动物、非生物、天气、季节这些项目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其实他们掌握的还是这些东西的外部特征,其观察方法的基本规律也是有的。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手全面的细致的去感知事物。刚才我们已经讲了感知就是吸收、储存外界的各种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象,从而掌握这些物体的外部的主要特征。在观察当中,让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注意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位的变化,主要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多角度观察,多渠道拓宽视野的观察,以便于学生动脑思考进行比较,从而深化学生对某种物体的具体的属性的认识。我们要说的就是,学生不但要去观察还要能如实地表达,用自己的话去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和自己感受之后的一种认识,这样的话,由看到说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灵活,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会说,会让学生变得更加有智慧,学生智力其实也就是在观察活动当中得到了发展。

接下来,我和老师们来聊聊,老师在低年级观察当中的一种指导作用。低年级学生的观察,他必须要借助老师的一种积极的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的主动观察,认识周围的大自然去探究科学的规律,最简洁的实践活动过程就是他要自己主动去看,学生要取得观察的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样进行指导呢?我给老师们做好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选择鲜明的观察目标,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的对象要非常的明确。客观世界,它是丰富多彩的,要让学生从中吸取最真实最新鲜的内容,因此必须要选好被观察的物体,而老师的指导就应当具有一个很强的针对性。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从低年级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加强指导,从而使低年级的观察活动达到教学的培养要求。刚才我特别强

调了两点,第一个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这个认知特点就是主要的、外部的特点。而低年级特别容易忽略的地方,往往是某种细节的、不容易被察觉的部分。因此,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要选择有显著的、明显的、有明确特点的观察目标或者典型的物体。组织学生观察的第一步,就是为学生提供可进行观察的条件,这是完成观察活动的一个保证。比如,我们让学生去观察叶,我们选择的叶子就要具有鲜明的醒目的形状特点,我们不能选择那种形状不太明显的副叶,而要选择那种跟手掌差不多大的,形状比较完整的叶子,这样的话,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且通过观察,便于学生掌握叶的外形特点,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就是指导有目的的观察,对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观察要求。每次下达观察探究任务的时候,你的观察要求一定要非常的明确,这样才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活动,这种有益的感知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样我们还是以刚才所说的“观察树叶”这样一个活动来说。观察叶的目的就是要从叶的形状、叶的颜色、叶的大小来区分我们常见的八种不同叶的外部特征,我们只有从非常明确的这八个方面来描述一片叶,叶的外形,叶的叶柄,叶的尖、叶的边缘,只有把最显著的特征找出来,学生才算是完成了对叶的观察的一个基本的任务。

第三个建议,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有顺序的观察,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观察有顺序,思维就有条理,表达就会很清晰。语言表达实际上是能够反映出这个学生的思路是不是清晰的。因此,先看什么,看到了什么;后看什么,看到了什么;在看到了过程当中,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看到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发现的这个东西前后之间有什么不一样;跟以前看到的这个东西又有什么不一样等等这些细节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去组织学生讨论的。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去总结概括,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精心的设计。为什么我总是去谈叶的观察呢?因为我在滨海,在两年前的教学的时候,我教过两次对植物的《叶的认识》。我上过一堂这样的课,这个课上的也是蛮好的,我还特别的把它写出来,这也是我六十八堂课之一。观察的方法,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对鸟的观察应该就是先从整体再到局部,我们不可能说,让学生用鸟的标本去观察,我们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去观察真实的鸟。我在滨海的时候就老带着学生去观察校园里面的鸟,我们设定了几个望远镜,我们设定了一个地方叫做观鸟台,我们看到一只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把鸟给拍摄下来。当然了,我们也可以用实验室里面鸟的标本让学生观察什么是鸟,让学生去摸一摸,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实际上就是看鸟的局部了,看它的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对于对鸟的观察来说,当我们在生活中看鸟的时候,首先就是看一个整体,鸟是什么样子的,它会干什么,它会飞,它会跳,它会吃东西,这是学生对鸟整体的认识,而在看鸟的标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鸟的身体表面是羽毛,这是身体表面;鸟的爪子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嘴巴,就是鸟的喙是什么样的;鸟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鸟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当有了这样一些认识,我们就可以了解什么是鸟。于是拿出一只大母鸡的时候,学生这时就可以认识鸟了。母鸡也是具备了鸟的这些特征的,它虽然不会飞,但是它表面有羽毛,那个爪子,那个嘴,那个鸡冠,那个眼睛,那个尾巴都是跟鸟非常相似的。从整体到部分的认识,我们特别要指导学生认识鸟的喙和爪这些器官的形态,实际上是跟鸟的生活习性有关系的。鸟是怎么吃东西的,鸟在树枝上停住的时候,它是怎么站住的,它的爪子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的,学生就由此就认识了。这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加深认识,观察就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到局部,他就认识的非常透彻。

当然了,也有观察是从部分入手,先从局部观察再到整体。这种情况在什么内容下可以进行呢?比如对季节的认识,比如像春天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把握整个春天的特征,我们总是从春天的天气现象是什么样子的,对春天的天气进行观察,春天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对植物进行观察,春天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回来啦等等,还有春天的人以及他的活动进行观察,人穿的衣服等等,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汇总形成春天的特征。这个对于大的东西采用先分后总的观察也是同样可以获得教学目标的。

第四个建议就是要区分观察的细节,要形成生动的表象,比如需要观察的细节,实际上就是观察的重点部分。要指导学生细致的观察,比如我们观察宠物,比如观察兔,观察狗,观察猫,它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它在运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呢?它在吃东西方面有什么不同呢?比如兔子和猫这是两种非常典型的不一样的动物,兔子是兔子是啮齿动物,这样我们只需要把它们一部分一部分拿出来进行对比观察的,比如它们牙齿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腿是什么样子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怎么行动的?

