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条件探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条件探究

课题:

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

制作人:叶言生 2017年3月

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

叶言生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

复分解反应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分离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时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学习。培养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在初中阶段是对酸、碱、盐相互反应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更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物质间反应的推理的能力,使学生能认识和体会到掌握化学规律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第九单元《溶液》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常见的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后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液中的。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本节课的设计复习情景入手,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药品进行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通过PPT对实验进行动态的展示和图片展示复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从溶液中离子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最后归纳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条件等,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常存在以下的两个问题。

1.由于历史留下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学生没有记住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所以导致无法判断沉淀,从而判断不出哪些物质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最后无法正确书写出方程式。

三、【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问题、讨论式教学、讲练结合的方法

具体步骤:复习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演示实验→老师总结→引出下一问题→演示实验→学生讨论→老师点评,总结归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概念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难点: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具准备】

CuSO 4 溶液 NaOH 溶液 BaCl 2 溶液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课件展示)

AB+CD=AD+CB

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新授

师:老师通过对定义的复习提出问题

你能归纳出常见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吗?

(提示:复分解反应是发生在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可以从化合物的类别入手归 纳。)

生:学生活动: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师: 指名与学生交流。老师总结,得出结论,通过课件展示

金属氧化物 酸 碱 盐

板书

类型一: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类型二: 酸 + 碱 → 盐 + 水

类型三: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类型四: 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类型五: 盐 + 盐 →两种新盐

② ⑤ ③ ④ ①

过渡:老师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类型的总结提出问题

是不是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师:首先通过CuSO4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来讨论碱和盐反应的条件老师和学生一起演示实验:CuSO4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生: 学生观察CuSO4 溶液与NaOH溶液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师: 提问CuSO4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师: 播放CuSO4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动态PPT

生: 观看动态的反应PPT,了解碱与盐的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和思考碱与盐条件

师:提问CuSO4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也就是盐与碱反应的条件?

生:回答盐与碱反应的条件

师: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沉淀

给出正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

过渡:通过对盐和碱反应条件的总结,继续提问盐和盐的反应条件,并请学生演示实验,探究一下盐和盐的反应

学生实验:CuSO4 溶液与BaCl2 溶液反应

生:学生观察CuSO4 溶液与BaCl2 溶液反应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师: 提问CuSO4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师: 播放CuSO4 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动态PPT

生: 观看动态的反应PPT,了解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和思考盐与盐条件师:提问CuSO4 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也就是盐与盐反应的条件?

生:回答盐与盐反应的条件

师: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沉淀

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 + BaCl2 == CuCl2+ BaSO4↓

过渡:通过对以上两个反应条件的总结,

提问是否酸、碱、盐之间只有生成沉淀才能发成复分解反应?

( 提示:酸和碱反应)

播放:KOH溶液与HNO3 溶液反应的动态PPT ,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生: 观看动态的反应PPT,了解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

师:提问KOH溶液与HNO3 溶液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生:回答问题

师:点评答案,给出正确答案,提问KOH溶液与HNO3 溶液反应,也就是酸与碱反应的条件

生: 回答酸与碱反应的条件

师: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水

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OH+HNO3 == KNO3+H2O

过渡:酸、碱、盐之间有沉淀、有水生成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可还有其他的条件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示: 实验室制CO2的化学反应)

播放:HCl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动态PPT,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生: 观看动态的反应PPT,了解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

师:提问HCl 溶液与Na2CO溶液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生:回答问题

师:点评答案,给出正确答案,提问HCl 溶液与Na2CO溶液反应,也就是酸与盐反应的条件

生: 回答酸与盐反应的条件

师: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气体

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 == 2NaCl+ CO2↑+ H2O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让我们回忆一下

刚才学习的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CuSO4==Na2SO4+Cu(OH)2↓

CuSO4 + BaCl2 == CuCl2+ BaSO4↓

KOH+HNO3==KNO3+H2O

2HCl+Na2CO3==2NaCl+ CO2↑+ H2O

提出问题:观察以上的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请同学们总结酸、碱、盐之间反应的条件:

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师:老师点评答案,总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板书

条件:有沉淀生成、有水生成、有气体生成

师:提出问题:Na2SO4溶液与KNO3溶液是否反应?

