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PT化学

PPT化学

PPT化学

PPT模板化学(经典8篇)

PPT模板化学1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阅读第1页最后一段)

二、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过程。我国劳动人民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与化学四大发明有关的有造纸,和火药。还制造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例如;酒,醋,染料、烧瓷器等

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

四.如何学好化学?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向课堂要质量。

3.作业:认真-独立-质量的完成作业。

4.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遗忘规律)。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课前提问、听讲-做好笔记、作业、复习、作业五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其次,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要在勤复习、勤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本第12页)

PPT模板化学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四、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PPT模板化学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定义,会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知道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交流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1:飞机、汽车、自行车。描述:根据物理知识和常识,假设要花费最短的时间从北京到海南,我们会选择以下交通工具中的飞机,因为它们之中飞机的速度最快。

展示图片2:爆炸、面包久置发霉、溶洞。中公教育提供

引入:与我们衡量物体运动快慢类似,化学反应也有快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化学反应速率。环节二:实验探究,新课讲授

1.化学反应的速率

展示图片3:初中阶段学过的不同金属单质与稀盐酸的反应。

请学生对比图片2和图片3,想一想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根据图片2的实验现象,说说你是如何判断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

归纳并讲解: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相对而言的。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溶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min)或者mol/(L·s)。

请学生思考:例如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在5分钟内由20mol/L 变成了10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讲解: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V=ΔC/ΔT,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mol/(L·min)。

课堂练习:中公教育提供

讲解: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的物质并取正值;表示气体或溶液的反应速率;指的是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提问:不同的金属单质如镁和铁,它们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并不

相同,这说明什么?

得出结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展示面包的标签,提出问题:为什么保质期的`时间不只一个呢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1:

取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两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冷水、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记录,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生成的气体。

得出结论: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慢。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2:取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5%的H2O2溶液,向其中两支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并记录。中公教育提供

得出结论: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的速率。

请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铁矿石炼铁时要粉碎成矿粒。

(2)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把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

(3)工业合成氨,通常在

的压强下进行。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得出结论: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压强、反应物的浓度等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归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压强等。

(1)温度:通常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催化剂:通常加入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有固体参加的反应,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固体在同一时间内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反应物状态:通常气相或液相反应比固相反应的反应速率大。

(5)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6)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将使气体的体积发生改变,也即相应地改变气体的浓度。环节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快慢的表示和影响因素。请大家说一说如何表示?表示时要注意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

作业:在一个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开始时,n(N2)=1.5mol,n(H2)=4.4mol;2min后n(H2)=0.8mol。试分别用H2、N2和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你能否归纳出用反应体系中不同物质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并思考上述在合成氨反应中,温度和压强是否越高越好?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PPT模板化学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自制分子模型,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培养动手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子特性的探究

【实验准备】

大、小土豆、牙签、西红柿、试管、蒸馏水、浓盐酸、气球、注射器、棉花、铁、酚酞、品红、黄豆、砂、浓氨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实验,加热蒸发10毫升水,然后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体会。

生1: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生2:水沸腾前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生3:试管中的水能慢慢地变少了,试管口有水珠。

师:很好,通过水蒸发的实验,你有什么疑惑呢?

生4:我想知道水为什么会减少?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

生5:我想知道水是如何变为水蒸气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要弄清你们的问题,就必须走进微观的世界,同学们在认识微观世界时,需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现在同学们就通过自己的想象、各小组的讨论、猜想水变少的原因。

生6:水具有挥发性,加热后水挥发掉了一部分。

生7: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加热后,微小的粒子跑掉一部分。

生8: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微小的粒子本身就是运动的,只不过加热后运动得快一些。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不错,水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我们所见的其它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P47面分子的有关内容。

PPT模板化学5

一、无机材料化学课的作用和地位

无机材料化学是研究无机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的核心。一般说来,无机材料化学与固体化学密切相关。这两者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范畴十分相近。但后者是基础学科,前者则属于应用科学,它们的历史渊源也不大一样。固体化学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学科,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建立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适应科学技术对材料科学的需要而重新发展起来和一门新学科。无机材料化学则基本上属于材料科学,是材料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高分子化学是其又一个分支)。它是材料化学家从材料科学、材料的工艺和技术的角度出发,把固体物理、固体化学和相关理论(固体力学等)以及工

程方面有关材料研究中的化学内容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才提高,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