我们把这些重点观察的部位放大,我们借助仪器,比如像观察蚂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借助仪器,因为蚂蚁体型比较小,观察的时候就需要用到放大镜,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重点观察的部位,我们不仅仅是要学生看一看,而且要指导学生用图画的方式把它画出来。低年级的儿童呢,他的图画,非常的快,就是用图形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抓住重点组织讨论,让学生发表意见,在讨论中强化认识和记忆。重点观察的部分往往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或者说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难以认识的部分。这样的话,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观察就会紧扣观察目的,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

第五个建议,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就是学会在观察中思考。观察是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观察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这种重要性。通过观察,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就应该抓住观察思考,观察比较,观察研讨这样的过程,尤其是观察比较。实际上观察比较,就是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按照观察要求,我们通常会给学生一个观察的提纲。比如,观察兔子或猫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提纲,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或者是兔子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身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长的什么等等,还有要描述这种动物,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我们的科学教材上面有一个“我说特征,你猜动物”。以猫举例,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猫的牙是什么样子?猫的舌头是什么样子的?猫的脚掌是什么样子的等等,这都是需要学生有目的的去观察,学生在观察中有目的的去看,有目的的去记,有目的的去想,像排除干扰就会提高有意注意的效果。把观察和比较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同中求异,从不同的差异中认识完整的事物。比如认识鸟,这是我在滨海上的课《麻雀和老鹰的认识》,老鹰,我们没办法在生活中看到,但是可以我们可以在视频当中看到,学生从整体的观察当中就发现,鸟它有头、有颈、有躯干、有尾巴、有腿、有翅膀六个部分,也有羽毛,并且他们通过视频会知道鸟会下蛋,老鹰会孵小鹰,鸽子会孵小鸽子,但是老鹰和麻雀有什么不一样呢?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就会从体型的大小、鸟喙,麻雀的嘴巴短短的、尖尖的,老鹰的嘴是勾勾的,老鹰的爪子是什么样子的?老鹰的翅膀什么样子的?通过这些,让学生在对比的观察中进行区分。比如观察麻雀的外形特点,观察麻雀的运动方式,观察麻雀吃什么,然后接下来就是通过视频当中观察老鹰的外形特点,老鹰的运动方式和老鹰的吃食,通过一一对比认识到喙和爪的不一样,认识到运动方式和吃食的方式不一样,跟他的喙和爪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麻雀是蹦蹦蹦跳跳跳走的,而鸽子是一步一步走的,走的方式也不同,老鹰的爪子基本走不了,老鹰就是起飞,利用翅膀来腾起飞走。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要把观察研讨和表达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通过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研讨,充分提供给他们一种质疑的和适宜的机会。还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察后所形成的认识,用语言表达出来,用文字表达出来,图画表达出来。这样就把观察当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际上就是把现象上升为概念。老师帮助学生对曾经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做出明确的结论,而且这种得出明确的结论,不是在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组织学生通过再观察继续验证,并在运用当中再认识,巩固学生的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对于低年级观察,我今天就讲这么多。明天我们来和老师们聊聊在低年级,怎么样组织小朋友们做实验。

讲座时间:2017年2月27日晚

三、资料检索指南

1.相关文献

专著:(法)戴尔芬·葛林堡(法)劳尔·卡瑟斯.空气游戏.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

期刊论文:姚霞. 科学教学中的前概念和教学对策. 科学课,2014(3): 8-11.

2.互联网检索关键词

找空气、空气的特征、前概念、感官观察等。

1.一年级学生关于空气已有认知的前测分析

前测对象:某小学一年级一个班学生

参测人数:40人

组织教师:张国富

前测过程:

第一步:以篮球为例,引导学生学会画泡泡图。

板书:篮球

教师提问:你知道有关篮球的哪些知识?只要是跟篮球有关的都可以说。

学生回答,教师画出以篮球为中心的泡泡图。

第二步:要求学生画出有关空气的泡泡图。

教师:把中间的篮球改成空气,要求写出自己知道的和空气有关的知识,能写多少写多少。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自己完成,不能讨论。

学生自主画图书写。

第三步:收集学生作品。

第四步:整理学生的全部记录,分类汇总,计算权重,进行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

前测统计:

首先,有两点有必要声明一下,那就是这组数据的获得和所能证明的范围限度。

这组数据是在一种充分“自由”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对书写内容的要求(即一切与空气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这就保证了内容的开放性;另

一点是对书写格式的要求(即用泡泡图的形式和书写要整洁清楚等),促使学生形成对此活动的端正态度和格式的统一。时间上以“你觉得你知道的都写出来了再上交”为唯一原则。在记录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向教师提出“写这条行吗?”的类似问题,教师一律以“你自己来决定”来回答。通过以上的措施以期达到尽量避免一切干扰学生的情况的出现。

另外,如果我们期望从这组数据中总结出一年级学生对空气的认知范围和水平,那将是不科学的。这组数据只是城区一所学校的一个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的反映,这四十份数据是不足以反映出所有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具有的水平的,我们只能以“就事论事”的态度来对待这组数据。故以下所指“学生”指向的都是这四十名参测学生。

通过研读这组数据,我发现了如下的一些特点:

学生对空气存在的认识中,只有12人提到“哪儿都有空气”,概括出了空气的存在,大多数学生没有提到对空气存在的认知,但从后边学生对空气性质的描述中,能看出大多数学生是认可空气是存在的。在事后的谈话中,我发现学生对空气的认知是从课外书、父母、影视等途径获得,并没有有意识的对空气的存在进行过验证,所以没有学生提到对空气存在的证明方法。需要在科学课中加强学生科学验证的意识,学会科学的认知事物的方法。

70%--80%的学生提到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空气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比较肤浅,没有全面去观察过它,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学生大多用到了眼看、手摸、只有2人提到鼻闻,8人提到耳听,没有人提到舌尝。只有少数学生用到“颜色、气味、形状、透明”等科学的用词去描述空气的性质。说明学生虽然在课堂中曾学习过观察的方法去观察水等事物,但还没有主动运用这些方法去认知事物的意识,需要在科学课中反复训练学生科学认知事物的方法。

有关空气成分的认知,有近一半的学生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对其他成分极少有人提到。对于一年级学生,认识分清这些气体有一定的难度,此知识更适合在高年级学习。有关空气的其他知识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提到“空气能产生风”,一半学生知道空气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一部分学生提到植物与空气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对他们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或没有直接关系的方面提及的很少,对人类利用空气性质的方面、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方面认知的更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会逐步提高对空气这些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学生在中高年级进一步学习空气的有关知识。

2.《找空气》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研究空气,你知道空气的哪些秘密?

