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处理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处理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处理

一、出生后的初始检查与分类

初始检查

1、评估呼吸系统婴儿必须保持安静;

2、听呼吸音、数呼吸频率:是30~60次/分如果呼吸加快重新计数;

3、观察吸气时胸部有无吸气性内陷;

4、观察运动:是否正常且对称

5、观察先露部:是否有肿胀或挫伤

6、观察腹部苍白否;

7、观察有无畸形;

8、感觉语音是否正常

9、感觉体温:如果过凉或过热,测量体温;

10、给新生儿称重,确定与胎龄的关系;

11、婴儿一般情况:外貌、性别、发质、营养、神志、反应、肌张力、活动情况、肛门、外生殖器等;

检查重点

1、Apgar评分:对有呼吸、循环抑制表现者立即进行复苏;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5项评分相加的满分为10分,总分8~10分为基本正常,4~7分为轻中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用吸引球或导管插入鼻孔或弹拍足底;

窒息时各项指标的消失顺序依次为:颜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

复苏时各项指标的恢复顺序依次为:心率、反射、颜色、呼吸、肌张力; 2、判断羊水:有羊水粪染,无论程度均在婴儿呼吸之前吸净鼻、口、咽部,必要时婴儿无活力进行气管内吸引;

3、失血、休克表现:紧急复苏循环;

4、周围循环灌注情况判断:有无心律异常、苍白、青灰、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分类

1、按胎龄分:

足月儿full term infant:37周<出生时胎龄<42周260天~293天;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出生时胎龄≤37周≤259天;

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出生时胎龄≥42周≥294天;

2、按出生体重分:

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克≤出生体重≤3999克;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克;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克;

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克;

3、按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足月小样儿:胎龄已足月,但体重<2500克;

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4、按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的新生儿;

二、胎龄评估

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生后3天内住院的新生儿,应常规进行胎龄评估assessment of

gastational age;

胎龄是指胎儿在宫内的周龄或日龄;

新生儿的胎龄通常按孕母的末次月经期计算,但如母亲末次月经期难以确定,则需要通过某些方法进行胎龄评估;目前国内常用的有石氏的简易评分法及新修

订的Ballard法;

评估方法

一般应在出生后48小时内最好是24小时内进行;出生一周以后一般不再评估; (一)简易评分法

计算方便,即总分加上常数27等于胎龄周数;其误差多在一周以内;但不能评估27周以下的极低胎龄儿;见下表

二新Ballard评分法

评分从10矫正胎龄为20周~50矫正胎龄为44周分;胎龄26周的新生儿最好在生后12小时内进行评分,大于26周者在生后96小时内进行即可;

1、准确性:

可将胎龄精确至2周以内;

2、标准:

由六项体格成熟标准和6项神经成熟度标准构成如下表:

1体格成熟度

皮肤:仔细观察皮肤,参照图进行评分;极度不成熟的早主儿皮肤呈黏液透明状,评分为 -1分;

胎毛:检查新生儿背部和肩胛间的胎毛;

足底:测量从大踇趾尖到足跟的长度,如果小于40mm,评-2分,40~50mm评 -2分;大于50mm但足底无皱褶评0分,若有皱褶评分相应调整;

乳房:触摸乳房组织,给予评分;

眼和耳:这一部分已扩展到包括极不成熟新生儿的检查标准;闭合眼睑可被轻柔地分开,评为 -1分,眼睑闭合紧密不能被轻柔地分开称为不易分离;依据睁眼和

耳的检查进行其他评分;

外生殖器:参照图表评分;

2神经肌肉成熟度

姿势:0分四肢是伸展的,1分为膝关节和髋关节开始屈曲而上肢仍为伸展的,其它评分参照图表;

方窗:在检查者拇指和示指间尽可能将患儿手向前臂弯曲,测量小鱼际隆起处与前臂腹侧形成的角度,参照图表进行评分;

上臂回弹:屈曲前臂5秒,而后抓住婴儿手使上臂完全伸直后松开,如果手臂完全为屈曲状,为4分,依据屈曲程度的减低参照图表给予评分;

围巾征:将婴儿一侧手牵引、围绕颈部至对侧肩部,尽可能伸至肩后方,依图表进行评分;

足跟至耳:婴儿骨盆平置台上,将婴儿足拉起,尽量接近头部,依据图表进行评分;

将以上体表特征和神经肌肉成熟度的各项评分相加得出总分,查表即可得出胎龄;图表中总分以5分和胎龄以2周为间距分级,如评的总分介于某两级之间,胎龄亦可取相应的间值;实际上只可记住上表起始的 -10分=20周这一对数字,按总分每增5分胎龄递增2周推算即可;

三、高危新生儿与高危因素

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需要监护的新生儿,主要包括极低胎龄体重和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严重病症的新生儿;

根据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新生儿定义为高危儿:

1、胎龄<37周或>42周;

2、出生体重<2500g;

3、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

4、各种原因引起的缺血、缺氧性疾病肺内或肺外原因所致;

5、出生后Apgar评分0~3分;

6、产时感染;

7、高危妊娠;

8、手术产儿;

9、新生儿兄弟姐妹有严重的新生儿期死亡史或母亲有2个以上胎儿死亡史者;

10、其它如损伤性疾病、意外等;

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可分为母体因素、分娩因素及胎儿因素;

1、母亲疾病史:孕母有严重疾患,包括心、肺、肝、肾疾病,血液病,糖尿病,

结核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如胃肠道或尿路感染,传染性疾病,有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

2、孕母高危因素:如年龄超过40岁或小于16岁,有妊娠并发症如高血压、心

脏病、肺部疾病、糖尿病、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羊水过多或过少;胎盘早剥出血;羊膜早破和感染;

3、分娩过程高危因素:如早产或过期产,急产或滞产,胎位不正,先露异常,羊

水粪染,脐带过长大于70cm或过短小于30cm,脐带受压,剖宫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剂或止痛药物史;

4、胎儿及新生儿高危因素:如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

胎心率或心律异常,宫内感染和严重先天畸形等;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入院分值病情 1 病情2

