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张炜小说中意象的塑造和运用

浅析张炜小说中意象的塑造和运用

浅析张炜小说中意象的塑造和运用

作者:杨婷伊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5期

摘要:张炜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和现代化改造的出路进行深度思考的作家,他具

有浓烈的知识分子苦难救赎意识。在他的小说中,人物、情节被合理地淡化,脱颖而出的就是

浓墨重彩的意象。意象往往与诗歌相结合,正如张炜一向强调的那样:小说也是诗,小说作家

是诗人。他用诗人敏感而多情的心思铺张开去写一部部宏伟的故事,自然离不开对意象的运用。在众多的意象中,本文选取“红马”和“城墙”“老磨坊”等诸多意象进行具体阐述并将它们

分成两类分析。张炜的喜悦和愤怒、不屈和洒脱,都在这些意象中生成。

关键词:意象红马老磨坊城墙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特点的作家,张炜的小说成就不在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或者是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他小说中意象的塑造和运用才是亮点所在,在张炜的小说中,能

够感受到他所有的意识、情愫、情绪都被其一一瓦解,散落在字里行间并构成意象。这些意象

引领了人物的出场,烘托了情景的显现,随情节而流转。在《书院的诗与在》一文中,张炜曾

经将写作分为三类,其中的第三类是诗性写作。搜索张炜小说中的文字,随处可见诗性的比喻、诗性的抒怀。在张炜的小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比原野更具有张力的想象力,超越了文字

表达能力的生命力。在他笔下的意象,往往会延伸出很多内涵,给人一种拼命从意象中汲取力

量的感觉。

论者发现,以“红马”为代表的“灵魂型意象”是张炜小说中很重要的一类,它的灵魂之

处在于提及《家族》中宁珂的生父宁吉,“我”第一想到的就是那匹红马;提及《古船》中隋

迎之的死,读者脑海中的画面是残阳下一匹血红的马……这些作品中的“红马”已经摆脱陪衬

的功能转而成为较独立的个体,通常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时被强调和大力运用,代表着张炜的审

美惯性,因而具有重要价值。“影响型意象”是另一类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象。这类意象通常

“轻描淡写”地出现在作品的环境中,对作品中的人物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船》中的

“城墙”和“老磨坊”与洼狸镇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出镜率”很高,它们对洼狸镇居民

的性格和观念具有重大影响。这两类意象使得张炜的小说具有浓烈的诗性色彩,对于它们的研

究也就别有意义。

一、灵魂式意象——“红马”

在张炜的《古船》《九月寓言》《家族》中“红马”都出现了很多次,构成了家族世系故

事中名副其实的“族徽”。要更好地理解张炜作品中的“红马”,就要对“马”这个意象准确

理解。国人很早就尊崇马,周代官方就规定了祭祀马神的制度,同时这种尊马爱马之情也被渗

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例如,初盛唐时诗人笔下的骏马意象充满了浪漫色彩,它们在形象上

气度不凡,在精神气质上慷慨豪迈,对骏马英武的外形极力渲染,借以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马”象征着原始的野性和自由,是一种生命力的奔腾和前进。张

炜的小说给人的总体感觉便是原始生命力的张扬和喷薄,这也是他钟爱“马”这个形象的原因。马有各种颜色,选择红色的理由大概不言而喻,红色首先是汉民族的代表颜色,其次也是生命

力的象征。如果塑造一匹奔驰在原野中的棕色马匹,画面感并没有那么强,而一匹红马奔驰在

土黄色的土地上,无论是颜色的对比还是情感的张力都要强很多。

“红马”是张炜后期小说最重要主题——家族精神的象征物。他在长诗《皈依之路》中也

曾经说红马是家族的眼睛。在张炜的眼里,“红马”是生命的灵动,是家族的象征。外祖父曲

予是张炜家族小说中描述最多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张炜建构家族系列小说的核心基石,他同

样也是张炜“家族”中最完美、最杰出的代表。他不仅“仪表堂堂”,而且总是打扮得很得体,有着极强的正义感,不甘与肮脏的上层社会为伍,坚定地站在正义的一方。曲予在新政权胜利

前夜遭到暗算,老红马回家报信:“闵葵正仰头看着,突然听到了一声嘶鸣。她一抖站起来,

抬腿就往门口跑去。灰色大门关着,被什么一下下磕碰。由于伴着鸣叫,闵葵听出是那匹红马!她猛地拉开大门——红马前蹄跪地,一声声长嘶,就是不愿进院。”{1}这里的红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古船》中隋迎之去世、老红马报信非常相似,红马的忠诚、灵性几乎完全相同。“只是一会儿,红马仰天长嘶了。它在这嘶叫中缓缓转身”{2},“红马不停地嘶鸣。后来又用前蹄狠力刨土。飞溅的沙土扬到半空。红马卧下了”{3}。这里的红马是一种崇高、肃穆的代表,少了几分匪气,多了很多凄凉与痛苦。红马是曲予心爱的坐骑,红马也成了曲府和曲予

的化身,因此红马也就蕴含了所有与家族情节有关的情愫:高贵、忠贞、渊博、古老、正义、

灵性。

与之不同的是,在描写“我”的祖父宁吉时的“红马”,在宁吉出场前就赋予了他一身传

奇色彩。他与家族中的大师们混在一起,最后竟然变身成一名骑士,“还随身驮了吃物,有酒,有钱,有防身的火器。他要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代表从来忠实于土地的宁家去探探险”{4}。祖父跳出了家族固守土地的习性,转而成为一个极具野性的探险者,而成就他“出逃”的就是

“红马”。“红马”在这里是一种追求自由的象征,是挣脱束缚的标志。祖父宁吉好像与整个

家族格格不入,他既是家族中脱颖而出的神圣人物,也是宁家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自由仿佛

一定需要代价,“你也找不到倾诉之地,所以你才拍打着红马”{5},红马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交通工具,它是家族血脉中流淌着的那一丝生气,是一个逐渐走向没落的家族唯一仅存的一点

点灵魂之气。“那真是个好生灵,它的美目是让人世间感叹不止的一个窗户,一个源泉”{6},在“我”的眼里,红马已经不只是家族一个代表,甚至成为家族向前的一种引领,一座丰碑。

从“红马”灵性的双眼中涌出的是家族进化的原动力,奔腾的红马虽然“带走”了“我”的祖父,但是却“带来”了一个家族的旗帜:“我的视网上只有一匹飞扬的红马。它是族徽,是运