已经证明,纯粹的固体物理和纯粹的固体化学家常常无法单独地解决材料研究涉及的理论问题,需要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家继续研究。正如理论学家尚未能解决高温超导电性的机理问题,材料学家已经在大量地研究和制作高温超导体;其结果必然会推动固体物理和固体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创立较为完善的高温超导理论。可以预计,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不论从学科的发展方向、科研成果、或专著和教材建设上,都将会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和共同提高。

教材采用曾人杰编著的《无机材料化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经过两次权威性的审稿;而重写后的第三次书稿,又经我国著名的固体化学家和材料学专家亲自审核。在内容和形式上把固体化学和材料科学中有关化

学的问题如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自习与讨论课、习题演算及解答、复习与考试等教学环节来达到本课程的目。

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无机材料化学学科探讨

1.1无机材料化学与材料科学、固体化学的关系

1.2无机材料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1.3无机材料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

1.4与无机材料化学渊源有关的三个方面

1.5无机材料化学在我国的发展

1.6概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相变(一):晶型转变

2.1可逆与不可逆晶型转变

2.2重构式与位移式晶型转变

2.3BaTiO3的晶型转变和烧结温度的控制

2.4SiO2的晶型转变和应用

2.5ZrO2的晶型转变和陶瓷增韧

2.6C2S和C3S的晶型转变和水泥工艺控制

2.7其他晶型转变控制方法

PPT模板化学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征

总结拓延:

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

阅读43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PPT模板化学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

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提出可选情景素材有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西气东输”工程等。确定选用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情景素材,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在前两个课题已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二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学生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探究煤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探究乙醇和氢气的燃烧反应、制取等内容,讨论燃料的选用。最后了解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结束时总结归纳本课题应该知道的知识是:1、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2、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3、应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媒体与器材】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或果皮,金属粒或条(如铁、铝等),小石头粒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引导探究

探究煤的燃烧形成的酸雨。从煤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推测二氧化硫形成酸雨。引导复习煤的知识引入酸

雨的形成。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有关酸雨的探究实验,并开展讨论P140的“讨论”。指导实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探究酸雨的危害。

引导探究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污染物。引导复习石油的知识引入燃烧产物的探究。探究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引导探究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改良和充分燃烧的角度推测减少污染的方法。引导从燃烧的反应开展探究。探究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总结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引导从燃烧的反应总结归纳。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探究从酒的酿制推出乙醇的可再生,从燃烧的`反应推出其优点。引导从酒精的制备、性质来探究酒精。探究乙醇。

引导探究说出应用的例子及优点。引导从乙醇燃烧的优点探究其使用。探究乙醇作燃料的情况。

引导探究回忆氢气的性质推出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从制备考虑其应用前景。引导从氢气的性质制备来探究。探究氢气。

讨论从掌握的知识分组讨论P143的“讨论”组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确定选择使用的燃料。

引导探究从掌握的知识描述知道的新能源。引导描述新能源。认识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总结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的知识。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检查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作业:完成P146的习题3、4;

选做习题1、2、5、6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进行P145的“调查与研究”作为继续深入的学习。

课后记:本节内容很开放,可留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PPT模板化学8

教学目标

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

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度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子的组成

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系统

●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一课时主要是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知识。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原子、分子的主要区别上,也就是看两种微粒在化学反应里能否再分,可以采取总结、对比、讨论的方法促进理解。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认识原子的十分有效的基础知识。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到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能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 教学对象分析

在“原子能不能再分”教学中,就目前的.实验手段来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在此化学启蒙阶段,学生又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用描述原子结构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

在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分子的形象,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析反应导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清楚的对原子和分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之处。

在教学中,对于电子的运动,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去

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学生将无法建立起有关的形象,应该向学生指出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线性轨道。

● 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子可以再分,原子能否再分?

引出课题原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共同探究 1、为什么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2、原子核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

3、原子核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讨论交流结合教师的讲解对原子的结构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教师总结,学生练习检查对本节课内容是否全面掌握

● 教学过程

[教师]1、举例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一一举例说明;

3、写出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它分成了什么呢?分成了原子。原子是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粒子,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的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却不能再分,是不是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在原子中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才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板书】一、原子的结构

【讲述】汤姆森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学生]探究活动: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点评:对卢瑟福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原子核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却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全班交流

[教师]点评

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非常小,而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径仅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的电子质量非常小,与原子核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电子在原子内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设问】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导入】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结合动画指出】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

[学生]观察、领悟。

[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最后一段。

【设问】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为什么不带电?