生: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生: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

生:空气还透明。

师:我们不容易看到它,也摸不着它。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猜一猜?

生:空气到处都有。

生:空气就在我们周围。

生:空气只在地球上有。

……

点评:从学生对空气的已有认知入手,符合科学概念建立的一般规律,以此为切入点,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

师:同学们都认为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想个办法找到空气,让我们都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

生:用塑料袋包住。

师:你真会想办法!我们可以借助材料找到身边的空气。今天老师提供了很多材料来帮我们的忙,现在来认识一下吧(展示材料)。

(塑料袋、扇子、瓶子、吸管、土块、粉笔头、盛水的水槽)

师: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只要能找到空气就行。如果坐着不方便,可以站起来。下面请组长领材料,开始找空气吧。

(学生捉空气,教师巡视指导。)

点评:具有结构性的材料,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完成对找空气实验的设计,并能给学生

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设计出更多的实验。

师:同学们,找到空气了吗?请把材料放回原处,请各小组汇报:用什么材料,怎么找到空气的?

生:我打开塑料袋,在空中一抖就找到空气了。

师: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生:塑料袋鼓起来了。

师:那说明空气在哪里了?

生:空气在塑料袋里。

师: 他把空气装到了塑料袋里,真棒!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用扇子扇,有风吹到脸上,这就是空气。

生:我把吸管含在嘴里,另一端插入水里吹出了气泡,说明我嘴里有空气。

生:我利用了瓶子,先卸开盖儿,让空气流到瓶子里,再拧上盖子,就把空气找到了。

师:嗯,瓶子里有空气了。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大胆说。

生:我把土块放到水里,发现土块里有很多小气泡冒出来。

师:那小气泡是什么呀?

生:是空气。

生:我还发现,把鲜嫩的树叶浸入水中,也有气泡冒出来!

师:通过找空气,我们发现空气在塑料袋里、在瓶子里、在土壤里、在我们的身体里、在树叶里,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空气,这说明什么?

生:空气的确存在,而且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师:空气所在的地方很多,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下吗?

生: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教师板书)。

点评: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自由的,是目标明确的。教师很好地引领学生关注了空气存在的证据,初步养成用证据表达的意识。足够的证据才使得最后的归纳水到渠成。

总评:

《找空气》一个“找”字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是这不是意味着放任学生去随意地玩、随意地实验。学生是带着明确的目标“借助材料,找到空气”,是不断思考着怎么利用身边的材料找到空气的,是在和小组同学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实验的,所有这些使得“找空气”活动变得有意义、有思维、有设计、有动手。在实验后的汇报交流环节,教师有意引领学生关注证实空气存在的证据,学生逐渐学会了用事实证据证实自己确实找到了空气,这样,在学生中就会形成对证据的重视,形成证据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这里,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找空气辅助材料功不可没,这些材料的组成是直接指向活动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最终,这段教学活动达到了“放手而不放任,动手、动脑和动口相结合”的高度。

3.观察空气

【教学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单元的感官观察能力的训练和一年级下册《水和溶解》单元对水的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观察空气》一课活动的难度就不大了。因此,本课的教学,我们在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引领学生对空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有意识地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尝试将此活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证据,并描述取证过程,同时发展学生描述与交流的能力。

此外,虽然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但是在空气单元引导学生对空气污染现象进行适当关注还是必须的,特别是雾霾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他们对于雾霾现象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浅显认知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雾霾的自我保护的教学目标还是可以达成的。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思,提高学生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3)关注生活中空气被污染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白纸(验证“空气是白色的吗”);

透明矿泉水瓶(保持干净);

其他材料(根据教师指定的观察空气的特征内容调整活动材料);

资料:关于空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1)回忆旧知,聚焦话题,提出猜想

师:不久前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观察了水,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码?

生: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生:水还是可以流动的。

师:水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质,空气也是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空气又有哪些特征呢?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空气是白色的。

生:不对,空气是无色的。

生:空气和水一样,也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生:空气有时候有气味。有人放屁后,空气就会变成有臭味了。

(全班哄堂大笑)

(教师没有批评这个学生,等学生笑声止住后,对这名学生提了一个问题)

师:在我们闻到臭的气味之前,你闻过空气本来的气味吗?

生:空气本来是没有气味的。

生:空气有时还有香味呢。

(教师没有继续追问这名学生,及时转移了话题)

师:还有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关于空气特征的见解?

生:空气也会流动,会变成风。

……

师:我们需要将我们的关于空气特征的猜想记录下来,请把你自己的猜想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18页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记。

(2)搜集证据,证实猜想,得出结论

师:我们已经把我们的猜想记了下来,这些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需要对空气进行仔细地观察,找一找证据。在上节课,我们已经找到了空气,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空气,我想你们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观察水的方法观察空气,如果需要材料,可以找老师协商。

学生小组活动,观察空气并相互交流。

师:老师注意到大家的观察活动都很认真,下面我们要开始展示我们的观察发现了。同学们介绍时可以先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然后说说你的发现能证明空气的哪条特征。其他同学要注意听,等发言的同学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我们观察的是矿泉水瓶里的空气,我们是用眼看的。

师:能具体地给大家表演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吗?

生:(边做边说)我们把书放在矿泉水瓶的后面,从前面看,能够看清书上的字。

师:这说明什么呢?

生:这说明空气是透明的。

师:其他组同学对他们的观察有什么建议?

生:还说明矿泉水瓶也是透明的,要不书上的字就看不到了。

师:你们真棒!不仅观察得仔细,用的观察方法也很巧妙,想得还很全面。其他组呢?