检查项目测定值月日月日

月日<80或>180 4 4

4

心率/min 80~100或160~180 6 6 6

其余 10 10 10

血压:<40或>100 4 4 4

收缩压mmHg 40~60或90~100 6 6 6

其余 10 10 10

<20或>100 4 4 4

呼吸/min 20~25或60~100 6 6 6

其余 10 10

10

<50 4 4 4

mmHg 50~60 6 6 PaO

2

6

其余 10 10 10

<或> 4 4 4

pH值 ~或~ 6 6 6

其余 10 10 10

<120或>160 4 4 4

Na+ mmol/L120~130或150~160 6 6 6

其余 10 10 10

<2或>9 4 4 4

K+mmol/L 2~或 ~9 6 6 6

其余 10 10 10

>142 4 4 4

Crumol/L ~142 6 6 6

其余 10 10 10

> 4 4 4

或BUNmmol/L ~ 6 6 6

其余 10 10 10

< 4 4 4

血细胞比容 ~ 6 6 6

其余 10 10 10

腹胀并消化道出血 4 4 4

胃肠表现腹胀或消化道出血 6 6 6

其余 10 10

10

注: 1分值:90分为非危重;70~90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如缺一项总分为90分,分值81分为非危重;63~81分为危重;<63分为极危重;

2选24小时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

3首次评分,若缺项≤2分,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则为80分,分值>72分为非危重;56~72为危重;<56分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

4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不大,且取标本不便,可按测定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时间;

5不吸氧条件下测PaO2.

61mmHg=.

新生儿危重病例的单项指标

凡具有下列指标的任何一顶,可定为危重新儿病例:

1、凡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或者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I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枝以上;

3、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

4、反复抽搐,经处理24小时以上不缓解者;

5、昏迷,弹足5次无反应者;

6、体温≤30℃或>41℃者;

7、硬肿面积≥50%;

8、血糖<L 20mg/dl.

9、高胆红素血症有换血指征者;

10、出生体重≤1000g者;

四、新生儿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新生儿病史有其鲜明的自身特点,必须根据新生儿特点进行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

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中,应尽量做到迅速、准确、全面;遇到急症病例,应先获取最关键的病史和体检资料,及时紧急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病史采集

1、一般项目包括:①姓名,不少新生儿未取名,应注明母亲姓名,如陈××之子,张××之女;②性别;③入院日龄,要准确记录实际日龄,生后72小时内应精确到小时;④种族;⑤籍贯,要写父亲祖籍,特殊情况时要问母亲祖籍;⑥入院时间;要准确记录年、月、日、时;⑦父母姓名;⑧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应详细到门牌号、以便患儿病情变化时联系;⑨提供病史者;⑩住院号;

2、主诉系促使患儿就诊或转诊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症状及伴随症状的发生部位及时间经过;

3、现病史为现患疾病的详细经过;在采集病史中,除详细询问患儿的主要症状外,对伴随或可能伴随的其它症状和有关情况,以及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的资料,即使家长未提到,也应主动询及和记录,力求准确、全面;内容包括:①起病时间、地点、方式;②症状性质:诱因、部位、严重程度、频度与时间规律、伴随症状等;③疾病经过:发展、变化、加重或减轻的因素;④治疗经过:初步诊断、治疗措施、治疗地点、治疗效果、应用的药名、剂量、给药方法等;⑤出生情况:对与出生过程有关的疾病,应将出生情况写在现病史,如出生前胎儿变化情况,有无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和过程,胎盘、脐带、及羊水情况,Apgar评分、复苏方法和过程等;

⑥一般情况;

4、过去史①胎儿期疾病;②出生后患病情况;

5、个人史包括:①出生史:包括胎龄,胎产次,出生时间,出生时体重,有无胎膜

早破,有无宫内窘迫,方式和过程,胎盘、脐带、及羊水情况,母亲是否用过催产素、镇痛剂、麻醉剂,生后Apgar评分,如有窒息,应详细询问复苏方法和过程;②喂养史:开奶时间、乳品种类,喂养方式、方法及奶量;③母孕期疾病史:母亲是否有妊娠合并症以及用药情况;④既往疾病史:患儿此前患过的疾病;⑤预防接种史:主要是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及其接种日期;

6、家族史①父母的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工种是否接触有害物质,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烟酒嗜好,是否近亲结婚;②患儿同胞兄姐的情况,患病情况,要详细记录母亲各胎次情况及原因;③父母双方家族成员有无遗传性、先天性及过敏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安静时很容易听诊心脏和肺部,应保持听诊器温暖以避免听诊时患儿哭闹;

1、生命体征

1体温:新生儿正常体表温度为~℃,正常核心直肠温度为~℃;

2呼吸: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

3血压:与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有关如下表;

4脉搏:正常新生儿脉搏是100~180次/分清醒时为120~160次/分,睡眠时这70~80次/分如下表;健康新生儿受到刺激时心率增快;

2、测量并记录体重、身长、胸围,必要时进行胎龄评估;

3、一般情况观察外貌,发育,营养状况,头部外观,面容,面色,神志,精神,反应,呼吸情况,姿势、体位,活动情况;

4、皮肤及皮下组织在保暖的前提下仔细观察身体各部位皮肤的颜色,有无苍白、

黄疸、发绀、潮红、广泛瘀伤瘀斑、发灰或花纹、广泛黑色素沉着等;有无皮疹,如粟粒疹、中毒红斑、念珠菌皮疹、单纯疱疹、新生儿痤疮、暂时性脓包性黑色素沉着症等;触摸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如早产儿皮肤薄而透明,过期产儿皮肤较厚如羊皮纸样,小于胎龄儿缺少皮下脂肪,皮肤多皱等;有无水肿;

5、头部观察大小,头型是否正常,有无产钳或胎头监测电极所致的挫伤,注意触诊有无明显的颅骨骨折、软化乒乓球感、颅骨缺损和脑膨出;用食指平放头顶从后向前滑动,触诊囟门大小及紧张度;前囟门过大多见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佝偻病、骨骼发育异常如成骨发育不全、低磷酸酶血症等;前囟过小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小头畸形有关;前囟隆起多见于颅内压增高、脑膜炎、脑积水、颅内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失水;

6、颈部颈部是否软,有无斜颈、短颈或颈蹼畸形;触摸胸锁乳突肌检查有无血肿和甲状腺肿大,有无甲方状舌骨囊肿;