动跳跃、献给未来的鲜花,是生命之花”{7}。在这句话中足可以看出“红马”对于整个家族的影响力。

《家族》一方面讲述了血亲与伦理关系下的具象家族故事,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

面是它不断在寻找精神世界里的“血亲”。而在精神与现实的交织之中对于意象的选择和表述

就明确地彰显了作者自己的精神选择。“红马”无疑是张炜笔下极富创造力的典型意象,不仅

仅是家族以及核心人物的代表,它同样被寄予了作者追求和渴望的真善美般的灵魂。它作为张

炜笔下的灵魂型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塑造人物、凸显人物的功能,转变为独立的意象。这个意象代表了张炜追求的审美倾向。张炜通过“红马”歌颂的是人物的高尚品质,通过“红马”或壮烈或凄凉的死传达苦难主题,展现知识分子的救赎意识。

二、影响型意象——“城墙”“老磨”

灵魂型意象主要表述的是作者渗透进作品里的个人价值取向,而下文阐述的影响型意象则

是强调意象对于人物性格的影响作用。这一类意象有着“类人”的性格和独立意识,它们特点

突出,或“顽固”或“低沉”,作品中的人物在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活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船》的开篇就提道:“我们的土地上有过许多伟大的城墙。它们差不多和我们的历史

一样古老。”{8}一个故事将由一段城墙展开,先有城,再有镇,镇上的人才在这过程中渐渐讲述一个岁月的故事。当“手持一杆红旗”的“扒城人”来镇上时,洼狸镇的人民誓死捍卫这一

段城墙。“龟孙子,祖宗的城都敢扒,哪还有理!”{9}在洼狸镇的人眼里,这一堵墙是尊严,是祖宗留下的神圣之物。对城墙的固守代表着洼狸镇这个落后愚昧,充满“新”与“旧”碰撞

交织的颓败之地的最后一丝防守。古老的土地宗法制度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土地,仿佛新时代的

力量都不能撼动它一丝一毫。它不动声色地屹立着,“除非是它植根的那片土地本身会抖

动”{10}。

“老磨坊”和“城墙”一样,都象征着古老民族遗留下来的传统,都是古老民族古文化的

证明。长时间来,河水消退了,码头干废了,听惯的行船号子也远远地消逝了,只留下那岸边

的老磨屋和那段高耸的城墙久久对视,默默无言。这些老磨磨出来的浆液所做成的粉丝曾经使

整个洼狸镇盛极一时,使隋氏一族称霸一时,在洼狸镇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这都是

“老磨坊”的功劳,因此在洼狸镇人心里,它总是神圣的,虽然有时它发出的呜隆隆的声音令

人心烦,但它仍然是值得人们敬畏的,它们仿佛是洼狸镇的一个个深邃而博大的心灵。在最苦

的日子里,总有人跑到老磨屋这儿做点什么。土改复查那几年,有人要全家逃离洼狸镇,甚至

走前偷偷跪在这儿磕头。在洼狸镇人们的心里,“老磨坊”就像是一个祖宗的祠堂一样,人们

总希望能得到老磨的保佑,它俨然已成了洼狸镇人的精神支柱。有人去世要在这里祭祀,有不

好的事情发生有人就在这里寄予希望。其实说白了,愚昧无知的人们只是卑微地对这样一个有

特殊意义的东西抱有幻想,这就是他们对传统的宗法制度的幻想。这样的传统,给洼狸镇蒙上

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使得它看上去似乎与世隔绝。表面上似乎是好的,然而实质上它

给洼狸镇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这样的传统造就了四爷爷赵炳这个土皇帝,他凭借着民族的混乱

和危难,凭借着家族宗法的势力登堂入室,把持着整个洼狸镇的大权,从而在赵氏家族和洼狸

镇拥有双重特权,享受着皇帝般的待遇。他坏事做尽,表面上却装出一副仁义道德的模样。在

宗法家族势力的支持下,他就像那老城墙一样难以摧毁而高耸屹立着。不仅如此,还像老磨一

样享受着众人的敬仰,似乎他也成了人们心中的精神支柱。

“老磨坊”也象征着冷漠与封闭。它总是“默默不语”,“一声不吭”,唯一做的事就是

耐心地磨着时光。老头子死了,一个老粉匠师傅因为“倒缸”吊死在里面,老磨屋都一声不吭,这是对生命何其冷漠的对待。在写这些的时候,老磨绝不仅是被作者当成几块冷冰冰的石头,

它代表的更是人的心态。张炜的笔下揭露的人性,都被“老磨坊”传递得淋漓尽致。洼狸镇中

普通人虽然看到、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但是这些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从不思考这些苦

难的根源,只认为该承受就得承受,从没有想到自己仍然心安理得地过着苦难的日子。正是因

为他们对于别的生命个体的漠视,才让人性的缺点在这一代人中肆意侵蚀。也正是这种冷漠和

麻木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极为封闭,他们就像老磨坊一样,只有一个小小的窗洞,一个眼睛,如

同坐井观天,所接收到的信息也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思想也就慢慢变得封闭起来了,这种封闭

的思想浸入人们的骨髓,严重地阻碍了历史的前行。

“老磨坊”这一意象对于我们了解小说的主人公隋抱朴无疑起着重要的牵引和启迪作用。

老磨坊是隋抱朴家道中落以后一直工作的地方,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每天按时用木勺往磨眼

里倒绿豆,安装机器再用勺子把传送带上的绿豆摊平。动作单调,无限重复。他的这一工作与

他的年龄与体质是完全不相符的,他整天都待在老磨坊里,不愿说话,似乎对外面发生的任何

新鲜事情都不感兴趣。连他的弟弟隋见素也“特别不能理解一个壮年汉子怎么能像一个老人那

样默默地坐在这里?”{11}当隋抱朴心爱的小葵嫁给跛四的时候,他痛心疾首,终于开始反思

自己固守在这冷冰冰的“老磨坊”里慢慢毁掉的时光。“后来我还想就这么一辈子了,坐到老

磨屋里吧,让老磨一天到黑这么磨,把性子磨钝,磨秃,把整个儿人都磨痴磨呆才好!”{12}

老磨磨掉的不仅仅只有时光,还有人身上最后一点闪光的勇气,追求幸福的力量。

这两个意象都是在小说的环境中反复出现的,它们是构成环境的要素。无论是“城墙”还

是“老磨坊”都对小说大环境之下的人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城墙”代表着人顽固的意识,它