生: 学生自由讨论

师: 点名回答,老师点评答案

过渡:通过Na2SO4溶液与KNO3溶液不能反应,提问下列反应能否进行

1).BaCl2+H2SO4—

2 ). Na2SO4 + KNO3

3).FeCl3+ NaOH—

4)K2CO3+ H2SO4—

5).Fe(OH)3+ HNO3—

生:学生独立做题

师:点名回答,老师点评答案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水或者气体的生成,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课本P75的探究题,并试从微观角度探究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

生:学生自主讨论(课本p75探究)→指名交流

师:老师播放(课本p75探究)反应的微观动态PPT,并给出正确结论(“+”表示反应,“-”表示不反应)

过渡:刚才我们从微观角度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接下来请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除杂的问题。

师:提出问题

生:学生独立做题(提示:不增不减除杂质)

师:点名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播放:化学青花瓷视频

布置课后作业

书本P78页3、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复分解反应 A B+C D=A D+C B

发生条件

有沉淀生成

有水生成

有气体生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条件探究

课题: 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 制作人:叶言生 2017年3月

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 叶言生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 复分解反应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分离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时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学习。培养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在初中阶段是对酸、碱、盐相互反应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更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物质间反应的推理的能力,使学生能认识和体会到掌握化学规律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第九单元《溶液》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常见的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后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液中的。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本节课的设计复习情景入手,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药品进行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通过PPT对实验进行动态的展示和图片展示复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从溶液中离子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最后归纳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条件等,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常存在以下的两个问题。 1.由于历史留下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学生没有记住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所以导致无法判断沉淀,从而判断不出哪些物质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最后无法正确书写出方程式。 三、【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问题、讨论式教学、讲练结合的方法 具体步骤:复习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演示实验→老师总结→引出下一问题→演示实验→学生讨论→老师点评,总结归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一、设计理念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重要反应,综合性强,难度集中。通过复习酸、碱、盐性质,对比、分析的方法,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学习;通过动画展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验的能力,较好的完成课堂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应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3.能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酸、碱、盐的性质,并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中和反应(3)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这些反应属于化合、分解还是置换反应?那么它们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板书】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学生】分析上述反应的特点,得出复分解反应概念。 (对基础好的群体,建议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 (对中等程度的学生群体,建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 【板书】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基础好的群体:建议从离子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交换”含义,如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碳酸盐与酸反应:CO32-+2H+=H2O+CO2↑等) (中等程度的群体:建议从化学式中正负价的元素[或原子团]相互交换) 【老师】思考:是不是酸、碱、盐之间都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其条件是什么? 【老师】演示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 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 课时) 【导入】 观看视频美国大片《越狱》,并提出问题:迈克是怎样利用除草剂和磷酸来制取 硫酸来越狱的呢? 【教师】视频中迈克是怎样利用除草剂和磷酸来制得硫酸来越狱的呢?你一一想知道吗? 【群答】想 【教师】很好,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吧。 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什么叫做复分解反应。 【群答】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PPT 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 反应” 【教师】复分解反应的核心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根 据前面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可以知道化合物包括? 【群答】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r 【副板书】 氧化物 化合物」酸 碱 ■盐 【教师】而最常见的复分解反应通常发生在酸、碱、盐之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将 他们进行两两组合呢?比如说 【群答】酸和碱、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 【副板书】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1 < 碱 === L 盐丿 【教师】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化合物之间都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呢?比如给出的这 四个反应,他们之间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PPT 1 &CO + H 2SQ = r 酸+碱 类型 酸+盐 碱+盐