7、面部注意有无先天畸形,鼻、口腔和下颌形状是否正常,注意有无眼距过宽或耳位过低;观察有无面肌的微小抽搐,有无面神经麻痹;

8、耳朵注意其形态、位置有无异常,耳位过低常见于各种先天畸形;耳前的乳突刺瘤常见,多为正常;毛状耳多见于糖尿病母亲婴儿,

9、眼睛用检眼镜检查有无红色光反射;先天白内障时可有晶状体混浊和光反射消失,常需要眼科专家早期进行评估;巩膜正常是白色的,早产儿由于巩膜较足月儿薄,故呈淡蓝色;如巩膜呈深蓝色,应除外成骨不全;Brushfield斑多见于Down 综合征;创伤性分娩时可见结膜下出血;眼睑水肿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是淋球菌感染的典型表现;

10、鼻如怀疑单侧或双侧后鼻孔锁时,应下鼻胃管证实;若双侧鼻后孔闭锁时,患

儿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鼻翼扇动提示呼吸窘迫;黏稠的鼻腔分泌物应考虑先天性梅毒的可能;

11、口腔检查软硬腭可以发现有无腭裂存在;舌系带过短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小下颌、下颌萎缩、唇裂、腭裂、高腭弓、巨舌、舌前突等畸形可能是某些综合征的部分表现,如巨舌提示先天性甲低,知前突提示Down综合征;唾液过多伴呛咳提示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漏;鹅口疮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

12、胸部观察外形,是否对称,不对称的胸廓常提示张力性气胸;有无桶状胸,肋间隙饱满、凹陷、增宽或变窄等;有无骨折;

13、肺视诊应注意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异常,有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深浅改变,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吸气性三凹征、呼气性呻吟提示呼吸窘迫;呼吸节律明显不整,伴呼吸浅慢、呼吸暂停、发绀等,为严重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注意听诊呼吸音是否存在和对称;最佳听诊部位为双侧腋下;呼吸音缺乏或不对称提示气胸或肺不张;肺部罗音可见于肺炎、吸入综合征、湿肺、肺透明膜病、肺水肿等喘鸣常见于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插管后声门水肿、气管狭窄、喉蹼等;哮鸣由炎症、黏液痰块、胎粪颗粒等引起;如听不到呼吸音而能听到肠鸣音提示膈疝;

14、心脏视诊时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弱和搏动范围,正常新生儿点位于左第4肋间左侧锁骨中线内侧;触诊主要检查心尖搏动位置及有无震颤、动脉搏动;听诊应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注意心音的强度、节律、有无杂音、杂音的性质、响度、传导方向、与体位、运动、呼吸的关系;心音低钝常见于窒息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肌受损;心音遥远可见于胸腔积液或气胸;生理性杂音大多数不超过出生后48小时,如杂音持续存在,响亮粗糙,或伴有其他心血管系统的其他症状,可能是病理性的,有必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15、腹部外形,有无肠型、肿块;正常新生儿腹部可稍隆起或稍凹陷;显着的腹胀常可见于腹腔包场、肠梗阻、巨结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腹腔积液等;舟状腹常提示食管闭锁和膈疝;明显的腹部缺损包括脐膨出和腹裂;肠型、蠕动波伴呕吐、便秘、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等,则常提示肠道梗阻;上腹部蠕动波伴呕吐和右上腹橄榄形肿块提示肥厚性幽门狭窄;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红肿、脓性分泌物、脐疝;听诊肠鸣音;触诊腹部宜在新生儿安静或哺乳时进行;新生儿正常肝下界可达肋缘下2~稍可触及,如超过肋下3cm则为增大;脾公在肋下可触及,如超过肋下缘1cm为增大;肝脏肿大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炎或败血病;脾大见于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或败血病;多囊肾、肾积水、肾静脉血栓、肾肿瘤时肾脏增大;腹腔包块多与泌尿系疾病有关;

16、生殖器和肛门

1生殖器:当新生儿外生殖器显示的性别特征不明确时应进行正规的内分泌检查,才能确定性别;①男婴:应注意观察阴茎大小及尿道口位置,有无尿道口下裂或上裂;检查睾丸是否在阴囊内,有无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常见,多在1岁左右消失;观察阴囊的颜色,如呈蓝紫色多提示睾丸扭转;②女婴:检查阴唇和阴蒂,如阴唇融合而阴蒂增大,应考虑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由于母亲雌激素撤退的影响,阴道内可有血性分泌物;

17、脊椎、躯干和四肢

1脊椎和躯干:注意脊柱大体有无缺陷,任何异常的色素沉着或多毛斑均应除外脊柱畸形的存在;位于骶骨或多毛的凹陷区或窦道,提示小的脊膜膨邮或其他异常的可能;

2四肢:检查上肢和下肢,注意指趾数和手掌皱褶;一些畸形如肢体过短、变形、指

趾过短,指趾分开、并指趾、多指趾等,常提示存在某些染色体异常或综合征,如通贯掌多见于Down综合征;对难产患儿应检查有无肱骨骨折或股骨骨折;

18、臀部主要检查有无髋关节异常;如臀部皱纹不对称或双下肢不等长,应进一步检查有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常用检查方法为Ortolani和Barlow操作法;

19、神经系统首先观察新生儿有无活动如抽搐或过度激惹,然后检查新生儿的肌肉张力、特殊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握持续反射、交叉伸腿反射等;检查围巾征、肌张力、肌力,有无臂丛神经麻痹;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处理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处理 一、出生后的初始检查与分类 初始检查 1、评估呼吸系统婴儿必须保持安静; 2、听呼吸音、数呼吸频率:是30~60次/分如果呼吸加快重新计数; 3、观察吸气时胸部有无吸气性内陷; 4、观察运动:是否正常且对称 5、观察先露部:是否有肿胀或挫伤 6、观察腹部苍白否; 7、观察有无畸形; 8、感觉语音是否正常 9、感觉体温:如果过凉或过热,测量体温; 10、给新生儿称重,确定与胎龄的关系; 11、婴儿一般情况:外貌、性别、发质、营养、神志、反应、肌张力、活动情况、肛门、外生殖器等; 检查重点 1、Apgar评分:对有呼吸、循环抑制表现者立即进行复苏;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5项评分相加的满分为10分,总分8~10分为基本正常,4~7分为轻中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用吸引球或导管插入鼻孔或弹拍足底; 窒息时各项指标的消失顺序依次为:颜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 复苏时各项指标的恢复顺序依次为:心率、反射、颜色、呼吸、肌张力; 2、判断羊水:有羊水粪染,无论程度均在婴儿呼吸之前吸净鼻、口、咽部,必要时婴儿无活力进行气管内吸引; 3、失血、休克表现:紧急复苏循环; 4、周围循环灌注情况判断:有无心律异常、苍白、青灰、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分类 1、按胎龄分: 足月儿full term infant:37周<出生时胎龄<42周260天~293天;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出生时胎龄≤37周≤259天;