守护着洼狸镇,也同样封闭起洼狸镇,它无形中主动地阻碍着洼狸镇和外界的沟通。“老磨坊”则倚仗悠久的历史在洼狸镇占有崇高的地位。镇上的人爱“老磨坊”,保护“城墙”,也祖祖

辈辈受着它们的影响。这股禁锢的力量一直在与历史的前进做着抗争,它们泯灭了镇上一部分

人的良知和勇气,让他们害怕变革,害怕翻新,拒绝历史向前发展的车轮。这两个意象一直在

影响着镇上人心里的变化,是张炜笔下特殊的意象。他冷静而愤怒地指出了时代发展中存在的

弊病,看似旁敲侧击,实则一针见血。在小说中很难直观地看到张炜对于人物的情感倾向,但

是通过他塑造人物时影射的意象便可以感受到他的倾向。

三、结语

可以看出,“红马”是生命力和真善美的象征,它在小说的作品中频频出现,即使在《九月寓言》里,没有明显地出现“红马”,但是我们发现,小说出现了“一匹健壮的宝驹甩动鬃毛,声声嘶鸣,尥起长腿在火海里奔驰。它的毛色与大火的颜色一样,与早晨的太阳也一样。天哩,一个……精灵”{13},这匹宝驹也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在张炜看来,现代文明是必须被超越的,现代文明滥觞于城市,繁荣于城市,张炜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往往直接就表现为对城市文明的批判。红马是美丽、高贵、忠贞、灵性的,代表着诚信、善良、忠厚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红马的死也预示着新时代冲击下旧的文化内涵的坍塌以及一个新的无序混乱时代的开始。张炜善于通过关注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展露人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进行追问和思考。他虽也痛恨固守宗法制度的顽劣性格,却也着实痛心于这不得不改变的事实。向前发展的工业化文明在某些方面是正确的、高效率的,但是同样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代性的加速发展,承认的只是效率和功能,对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对文明的多样性更是缺乏耐心,对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灵品质进行了彻底的挑战。张炜笔下的这些意象,既有超越人物塑造单独成为一种特殊意象的“红马”,这个意象十分丰满,不亚于一个人物的饱满程度;也有“城墙”“老磨坊”这种看似“默不吱声”实际上影响了小说中一代又一代人的意象,无论是哪一种意象,都紧紧地围绕在张炜诉说的故事中。对第一类意象大都是歌颂,却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美好的东西只有被毁灭方能彰显其价值,就像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那样,悲剧的效用是引起我们的怜悯,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对第二类意象大都是默默地摒弃,但是没有一味地表示厌恶,因为只有人的秉性受到污染才是最值得厌恶的。

意象虽然构成了张炜小说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但是研究意象的过程中离不开对作品情节和主题等其他方面的把握。张炜作为一个独立文人,也时常在不卑不亢地抵制新旧社会交替时人的劣行,他的笔触细腻且不张扬。他从20世纪80年代走来,凝结上一代的顽劣与这一代的血泪,告诉下一代除了现代化进程之外,我们还留下了一些更值得骄傲的东西。

古船

绪论 《古船》写于1983年,发表于1986年,是作家张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新时期文学长篇小说领域内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以山东半岛地区重镇“洼狸镇”为中心展开故事,对中国现实和历史展开全景式、多层次描写,时空跨越40年,反映了从中国大陆土地改革到饥饿年代,以及改革开放所经历的社会震荡与心理冲击,被誉为“具有深刻艺术魅力的鸿篇巨制”。在海内外华文世界中引起热烈反响。《古船》曾获得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并入选中国台湾“金石堂选票年度最受欢迎图书”、《亚洲洲刊》“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北京大学百年文学经典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百年百部优秀文学作品”、被法国教育部和巴黎科学中心确定为全法高等考试教材及必读书目。《古船》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地改革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作背景,讲述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片土地的变迁,表达了作家内心沉重的苦难意识。《古船》是当代中国最有气势,最有深度的文学杰作之一,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作为张炜的代表作,《古船》是一部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比较独特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者在《古船》中以“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方式对苦难进行了深刻地叙述。《古船》之所以震撼人心,关键在于它毫不讳饰地、充满道德义愤地拷问着历史,拷问着苦难,拷问着人性。本文通过对《古船》内容与形式的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深入解读作家张炜的苦难意识。

一、人物形象分析——心灵的苦难挣扎 1、隋抱朴——忏悔者 隋抱朴是《古船》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作家张炜将隋抱朴塑造成一个忏悔者的形象,通过隋抱朴知识分子的视角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内心沉重的苦难意识。隋抱朴是家国苦难的承受者。他在《古船》中居于不可争辩的重要位置。 张炜赋予隋抱朴深厚的苦难意识,他的身上凝聚了很深的道德精神。隋抱朴的名字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见素抱朴”是说思想纯真,抱定一个朴实的心态。人如其名,隋抱朴就是一个怀有悲天悯人的思想的知识分子,探索解救劳苦大众的出路。有学者指出:“老庄思想对张炜有十分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庄子那种重‘自然’、轻‘人事’的人生态度,那‘回归自然’、‘回到原始’的人生理想,很容易与张炜的眷恋自然的思想合拍。”[1]张炜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将自然视为崇高,认为“朴”,即纯朴是自然的本性,“老子痛感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巧伪欺诈,造成种种社会弊端,渴望改变这一现实,改变浇薄浮华的世风,使天下‘复归于朴’。”[2] 隋抱朴的身上同时也刻有儒家的影子,他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作为人生的格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论语》,孔子以此表明要杜绝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隋抱朴也正是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八个字,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道德理性意识表达了对民族、国家、人类深深地责任感。 隋抱朴是一个家国苦难的承受者,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忍受着常人难以深受的苦难。隋抱朴在六七岁时经历了严酷的抄家,被扫地出门,目睹了父母的惨死和兄妹被抓被打的情景,幼小的心灵便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而土改和镇反运动中还乡团屠杀群众、残害妇女的暴行又加深了这种恐惧感,给隋抱朴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后来妻子的死去、叔父的落魄、弟弟的失意和妹妹的疾病又使他形成了强烈的家族原罪感,他以为隋家的人注定没有好的下场。由于特殊的家庭出身,在社会夹缝中生存的隋抱朴形成了他独特的生存哲学——忍让妥协,[3]p82也就是他的“怯病”。 隋抱朴有着深重的苦难意识,他是一个历经人生苦难、饱经世道沧桑的人,他从小就目睹了亲人和乡亲们遭受的各种非人磨难,可以说,作家张炜把个人、家族、民族、国家的苦难都积聚到了隋抱朴的身上。如此,隋抱朴有着充足的理由去与不公抗争、与命运反抗,将苦难还给施暴者,但隋抱朴以隐忍和忠恕的充