生:(边做边说)我们是用眼看的,我们隔着装有空气的透明玻璃瓶观看白纸,看到的颜色还是白色的。

师:这又说明什么呢?

生:这说明空气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如果空气有颜色的话,我们看到的白纸的颜色就不会是白色的了。

师:你们真像一名小侦探!

生:我们是用鼻子闻的,用手把空气往鼻子下面扇。

师:那鼻子闻到的空气的气味是怎样的?

生:空气是没有气味的。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交流汇报越来越规范流畅,氛围也很宽松,教师开始将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

……

师:我们的汇报交流先到这里,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把我们观察到的空气的特征说出来。

生: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教师指导学生将结论填在《学生活动手册》19页里。

(3)认识被污染的空气,进行环保教育

师:大自然里的空气总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吗?请大家观看一组图片。

教师出示几组雾霾前后的风景图片。组织学生谈一谈关于雾霾的已有认知与经验。

师:雾霾天里,我们怎么保护自己?你能给你身边的人一些爱心提醒吗?

生:雾霾天请戴上口罩。

生:要戴那种雾霾天专用的口罩。

师:那种口罩什么样?是这样的吗?

教师出示图片,并做简单讲解。

师:爸爸每天开车送我们上学,在雾霾天里我们给他什么爱心提醒呢?

生:开车慢一点。

生:关上车窗。

生:打开雾灯。

师:爷爷这两天咳嗽得很厉害,又赶上雾霾天,能给他一点爱心提醒吗?

生:赶紧吃药呀!

生:应该在家里休息,养好病再出去。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

……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最主要的活动是观察空气,认识空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课堂上,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会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对于猜想与证据、证据与结论的关系会有更深的了解。对于空气的观察活动不是独立展开的,它是在本册第一单元《水的特征》和上册《“五官”兄弟》的学习基础之上的,这就加强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重视了能力训练的逐步强化,使得教材结构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得以有效体现,这也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总结点评】

本教学案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其一、自由开放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将一段较长的时间给学生,鼓励他们较完整地完成一段他们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时就会有一个问题摆在老师们的面前,学生的活动热火朝天,老师们做什么呢?听之任之?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获得了一定的实效。

活动前,教师帮助学生明确了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并使他们对自己活动的效果进行了预期的估计,这样学生的活动才会是有目标的、有明确方向的。

活动中,对探究所需的实验材料教师不是一次性全部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活动需要主动找老师协商之后才能获得。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的思考受到材料的暗示与影响,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活动只停留在玩的层面。

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往往在现实课堂上,这时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学生玩得很开心,但是一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就哑火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学生进行怎样说的细致的训练。本课,教师一步步引领学生从汇报的内容、顺序,包括交流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榜样式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必将敢说、会说、能评、善表达。

其二、科学教育中关注德育因素的教育理念

本课教学过程中,有一次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即以雾霾为例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的意图越明显,就越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或对抗心理。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越是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采取隐蔽、间接的方式进行教育,就越容易奏效,对主体性和独立性较强的中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有时候,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体会不到自己教学中的教育因素,就过于露骨地进行道德训话,硬生生地把学科课堂变成了德育课,这反而强化了学生对教育的反感,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因此,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策略就是:隐蔽教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感受。

一、评价要点

1.科学知识目标

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发生的现象。

3.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证据,初步认识到只有有证据支持的观点才可能被人们认同。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保护大气,关爱环境。

二、评价示例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 1 空气占据空间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一节《空气占据空间》。为了帮助学生达成“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教材选用“在瓶子里吹气球”、“纸杯倒扣在水中”等实验,层层递进,使学生明确空气和固体、液体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为后面几节课打好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天真,探究积极性高。经过一年级“空气”单元的学习,已经认识到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存在于很多物体中,这对学习本节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认知冲突。通过观察、假设、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想。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 三、学习重点: 1.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想。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 四、学习难点: 1.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 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水槽、装满黄豆的瓶子、装满水的瓶子、什么都不装的瓶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 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时《认识空气》。旨在学生找到空气以后,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本环节有一个活动:空气有什么特点?首先通过与牛奶对比着看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然后用闻的方法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的;又通过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捏矿泉水瓶,气球鼓起来了,体验到空气是会流动的。再吹蜡烛火焰观察火焰的变化,观察烟的流动,进一步观察空气的流动;借助装玩具、装空气的塑料袋,认识到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和玩具一样,能把空气鼓起来。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空气和水在轻重方向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2.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认识空气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四、说学情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 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 教师准备:课件、火柴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3 出示]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大家一刻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它是什么?(空气)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周围到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是什么样的。板书:认识空气(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1、认识空气的特点 (1)、我们原来学习过用眼、耳、鼻、舌观察物体的特点,你们想怎么观察

大象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找空气

找空气 【教学目标】 1.感受空气的存在,学会动手寻找空气。 2.知道我们的身边充满着空气。 3.了解空气的一些简单用途。 【教学重点】 学会自己去寻找空气。 【教学难点】 懂得利用身边的事物去感知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塑料袋、粉笔、瓶子、玻璃水槽、气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研究空气,你知道空气的哪些秘密? 生: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生: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 生:空气还透明。 师:我们不容易看到它,也摸不着它。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猜一猜? 生:空气到处都有。 生:空气就在我们周围。 生:空气只在地球上有。 …… (二)猜想假设: 师:同学们都认为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想个办法找到空气,让我们都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 生:用塑料袋包住。 师:你真会想办法!我们可以借助材料找到身边的空气。今天老师提供了很多材料来帮我