AgNO 3 + HCl = KQH + Na 2CQ = NaQH + CuSQ 4 = 【追问】如果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又需要什么条件呢?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呢? 【教师】设计实验之前,首先请大家参考“九上化学教材第一单元P8 第2自然段”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也就是新物质,而产生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会伴随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PPT】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而产生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会伴随颜色改 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 反应。 【教师】基于这样一个设计理念,我们就可以自己动手来设计实验了。 这是给同学们提供的3组药品,经过两两组合,那每个组将会有3种可能。 【教师】接下来是实验注意事项,请各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明确好自己的任务。 记录员:记录实验现象(液体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产生) 操作人:取用药品原则(液体药品取1/3试管、固体药品取一药匙)、操作规范(倾倒液 体的规范、胶头滴管的使用) 中心发言人:实验结束时带上本组的成果上讲台进行分享,分享的内容包括(选择的药品、步骤、现象、结论)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沙洋县官垱中学代德洪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物质的共存、除杂、鉴别、转化、推断等问题。 二、重点: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 学方程式。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教法—实验探究、教师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交流合作。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学生实验。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梳理:【PPT展示】 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2)表达式:AB + CD → AD + CB (3)特点:a、两交换: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b、价不变:且互换成分时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二)学生实验:【PPT展示】 (1)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2)再向上面两支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归纳]结合课本讨论归纳P75页讨论1、2、3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反应物的条件:有酸,酸必溶,无酸,盐碱溶 生成物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2)复分解反应的主要类型有: ①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②酸 + 碱→盐 + 水 ③酸 + 盐→新酸 + 新盐④碱 + 盐→新碱 + 新盐

⑤盐+ 盐→新盐 + 新盐 (三)探究实验:把稀硫酸分别滴加入以下四种化合物溶液,看能否反应? (1)写出能够进行的反应方程式。 H 2SO 4 +2NaOH == Na 2 SO 4 +2H 2 O H 2SO 4 +K 2 CO 3 == K 2 SO 4 +H 2 O+CO 2 ↑ H 2SO 4 +Ba(NO 3 ) 2 == BaSO 4 ↓+2HNO3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证明你的判断,仔细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问题思考:无现象就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吗? [归纳]【PPT展示】 (1)常见的七大沉淀: 白色沉淀:BaSO 4 、AgCl ;(不溶于稀硝酸) 白色沉淀:CaCO 3、BaCO 3 、Mg(OH) 2 ; 有色沉淀:Cu(OH) 2 (蓝色)、Fe(OH) 3 (红褐色) (2)生成气体的离子对: H+和 CO 32-;H+和 HCO 3 -;NH 4 +与 OH- (3)生成水的离子对: H+和 OH- [过渡]在中考题型中,并不会要求学生们书写这些沉淀或离子对的化学式,记住它们,是为了能灵活运用于解题。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 (四)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离子共存)【PPT展示】 【要点】物质本身可溶、且相互间不反应就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比如:H+与HCO 3-、CO 3 2-、OH-不能共存, OH- 与NH 4 +、H+、Fe3+、Cu2+不能 共存, Ag+与Cl-、OH-不能共存,Ba2+与CO 32-、SO 4 2-不能共存,Ca2+与CO 3 2- 不能共存。 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A.FeCl 3、Na 2 SO 4 、HCl B.NaOH 、NaCl 、HNO 3 C.MgSO 4、NaNO 3 、KOH D.Na 2 CO 3 、KNO 3 、HCl 【分析】此类题目可用排除法来选择。B组中NaOH和HNO 3可以反应,C组中MgSO 4 和KOH可以反应,D组中Na 2CO 3 和HCl可以反应,故选A。 应用二:除杂问题【PPT展示】 【要点】除杂质遵循的原则: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带入新杂质。 除杂的方法:①根据溶解性②化学试剂法: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发生的条件; 2、能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及条件完成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掌握解决物质鉴别、推断、提纯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反应规律遵循实际情况,让学生懂得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与应用中的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寓教于乐法、快乐学习旅行 学习方法:魔术激趣、合作讨论、开心竞猜、归纳对比。 教学课时:一课时(第3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2、实验用品:试管4支、试管架、胶头滴管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 3、学生学案: 快乐化学学习之旅“旅行单” 快乐之旅第一站:魅力魔术我揭秘: 1、“花开花落知多少”: 2、“清水变汽水”: 3、“巧制果冻”: 4、“清水变牛奶”: 快乐之旅第二站:“结缘”反应复分解 送你“法宝一”: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碱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于水,氢氧化钙于水,其余氢氧化物都于水。盐中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于水;硫酸盐除不溶,还有和微溶于水,其余全溶;氯化物中只有难溶于水。 送你“法宝二”:常用离子对 气体水