论张炜小说《九月寓言》中的流浪意识

论张炜小说《九月寓言》中的流浪意识 “流浪”作为文学的母题之一在中外文学史上普遍、恒久地存在。在广义的流浪概念中,流浪首先表征为一种精神意象,即流浪意识,由“行万里路”的知识阅历获取到行为个体的无目的漂泊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身份意识。张炜作品中的人物在身体上几乎都遵循着“漂泊——栖居——再漂泊”的轨迹,但在精神上他们始终在流浪,在寻找,寻找在当代社会中人文知识分子的坐标与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流浪意识的特征 《九月寓言》中的流浪意识带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悲情色彩。 小村有三宝,其中之一是金祥用命换来的鏊子烤出的黑煎饼。鏊子是一种南方特有的用来煎饼子的炊具,那是过生活的宝物。金祥决定要为小村的人带回鏊子,于是他走上了这条让自己回忆一辈子的路,一个人只能走一遭的路。他沿着地势越走越高,越发要弓腰向前,饿了抽出肩上背的煎饼,渴了喝洼地上积的雨水,身上带的干粮吃完了便沿路乞讨,到最后饿得只剩皮包骨头,一抬脚就能听见自己身子骨相磨的声音。他的确找到了鏊子,但是在返回的路上,在他将平原踩在脚底时,却遇上了“黑煞”——不见边的黑东西。人们说遇上“黑煞”的人都会死,即使不死“也差不多了”。金祥昏倒在了路上,最后是被小村人抬回去的。这个小村的英雄从此一病不起,他的身体垮了,步履蹒跚。他带回的鏊子则成了小村的圣物,它不属于哪一家,而是在全村流动。这家到另一家取鏊子,至少要出动两个人。作者将金祥塑造成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金祥千里背鏊则成了一种英雄主义式的流浪。金祥在死前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他一直在奔跑,在赶路,似乎有什么东西催逼着他,这东西跟了他们一辈子,他想要看清这是什么东西,但每次都被它狡猾地躲开。在路的尽头,金祥把它抓住了,它的名字叫饥饿。这个梦就是金祥和小村人生命的缩影,因为饥饿,金祥和小村的人一直在路上漂泊,直到抵达了土壤肥沃的中原,因为听到了土地的呼唤,他们便在此地定居。另一方面,饥饿也可以指精神上的饥饿,

张炜小说的语言风格

张炜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位重要作家,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表作品开始,他至今已在文坛辛勤耕耘近四十年。他曾说过: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即使面对仅有的三个听众也要倾注满腔热血。”他以一支笔加上无限的精力创作了《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 (十部) 和散文《融入野地》《夜思》及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张炜不停迸发着的热情和奔跑不息的追寻。其中,他的小说更以朴素明快的语言熔铸了广阔的诗性和厚重的心灵思索,给人以激荡灵魂的叩问。 我读的第一本张炜的小说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你在高原》,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文学上重要的纯文学著作。这十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小说。第一次,我向往了他笔下的那片平原和山地,渴望了广阔的大海和高大的橡树,我走过了条条溪流座座山川,我看到了明亮的鹿眼和雪白的李子树,一切的一切,不知道哪里有着故事的源头。之后,我阅读了他的其他作品,如《古船》《九月寓言》《蘑菇七种》等。正如张炜所说的:“优秀的作家必须是有个性的。”张炜的小说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思考和人文关怀,小说中的语言本身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独特享受。他的语言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朴素,而即使朴素,也以一种沸腾的激情凝结了高层次的诗意。 许多人都认为张炜的小说过于朴素,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朴素的实质是更接近表达意义的本身。张炜说:作“家最要紧的是要诚恳,要质朴。作家嗓子比不上播音员,思辩比不上哲学家,漂亮比不上影星,作家只有一份质朴的感情。”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质朴的情感能使这种情感更加深刻,也更加能打动人。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朴素的语言可以表达质朴,华丽的辞藻也可以,不过却多了一层铺垫,不是那么的直接。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感人,因为它们是经过了心灵过滤的。最常见最普通最不时髦的词汇也许是最恰当最

论张炜《古船》中的流浪意识

论张炜《古船》中的流浪意识 《古船》是张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 世纪80 年代末发表,至今仍受到广泛关注。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社会,以一条河流象征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了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小说内容跨越了近半个世纪,讲述了小村庄洼狸镇在四十年中各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隋、赵、李三大家族的沧桑变化。作品以隋家为中心,主要讲述了隋家家道中落,隋迎之抱病身亡,隋不召出海远航,隋见素不甘命运为振兴家业做顽强斗争,隋抱朴从守磨人后来奋起抗争,赵多多将隋家家业据为己有等一系列事件,表现了书中人物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斗争与屈服。 本文将从流浪意识入手,研究《古船》中体现出来的流浪意识,并探索张炜流浪意识书写形成的原因。 一、流浪与流浪意识 流浪的行为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已经形成,它是人类适应自然而做出的能动反应。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发展缓慢,最早的人们定居下来进行种植,从而促成了农业的出现,定居耕种收获粮食就能够让生活得到保障,因此人们不再四处流浪。而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则恰恰相反,他们如果依靠定居是无法保证生活的,因此必须逐水草而迁徙放牧,这就是流浪的体现。固守本土和流浪成了人类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一对矛盾。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学作品也刻上了流浪的印记。 对流浪的书写是人们千百年来反复使用的文学母题,在中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流浪的痕迹。如《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再到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西方的流浪者形象更多是一种文化英雄,他们乐观积极,勇敢地完成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创造。中国的流浪文学作品也有很多,但却没有形成系统,只可以零散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见到,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流浪没有在社会上形成风尚。流浪和流浪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互为表里、共