们的忙,现在来认识一下吧(展示材料)。 (塑料袋、扇子、瓶子、吸管、土块、粉笔头、盛水的水槽) 师: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只要能找到空气就行。如果坐着不方便,可以站起来。下面请组长领材料,开始找空气吧。 (学生捉空气,教师巡视指导。) (三)事实证据: 师:同学们,找到空气了吗?请把材料放回原处,请各小组汇报:用什么材料,怎么找到空气的? 生:我打开塑料袋,在空中一抖就找到空气了。 师: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生:塑料袋鼓起来了。 师:那说明空气在哪里了? 生:空气在塑料袋里。 师:他把空气装到了塑料袋里,真棒!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用扇子扇,有风吹到脸上,这就是空气。 生:我把吸管含在嘴里,另一端插入水里吹出了气泡,说明我嘴里有空气。 生:我利用了瓶子,先卸开盖儿,让空气流到瓶子里,再拧上盖子,就把空气找到了。 师:嗯,瓶子里有空气了。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大胆说。 生:我把土块放到水里,发现土块里有很多小气泡冒出来。 师:那小气泡是什么呀? 生:是空气。 生:我还发现,把鲜嫩的树叶浸入水中,也有气泡冒出来! 师:通过找空气,我们发现空气在塑料袋里、在瓶子里、在土壤里、在我们的身体里、在树叶里,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空气,这说明什么? 生:空气的确存在,而且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师:空气所在的地方很多,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下吗? 生: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教师板书)。 (四)迁移应用:压缩棉被 1.天气热了,不用的被子太占地方了。 2.把它装进专用密封袋里,然后抽去空气。 3.瞧,被子变薄了!原来棉被中也有很多空气。

小学科学_《找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找空气》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找空气》主要以空气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多种探究活动,在掌握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提要用感官观察空气的探究过程,体会到空气的存在,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使用简单的器材进行“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谈话法 学法指导: 小组谈论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谈话: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給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魔术,这是什么?生:乒乓球。师:如果老师把它放入水中会怎么样?生:乒乓球会漂浮在水面上。师:今天老师就用这个去掉底的饮料瓶来控制它。“见证奇迹的时刻”。(控制乒乓球在水中的沉浮)师:老师为什么能控制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学生踊跃回答,猜想出与空气有关。师:看来空气有许多有趣的秘密,大家想去研究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空气的知识,板书:空气 二、探究活动: (一)感受空气。 1、课件:空气介绍自己。师:孩子们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方便袋和扇子抓住或让人感受到空气。 2、学生自由去抓空气。 3、汇报交流。 (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1、师谈话:我们平常看不到的空气都能抓住并且让老师感受的到,那老师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你们敢去尝试吗?课件:猜一猜,空气还在哪些物体里?板书:找。学生大胆猜测。 2、谈话: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了空气可能存在的地方,说明了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里。猜测只是一种假想,不能让人确信,那么怎样才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 《1 空气占据空间》教案

《1 空气占据空间》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部分,具体是 主要概念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3.1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3.4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空气占据空间》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课。通过一年级《空气》单元找空气、观察空气的活动,学生已经认识了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存在于很多物体中,知道了空气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既是以前空气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又是对空气性质的新的认识,本课内容还会成为空气的用途、空气的流动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基础。 在知识上,学生认识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能用各种办法找到空气,认识了空气的基本性质,这些都是学生建立“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的学习基础。但由于空气是看不见的物体,这种看不见的物体使学生无法觉察空气的变化,只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来认识,这给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课,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相互启发和交流,促进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的理解。 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经历,观察、实验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已具有一些基础。因此,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实验材料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继续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原有认识出发,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挑起学生的矛盾认知,再通过典型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最终使学生建立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认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2.通过空气占据空间内容的研究,学生初步学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初步具有根据事实进行猜想的科学能力,初步养成认真细致、独立思考的科学学习习惯。 3.通过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 《2 会上升的热空气》教案

《2 会上升的热空气》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部分,具体是主要概念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3.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3.4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会上升的热空气》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2节。通过一年级《空气》单元找空气、观察空气的活动,学生已经认识了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存在于很多物体中,知道了空气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第1课学生认识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本课学生将对热空气进行专门的观察,经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最终在实证的基础上认识到热空气具有可以上升的事实性知识。知识上学生认识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能用各种办法找到空气,认识了空气的基本性质,学生已经认可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但关于热空气的上升运动,还需要一定的证据的支撑。 能力上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经历,观察、实验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已具有一些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 2.发展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发展学生制订计划搜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证据意识,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以及积累一些人类利用科学原理改善生活的事例。 4.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风的成因。 ◆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 蜡烛、火柴、弃物盒、长夹子、薄塑料条、电吹风(或酒精棉球)、塑料袋等。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家里一般都有一个排风扇,你观察过吗?它安装在什么位置? 学生:它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上面。 二、猜想假设 教师:人们为什么会把排风口设在窗户的上部?提出自己的假设,并想一想怎样验证自己的假设。 学生:是不是为了防止小动物爬进来呀。 学生:热气向上走,好排风。 学生:为了安全。 学生:…… 教师:我们选择一种猜想今天来研究,选哪一种呢?小组讨论设计。 【实验1】感觉热空气 让学生点燃蜡烛,用手分别放在蜡烛火焰的上面、四周、下方,感觉什么地方最热?(安全教育) 1.学生猜测。 指名学生回答。 2.谈话:刚才,哪位同学说得对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 5.提问:热空气是向哪里流动的? 6.学生回答。 7.小结: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 【实验2】转动的纸蛇 1.讲述:在一张白色的卡纸上画出一条螺旋状的蛇,并沿着线条剪下来。用细线把纸蛇悬挂起来,并放到蜡烛的上方,保持一定的高度,观察比较蜡烛点燃前后纸蛇发生的变。 2.提问: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3.注意:使用蜡烛时请注意安全,防止烧伤自己或他人。 4.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板书:上升↑) 【实验3】放飞塑料袋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实验,两人将轻薄的透明塑料袋展开,另一人用电吹风向袋子内吹热风,观察现象;等一会儿后,松开手观察。

新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观察空气》教案

4.3《观察空气》教案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初步体验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但是在空气单元引导学生对空气污染现象进行适当关注还是必须的,特别是雾霾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他们对于雾霾现象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浅显认知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雾霾的自我保护的教学目标还是可以达成的。 3.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单元的感官观察能力的训练和一年级下册《水和溶解》单元对水的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观察空气》一课活动的难度就不大了。因此,本课的教学,我们在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引领学生对空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有意识地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尝试将此活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证据,并描述取证过程,同时发展学生描述与交流的能力。4.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思,提高学生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3)关注生活中空气被污染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 5.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水,总结出水的特征。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证据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知道保护环境及在雾霾天如何保护自己。 6.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回忆旧知,聚焦话题,提出猜想