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出生时胎龄≥42周≥294天; 2、按出生体重分: 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克≤出生体重≤3999克;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克;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克; 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克; 3、按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足月小样儿:胎龄已足月,但体重<2500克; 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4、按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的新生儿; 二、胎龄评估 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生后3天内住院的新生儿,应常规进行胎龄评估assessment of gastational age; 胎龄是指胎儿在宫内的周龄或日龄; 新生儿的胎龄通常按孕母的末次月经期计算,但如母亲末次月经期难以确定,则需要通过某些方法进行胎龄评估;目前国内常用的有石氏的简易评分法及新修

高危儿的管理

高危儿的管理 作者:刘青 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9期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以及新生儿期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临床上根据高危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将高危儿分为A类与B类。家长应了解高危儿管理的相关知识,以便配合医疗人员进行高危儿的管理工作。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需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3个月的孩子:①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②对于移动的人、物品不追视,平时不注视人脸;③逗他/她时不会笑或不会发音;④俯卧时不会抬头。6个月的孩子:①紧握拳且不松开;②不会笑出声,发音也少;③无法进行扶坐;④不会用手抓东西甚至不会伸手。8个月的孩子:①无法独自坐着;②听到声音无应答;③不会用双手传递玩具;④不会区分熟人与生人。12个月的孩子:①叫她/他名字时没反应;②不会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小物品;③不会扶着东西站立;④不会挥手表示再见。 1.A类高危儿。①母亲有异常妊娠史;高龄分娩;伴有残疾且影响养育能力。②母亲在孕期患有较为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妊娠期糖尿病。③孕周滿32周但不满37周的早产儿。 ④出生时体重在2~2.5千克的新生儿。⑤Apgar得分在7~8分的新生儿以及宫内窒息的新生儿。⑥有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⑦Ⅰ或Ⅱ级颅内出血的新生儿。⑧轻度或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⑨持续性低血糖的新生儿。⑩在新生儿期出现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如败血症、肺炎等。符合上述条件的新生儿,需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专案管理。 2.B类高危儿。①母亲在孕期时患有TORCH感染。②孕周小于32周的早产儿。③胎儿出生时的体重小于2千克。④足月的小样儿(宫内发育迟缓)。⑤Apgar得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⑥有中度或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⑦有Ⅲ级或以上的颅内出血新生儿。⑧重度及以上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⑨有遗传病或者遗传代谢疾病的新生儿。⑩同时伴有3项或3项以上A类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符合以上条件的新生儿,则需接受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检查与保健。 在高危儿管理中,不同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着不同的职能。村级卫生室需要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高危儿的筛查、登记、转诊以及随访。根据规定,符合A类高危儿需转诊至区级的妇幼保健机构,而符合B类高危儿需要转诊至上级单位。区妇幼以及计划生育中心需要负责接诊A类高危儿,并进行管理。上级医疗机构需要接诊B类高危儿并进行管理。 高危儿的随访需要多方协作进行,如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康复医学科等。相应科室应给予家属早期家庭干预指导,一般半岁以内的高危儿需要每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半岁到1岁的高危儿需要每2个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1~3岁的高危儿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3~6岁的高危儿需要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新生儿高危风险因素的评估及管理

新生儿高危风险因素的评估及管理 一、高危专科疾病、重点/难点病人 1、早产儿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风险: ⑴呼吸窘迫综合征 ⑵肺出血 ⑶颅内出血 ⑷呼吸暂停 2、胎粪吸入综合征 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4、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5、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 二、高危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 ⑴.去乙酰毛花苷 ⑵.地高辛(狄戈辛) 2、抗心律失常药物 盐酸普罗帕西酮(心律平) 3、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儿茶酚乙胺) 4、平喘药物 氨茶碱(茶碱乙烯双胺) 5、利尿、脱水药 ⑴.呋塞米(呋喃苯胺酸) ⑴.甘露醇 6、镇静、催眠、抗惊厥药 ⑴.地西泮(苯甲二氮卓、安定) ⑵.苯巴比妥(鲁米那 7、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 ⑴.10%氯化钾 ⑵.10%葡萄糖酸钙 二、高危技术 1、应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识别与紧急处理 2、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 ⑴. 气道阻塞的识别与紧急处理 ⑵.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护理集束 ⑶. 氧中毒 3、PICC置管术及其维护 4、胃食管返流患儿判断与处理 5、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判断与处理 三、高危环节

1、疾病高危时段 ⑴.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后72小时内) ⑵.新生儿窒息(出生时重度窒息复苏后8小时内) 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肠穿孔 ⑷.窒息复苏抢救配合 ⑸.腹胀症状持续或加重 ⑹.抽搐处理 ⑺.顽固性低血糖 ⑻.高危患儿转运 ⑼.坠床、烫伤、皮肤擦伤及压疮高危患儿的识别、报告、处理 2、病房工作高危时刻 ⑴.交接班时 ⑵.患儿晨间护理、进食、治疗、注射时 ⑶.病情复杂、病重患儿多时 ⑷.同时新收几个患儿时 ⑸.患儿家属对治疗失信心有纠纷苗头时 3、高危人群 ⑴.轮科护士 ⑵.低年资护士 ⑶.业务技术或责任心欠佳的护士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第一篇: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新生儿为高危人群,因自身特点及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病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其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即生后2周内,可达95%左右。 死亡原因: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呼吸系统疾病(21.8%),感染(14.2%),严重先天畸形(11.3%),产伤(6.3%),硬肿症(5.8%),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1.哭声变化 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不适宜。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2.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或体温低于35.5℃。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 6.惊厥 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惊厥的类型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2)能否自行缓解3)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 引起惊厥的原因 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 7.呼吸异常 正常呼吸时不费劲,40次/分,若呼吸稍有些快慢不均,时深时浅,但不伴有皮肤青紫等现象也属正常。安静时呼吸≥60次/分或≤30次/分,有三凹征/鼻翼扇动/呼气性呻吟/抽泣性呼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均提示呼吸异常,应及时处理。常见原因有:上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感染、代谢酸中毒、低血糖及血液系统疾患等。 8.呕血和便血 首先应排除母血咽入综合征和口鼻、咽喉出血吞入。 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有:新生儿出血症、应急性溃疡、急性胃肠炎、NEC、严重感染致DIC、血液系统疾病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9.其他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高危儿管理

