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数学解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

内容之一。在七年级数学中,解方程涵盖了基本的一元一次方程,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下将详细介绍七年

级数学解方程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即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七年

级数学中主要是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逆运算法和等式法。

1.逆运算法

逆运算法即用相反数、倒数等与原式相反的运算进行求解。例如:2x + 3 = 7,则可以用逆运算法把原来等式中的加3变为减3,得到2x = 4,再把原来等式中的乘以2变为除以2,解得x = 2。

2.等式法

等式法即把原等式的两边进行等效变形,使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求出未知数的值。例如:3x - 2 = 7,则可以把原等式两边加2,得到3x = 9,再把原等式两边除以3,解得x = 3。

二、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即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解二元

一次方程需要运用到消元法和代入法。

1.消元法

消元法是一种常用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也是较为简单的

方法。通过将两个方程中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相乘,从而将一个未

知数的系数消去,将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中

解另一个未知数。例如:

方程一:2x + 3y = 8

方程二:3x - 2y = 7

先将方程一乘以2,得到4x + 6y = 16

再将方程二乘以3,得到9x - 6y = 21

将两个式子相加,得到13x = 37

解得x = ⅔

将x代入任一方程,解得y = 11/6。

因此,方程的解为(⅔,11/6)

2.代入法

代入法是将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再代入方程中求解的方法。例如:

方程一:3x + 2y = 4

方程二:2x + y = 1

将方程二中的y用3x - 1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得到y = 1 - 2x 把y = 1 - 2x代入方程一中,得到3x + 2(1 - 2x) = 4

化简得到7x = 2

解得x = 2/7

将x = 2/7代入y = 1 - 2x中,解得y = 3/7

因此,方程的解为(2/7, 3/7)。

三、注意事项

在解方程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方程中的系数必须为整数或真分数,不能含有负数指数或不规则分数。

2.方程中的式子必须是相等关系,不能出现不等号。

3.解得的答案需代回原式检验,验证其正确性。

综上所述,了解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对学生们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帮助。在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法和代入法,同时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正确性。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数学解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 内容之一。在七年级数学中,解方程涵盖了基本的一元一次方程,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下将详细介绍七年 级数学解方程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即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七年 级数学中主要是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逆运算法和等式法。 1.逆运算法 逆运算法即用相反数、倒数等与原式相反的运算进行求解。例如:2x + 3 = 7,则可以用逆运算法把原来等式中的加3变为减3,得到2x = 4,再把原来等式中的乘以2变为除以2,解得x = 2。 2.等式法

等式法即把原等式的两边进行等效变形,使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求出未知数的值。例如:3x - 2 = 7,则可以把原等式两边加2,得到3x = 9,再把原等式两边除以3,解得x = 3。 二、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即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解二元 一次方程需要运用到消元法和代入法。 1.消元法 消元法是一种常用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也是较为简单的 方法。通过将两个方程中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相乘,从而将一个未 知数的系数消去,将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中 解另一个未知数。例如: 方程一:2x + 3y = 8 方程二:3x - 2y = 7

先将方程一乘以2,得到4x + 6y = 16 再将方程二乘以3,得到9x - 6y = 21 将两个式子相加,得到13x = 37 解得x = ⅔ 将x代入任一方程,解得y = 11/6。 因此,方程的解为(⅔,11/6) 2.代入法 代入法是将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再代入方程中求解的方法。例如: 方程一:3x + 2y = 4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汇总