论张炜小说《独药师》中的流浪意识

论张炜小说《独药师》中的流浪意识 《独药师》是张炜在2011 年获得茅盾文学奖五年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革命为背景,讲述了基督教徒登陆山东半岛,传统教育与医疗被西式学校及西式医院所干扰,半岛的养生世家季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说以长生秘籍为背景,将时代与革命相融合,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融入神秘色彩,将季府传人季昨非对长生、爱情、革命的倔强追寻描述得淋漓尽致,并一以贯之涉及张炜小说中通有的流浪意识。本文将分析张炜长篇小说《独药师》中流浪意识的内涵、形成原因及体现。 一、流浪意识的内涵 (一)对自由的倔强追寻 《你在高原》《九月寓言》《我的田园》等作品都展现出主人公对自由的倔强追寻。《你在高原》中的宁吉虽然年事已高,却执着于寻找醉虾,不远万里骑着大红马跨越南方,有着令人无法理解的痴狂。《九月寓言》中的小村人不断奔跑、停留、再奔跑,漂泊、栖居、再漂泊,实际上也是对心中理想的倔强追寻。小说《独药师》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倔强心灵”。张炜的流浪意识并不是单指单纯的“倔强”,不是简单地与性格相关,而是指一份倔强追寻纯洁的流浪心灵,是指对真理的爱与自由追寻。有着这种心灵的人不会搞机会主义,他们认准了一个目标就会一直走下去,对真实和纯洁度有着至死不渝的追求。《独药师》中季府老爷季昨非对长生、爱情、革命的追寻都与这种生命品质有关。张炜怜惜有着这样心灵和品质的人,愿意把心血之作献给他们,他作品中通有的流浪意识,无不表现出其对自由的倔强追寻。 (二)对人类精神构建的思考 精神是一种能够自由活动、有生命迹象的属于生物范畴内的存在形式,而构建人类精神一般指构建人类良好的品性。张炜本身没有那么强烈的物质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快节奏的生活逐渐成为潮流,一部分人变得急功近利,本应自由纯真的人性逐渐被改变,也不再对质朴美好的事物进行追寻。张炜曾说过,人一旦陷入物质潮流中,再想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编号2011062155 毕业论文(设计) (2013届本科) 论文题目:试论张炜《古船》的 艺术成就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作者姓名:张俊莉 指导教师:张存孝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4 月 28 日

目录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1)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2) 中文摘要 (2) 一、引言 (2) 二、小说结构分析 (3) (一)、历史层面 (3) (二)、精神层面 (3) 三、人物形象分析 (4) (一)、隋抱朴 (4) (二)、隋含章 (5) 四、小说意象分析 (6) (一)、古船 (7) (二)、老磨屋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英文摘要 (10) 致谢 (11)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亲笔签名) 二O一年月日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张俊莉 (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古船》是一部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比较独特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古船》回溯四十年当代民族历史、深入探究民族的灵魂的去旧迎新、并达到巨大的历史深度和开阔的视野,成就突出,内涵深刻。本文通过对《古船》思想与艺术的相互贯通,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深入解读作家张炜的作品《古船》。 关键词:艺术成就;《古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意象 一、引言 当代文学在1985年前后开始自觉地以文化视角对人的生存状态作理性的审视。这一视角的确立,使文学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民族(地域)意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强化,对各种文化的特殊性的认识也较以往的阶级学、社会学的表现更贴近人的深层内容.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作者,一个有沉重的道德感,苦难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在《古船》中,以对历史血腥的真实还原与对现实苦难的直面相结合,在主人公抱朴的最终抉择中寓含了自己的期望:改革时期的民族文化人格亟待整合,民族发展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民族要振兴,必须作出新的文化选择。 《古船》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动为契机,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史作背景,展开了镇上隋、赵、李三个家族间的恩怨以及以三个家族为代表的三种社会力量的消长和变化。这是一段刚刚逝去的历史,带着几千年的深刻印痕,与现实紧紧交织。这段历史中,三家族间的恩怨与历次政治运动相互纠葛:隋、赵、李三家人的命运浮浮沉沉,仁厚的、刚毅的、怨毒的、伪善的、怪诞的灵魂不断地轮回和重现。而其中,作者最想凸出的,是历史进程中两股相互较量的力:一股能够顺应和推动历史与人类的发展,另一股则会死死地拽住历史的行进步伐。历史在这种较量中艰难行进,这才是作者真正为民族忧虑的。现实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死人紧紧地拖曳着活人,《古船》中每一声沉重的叹息、痛苦的呐喊都扣击着人们的心弦。把笔触探及作为传统文化心理的母体与原型的农民文化意识、农村人际结构的深层,张炜的思考已提升到人类文化意识的哲学高度。

论张炜《我的田园》中的流浪意识

论张炜《我的田园》中的流浪意识 20 世纪80 年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牵动文学价值标准的变迁,面对不断异化的文学市场和现代化社会带来的精神压迫,张炜通过书写流浪意识,进行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他坚守文学的传统理想,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以流浪的姿态传达其对于高度物欲主义的反抗,描绘出一代传统文人对人文精神的执着守望。 一、流浪意识的载体 流浪是由人们主动或被动进行的一种四处流转、行踪无定的行为,张炜于《我的田园》中的流浪书写更多强调着知识分子们出于理想主义而展开的集体追寻,他们听凭深埋心底的原始欲望,抵御着世俗的虚无与浊垢,不断跟随心中的理想漂泊。书中罗列了许多各有特点的流浪者形象,比如不安于一处的拐子四哥、远离城市的肖潇和罗玲以及最着重刻画的主人公宁伽等。从地质学院到零三所、杂志社,再到葡萄园,宁伽在流浪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省,面朝着精神深处的信仰而不断寻觅。 张炜对于宁伽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大量的描绘,对于宁伽而言,他肩负着家族的遗恨和寻觅真相的使命,回想起那个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一生奔波于革命事业、最终却含冤而死的父亲宁柯,他的情感由最初的懵懂不解到后来感同身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摆在宁伽面前的世界变得愈加复杂,他在内心的指引下流浪与体味,逐渐对父亲心底所坚守的流浪信念和革命理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触动。宁伽反思与继承上一辈人的流浪精神,因此当自己也成为父亲,在无数个奔跑寻觅的梦里,他时常回忆起那个小小的孩童——他的儿子小宁。 孩童形象的塑造不仅传达了宁伽对于父亲复杂情感的迁移和对儿子的思念与美好情感的向往,更蕴藏着他对人性的思考和世俗背面的忖度。在色调灰暗沉重的梦境里,宁伽脑海中的小宁却显得异常纯粹和富有生机,小宁同许多其他孩童一般身材单薄,因此即便身置世俗的牢笼,也可以轻易挣脱。纯粹自由的灵魂不受世俗桎梏,如同千千万万个曾经年幼的成人,而当宁伽回忆起自己故去的童年和已逝的外祖母、母亲时,恍知早已不觉间流浪于这条没有终点的