快乐之旅第三站:判断反应有新招 反应条件:生成物中要有 或 或 生成 快乐之旅第四站:小试牛刀我能行 H 2SO 4+Ba(NO 3)2== K 2CO 3+NaOH== H 2SO 4+NaOH == Ba(NO 3)2+K 2CO 3 == Ba(NO 3)2+NaOH == K 2CO 3 +H 2SO 4 == 快乐之旅第五站:灵活运用我自信 1、(2008’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Ca 2+、CO 32-、OH - B 、Na +、SO 42-、Cl -、OH - C 、OH -、Ba 2—、Cl - 、H + D 、OH -、Ag +、NH 4+、NO 3- 2、(2007’广元)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BaCl 2、CuSO 4 B 、KCl 、NaOH C 、Ca(OH)2、Na 2CO 3 D 、CaCO 3、KNO 3 3、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能将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食盐水三种溶液区分开的试剂为( ) A 、CO 2 B 、无色酚酞试液 C 、BaCl 2 D 、Na 2CO 3 4、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 、CuSO 4、HCl 、KNO 3 B.HCl 、KOH 、NaCl 、Na 2SO 4 C.Ca(OH)2、Na 2CO 3、NaCl 、HCl D.NaNO 3、MgCl 2、KCl 、Ba(OH)2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活动内容 用顺口溜激情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及条件的探究欲望 快乐学习之旅第二站: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和通式,并学会判断 快乐学习之旅第一站: 回顾旧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四种类型 引入新课 观看魔术,表演魔术,书写化学原理;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四种类型(酸与碱、盐与碱、盐与酸、盐与盐) “问题式”讨论,学生得定义、找特点、写通式,并进行复分解反应的“智力大闯关”,判断正误,巩固提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教材和学情分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复分解反应规律的应用贯穿第十和第十一两个单元,是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点集中,学生极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学习,可弱化遇到的各个难点。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既巩固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又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着眼点,是学好第十和第十一单元的关键。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教学重、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出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进而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复习引入、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引导记忆、习题巩固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并以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来 二.新授 1.实验引入:课本实验11-3,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完成下表

2.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出生成物特点,教师指出反应物特点: 盐+碱生成物中有生成反应物都可溶 盐+盐生成物中有生成反应物都可溶 3.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写出两个熟悉的盐和酸之间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找 出生成物相同处 Na2CO3+HCl— CaCO3+HCl— 4.学生分析归纳出生成物特点,教师指出反应物特点: 酸+盐生成物中有生成,反应物中酸溶于水,盐可以不溶 5. 回忆酸碱的化学性质,并在酸碱盐的知识网络图上,标出可以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写出对应方程式 HCl + NaOH— Cu(OH)2 + HNO3— HCl +CuO— 6. 分析归纳反应物和生成物特点 酸+碱生成物中有生成,反应物中酸溶碱可不溶 酸+金属氧化物生成物中有生成,反应物中酸溶金属氧化物可不溶 7. 归纳小结复分解反应定义及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或生成(强调: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反应物:有酸可不溶,无酸必须溶 8.引导记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阅读课后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教师告诉学生记忆口诀:钾钠铵硝皆可溶,氯化物中银难溶,硫酸盐中钡难溶,溶碱外加钡和钙(微溶),碳酸盐溶钾钠铵 9.习题巩固: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分组写出反应方程式: HCl、H2SO4、NaOH、Cu(OH)2、Ca(OH)2、Fe2O3、CaCO3、CuSO4、BaCl2、AgNO3 三.知识小结及板书设计: 复分解反应定义及发生的条件: 反应物:有酸可不溶,无酸必须溶 生成物:有水或沉淀或气体生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课时三 复分解反应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三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学生学习的第四个基本反应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判断什么是复分解反应,还要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为高中阶段的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复分解反应特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其他的反应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表(室温)”;了解盐的化学性质。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盐类化学性质的归纳,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探究,归纳酸、碱、盐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树立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难点: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记忆→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练习巩固 教学用具: 仪器:试管、滴管。 药品: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粉末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引入新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盐的一些化学性质,接下来我找每组四号学生上黑板,其余同学在下边往本上写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Na 2CO 3 +2HCl= 3 +2HCl=CaCl 2 +H 2 2 ↑+H 22 ↑+H 2 O Na 2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其实他们都发生在溶液中,都是由两种化合 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就叫复分解反应, 也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活动】跳舞活动、卡片展示 〔教师讲解升华〕 看题中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互相交换成分 〔提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就叫复分解反应,