师:不久前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观察了水,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码? 生: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生:水还是可以流动的。 师:水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质,空气也是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空气又有哪些特征呢?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环节二搜集证据,证实猜想,得出结论 师:我们已经把我们的猜想记了下来,这些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需要对空气进行仔细地观察,找一找证据。在上节课,我们已经找到了空气,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空气,我想你们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观察水的方法观察空气,如果需要材料,可以找老师协商。学生小组活动,观察空气并相互交流。 师:老师注意到大家的观察活动都很认真,下面我们要开始展示我们的观察发现了。同学们介绍时可以先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然后说说你的发现能证明空气的哪条特征。其他同学要注意听,等发言的同学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交流汇报越来越规范流畅,氛围也很宽松,教师开始将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 师:我们的汇报交流先到这里,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把我们观察到的空气的特征说出来。 环节三环保教育 师: 大自然里的空气总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吗?请大家观看一组图片。 教师出示几组雾霾前后的风景图片。组织学生谈一谈关 于雾霾的已有认知与经验。 师:雾霾天里,我们怎么保护自己?你能给你身边的人一些爱心提醒吗?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找空气》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一课《找空气》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时《找空气》。旨在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指导学生通过用纸板扇、用塑料袋装,使学生感知我们周围的空间有空气;然后引导学生把粉笔、砖块放入水中观察、在水中握海绵,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固体中也有空气;最后通过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再倾斜的活动,使学生又认识到“空”的容器里也有空气。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空气的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想办法知道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衣服里面也有空气,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处处有空气。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2.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科学探究】: 1.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肉眼观察到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四、说学情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 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六、教学过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 教师准备:课件、玻璃杯等 (一)、导入新课 1.[PPT 3 出示]出示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谜语说的是什么吗? 2.[PPT 3 出示]生回答后出示:空气。 师:是的,谜底就是“空气”。师板书:空气。 3.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谁来说一说,哪里有空气? 4.同学们认为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能想办法找

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讲稿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2.《认识空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63制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空气》。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要落实的课标要点是: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本节课要落实的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的特点,为学生理解纸风车的转动和3-4年级更深入的研究空气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周围处处有空气,对于空气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特点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特点缺少实际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空气的特点。 1/ 51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探究空气特点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乐于合作、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难点:理解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借助物体或使用简单实验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学生通过用眼看、用耳听,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塑料袋,杯子等分组实验材料和蚊香、火机 学生准备:塑料袋 七、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老师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万物生存离不了。学生猜到是空气。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随机板书:2.认识空气 2/ 52

新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2课《找空气》教案

4.2《找空气》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生知道了空气是存在的这种认知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带着明确的目标“借助材料,找到空气”,让学生和同伴一起思考怎样借用一些身边的材料找到空气存在的证据,从而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这样让学生形成对证据的重视,形成证据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学生对空气的已有认知入手,符合科学概念建立的一般规律,以此为切入点,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课堂上老师提供具有结构性的材料,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完成对找空气实验的设计,并能给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设计出更多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的探究活动目标明确,而选择材料是自由开放的,在多个实验中搜集了空气存在的足够证据, 使得最后的结论归纳水到渠成,而且在教师的引领下初步养成用证据表达的意识。这样培养了学生对证据的重视,形成证据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 2.在主动找空气、证实空气客观存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形成证据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塑料袋、玻璃水槽、粉笔、土块、海绵、抹布、水、牙签。 【教学过程】 一、展示空气,激发兴趣 老师让同学们展示用塑料袋带来的空气,并让大家说出带的是哪里的空气,肯定学生的回答。 二、提出问题,方法引导: 老师提出问题:你能想个办法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的空气的存在吗? 学生思考后汇报方法,教师可以引导。 1.学生通过摸一摸、压一压,观察到塑料袋鼓起来了,压不瘪。肯定学生的回答,

就是通过塑料袋的变化,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找到的证据并板书。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可以在塑料袋上扎个洞,让空气流到脸上或手上,感觉凉凉的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弄清楚方法并让所有同学两两结合试一试,感受空气的流动。告诉学生方法以及使用牙签要注意安全。 学生试着在塑料袋上扎洞,感受空气的流动。总结找到空气的方法并板书。3.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还可以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扎个洞,观察现象证明空气的存在。 老师播放视频,并给出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老师总结找到空气的方法并板书。 4.老师对三种验证塑料袋里空气的方法总结。 三、实验探究,充实证据。 1.提出问题:空气除了在家里、教室里、操场上、走廊里、上学路上等大空间里,还会藏在哪里呢? 出示塑料瓶、海绵、粉笔和土块,学生猜测是否藏有空气,产生验证的需要。学生选择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分小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实验方法以及选择的理由。老师用手机播放实验时的视频、照片,激励学生。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里有空气? 学生观察结构,从而发现藏有空气的秘密。 四、深入探究,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材料里有空气? 在学生说出材料后让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找到验证的方法。提出:水里有空气吗?学生猜测,老师让大家观察刚开始烧水时水里的泡泡,从而证明水里也有空气的存在。 2.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教师板书)。 五、提出问题,提升兴趣。 老师引导学生对空气提出自己还想研究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3 空气的流动 大象版