解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巧之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解方程的内容是从初中开始逐步深入学习的。七年级数学解方程主要包含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等几个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些内容。 一、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方程类型,是指方程中只有一个未 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幂为一、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原则是保持 方程两边的平衡性,通过逆运算对方程进行变形,直至求得未知数的值。 1.案例一:简单一元一次方程 求解方程3x=1 解:根据方程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 2.案例二:含有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求解方程2/3x= 解:为了消去分数,我们可以将方程两边乘以3/2 3.案例三: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求解方程2(x+3)=10。 解:首先,我们需要去掉括号,乘2即可得到2x+6=10。然后,我们 将常数项6移到方程的右边,得到2x=4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除了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其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来解决求未知数的问题,比如求物品的价格、 人的年龄等。 1.案例一:价格计算问题 问题:苹果一斤5元,橙子一斤3元,小明买了3斤水果,一共花了14元,问他购买了几斤苹果? 解:设苹果的重量为x(斤),则橙子的重量为3-x(斤)。根据价 格和购买的总额,我们可以列出方程5x+3(3-x)=14、通过解方程我们可 以得出x=2,所以小明购买了2斤苹果。 2.案例二:年龄计算问题 问题:一个人的年龄加上3年后,是他父亲的年龄;再过6年,他的 年龄将是父亲年龄的两倍。请问这个人的年龄是多少? 解:设这个人的年龄为x,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方程x+3+6=2(x+6)。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出x=15,所以这个人的年龄是15岁。 三、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幂为二、这类方程一般形式为 ax^2 + bx + c = 0,其中 a、b 和 c 是已知 常数。解一元二次方程涉及到求根运算、配方法等。 1.案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求解方程x^2-4x-5=0。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解方程》知识汇总

活动与探究 1.(1)小红在解方程3x =0时 ,在方程两边都乘0,得到0=0.她说:“怎么x 没有了?我做不下去啦.”她错在什么地方? (2)王刚在解方程2x =5x 时,在方程两边都除以x ,竟得到2=5.他错在什么地方? (3)你能帮小红、小刚将上面两个方程正确的解出吗? 过程:(1)小红在解方程3x =0时,用等式的第二个性质,得到0=0,而此等式仍成立,与第二个性质并不矛盾,可是她忘了是要解方程3x =0,而这里需要用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将方程3x =0变形为x =a (a 为常数)的形式. (2)王刚在解方程2x =5x 时,方程两边同时除以x ,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等式的第二个性质是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等式仍成立.如果两边同时除以x ,而x 是一个字母,是可以取任意实数的,例如在这个方程里就x =0,方程即这个含有未知式的等式是不成立了.因此出现了2=5的不成立的等式. 结果:(3)小红解的方程应为:3x =0 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x =0. 小刚解的方程应为:2x =5x 移项,得2x -5x =0. 合并同类项,得-3x =0. 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x =0. 知识总结 (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错解例析 一元一次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解一元一次方程就需用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对方程变形,直至x =a 的形式,也就解出了方程的解.但部分刚开始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求法的同学往往由于忽略等式的性质或某些运算法则如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而导致解方程的错误.现对同学们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出现的错例进行剖析. 1.移项没有变号 [例1]4x -2=3-x . 错解:移项,得4x -x =3-2. 合并同类项,得3x =1. 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x =3 1.

七年级上册解方程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解方程知识点 数学是许多学生最困难的学科之一,而且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解方程式通常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七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如 何解方程,才能够轻松地通过数学考试。本文将为您介绍七年级 上册解方程的重要知识点。 一、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在开始学习如何解方程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方程的基础知识。方程式是由等式两侧具有相等值的数学语句。例如,"2 + 3 = 5"是一个等式,其中2 + 3和5具有相等的值。 我们可以使用变量来表示方程式中的未知量。例如,假设我们 要解决方程"2x + 3 = 11",其中x是未知的数。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可以通过运算将等式两侧数值相等。解这个方程的答案是x = 4。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

很多数学问题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种方程通常采用"ax + b = c"的形式,其中a、b、c是已知的数,而x是一个未知数。 在解决这种方程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的步骤是将未知数移到一个等式两侧,然后通过运算找到未知数的值。下面是如何解决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示例。 假设我们要解决方程"5x + 4 = 19",我们首先需要将未知数移到等式的左边,因此我们可以得到"5x = 15"。我们可以通过将此等式两侧除以5来找到x的值,即x = 3。 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除了一元一次方程之外,学生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类型的方程式包含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通常采用以下形式: ax + by = c dx + ey = f