【讨论】小组活动,回答: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设问】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生]思考。

[教师]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同。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

都相同,同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解说氢、氧、碳等原子。

【动画展示】原子结构图(教材P46)。

【设问】在原子中,电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它有什么用途?

【板书】二、原子中的电子

[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学生]填写下表,对分子和原子、离子进行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微观粒子的共性

本质区别

联系

【设问】电子非常小,可是它所“占据”的空间却非常大,它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中怎样运动?

[教师]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轨道。我们无法知道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想像,电子在核外运动时就像一团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为“电子云”。

【小结】原子的结构

[学生]记忆

[教师]布置课堂学习

[学生]练习,检查巩固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原子有哪些印象?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告诉你的同学。

(2)以“我相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学作。

初中化学教案ppt课件

初中化学教案ppt课件 【篇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4.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空气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空气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空气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氧气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氧气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氧气 4.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制取氧气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制取氧气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制取氧气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水的组成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水的组成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水的组成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分子和原子 4.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分子和原子 5.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分子和原子 6.ppt

2.4化学反应的调控 课件(共17张ppt)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2.4化学反应的调控课件(共17张ppt)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共17张PPT) 第4节化学反应的调控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课堂引入 从合成氨说起 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先天下之忧而忧”,率先发出为了使子孙后代免于饥饿“向空气要氮肥”的号召。 思考交流 从哪些角度选择固氮反应?分析以下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常温K=3.8×10-31 常温K=5.0×108 氧化法: 还原法: N2(g) + 3H2(g) 2NH3(g) N2(g) + O2(g) 2NO(g) H =-92.4 kJ/mol 德国化学家哈伯向合成氨发起冲击。1908年7月,他在实验室用氮气和氢气在600 ℃、20 MPa下得到了氨,但是产率只有2%。 思考交流

如何选择合适的合成氨的生产条件?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理论 实践 数据分析 结合教材表2-2的数据并结合图2-11和12讨论如何选择反应条件。N2(g) + 3H2(g) 2NH3(g) H =-92.4 kJ/mol 温度/℃ 氨的含量/% 0.1 MPa 10 MPa 20 MPa 30 MPa 60 MPa 100 MPa 200 15.3 81.5 86.4 89.9 95.4 98.8 300 2.20 52.0 64.2 71.0 84.2 92.6 400 0.40 25.1 38.2 47.0 65.2 79.8 500 0.10 10.6 19.1 26.4 42.2 57.5 600 0.05 4.50 9.10 13.8 23.1 31.4 综合分析 (1)压强: 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 10 MPa~30 Mpa。 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会加大生产出资,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综合分析 (2)温度:

化学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1.3.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课件(共27张ppt)

化学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1.3.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课件(共27张ppt) (共27张PPT)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2023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红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的原因 红酒的某些成分在储存的过程中会被氧气氧化,而使红酒的口感变差。所以我们应该在红酒中加入一些什么剂呢? 还原剂 二氧化硫就是这种加入的还原剂,所以我们说二氧化硫应该具有还原性 ClO2 O3 KMnO4 H2O2 生活中常用ClO2、KMnO4、O3、H2O2物质能杀菌消毒,利用其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剂 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性、还原性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 2、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归纳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绝大多数的有机物可在氧中剧烈燃。氧气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H2,C, CO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 反应物 氧化剂 还原剂 生成物 还原产物 被还原 失电子(电子对偏离)

被氧化 氧化产物 升—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剂。 构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模型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电子对偏向) 化合价升高 具有还原性 依据反应Fe+CuSO4=FeSO4+Cu,请总结一下:判断有关微粒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有何规律?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其强弱如何判断?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H2SO3 >I->Fe2+ I->Fe2+ >H2SO3 Fe2+ >I->H2SO3 Fe2+ >H2SO3 >I-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烃 课件(共30张PPT)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烃 课件(共30张PPT) (共30张PPT) 烃 导航课标要求 1.以甲烷、乙烯、乙炔、苯为例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它们的官能团和性质及应用,知道氧化、加成、取代、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知道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2.认识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比较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的差异。了解烃类在日常生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 单键 CnH2n+2(n≥1) 碳碳双键 CnH2n(n≥2) 碳碳三键 CnH2n-2(n≥2) 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 性质变化规律 状态常温下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______; 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______ 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小水溶性均难溶于水 1~4 升高 越低 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 4.乙烯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乙烯乙炔 原理 反应装置 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判一判】正误判断(正确打“√”,错误打“×”)。 答案(1)√(2)×(3)×(4)×(5)√(6)× 题组一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甲烷参加反应生成CCl4,最多消耗2 mol氯气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C.聚乙烯可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D.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D 2.科学家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 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B.X是一种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 C.X和乙烷类似,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较多 A 3.化学小组设计在实验室中制取乙烯并验证乙烯的不饱和性。利用如图所示装 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利用装置℃ 制取乙烯 B.利用装置℃ 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 C.利用装置℃收集乙烯 D.利用装置℃验证乙烯的不饱和性 C 题组二脂肪烃与其他有机物的转化 4.完成下列有机物的转化,并判断反应类型。 5.烯烃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是以烯烃A为原料合成粘合剂M