张炜《独药师》解读

张炜《独药师》解读 作者:杜一婧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年第08期 张炜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他拥有“倔强的心灵”,也正是在他的这种坚持下,《独药师》被创作了出来。 “倔强”一词原本为贬义词,而在书中体现的却是另一层意思,书名也暗含这一层含义,《独药师》里面的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信仰,因此他们都有自己“倔强”的一面,这一面并不是指性格,而是他们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从《独药师》这这部书中能看到书中人物的“倔强”,也能影射出作者张炜的“倔强”。现在许多“作家”在创作时会受到读者喜好的影响而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从而向着那个方向去进行创作,以此收获口碑,收获经济利益。可是当他们再去阅读自己创作的作品时,会感觉不是自己创作出来的。没有想要品读下去的欲望。而张炜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思想,保持“倔强”的心灵。张炜历经多年将这本书写了出来,并且这本书的题材与长生术有关,这种题材的出版会受到各种限制,但是张炜还是坚持写下去,并且内容中还包含了敬畏天地的情怀。一般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会避开一些受争议的话题,一直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下去。这样的写法不乏一些水准较高的作品,但同样会带来弊端,作家的作品对自己没有挑战,回首来看毫无意义,这样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张炜的《独药师》就与其背道而驰,这个题材暴露出一些真实的东西。在写作时也会更有挑战性,这也是张炜“倔强”心灵的体现。这本书与张炜之前所写的书有不同之处,这本书语言比较简洁,但是却让人感觉到一种张力,而题材的选择比较传奇,与养生、长生药有关,对他自己也是一种突破。一般作家想要表达自己的一些真实的思想,会用隐喻,而张炜《独药师》却没完全不同,在写每一个内容时尽量直接表达思想。这也是一种“倔强”的表现。书中还原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并将其中凌乱的关系进行了整理,并将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让读者感觉站在自己眼前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人。《独药师》中每个人的命运走向都不同,并且许多人牺牲了,张炜对这些人物的刻画恰好表现出了他们“倔强”的品质。张炜这本《独药师》写了两年,但在写完后没有直接公布于世,而是放了三年。在这段期间,张炜请了一些自己比较信任的人来帮助自己点评。这三年中,这本书又有10万字被剔除出去。然而他并没有觉得可惜,而是觉得是对作品“倔强”的执着。 “倔强”的心灵在现在社会已经很少见了,我们以往看到的只有随波逐流的趋势,并且蔓延速度极快,很少有人能坚持自己的本心,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真正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就更为难得了。张炜《独药师》中人物的性格与现在人们的思想就有偏差,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自己的执着,自己的倔强,就像张炜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怜惜倔强的人物,并愿意将自己的心血献给他们。张炜这本书中处处透漏着“倔强”,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书名。为什么叫《独药师》,这与书中人物的倔强的性格有脱离不了的关系。书中的人物都认为自己的“独药”可以拯救人类。这与现在人们心中的一些想法也存在必然联系。虽然现在许多人愿意盲从,但其实他们心中并不是没有自己思想,没有自己倔强的心灵。只是在于,他们如何分辨,是自己“倔强”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还是跟随大多数。许多人会认为张炜的作品中《独药师》是一本相对好读的书,

意象在小说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

意象在小说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具象的形象呈现,用 以传达作者的情感、观点和主题。在小说中,意象的运用可以增强 作品的艺术感和表达效果。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意象运用示例及 技法,以帮助理解和运用意象在小说创作中。 1. 自然意象自然意象 自然意象是指通过自然元素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例如,《红楼梦》中的梦境和花草树木的描写,凸显了作品中梦幻和脆弱 的情感。在小说中运用自然意象时,可以描绘四季的变化、天气的 转换,以及风、雨、露、雪等自然现象,来衬托情节的发展和人物 的内心世界。 2. 动物意象动物意象 动物意象常用来代表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和象征意义。比如,《老人与海》中的海豚、鲨鱼和鸟儿象征着主人公的勇气、困境和

自由。在小说中使用动物意象时,可以通过动物的外貌、行为特点 和象征意义,来增强人物形象的深度和作品的寓意。 3. 色彩意象色彩意象 色彩意象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情感、心理和主题。色彩可 以用来代表光明、黑暗、喜悦、忧愁等感受。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绿色象征着希望和成长,为作品增添了一抹活力。在小说中使 用色彩意象时,可以描写场景中的色彩变化,或者将色彩与人物的 心理状态相结合,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4. 音乐意象音乐意象 音乐意象是通过音乐的描述和比喻,来表达情感和意义。音乐 可以代表欢乐、悲伤、激情等不同的情感状态。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舞曲和琴音,象征着社交场合的喜悦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在小说中使用音乐意象时,可以用音乐的描述来表达人物的情 感变化,或者将音乐与情节的发展相结合,来增强作品的情感感染力。