高危儿管理 一、高危儿的定义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1: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疾病史等、严重的精神刺激、高龄母亲。2:异常妊娠及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牵引、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3:出生时异常,如apgar评分<7分,脐带绕颈、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过期产儿、多胎儿。4:新生儿期严重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病理性黄疸等。 二、高危儿的管理模式 1、部分高危儿出生后即进入新生儿科病房进行监护和治疗。病情严重者还需进入NICU(重症监护室),待病情稳定后于适当的时间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一般这个时间选择在足月儿生后7天、14天、28天,早产儿则在胎龄满40周后的7天、14天、28天进行)。这个测查对判断预后很有价值,做起来也挺方便的,经济、实用,不需要昂贵的器材,只需一个摇铃,一个红球和一把手电,适当的培训。若当着家长的面做,则对早期养育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高危儿从新生儿科出院时应对家长进行宣教,使家长了解高危儿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合理评估高危儿的预后,让其及时到儿童保健科建立高危儿档案,进行连续的生长发育监测,并接受高危儿养育指导。 3、开设高危儿专科,由指定的医师负责高危儿管理。高危儿专科医师应接受相关业务培训,熟悉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具有儿科临床经验,同时具备儿童心理发展及神经运动发育等相关知识。定期对高危儿的体格发育、神经运动发育、智能发育、营养情况以及行为发育进行监测,评估,指导。监测的时间定为:初生至6个月每月检查一次,6个月至1岁每2个月检查一次,1岁至1岁半每3个月检查一次,1岁半至3岁每半年检查一次。对检查结果进行专案记录。 4、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智力发育的测试,分别在6个月、1岁、1岁半、2岁进行,同时还进行儿童气质及感觉统合的测评。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采用最合适孩子发育的方法对高危儿进行养育。 5、在监测过程中,对有发育异常的高危儿要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早期干预,以期达到降低脑瘫及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因为对于未成熟的大脑,若早期采取了合适的方法进行干预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早期发现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危儿管理规范与指南最新版本年限

高危儿管理规范与指南最新版本年限高危儿的定义 高危儿是指在妊娠期、分娩时及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小儿脑成熟障碍,可能出现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癫痫、行为异常及视、听障碍等严重后果的小儿。 有以下情况者可诊断为高危儿: 1、母亲或宝宝存在高危因素: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宫内感染病 史、早产或过期产儿、极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延迟消退、 颅内出血史、手术产儿(如剖宫产、臀位助产、胎头吸引或产钳)、 双胎和多胎、惊厥。 2、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 3、母亲有妊娠中毒症、妊娠感染、妊娠高血压、孕期贫血、先兆流产、 及有毒化学物放射线室内装修污染等接触史。 高危儿管理对象 (1)早产(胎龄< 37周)或低出生体重( 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3)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 (4)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 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5)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 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 苯丙酮尿症等)。 (6)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感染 (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管理方法 (1)登记管理:乡镇卫生院为尤童建立健康档案时,通过询问家长或查阅母子保健手册,确定高危儿童。填写“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登记表”转诊至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并进行随访。 (2)专案管理:儿保科高危门诊负责接诊高危儿童,并填写“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纳入到专案管理。 (3)结案与转诊:连续两次评估正常并年满1周岁的高危儿童可结案。儿保科对于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转诊到康复科进行诊断和早期干预。 专案管理内容 (1)监测次数:儿保科高危门诊应对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评估,每季度至少1次,可根据监测手段和实际情况决定发育监测密度。 (2)监测方法:应当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量表(如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DDST、DST等)以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评估。 (3)咨询指导 1)根据筛查结果对儿童家长进行结果解释。 2)针对筛查中发现的喂养及发育问题进行咨询指导。 3)对需要转诊进行诊断和干预的儿童家长解释转诊原因及目的。 高危儿危害 因此,我们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出生后就要和医院建立较密切的联系,建立专案管理,经常对小儿的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地给予发育指导及康复干预,抓住早期教育的有利时期,及时弥补发育的不足,减少小儿后遗症的发生

高危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

高危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 1定义 高危新生儿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也包括已出现危象的新生儿[1]。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不完善,各脏器代偿功能差,患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并且很快转至不可逆阶段,故应加强高危新生儿的临床监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其预后和降低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522例高危新生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 护理 2.1准备抢救工作为了使新生儿得到及时抢救和护理,我科相对固定了有经验、责任心强、熟练掌握各种监护操作的护士来负责组织高危新生儿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当班的护士在接到高危新生儿入院的通知后,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如新生儿保暖箱、辐射抢救台、被服、尿布的预热、氧气及供氧设备、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等,均放置固定位置,以便患儿入院后迅速及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 2.2 注意保暖高危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易致低体温。低体温不仅可引起硬肿症,还可造成低血糖,因此应加强保暖,保持室温在22 ℃~24 ℃,相对湿度55%~65%,早产儿应置暖箱内,按日龄和体重给予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使其的体温维持在36.5 ℃~37.4 ℃,以减少能量消耗。体温不升者按每1 h升温1 ℃逐渐复温,复温期间每1 h测体温,稳定后每4 h测体温。随时注意箱温的变化,各项护理尽量在箱内进行,随时关好箱门,以减少箱温的波动。 2.3 监测呼吸在高危儿中尤其是早产儿和窒息儿常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通气或换气功能的障碍,而通气或换气功能的障碍,直接影响机体的氧合和新陈代谢,造成多脏器功能的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XXX:高危儿范围及管理方法 在管理高危儿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新生儿进行至少两次访视,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内 进行,第二次在14天左右。对于高危新生儿,应酌情增加访 视次数,最少增加一次。增加的访视时间最好在7-14天之间,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指导及时就诊。28天满月的检查必须在乡 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2.高危儿包括: 1) 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流血、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 产或性传播史等;