有机化学同分异构体新.ppt

有机化学同分异构体新.ppt —————命题点一: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命题点二: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素养生成:通过限定条件书写同分异构体,形成“结构决 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素养;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体现 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和学科魅力。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在中学阶段结构不同有以下三种情况:类别不同,碳链 不同,位置不同(环上支链及官能团)。因此同分异构体书写的一般思路为:类别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位。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冯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而 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三要素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化合物同系物同一种物质同素异形体(单质)、同位素(原子)有序思维思维顺序类别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顺反异构(不考虑)手性异构(不考虑)组成通式 可能的类别(中学常见)CnH2nCnH2n+1XCnH2n+2OCnH2nOCnH2nO2CnH2n-6O(碳原子数大 于等于6)CnH2n+1NO2烃基法思考:C3H8、C4H10、C5H12各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 (1)所有碳,成直链(2)摘一碳,位置由心到边不到端(3)摘二碳,排布同、邻、间注意: —CH3不能连在端点碳上—CH2CH3 不能连在2号碳上写出C6H14的所有同分异构体①C-C-C-C-C-C②C-C-C-C-C③C-C-C-C-C④ C-C-C-C⑤C-C-C-CCCCCCC思考:丙基C3H7-、丁基C4H9-、

戊基C5H11-各有多少种同 分异构体?丁烷:2种戊烷:3种己烷:5种丙基:2种丁基:4种戊基:8种 烃基法(2012高考第10题)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D )A.5种B.6种C.7种D.8种解题关键:戊基:8种 烃基法适用于:卤代烃、醇、羧酸、醛、酯等效氢法用于一元取代物的判断原则: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同一 碳原子上所连甲基上的氢是等效的。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例1】写出碳原子数小于10,同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 的结构简式【例2】(2014年新课标Ⅱ卷)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种A.3种B.4种 C.5种D.6种C12345定一移一法方法:有2个取代基时,用“定一移一 ”法:先利用对称性确定一元取代物的种类,后对每一种一元取代物,利用对称性逐一移动第二个取代基,书写出二元取代物。【例1】苯和2 ,2,3,3-四甲基丁烷的二氯取代物①②③①②②③③③第一步:先确定第一个氯的位 置第二部:再逐一移动第二个氯①①①②【拓展】其他常见物质的二氯代物②②③2种6种(注意亚甲 基上可连2个氯原子)(1)苯环二取代的同分异构体3种(2)苯环三取代的同分异构体1、当苯环上的三个取代 基都相同时3种6种2112312、当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有两个相同(-X、-X)、一个 不同(-Y)时12123344123、当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各不相同时10种442 换位思考法原则: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换位思考。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

PPT化学

PPT化学 PPT模板化学(经典8篇) PPT模板化学1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阅读第1页最后一段) 二、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过程。我国劳动人民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与化学四大发明有关的有造纸,和火药。还制造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例如;酒,醋,染料、烧瓷器等 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 四.如何学好化学?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向课堂要质量。 3.作业:认真-独立-质量的完成作业。 4.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遗忘规律)。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课前提问、听讲-做好笔记、作业、复习、作业五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其次,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要在勤复习、勤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本第12页) PPT模板化学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四、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PPT模板化学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定义,会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知道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机化学课件ppt学有机化学课件

有机化学课件ppt学有机化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2.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简单有机物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认识一般有机官能团和能给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分类。 3. 使学生掌握杂化轨道概念,能判别简单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4. 使学生熟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化学键:偶极矩、σ键、π键的特点和酸碱电子理论,了解有机物结构特点与一般理化性质的关系;了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教学重点 有机物的结构表示方法、杂化轨道理论及有机物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σ键、π键的特点。 课堂组织 第一节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从人类生存、生产的历史阐明有机物的历史性与广泛性,人类生存离不开有机物的事实。 给出有机物的原始概念、演变后的现代概念及其演变历程。