现代小说解析教案探究张炜的小说题材与写作手法

现代小说解析教案探究张炜的小说题材与写 作手法 为了深入了解现代小说的特点和张炜的作品,本教案将围绕张炜的小说题材和写作手法展开探究。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探讨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和特色。 一、张炜的小说题材 现代小说以其丰富的题材种类而闻名,而张炜的小说题材多样,既包括生活题材,也有历史题材。其中,生活题材的小说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张炜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困惑、迷茫和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张炜的作品也涉及历史题材,他将历史时期背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新解读,展现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这种题材的选择使得他的小说更具有思考意义,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索。 二、张炜的写作手法 1. 多视角叙事 张炜的小说以多视角叙事为特色,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揭示故事内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多视角叙事,张炜刻画了更为立体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观点。这种写作手法有效地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刻画,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2. 脉络交错式叙事 脉络交错式叙事是张炜小说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他巧妙地将故事情节设置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通过交错叙述的方式将各个线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这种写作手法对于揭示故事的内在逻辑和展示人物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现了张炜的写作技巧和构思能力。 3. 真实与虚构相结合 在张炜的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相互交织,他常常以真实的事件为背景,通过加入虚构元素,构建出一个独特的小说世界。这种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小说充满了想象力和探索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4. 感知与意识流的运用 张炜在小说中灵活运用感知和意识流的手法,以独特的叙事角度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直接展现人物的感知和思维过程,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这种写作手法非常符合现代小说对于描写内心体验的要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与故事产生共鸣。 结语 通过对张炜的小说题材和写作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现代小说的贡献和创新。他的作品不仅丰富多样,而且采用了多种精妙的写作手法,充分展现了现代小说的特点和魅力。相信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小说的艺术魅力。

张炜的中篇小说《寻找鱼王》读后感xx

张炜的中篇小说《寻找鱼王》读后感xx 《寻找鱼王》是作家张炜复原的一段失传已久的民间。这本书中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张炜的《寻找鱼王》说,坚守干旱的大山深处,人们相信山洞里总会有一条鱼王,它是看护水根的,它让大山总会有水穿过。这个中篇同样以小孩的笔触,描述了一个玄妙的象征故事。在干旱的深山大林里,生存远超越读书,而鱼尤其尊贵,于是小孩弃学,辞别父母,寻找鱼王。寻找鱼王的过程也像大山一样困难曲折,最终找到了一个老头,他似乎就是鱼王了。然而,故事显然不这么简单,他是鱼王之一的“旱王”之子,然后引出了原旱王与水王之争的故事,因二王为讨好老族长。再后来,争夺延续在旱王之子与水王之女的凄美爱情。寒冬之后,老头去世,再引出这个水王之女,现在已是老太婆了,老太婆最终让小孩自己找到真正的鱼王,其实就是大山深水里的一条大鱼,这条大鱼被作者赋予了象征涵义,“它是大山的护水根,没有它,老天爷就不喜欢这里,就会把水连根拔走,那时整个大山就会一滴水也没有。”大山深处总会有一潭深水,这潭深水总会折射着生灵的魅力之光,我们需要这样的护水根,而我们也需要这样保护生灵。 这篇小说的丰富深刻远不止于此,它将现实的笔触和灵动的意象结合起来,笔法多变自然,微妙之处令人动容。《寻找鱼王》的故事如大山深处的藏在“蓝色雾幔”里,又如藏在大山深处的深水洞里,那么曲折幽深而动人。 《寻找鱼王》让小孩来寻找鱼王,寻找支撑大山深处各种生灵的护水根。总之,用孩子的视觉来描述生灵之美或生命之谜!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寻找鱼王》,它是作家张伟写的,讲的故事是一个男孩——主人公寻找鱼王,来学习捕鱼的知识。因为在大山里,没有池塘、小溪,也就更没有河,所以在那时候一条鱼就是很珍贵的食物了。因为主人公很想当捉鱼高手,所以才出发去寻找鱼王。 主人公的爸爸在年轻时也找过鱼王,可惜鱼王没有收留他的爸爸,所以他想当捉鱼高手时,他的爸爸非常赞同,并告诉他要当捉鱼高手,当然要找到“鱼王”——捉鱼高手。“鱼王”分为两种,一种是旱手,是在陆地上挖出新鲜的鱼,而水手那么是在水里捉鱼,水手的水性很好,能在水中游来游去,在大山里旱手最容易捉鱼,捉的鱼也比水手多,但水手只能在发大水时才能捉鱼。 随着故事的进展,主人公和他的爸爸出发去寻找鱼王了,经过几天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鱼王。不过,鱼王一开始不同意教主人公,后来,经过主人公“爸爸”的苦苦央求,鱼王同意了。鱼王已经老了,是位老爷爷,也是个旱手,不太爱捉鱼,主人公偶然听到了鱼王年轻时的故事,在那里呆了几年,学了一些本领,鱼王就放心地走了。鱼王临走前让主人公去找他年轻时的女孩,这个女孩已经变成老太太了,她的爸爸杀了老爷爷的爸爸,但他们之前彼此已经很喜欢对方。老太太是个水手,男孩找到了她,并且知道了水有根,守护着水根的大鱼也是鱼王。老太太是守护鱼王的人,后来,主人公就和老太太一起守护鱼王了。 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不断努力,不放弃,才能成功。

结构抒情传统——张炜《你在高原》研究

结构抒情传统——张炜《你在高原》研究 【摘要】张炜是当代中国著名作家,其小说《你在高原》运用结构抒情传统,使作品既有情节的推进,又不失抒情深邃。本文在分析该小说结构抒情传统的基础上,从九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包括写作背景、主题表达、叙述结构、情感描写、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社会反映、文化因素和艺术感受。 【关键词】结构抒情传统;张炜;《你在高原》;研究 一、写作背景 1.1 张炜的创作背景及其“结构抒情传统”的提出 1.2 小说《你在高原》创作背景和意义 二、主题表达 2.1 以和合为精神核心的主题 2.2 分析张炜所表达的和合情感的内涵和意义 三、叙述结构 3.1 叙述结构的构建 3.2 论结构对情感抒发的影响 四、情感描写 4.1 情感描写的特点 4.2 剖析情感描写的符号化运用 五、人物刻画 5.1 人物形象的构建

5.2 揭示张炜对人物情感的抒发 六、语言运用 6.1 语言风格的特点 6.2 探析张炜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 七、社会反映 7.1 社会反映的背景 7.2 分析张炜在小说中的社会反映作用 八、文化因素 8.1 张炜文化传统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8.2 文化因素对小说结构与情感的影响 九、艺术感受 9.1 张炜“结构抒情传统”的审美特点 9.2 小说《你在高原》的艺术感受及其价值 【结论】张炜的小说《你在高原》融合了结构抒情传统,将情感抒发融入叙事之中,在结构与情感之间实现了有机统一。这种创作手法使小说的艺术价值更显突出,也为今后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1. 写作背景 1.1 张炜的创作背景及其“结构抒情传统”的提出:在此部分,论文需要介绍张炜的作品背景以及他提出的“结构抒情传统”理论,并探讨如何在小说创作中应用。 1.2 小说《你在高原》创作背景和意义:该部分需要介绍《你