2) 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疼药物史等; 3) 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 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3.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并在手册中有管理记录。其他高危儿进行登记管理,所有高危儿都应登记在高危儿登记薄上,专案管理的XXX和登 记管理的高危儿分开登记。 XXX:高危儿管理制度 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高危儿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管理高危儿。以下是我们的管理对象和方法: 一、高危儿管理对象: 1.高危妊娠孕母的婴儿,如妊娠高症、宫内感染等。

2.孕母过去有死胎、死亡新生儿史的婴儿。 3.异常分娩的婴儿,如产钳助产、臂位助产等。 4.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异常的婴儿,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5.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 6.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7.活动性佝偻病,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明显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同时有中度的骨骼改变体征。X 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血钙血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8.中度以上贫血,血红蛋白小于90克。 9.II度以上营养不良,体重低于下常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君子之腹0.4以下,身长较正常低,精神状态不稳定,睡眠不安,肌张力明显低下,肌肉松弛。 10.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新生儿。 11.其他,如反复感染、重度窒息、出生缺陷、体检中发现的体重不平等等。

高危儿筛查管理工作常规

高危儿筛查管理工作常规 附件1 温州市高危新生儿访视常规 负责辖区内高危新生儿(是指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存在危险因素的活产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患有产伤、窒息、颅内出血等脑损伤、病理性黄疸、感染和先天异常的新生儿以及母亲孕期患有内科或其他疾病者出生的新生儿的访视~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高危新生儿均应专案管理~填写“高危新生儿登记表”~及时记录访视情况。 管理方法: 1.按新生儿常规管理外~每周访视2次,体温不正常~生活能力差或体重在2000克以下者~每天访视1次。 2.注意体温变动~重点注意保暖~指导家长保暖方法。 3.吸吮能力差者~要指导滴管喂养~每次滴量不要过多~奶量逐渐增加~注意防止呛奶。每周测体重1次~对体重增长缓慢者要分析原因。如因饮食量不足可缩短喂奶时间~增加哺乳次数。 4.指导家长随时注意小儿神志、面色、呼吸、吸吮力、皮肤软萭度、大小便等情况。 5.避免与外人接触~哺乳前母亲应洗手、洗乳头~小儿用具专用~以防感染。 6.体重在2000克以下的末成熟可不洗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涂抹在皮肤皱折处~尽量少动~避免着凉。 7.生后2周加服维生素D臸剂。 8.访视过程中遇有疑难病情及异常情况~及时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9.对已恢复正常儿及时转入健康儿童系统管理。 附件2 温州市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常规

一、管理对象: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者,其中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1.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身长小于46cm 的活产新生儿。 2.小于胎龄儿(即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已满37周,但体重低于2500g或出生体重在第十百分位以下的活产新生儿。 二、管理目的 1 对辖区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了解和掌握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主要萫响因素。进行科学的育儿宣教及护理指导,以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成活率,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 三、管理常规 1.访视:除按新生儿访视常规外,要求进行个案管理,由专人访视。 访视次数:接到出院报告后在3天内作第一次家庭访视,访视次数应根据低出生体重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7-10天访视一次,访视到体重达3000克(3公斤)为止。 2.访视内容:除按新生儿访视常规外,应着重指导保暖、喂养、护理和预防感染等四方面的内容。 (1)注意保暖:室温应维持在20,25?之间。注意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热水袋,通常将热水袋用毛巾包好,放于棉被的外面,可臵于婴儿的两侧或足的下端,并按时更换热水,保持热水袋的温度恒定~以不烫手为宜。

高危儿的护理

高危儿的护理 一、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是指胎儿在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 【病因】 1.母体因素母体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心病、产前出血性疾病和创伤、急产或子宫不协调收缩、缩宫素使用不当、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胎膜早破等。 2.胎儿因素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和颅内出血等,胎儿畸形,母儿血型不合,胎儿宫内感染等。 3.脐带、胎盘因素脐带和胎盘功能障碍影响胎儿不能获得所需氧及营养物质,如脐带血运受阻、胎盘功能低下。 【病理生理】 胎儿血氧降低出现呼吸性酸中毒。起初通过植物神经反射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使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若继续缺氧,则转为兴奋迷走神经,使胎心率减慢,无氧酵解增加以补偿能量消耗。因此,丙酮酸、乳酸等有机酸增加,转为代谢性酸中毒,胎儿血PH值下降。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胎儿血中钾及氮素增加,胎儿在宫内呼吸运动加强,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出,易发生吸入性肺炎。若是孕期慢性缺氧,可出现胎儿发育及营养异常,形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临产后易发生进一步缺氧。【临床表现】 (一)生理方面 1.症状胎儿窘迫时,孕妇自感胎动增加或停止。在窘迫的早期可表现为胎动过频,若缺氧未纠正或加重则胎动转弱且次数减少,进而消失。 2.体征胎心率改变。胎儿轻微或慢性缺氧时,胎心率加快,>160bpm,甚至>180bpm,以补充胎儿氧气不足,若长时间或严重缺氧,则会使胎心率减慢,<120bpm,甚至<100bpm,以减低氧的消耗。观察羊水性状有羊水胎粪污染。 3.辅助检查 (1)胎盘功能检查:出现胎儿窘迫的孕妇一般24h尿E3值急骤减少30%-40%,或于妊娠末期连续多次测定在10mg/24h以下。 (2)胎心监测:胎儿缺氧时胎心率可出现以下异常情况:①NST无反应型:即持续监护20-40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 一、新生儿危重症的呼吸支持治疗 (一)指征: 1、呼吸增快,吸气性三凹征,肺部突然出现罗音,口唇青紫等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呼吸评分>6分(见表1)。 2、呼吸变慢变浅,呼吸节律不齐,张口呼吸等呼吸肌疲劳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 3、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 4、有肺出血先兆, 如口、鼻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肺部突然出现中等-大量罗音。 5、吸入60%浓度时,PaCO2>8.0kPa,PaO2<6.67kPa,PaO2/FiO2<200。 表1. 呼吸评分(Score de Silverman) 评分: 0 – 10分,0-2分: 正常,≧ 3 分: 呼吸困难。 (二)呼吸机的应用: 1、正确掌握上机指证,采用适宜的通气方式:nCPAP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呼吸机应用的指征: (1)呼吸系统疾病: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 (2)中枢性呼吸衰竭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表现; (3)频发呼吸暂停; (4)重度窒息经复苏处理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者。 3、呼吸机的设置:

常用压力控制模式, PIP一般不宜超过25cmH2O,PEEP为3-4cmH2O,流量8L/min,呼吸频率30-40次/min。 呼吸机参数调节:PaO2维持在6.67kPa以上,PaCO2维持在8.0kPa以下,FiO2尽量避免>0.6,pH应维持在7. 23以上。 呼吸机撤离:血气恢复正常不是撤离呼吸机的指征;病情稳定,原发病明显好转,肺无渗出性阴影;在FiO2<0.3时,PaO2>6.67kPa,PaCO2<8.0kP;通气模式改为CPAP4h后,血气仍在正常范围。 二、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和高危因素: 窒息缺氧、早产和(或)低体重、低体温和(或)寒冷损伤、严重原发疾病(败血症、心肺疾患)等。 2、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 (1)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或苍白,呼吸困难、不规则; (2)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肺罗音增多; (3)行气管内吸引,如吸出血性分泌物,证实有肺出血。出血方式:分为流出或涌出与气管吸引两种方式①流出或涌出: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口鼻喷血或气管内有血性液溢出。②气管吸引:气管内吸引出血性物,排除损伤所致者。 3、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 (1)呼吸机机械通气 (2)气管内滴人1:10000肾上腺素,0.2一0.3 ml/kg·次,每隔1一2小时滴1次,一般使用2一3次,最多5次。 (3)保持正常心功能:可用多巴胺 5 ~10ug/(kg·min)以维持收缩压在50mmHg以上。如发生心功能不全,可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4)纠正凝血机制障碍:根据凝血机制检查结果,如仅为血小板少于 80x109/L,为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可用超微量肝素1U/(kg.h)或6U /kg静脉注射,每6h 1次,以防止微血栓形成,如已发生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给予肝素31.2~62.5U(0.25~0.5 mg/kg)静脉滴注,每4~6h 1次或予输血浆、浓缩血小板等处理。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和处理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和处理 高危儿:指已发生(当时情况并不一定危重)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的发生率,在于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高危儿虽与婴儿本身的先天缺陷及其所患疾病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与高危妊娠对婴儿的威胁,与婴儿出生体重、妊娠周龄、出生体重与妊娠周龄间偏离等有关,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必需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有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观察、监护时间自生后数天至数周不等,但一般为数天。 一、高危儿范畴(高危儿发生高危病症者约占5%左右) 1、妊娠周龄<37周或>42周; 2、出生体重<2。5kg或>4kg者; 3、出生体重与妊娠周龄有偏离者(或小于第10百分位或大于第90百分位者); 4、出生时Apgar评分1分钟为0-4分需进行复苏者; 5、以往有异常妊娠、胎儿畸形、新生儿死亡或血型不合者; 6、母亲有妊娠毒血症或其他内科疾病(如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时婴儿有产时窒息及小于胎龄可能,母患糖尿病婴儿有大于胎龄儿可能); 7、母于孕早期有出血(胎儿畸形可能); 8、母孕期有剧烈呕吐及营养不良时(婴儿有可小于胎龄儿可能); 9、母初产年龄>35岁者(婴儿有染色体病可能); 10、母年龄<16岁(婴儿常有早产可能); 11、长期不孕后怀孕者(胎儿有畸形可能); 12、妊娠多于4次或二次妊娠间隔小于6月者或多胎妊娠; 13、母有药物嗜好(新生儿会产生撤药综合征),母大量吸烟者(婴儿有小于胎龄儿可能); 14有产科并发症需手术产或剖宫产者(新生儿有产伤可能,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剖宫产者婴儿有贫血、窒息可能); 15、羊水过多、过少或胎盘、脐带有畸形者(胎儿有畸形可能); 16、母有感染、或羊水早破超过24小时者(新生儿有感染可能); 17、母于妊娠期内经受意外事故者。 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摘自《小儿危重症急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一)危重病例评分法: 1、本方案采用记分法,对危重患者评出危重病例和一般重病病例(不包括慢性疾病的垂危状态)。 2、本方案包括6个系统的器官功能不全及22个单项指标。 3、每个系统均有5项指标,每项指标均分0分、1分和2分三种严重程度,最高总分均为10分。 4、评分方法: (1)根据检查结果,对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进行评分。 (2)1个或1个以上系统达6分以上者,均为危重病例。局限于1个系统者为单个功能衰竭,侵及2个或2个以上系统者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3)1个或1个以上系统达5分者,为一般重病病例。局限于1个系统者为单个功能不全,侵及2个或2个以上系统者为多器官功能不全。 (4)凡符合单项指标者,一律为危重病例。 (二)疗效评定:出院时评分比住院期间最高分高者为恶化,相同者为无变化,减少一半、小于或等于4分者为好转。 六个系统的器官功能不全的指标(见表1~7):

高危儿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高危儿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高危儿是指在婴幼儿期存在一些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特殊管理和护理的儿童。下面是一些管理方案和措施,以确保高危儿的综合护理和健康发展: 1. 早期筛查和评估: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和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这可能包括遗传性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疾病等。通过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2. 综合护理计划:根据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护理计划。该计划应包括医疗、营养、康复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 定期复查和检测: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和复查,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听力视力测试等。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4. 适时干预和治疗:对高危儿的问题进行适时干预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以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况,并促进