九年级下册化学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人教版)教案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培养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让学生领会学以致用的思想。 【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盐以及复分解应,下面大家回顾以下内容: [提问]: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生]:回答 [师讲解]:表达式:AB + CD AD + CB

[问]:这类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回答]:双交换,价不变。 [过渡]:复分解反应一般发生在酸、碱、盐之间,那么酸、碱、盐之间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活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师]:首先让学生到讲台演示两个实验!一个学生演示,一个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活动]: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整理到学案上,并试着写出这两个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 [投影]: 让学生看屏幕检查自己的方程式是否正确,强调Cu(OH)2是蓝色沉淀,BaSO4是白色沉淀。 [小组讨论]: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2.酸碱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3.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的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 [过渡]:根据以上讨论,想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有什么特点呢?[生归纳]:回答

人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说课讲稿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复分解反应是继前面学过的多个反应类型后又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它涉及的反应多,应用范围广,贯穿对酸、碱、盐学习的始终,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写法及本质。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复分解反应本质的理解,解决物质、离子共存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1)本节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写法,因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是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前提,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涉及复分解反应的较多,所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写法理应成为本节重点。 (2)本节难点: 本节难点是对复分解反应本质的理解。原因是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就是离子的重组,微观抽象,学生难以直观理解。 (3)本节关键点: 本节关键是对难电离物质的理解。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导问法: 本节课有几处学生活动环节,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

析思考得出结论。如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写法过程中都采用此法。 2、归纳法 让学生观察只停留在对知识的表象认识,通过归纳就可以上升为理论,从而得出规律性的知识。本课中多处采用归纳法。 3、讲练结合法 为了突出知识的产生过程,我采用了讲练结合法,通过此法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了知识点。 三、学法指导 1、讨论法 2、归纳法 3、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酸碱中和反应,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动态展示NaOH和盐酸反应的过程,导出复分解反应。 此导入既复习旧知识,又形象具体的展示物质解离的过程,为学生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提供了依据,对复分解反应的本质作了铺垫。同时,为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打下了基础。 2、探究活动 (1)活动1 结合NaOH和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让学生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活动2 教师出示一组化学方程式,学生判断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①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②Cu(OH) 2+H 2 SO 4 =CuSO 4 +2H 2 O ③Na 2CO 3 +H 2 SO 4 =Na 2 SO 4 +H 2 O+CO 2 ↑ ④Ca(OH) 2+Na 2 CO 3 =2NaOH+CaCO 3 ↓ ⑤NaCl+AgNO 3=AgCl↓+NaNO 3 ⑥CO 2+Ca(OH) 2 =CaCO 3 ↓+H 2 O 观察以上复分解反应,完成以下表格: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课题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星村中学曾赣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一、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常见的盐》的内容,该节课程通过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介绍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习酸碱中和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讨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水生成;通过碳酸盐和盐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讨论归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气体生成。通过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以及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讨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生成;综合三个讨论问题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最后,要求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酸碱盐溶解性表以探究实验“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深化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通过第十单元酸碱反应认识了复分解反应的一种——中和反应,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生成水;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通过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观察到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气体,并且通过归纳总结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以及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对