《九月寓言》的象征性

《九月寓言》的象征性 作者:马春玉吴燕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9期 摘要:《九月寓言》是张炜继《古船》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寓言”在此自然不是指作品的体裁,而是作家张炜“最先捕捉到的一个意象”a。因此,这部作品可以被看成整体的寓言象征。在这里,张炜为我们营建了一个巨大的意象群落和象征天地,以可感性语词作为外壳的“地瓜”“大碾盘”“小村”和“工区”等意象以其丰富的隐喻象征性,使作品获得了表层情 节之外的深层意蕴,引导读者对作品的内在意义进行思索和把握。 关键词:《九月寓言》意象象征性 阅读小说《九月寓言》,读者会被其中的神秘感和陌生感所吸引,而这种感觉得益于书中 意象的大量使用,“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隐喻一次”,而小说中的某些意象,比如“地 瓜”“大碾盘”“工区”和“小村”因为反复出现,也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 系统的一部分”b。为避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张炜借助于象征,通过赋予主观情感于客观对应物的方式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体悟。 一、地瓜 美国评论家哈维纳·里克特说:“一个人绝不会随意为自己选择一种象征,看来是内心深 处的某种需要使它自然而然产生的。”c 在《九月寓言》中,“地瓜”便是张炜精心选择的一 个重要意象,其隐喻象征性体现出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展示的智慧。小村人的祖先从贫瘠的南 山迁徙到平原的初衷是为了一口吃食,而易种植、高淀粉的地瓜就成了他们的主要食物。地瓜“铺展到天边的绿苍苍浑茫茫的秋野。……通红的地瓜从土地刨出来,搁在土埂上,像火焰一样。……一旦跃出地表,它们是那样红亮,成行地排起在田野上”d。作者给地瓜赋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情怀即苦难与欢乐,它们将小村人与土地紧密结合,伴随了贫困岁月中人们的欢 乐和痛苦。 小村里的人极尽智慧地将地瓜做成水饺、馒头、面条,以及煎饼等各式食物。这种对食物 的极度迷恋折射出小村人对物质匮乏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即饥饿的深度恐惧,这种恐惧是从小 村人的祖祖辈辈中累积下来的,所以“地瓜”这一种重要意象便蕴含了小村人从物质到精神的 双重饥饿。 小村人对饥饿的恐惧和对食物的追求是疯狂的,在食物面前,生命都微不足道。肥的母亲 即使已经老的只能喝地瓜糊糊,即使已经有两次差点被地瓜噎死,即使被噎得“头使劲往前伸,两手在眼前胡乱抓挠”e,她也要偷偷爬上小木凳,从高处笊篱上拿地瓜吃,最终被噎得一命呜呼。小村的人从不会轻易离开家,但光棍金祥在好不容易得了媳妇后,为了香甜薄脆的煎饼还 是毅然走上了寻找鏊子的旅途,即使最后一病不起,金祥也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临终前的 金祥“连说话的劲儿也没有”了,双脚却“忽然一动一动的”,“他加快脚步,奔跑着,后来 简直像在跳跃”,原来是“饥饿”在追赶着他,催促着他不断向前,一刻也不能停歇。小村人 的肚腹在地瓜的作用下勉强充实,但千变万化的饥饿又盯住了他们的精神。“这一片亮锃锃的 瓜叶儿啊,寒气逼人,可底下呢?下面埋了炭火一样红的千千万万的地瓜,终有一天挤破这一 片土皮,去炙烫村里人的胃肠呢!”地瓜灼烧着小村人的肠胃,他们便有了自己的一套娱乐方 式来消除火气:打架、摔跤、偷鸡、打老婆、虐待媳妇,等等,野蛮的生活方式笼罩着这个极 度闭塞的小村,庄严而滑稽的忆苦大会集中反映了小村人的娱乐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极度饥饿。 一辈子通过忆苦给乡人进行阶级教育的金祥临终前终于“觉悟”,编上小辫子逢人就称自己是

张炜维护文学所追寻的精神指标

著名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你在高原》共10部、39 卷,450万字。张炜写了22年,我读完断断续续花了三个多月。然后,又在不同场合断断续 续跟张炜先生有些交流。以下是交流的实录。 张炜:维护文学所追寻的精神指标 逄春阶 谈获奖——— 如长途跋涉者遇到“一杯滚烫的酒” 张炜的小说获奖,山东的省委书记、省长都表示祝贺。山东几个关于《你在高原》的研讨会,张炜都没出席,他在澳大利亚访问。临行前,我们通过几次信,其中谈到了获奖感受。 张炜先生用喝酒来比喻,很有深意。他知道我喝酒,而且知道我贪杯。我开玩笑,鲁迅说, 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而张炜呢,是把我喝酒的时间都用 在他写《你在高原》上了。 谈行走—— 这是写作的一种常态 每一个作家,哪怕要取得一点点成功,都需要经历现实中的顽强抵抗。张炜说,稍微不同 的是,我22年写的是同一部书,要经受同一种反作用力,它在这方面几乎没什么变化。就是说,维护22年工作的同一个“气场”,同一个“场态”――小心翼翼地维护“你在高原”的精神境界、意境,维护“你在高原”所追寻的那种诗意,那种精神指标,一点都不能让它偏离,22年都要守住它,这个难度和写单一的作品还是不一样的。单一的作品,可能是一年两年甚至半年就可以 结束。而《你在高原》,需要几十年。 谈结构——— 把阅读的自由留给读者 书中,主人公“我”(宁伽)和“妻子”(梅子)贯穿始终,参与故事的建构和情节的推动,故 事推进从容有序。有过创作经验的人都明白,小说越长,结构越难把握,《你在高原》在这方 面却非常出色。作为一部宏大的史诗建构,《你在高原》其实要完成的是对一代人心路历程的精细勾画,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以宁伽、林渠、庄周、吕擎、凯平等人为代表的五十年 代生人的心灵史。这代人“在世纪之交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之舟被搁浅在人性荒滩的时代氛围 下的精神蜕变和人格突围,它所要廓清的是信仰的参天大树在现实荆棘之地寻求“在场”空间的 艰难行进路径,以及崇高的人格道义被消费主义的欲望之流所边缘化的不幸境遇”(著名评论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掖平语)。 谈最看重的几部——— 最看重的是其中的四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