正常的发育和功能。 5. 营养支持和管理:对高危儿的营养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促进健康成长和发育。可能需要特殊的喂养技术、特殊配方奶粉等。 6. 高危环境防护:为高危儿提供安全、清洁和舒适的环境,防止感染和其他伤害。对亲属、护理人员和访客进行卫生教育,保持卫生习惯和防护措施。 7. 家庭支持和教育:提供家长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高危儿的特殊需求和管理要求。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照顾高危儿并应对潜在的挑战。 8. 多学科合作:建立多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共同进行高危儿的管理和护理。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共享信息和协调护理计划。 以上是一般性的高危儿管理方案和措施,具体的护理和管理措施应根据不同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来制定。

高危新生儿管理常规

高危新生儿管理常规 一、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常规 1.正常新生儿娩出半小时内进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入母婴同室后护士对产妇进行宣教指导,按需哺乳。 2.新生儿科医师对初生新生儿完成详细的体格检查,填写表格式新生儿出生纪录,对有出生缺陷的婴儿填写“出生缺陷表”。新生儿出院前再做体检,填写出院纪录。 3.新生儿科医师每日逐一查视,填写新生儿查体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入高危新生儿室观察、治疗。 4.护士随时巡视病房,对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儿科医师处理。 5.对新生儿常规采足跟血做新生儿筛查。注射维生素K1。对胎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常规注射氨苄青霉素3天。 二、新生儿查体 1.发现是否畸形。 2.注意脐带出血或渗血。 3.第一次大便24小时,最迟排尿24-32小时,2-3小时抱母乳,以促使子宫收缩及催乳,母乳24小时之内初乳抗体多,有利于小儿增强体质。 4.查体后为正常新生儿,立即放在母亲身边促进乳汁分泌。 三、早产儿 主要特点是孕期不足,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是重点监护对象。 (一)诊断要点

1.病史:了解发生早产的原因 2.临床表现 (1)外观特点:皮肤鲜红薄嫩、水肿发亮、毳毛多、皮下脂肪少、头大、头发纤细、乳腺触不到结节、指甲软、未达指端、足趾纹理少。 (2)体温:多为体温不升,易并发硬肿症,但在高温中又易引起高热。 (3)呼吸浅表,节律不整,易出现呼吸暂停(暂停20秒,心率100次/分,发绀,肌张力低下)。常并发肺不张,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肺出血等。 (4)消化功能差,吸吮、吞咽功能低下,喂养困难,易溢乳、呛奶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肝功能差,生理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凝血功能差,易发生颅内出血及肺出血,易致低血糖、贫血、佝偻病、低蛋白血症而出现水肿。 (6)肾功能低下易致酸碱失衡。 (7)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并发败血症。 (8)中枢神经系统多处于抑制状态,活动少。哭声小或不哭,拥抱反射不完全。 3.胎龄评估:多采用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建立的简易评估法 体征 评分 0 1 2 3 4 足趾纹理无 前半部红 痕不明显红痕>前 半部褶痕 <前1/3 褶痕>前 2/3 明显深的 褶痕>前 2/3 乳头形成 无乳晕难 认乳晕淡而 平直< 乳晕呈点 状直径< 乳晕呈点 状直径>

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高危儿专案管理

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高危儿专案管理 第一篇、高危儿管理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二篇、早产儿出院后管理-讲义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三篇、高危儿管理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四篇、高危儿范围及管理方法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1、新生儿访视,不少于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第二次在14左右,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最少增加一次访视。增加的访视时间最好在7-14天之间,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28天满月的检查必须在乡镇及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进行。 2、高危儿包括 〔1〕、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史等。 〔2〕、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疼药物史等。 〔3〕、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3、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

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手册中要有管理记录〕。 其它高危儿进行登记管理。所有高危儿均登记在高危儿登记薄上。专案管理的高危儿和登记管理的高危儿分开登记。 第五篇、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营养管理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六篇、高危儿管理制度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高危儿专案管理制度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婴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 一、高危儿范围: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 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每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高危儿筛查,管理实施方案;

高危儿筛查,管理实施方案; XXX是指在出生前、产时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 育的各种危险因素,或在常规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的特殊儿童。研究结果表明高危儿各种发育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为降低高危儿的伤残发生率或减轻伤残程度,改善预后,提高存活高危儿的生命质量,徐州市制订了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 一、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纳入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指标及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切实推进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进程。 二、建立辖区内高危儿筛查网络,各妇幼保健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涉及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等学科。同时,要设立高危儿干预专科门诊,按照规定开展相应类别的高危新生儿、发育偏移儿童的管理工作。

三、各相关人员要按照职责要求履行职责,开展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 四、成立由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及康复科人员构成的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及相关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工作。 五、加强高危儿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对高危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4.根据本专业特点,我负责推进本辖区和单位的高危儿筛 查和管理制度的实施。 5.我们研究了高危儿筛查和干预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 改进建议。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手册》、《儿童健康管理手册》和出院记录上,医疗机构应详细记录高危新生儿的高危因素,并告知高危儿家长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科说明高危新生儿的情况。 一)高危儿筛查评估制度 1.所有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都应该对危重孕产 妇进行筛查和分类分级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

高危儿筛查,管理方案;

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 高危儿是指在出生前、产时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社会及环境危险因素),或在常规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如某个能区的发育落后)的特殊儿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危儿各种发育障碍如脑瘫、学习困难、视听障碍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为降低高危儿的伤残发生率或减轻伤残程度,改善预后,提高存活高危儿的生命质量.依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徐州市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 一、要高度重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纳入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指标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纳入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指标及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切实推进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进程. 二、建立健全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网络,做到广覆盖,早筛查。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辖区内高危儿筛查网络,各妇幼保健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具体涉及产科、新

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等学科. (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及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要设立高危儿干预专科门诊,按照《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常规》(见附件三)、《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附件六),开展辖区内相应类别的高危新生儿、发育偏移儿童的管理工作。 三、明确职责,规范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 各相关人员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要按照《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各级人员职责》(见附件五)《高危儿筛查及转诊流程》(见附件四)、《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见附件六 ) 要求履行职责,开展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 四、要成立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多学科联动机制,协调开展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 各地要依托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机构,成立由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及康复科人员构成的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 负责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及相关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工作. 五、强化高危儿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对高危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要加强高危孕产妇、高危儿潜在风险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的保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