阐明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分析有机物与无机物互相转化的关系及相对性。 归纳出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为烃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制备、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特性 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必须物来分析有机物的共同性质(或有机物的特性) 1.从衣食住行必需品的种类数量分析得到有机物数量多的印象。 简单解释:碳链延长与分枝所致。 2.从生活中的防火知识进行演绎,得出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的结论。 简单解释:碳碳键和碳氢键大都可以转变成碳氧键和氢氧键并且放出能量。 3.从酒精、食油、燃气等有机物存在状态导出有机物低熔点性质: 简单解释:分子化合物,弱极性键所致。 4从石油、食油、氯仿、苯的水溶性导出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的结论。 简单解释:相似者相溶。 5.从绝缘体引出大多数有机物不导电的性质。诸如反应慢、副反应多性质也从生活事实导出。 总结: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有机物性质---结构式的重要性。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1.价键理论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ppt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ppt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规律,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 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知识点,今天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简要 总结,并通过制作一个PPT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回顾和理解。 第一部分:原子结构 1. 原子的基本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 核内,电子环绕在原子核外。 2.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子数:原子序数就是元素的质子数,决 定了元素的特性。 3. 原子的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4. 原子的电荷:电子与质子数相等时,原子呈电中性;电子数 少于质子数时,原子呈正电荷;电子数多于质子数时,原子呈负 电荷。 5. 原子的电子层次:电子按照一定规则分布在不同层次上,其中,价层上的电子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化学键 1.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2. 离子键:正、负电离子之间通过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通常在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间形成。 3. 共价键: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以单键、双键和三键等形式存在。 4. 极性共价键:共价键中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同,使得共享电子不平均分布,形成带有正负极性的化学键。 5. 氢键:氢与氮、氧、氟等元素间的极性作用,是分子中较弱的化学键。 第三部分:化学反应 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含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2.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 3.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能够产生酸性(酸)、碱性(碱)和中性(盐)的物质。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PPT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PPT 一、化学是什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物质的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过程等。 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电子转移、原子或分子的重组以及化学键的形成或者断裂,从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三、物质的组成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纯物质是指所有微观粒子都是相同的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组成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 四、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通过计算质量、摩尔数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化学反应的定量比例。其中,摩尔数是指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与质量、分子数等参数有对应关系。 五、物质状态变化 物质的状态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物质的状态变化体现了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其中,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化称为熔化和凝固,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称为汽化和液化,固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称为升华和凝华。 六、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化学元素是指所有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所组成的物质。基于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分类,形成了周期表。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并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分为不同的区域。 七、离子和化合物

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化合物是由两个 或更多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 八、溶液和浓度 溶液是由溶解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或 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数量。浓度的计算方式包括摩 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等。 以上八个知识点是八年级上册化学中的核心内容。通过使用PPT的形式呈现,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这门学科。

氮及其化合物ppt

氮及其化合物 1. 氮的概述 氮(N)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占据了空气中的大部分。在化学中,氮具有多种化合价和氧化态,可以形成众多的化合物。氮和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2. 氮的性质 氮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的沸点为-195.8°C,熔点为-210.0°C。氮具有高度的惰性,不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氮分子中的三键非常稳定,需要较高的能量才能使其断裂。 3. 氮的应用 3.1 农业 氮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元素之一,植物利用氮来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在农业中,氮肥的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3.2 化工 氮气在化工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作气体保护剂,防止某些物质与空气发生反应。此外,氮气还用于控制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3.3 生物技术 氮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细菌培养或发酵过程中,氮气可以作为气体氛围来提供缺氧条件,促进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4. 氮的化合物 氮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业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氮化合物: 4.1 氨(NH3)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它是一种常用的肥料,并且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作为原料。

4.2 亚硝酸盐(NO2-) 亚硝酸盐是一种含有亚硝基(NO2)的化合物。它在环境 和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大气污染和水质有关。 4.3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是一类包含氮和氧原子的化合物。它们由空气中 的氮和氧在高温下反应产生,是导致酸雨和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4.4 氮化钾(KN) 氮化钾是一种具有高氮含量的化合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和炸药的原料。 5. 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在农业、化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 应用。了解氮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元素。同时,对于氮化合物的研究和控制较好地管理氮的应用也是必要的,以减少相关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初中化学教案ppt课件

初中化学教案ppt课件

初中化学教案ppt课件 【篇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4.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空气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空气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空气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氧气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氧气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2 氧气 4.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制取氧气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制取氧气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制取氧气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水的组成 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水的组成 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1 水的组成 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分子和原子 4.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分子和原子 5.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分子和原子 6.ppt