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 3 空气的流动 【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部分,具体是 主要概念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3.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3.4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空气的流动》一课是《科学》教材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中的第三课,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理解风的成因。本课是继《热空气》一课的进一步延伸,是对热空气的进一步研究,主要是研究风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同时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在实验能力上,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风的研究,初步具有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特别是推理想象的能力。 在一年级,学生已认知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无色透明、花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能流动,初步了解大气层是保护地球的“外衣”。学生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这些知识储备对本课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空气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前一课热空气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本课,与前面的知识有沿袭性。 学生具有观察空气的客观存在和观察空气运动的能力,能够观察并操作热空气性质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但能力还有所欠缺,具有初步动手制作的能力,但实操能力还不成熟,同时学生在设计实验,记录、分类、小组合作意识方面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三年级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初步具有可逆性的意识。但此时还十分依赖具体事物的表象,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柱,因此仍需要大量的实物,更需要实验、分解、同化等支撑,同时还需要进行归纳概括。语言及注意力的发展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基本维持在15-20分钟。言语发展水平方面,口头语言还不够规范,书面语言刚刚涉及。应通过接触现象、记录现象及猜想、发言汇报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能力。 学生知道冷热空气的存在,部分学生知道风的存在与它们有关,但对空气具体的运动不了解,对风形成的原因了解微乎其微,可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发联想,推想和验证风的形成,聚焦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2)发展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 (3)发展学生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与能力。 (4)通过风门作用的了解,探寻工具中的科学原理,体会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教学难点】 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要点资料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要点资料 1.我们发现,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后,完成任务更快了,找到的答案更准确了。 2.用眼睛可以发现水的两个特征:1.透明;2.没有颜色。用鼻子闻可以发现水的一个特征:没有气味;用舌头尝可以发现水的一个特征:没有味道。 3.水是一种透明、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 4.倒一杯水,取一小勺盐放进水里,观察发现,盐逐渐变少,最后看不见了,这是溶解。 5.盐溶解在水中后,水中还有盐吗?为什么? 6.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7.水不能溶解哪些物质? 8.加洗衣液时,溶解到了水里;护士配药时,溶解到了水里; 煮汤放盐时,溶解到了水里;冲红糖水时,溶解到了水里; 小鱼在水中自由呼吸,是因为溶解到了水里。 9. 把溶解在水里的物质后边打√ 大米塑料勺味精冰糖金属钥匙胡椒粉 10.我们通常通过、、、的特征辨别植物。 11.向日葵的花像大圆盘,法国梧桐的叶子像手掌,花生长在地下。 12.我们通常通过叶、花、果的特征辨别植物。 13.吊兰为什么蔫了?答:因为吊兰缺水了。 14.植物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所以阳台上的凤仙花比背阴处的凤仙花长得更壮。 15.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和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

1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太阳能够发光和发热。 17.太阳照射到的地方叫向阳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背阴处。 18.向阳处的地面比背阴处的地面热,背阴处的地面比向阳处的地面凉。 19.阳光下塑料袋中的水比较热,背阴处塑料袋中的水比较凉。 20.太阳的光和热对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21.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是不断变化的。 22.画一画自己见到过的不同形状的月亮。 23.说一说太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好的影响?有哪些不好的影响?(好的:在阳光下晨读,冬天晒太阳,把衣服晒干,让植物生长...... 不好的:晒伤皮肤,夏天很热...... 24.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有空气,有空气有空气,有空气...... 25.空气的特征:用眼睛看可以发现空气的两个特征:透明,没有颜色;用鼻子闻可以发现空气的一个特征:没有气味;用舌头尝可以发现空气的一个特征:没有味道。 26.空气是一种透明、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 一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 《4 大自然里的风》教案

《4 大自然里的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部分,具体是: 主要概念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3.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3.4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会上升的热空气》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4课。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调查大自然里空气流动现象。第二个活动是以海陆风的成因分析,初步了解大自然里风的形成也是由于热空气上升、较冷空气流动补充有关。显然第一个活动采用谈话法,第二个活动是建立海陆风成因的模型。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建立的科学概念有:空气是客观存在的,哪怕平时我们看不到它,它有一些特征;空气和其他其物体一样也占有着一些空间,且会充满各处;空气受热后会成为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上升后留下的空间会被附近的较冷空气补充,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上节课,空气的这种流动是在实验室里观察得到的,这节课,老师将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里去寻找流动的空气,调研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来大自然里流动的空气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刮风。接着以海陆风的成因为例,是学生初步认识到大自然里的风的形成也和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有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大自然里也有空气流动的现象,空气流动会形成风。了解海陆风与中国季风的成因。 2.通过对海陆风的成因和中国季风的成因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 3.关注通过中国季风的成因分析,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兴趣与能力。 4.在寻找大自然里风的现象过程中,发展学生证据意识,以及关注自然界中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下一课的教学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风的成因。

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14课)

准备单元 分工合作找证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起始单元,本单元只有一课内容,没有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制订计划、搜集证据是一年级下学期所要落实和强化培养的科学探究要素,本单元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为后面单元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制订计划、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作铺垫。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同时他们年龄小,喜欢游戏,易兴奋,注意力容易分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小组意识,但对于小组分工合作学生普遍比较陌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分工与合作。对于小组分工后自己负责的任务大部分学生不是很清晰,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任务,小组分工还需要通过活动多次巩固。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2.在教师指导下,经历分工合作找证据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教师指导下,经历分工合作找证据的过程。 难点:小组分工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分工合作范例视频、记录单;包含不同腿数的4个动物、8个动物、12个动物、20个动物、30个动物的挂图或用于投影的图片电子文档各2张。 【教学过程】 1.创设参观动物园情境引入: (1)(PPT1显示课题,执教者等信息;PPT2出示场景图及问题) 不同动物的腿的数量不同。 师:科学探究小组去参观动物园,他们发现不同动物的腿的数量不一样。有同学认为动物园里2条的动物多,有同学认为4条腿的动物多,也有同学认为6条腿的动物多。 师:究竟谁的看法正确呢?怎样判断?有证据吗? (2)引出活动目标:观察,找证据。 师:我们要用证据来说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证据。(板书:找证据) 2.热身活动: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条腿。 (1)(PPT2)依次出示8种动物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动物的名称和腿的数量,重点数6条腿的动物,区别触角和腿,强调没有腿的动物。

新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空气》单元全部教案(共3课)