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这需要通过引导来解决;学生的归纳能力不足,在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可能出现归纳不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来逐步解决;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两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2 能力目标 通过分类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学生分类学习和归纳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解构与建构,促进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以及化学的奥秘,增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确定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这说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是本教学的重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1.1.2 复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1.1.2 复分解反应

11.1.2复分解反应 教材解读 复分解反应是学生学习的第四个基本反应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判断什么是复分解反应,还要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为高中阶段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特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其他的反应类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 温)”;了解盐类的化学性质。 2.学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判断反应是否能发生。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对盐类化学性质的归纳, 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 习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主动探究,归纳酸、碱、 盐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树立事 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观点。 重 点 重点:复分解反应。

难点 难点:识记“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探究点一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情景展示1] (1) (2)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 清石灰水,观察并分析现象,填写下列表格。现象 分析 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 2NaOH [问题探究] 上述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 它们都发生在溶液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条件

课题2 复分解反应导学案zdh 【自主学习】 1、归纳并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教材P114附录) 钾钠铵硝均可溶(含K+、Na+、NH4+、硝酸根全溶于水) 盐酸盐中Ag不溶AgCl↓ 硫酸盐中Ba不溶BaSO4↓ 碳酸只溶K、Na、NH4 CaCO3↓BaCO3↓ K、Na、Ba、NH4、Ca碱溶Cu(OH)2↓Fe(OH)3↓Mg(OH)2↓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的溶解性,溶的在括号内打“√” 硝酸银();氯化钠();氯化银();硫酸钡();硫酸铜();纯碱();碳酸钡();烧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 2、归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2)纯碱与稀盐酸的反应。(3)小苏打与稀盐酸的反应。(4)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讨论总结】上述四个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比较它们的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中,属于何种类别?反应原理是什么? 一、定义:是指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 物的反应,叫做反应。 表达式:AB + CD → 特点: 例、下列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Cl +Ca(OH)2=CaCl2+2H2O B、6HCl +Fe2O3=2FeCl3+3H2O C、CO2 +2NaOH=Na2CO3+H2O D、Na2CO3+2HCl=2NaCl+CO2↑+H2O

【深度探究1】 1、上述两个反应(是或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 同点?。 2、CaCO3 + HCl、Na2CO3 + HCl的反应(是或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 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3、中和反应HCl + NaOH的反应(是或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有没 有)实验现象?如何证明反应是否发生? 中和反应相同的生成物是。 【讨论】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类别:(自己补充完整) 如:①酸+碱→盐+水 【深度探究2】NaOH溶液(加2滴酚酞)+ KCl溶液;现象;结论: (是否)反应? 4、归纳上述几个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它们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条件:生成物中有或或。(一沉、二水、三有气) 三、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小试身手】 1、你想过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形成气体、沉淀或水。如BaCl2+Na2SO4=2NaCl+BaSO4↓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 请分析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__;请你分析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Na2CO3 + CaCl2=(2)NaNO3 +KOH= (3)K2CO3 + HCl =(4)H2SO4+NaOH= 【相信你会总结】学完本节课后,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十一单元第一课题第三课时复分解反应条件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三课时复分解反应条件 阳江市高新区漠南中学何瑞珍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二、重点: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三、学习方法指导:记住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教会学生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小故事: 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擒拿南王孟获,率军南征至云南西洱河,遇四口毒泉。时逢天气炎热,人马饮用了哑泉水后全部中毒,将士们说不出话,后来幸得一智者指教,复饮安乐泉水后才得以解毒。原来哑泉水含有硫酸铜,而安乐泉水含有碱性物质,两者混在一起发生化学反