九年级化学上知识点总结ppt

九年级化学上知识点总结ppt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式逐渐被电子化教学所取代,化学课程也不例外。为了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九年级化学上的知识点,老师们精心制作了一 份知识点总结的ppt,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高效和有趣。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这些 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化学式的写法和阴阳离子的概 念等。通过ppt的展示,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分类规律,同时还能获取有关元素的基础信息,比如原 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此外,化学式的写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需要掌握原子团、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化学式。ppt上会用图文并 茂的方式展示各种化学式的示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并加 深对化学式的理解。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了解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通过ppt的展示,学生们将直观地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学会如何根据实验结果 来写出化学方程式。此外,还会展示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电荷 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让学生们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同时,ppt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通过案例展示,学生们将对这些反应有更深入 的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和化学方程式的推导方法。 第三部分:物质性质 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物 质的性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部分的ppt中,学生们将通过实验模拟和数据统计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同时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物质性质,比如酸碱性、导电性、溶解 性等,并通过实例展示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化学实验

药物化学PPT (1)

抗癫痫药的主要类型及临床应用 1、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为丙二酰脲的衍生物,丙二酰脲也称巴比妥酸。最初该类药物作为镇静催眠药物使用,由于该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耐受性和中枢抑制等毒副作用,加之由于该类药物的镇静催眠药物不断涌现,故目前巴比妥类药物较少用于镇静催眠,主要作为抗癫痫药物。巴比妥酸本身无治疗作用,当5位上的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时才呈现活性。不同的取代基,起效快慢和作用时间不同。 苯巴比妥具有内酰胺一内酰亚胺的互变异构,形成烯醇型化合物,而显弱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钠盐,溶于水作为注射用药。但苯巴比妥的酸性弱于碳酸,其钠盐不稳定,与酸性药物接触或吸收空气中的CO2可析出苯巴比妥沉淀。 苯巴比妥可在服用后24h内引起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可产生耐受性及依赖性。其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毒、脑病、惊厥、癫痫恶化;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口腔黏膜出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紫癜等。因此,目前苯巴比妥一般不用作镇静、催眠药,而主要用于治疔癫痫大发作。 2、乙内酰脲类 将巴比妥类药物的一个- -CONH-换成- -NH-即得到乙内酰脲类。1938年发现乙内酰脲类药物苯妥英,抗惊厥作用强,苯妥英钠是苯妥英的钠盐形式 苯妥英是一种弱酸,pKa约8.3。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苦。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但几乎不溶于乙醚或三氯甲烷。钠盐有吸湿性。本品水溶液呈碱性,露置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出现浑浊,故应密闭保存。 苯妥英钠的代谢具有“饱和动力学”的特点,如果用量过大或短时间内反复用药.可使代谢酶饱和,代谢速度显著减慢,从而产生毒性反应。苯妥英可以诱导CYP3A4和尿苷酸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因此,与这两个代谢酶相关的药物可影响苯妥英在体内的浓度,同样,苯妥英也会干扰与这两个代谢酶相关药物的代谢。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3.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共28张ppt)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3.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共28张ppt) (共28张PPT) 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及意义。 2、学会通过比较Q与Ksp的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与溶解,学会从定量角度分析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及意义。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的应用。 平衡建立 平衡特征 影响因素 存在沉淀即存在平衡 逆、动、等、定、变 本身性质和浓度、温度 沉淀溶解平衡 如何定量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溶解程度大小 溶度积常数 1、定义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mAn(s) mMn+(aq) + nAm-(aq) Ksp =(Mn+) · (Am-)

一、溶度积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Ksp)。 固体物质不出现 平衡时刻: 例1、写出难溶物BaSO4、Fe(OH)3、Ag2CrO4、Ag2S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和溶度积表达式。 Ksp = c(Ba2+)·c(SO42-) BaSO4(s) Ba2+(aq) + SO42-(aq) Fe(OH)3(s) Fe3+(aq) + 3OH-(aq) Ag2CrO4(s) 2Ag+(aq) + CrO42-(aq) Ksp = c(Fe3+)·c3(OH-) Ksp = c2(Ag+)·c(S2-) Ag2S(s) 2Ag+(aq) + S2-(aq) Ksp = c2(Ag+)·c(CrO42-) 3、影响因素 4、Ksp的意义 一、溶度积常数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T↑,Ksp↑ ; 但Ca(OH)2 相反 Ksp和溶解度有什么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