第四单元 空气 1.空气知多少 前测对象:某小学一年级一个班学生 参测人数: 40人 前测过程: 第一步:以篮球为例,引导学生学会画泡泡图。 板书:篮球 教师提问:你知道有关篮球的哪些知识?只要是跟篮球有关的都可以说。 学生回答,教师画出以篮球为中心的泡泡图。 第二步:要求学生画出有关空气的泡泡图。 教师:把中间的篮球改成空气,要求写出自己知道的和空气有关的知识,能写多少写多少。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自己完成,不能讨论。 学生自主画图书写。 第三步:收集学生作品。 第四步:整理学生的全部记录,分类汇总,计算权重,进行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 前测统计: (一)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学生对空气存在的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

(二)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学生对空气性质的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

(三)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四)人类对大气层的不良影响,保护大气层 (五)其他 前测情况分析: 首先,有两点有必要声明一下,那就是这组数据的获得和所能证明的范围限度。 这组数据是在一种充分“自由”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对书写内容的要求(即一切与空气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这就保证了内容的开放性;另一点是对书写格式的要求(即用泡泡图的形式和书写要整洁清楚等),促使学生形成对此活动的端正态度和格式的统一。时间上以“你觉得你知道的都写出来了再上交”为唯一原则。

在记录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向教师提出“写这条行吗?”的类似问题,教师一律以“你自己来决定”来回答。通过以上的措施以期达到尽量避免一切干扰学生的情况的出现。 另外,如果我们期望从这组数据中总结出一年级学生对空气的认知范围和水平,那将是不科学的。这组数据只是城区一所学校的一个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的反映,这四十份数据是不足以反映出所有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具有的水平的,我们只能以“就事论事”的态度来对待这组数据。故以下所指“学生”指向的都是这四十名参测学生。 通过研读这组数据,我发现了如下的一些特点: 学生对空气存在的认识中,只有12人提到“哪儿都有空气”,概括出了空气的存在,大多数学生没有提到对空气存在的认知,但从后边学生对空气性质的描述中,能看出大多数学生是认可空气是存在的。在事后的谈话中,我发现学生对空气的认知是从课外书、父母、影视等途径获得,并没有有意识的对空气的存在进行过验证,所以没有学生提到对空气存在的证明方法。需要在科学课中加强学生科学验证的意识,学会科学的认知事物的方法。 70%--80%的学生提到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空气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比较肤浅,没有全面去观察过它,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学生大多用到了眼看、手摸、只有2人提到鼻闻,8人提到耳听,没有人提到舌尝。只有少数学生用到“颜色、气味、形状、透明”等科学的用词去描述空气的性质。说明学生虽然在课堂中曾学习过观察的方法去观察水等事物,但还没有主动运用这些方法去认知事物的意识,需要在科学课中反复训练学生科学认知事物的方法。 有关空气成分的认知,有近一半的学生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对其他成分极少有人提到。对于一年级学生,认识分清这些气体有一定的难度,此知识更适合在高年级学习。有关空气的其他知识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提到“空气能产生风”,一半学生知道空气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一部分学生提到植物与空气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对他们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或没有直接关系的方面提及的很少,对人类利用空气性质的方面、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方面认知的更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会逐步提高对空气这些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学生在中高年级进一步学习空气的有关知识。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三篇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找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时《找空气》。旨在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指导学生通过用纸板扇、用塑料袋装,使学生感知我们周围的空间有空气;然后引导学生把粉笔、砖块放入水中观察、在水中握海绵,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固体中也有空气;最后通过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再倾斜的活动,使学生又认识到“空”的容器里也有空气。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空气的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想办法知道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衣服里面也有空气,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处处有空气。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2.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科学探究】: 1.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肉眼观察到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四、学情分析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 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六、教学过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 教师准备:课件、玻璃杯等 (一)、导入新课 1.[PPT 3 出示]出示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谜语说的是什么吗? 2.[PPT 3 出示]生回答后出示:空气。 师:是的,谜底就是“空气”。师板书:空气。 3.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谁来说一说,哪里有空气? 4.同学们认为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能想办法找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空气》教材解读

第四单元 空气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是一个综合探究单元。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是达成课程标准物质科学领域中关于空气的一项1~2年级的学习目标:“3.1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的主要概念描述是:“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所以关于空气的学习可以围绕“常见性、重要性、混合性和物质性”这四个角度进行。本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对空气的客观普遍存在及一些一般物理特征进行认知,所以体现的是对空气的常见性和物质性的了解。并对中高段关于空气的混合性及重要性提供了研究对象的明确指向和事实证据方面的一些积累。 本单元侧重培养的科学探究要素是“搜集证据”,其1~2年级的学段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本单元虽然侧重于“搜集证据”这一探究要素的培养,但是和其他七个要素并不是割裂的,是和其他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知与训练的。在1~2年级关于搜集证据要素的学习目标中本单元主要贯彻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教师的有效指导;一是感官的观察。而3~4年级的学段目标则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和使用仪器工具的观察。可见1~2年级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本单元一共由3课组成,分别是《空气知多少》《找空气》《观察空气》,课题即表明了每节课的主要活动。 《空气知多少》不只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还是整套教材关于空气的学习的起始课。根据相关的认知和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等)中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的重要意义,以及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设计并编写了本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创设情境,调查学生关于空气的前概念,引领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展露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并使之成为后续关于空气相关科学概念学习的必备资料。同时,本课教师还将指导学生进行关于空气的提出问题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与欲望。 《找空气》。由对学生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的前测分析我们发现,一年级学生对空气的认知有着很多不清晰、片面乃至错误的地方。再加上空气本身虽然就在我们的身边,但由于它无色透明的特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再加上后续的观察空气等探究活动的不断出现,所以首先需要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这样就产生了本课《找空气》。本课中教师将引领学生直观观察或借用其他材料找到空气并证实空气确实存在,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有思维活动的搜集证据的过程,也自然使得科学精神中的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中的证据意识等得到培养。 《观察空气》。在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单元的感官观察能力的训练和一年级下册《水和溶解》单元对水的观察活动的基础上,本课观察空气活动的难度就不大了。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此活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证据,并描述取证过程,同时发展学生描述与交流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