应才起到解毒的作用。 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一下这两种物质是发生了怎样的反应【问题】是否是两种化合物之间交换后都可以发生反应? 【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方程式 【老师总结】老师点评学生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并强调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讨论】以上两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结论】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共同点:生成物都是沉淀 【问题】是否只有生成沉淀的反应才能得以进行? 【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是否也属复分解反应?为什么?相同的生成物都是什么? 【总结】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酸+碱→盐+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共同点:生成物都是H2O 【提问】除了刚才这两种情况可以使复分解反应得以进行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况呢? 【学生实验】 【讨论】上述两个反应是否也属复分解反应?相同的生成物都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探究 文档

教学课题:《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探究》 教案背景: 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第二课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探究。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书上讲的内容非常少,就几行字,但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的应用贯穿第十和十一两个单元,是酸碱盐学习的一条重要知识主线,同时它也是初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所以学好复分解反应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引入】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化学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都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生活生产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下面请同学们把下列现象中的化学反应表示出来。 【投影】1、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来生活原由,并从物质类别角度判断它们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1)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变红,加热后又变紫; (2)实验室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3)电镀厂常用稀盐酸来除锈; (4)生活中,人们常用斯达舒(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生】书写方程式 【师】这些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生】口答 【师】前几个反应找到了归属,找到了家,后两个反应应该归属哪一类型? 【生】复分解反应 2.初识复分解反应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反应,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应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简单的应用 一、知识回顾 1、溶解性表: 练习:清说出下列物质的溶解性: 2)(OH Ba 2)(OH Cu 3)(OH Fe 23)(NO Ba 2CuCl AgCl 4BaSO 4CuSO 32CO Na 3BaCO 2、复分解反应:AB+CD=AD+CB 练习: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22424n 2O MnO MNO K O KM B 、4224)(2SO Na OH Cu NaOH CuSO +↓=+ C 、22)(OH Ca O H CaO =+ D 、44FeSO Cu CuSO Fe +=+ 3、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1)盐+酸→新盐+新酸 (盐可以不溶于水但必须溶于酸) (2)盐+碱→新盐+新碱 (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要溶于水,生成物 中至少有一沉淀或易分解的物质) (3)盐+盐→新盐+新盐 (参加反应的盐都要溶于水,生成物中至少 有一沉淀) (4)酸+碱→盐+水 (绝大多数的碱都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绝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都能与强酸反应 生成盐和水)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 ①NaOH +2CaCl ( ) ②HCI +4FeSO ( ) △

③42SO H +NaOH ( ) ④3BaCO +4CuS O ( ) ⑤HCl O Fe +32 ( ) 二、简单的应用 1、离子共存问题; ①生成水:- ++OH H ; ②生成气体:-+-+-++++OH NH HCO H CO H 4323,, ③生成沉淀: -+-+++-++-++--24 2222322,g ,,a ,,SO Ba CI A Ba C CO Mg Cu OH 等等 例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 OH - Na + B 、Ca 2+ OH - CO 32- C 、Na + K + CI - D 、H + NO 3- CO 32- 例2:下列物质能在水溶质中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A 、NH 4NO 3 NaCI NaOH B 、BaCO 3 Na 2SO 4 HCI C 、CuSO 4 Na 2SO 4 KCI D 、NaNO 3 MgCI 2 H 2SO 4 例3:下列离子能在PH =1的溶液共存的是( ) A 、++-+43,,,NH Ag NO Na B 、-+-+CI Mg CO Ba ,,,2232 C 、---+242,,,SO Cu OH K D 、--++32422,,,NO SO Mg Ba 2、除杂质问题:除去杂质,保留主要成份,又不能混入新的杂质。 ①物理方法:过滤法:(根据溶解性):如粗盐中的泥沙; 结晶法:(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如KNO 3中有少 量NaCl 干燥法:(用干燥剂吸收水蒸气):如CO 中有H 2O ②化学方法:(1)几种特殊方法:(1)溶解法:Cu(CuO) (2)加热法:CaO(CaCO 3) (3)吸收法:CO(CO 2)、想 CO 2(CO)? (2)转化法:将要除的物质或离子转化为气体或沉淀或是被提纯的 物质: 例:NaCI(Na 2CO 3)转化为气体加 ,转化为沉淀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