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通常需要消除一个未知数的系数, 然后将剩余的未知数移动到另一个等式中,并计算未知数的值。 例如,假设我们要解决以下方程组: 2x + 4y = 10 3x - 2y = 1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步骤来计算x和y的值: 首先,我们需要消除一个未知数的系数,这可以通过将第一个 等式乘以3,并将第二个等式乘以2来实现。这将导致以下方程式: 6x + 12y = 30 6x - 4y = 2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两个等式之间消除x的系数,这可以通过 将第二个等式从第一个等式中减去来实现:

新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新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一元一次 方程 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数学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是有关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的内容,供你学习参考!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⑵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

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把方程化成ax=b(a0)形式) 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3、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4、解:解出所列方程.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解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基础部分。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需要学会一些关于解方程的知识点。下面具体介绍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数字,x是未知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加减消元法、移项法、系数法。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首先需要学会这三种解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例如,要解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采用移项法得到2x = 4,再采用系数法得到x = 2的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²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已知数字,x是未知数。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需要用到配方法和公式

法。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需要学会使用这两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如,要解方程x² - 3x + 2 = 0,我们可以采用配方法得到(x - 1)(x - 2) = 0,然后得到x = 1或x = 2的解。 三、含绝对值的方程 含绝对值的方程形如|ax + b| = c,其中a、b和c是已知数字,x 是未知数。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需要学会将绝对值的绝对值号去掉,再分类讨论进行解题。 例如,要解方程|3x + 1| = 4,我们可以去掉绝对值符号得到两个方程3x + 1 = 4和3x + 1 = -4,然后得到x = 1和x = -5/3的解。 四、含有分数的方程 含有分数的方程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也相当重要,需要利用到解分式方程等技能。例如,要解方程2x/(x + 1) = 1/2,我们可以采用通分的方法得到4x = x + 1,然后得到x = 1/3的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方程在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方程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掌握方程的解题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非常实用。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方程的基本概念、解题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方程的定义 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可以通过解方程获得。在数学中,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二、方程的解法 1.移项法 解方程的常用方法是移项法。移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移动到等式的一侧,已知数移动到等式的另一侧。例如,对于方程2x + 5 = 11,我们可以将方程化简为2x = 6,然后将未知数x移动到等式的左侧,得到x = 3。

2.消元法 另一种解方程的方法是消元法。消元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方程中一些未知数求解,然后带回原方程求解其他未知数。例如,对于方程3x + 2y = 10和2x - y = 1,我们可以先将第二个方程中的未知数y求解,得到y = 2x - 1,然后带回第一个方程求解未知数x,得到x = 2,最后带回y的值求解y,得到y = 4。 三、方程的注意事项 1.方程的两侧要保持平衡 在解方程时,必须注意方程的左右两侧需要保持平衡。如果在方程的一侧进行加减乘除操作,那么另一侧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操作,以保持方程的平衡。 2.注意分母为0的情况

在解方程时,必须注意分母为0的情况。如果方程中出现了分 母为0的情况,那么应该将分母消去,或者将方程乘以分母,以 保证方程的正确性。 3.注意未知数的定义范围 在解方程时,必须注意未知数的定义范围。如果方程的未知数 处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那么解方程时应该考虑这个范围的限制,以确保方程的解在这个范围内有效。 四、总结 方程是一项重要的数学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占有 很大的比重。掌握方程的概念、解题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本文能够对七 年级的学生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讲解 ①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②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 1(次),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③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前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系数中含字母时不能 为零) 3)经整理前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④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代入满足,方程成立。 ⑤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 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a=b得:a+(-)c=b+(-) c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a=b得:a×c=b×c或a÷c=b÷c(c≠0)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⑥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移 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根本步骤,在实际解方程的过

程中,五个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 因此,解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 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 注意:去分母(等式的根本性质)与分母化整(分数的根本性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⑵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连着符号相乘); ⑶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以=为界限),移项要变号; ⑷合并同类项:不要丢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 是一个方程,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能连等的形式. ⑸系数化1:(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把方程化成 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 颠倒(一步一步来)

初中数学解方程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解方程知识点归纳 解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通过解方程, 我们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数学解方程的学习中,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需要归纳总结的。本文将对初中数学解方程的常见知识点进行归纳,并探讨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方程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 b是已知数,而x是未知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是通过逆向操作,将x从方程 中解出来。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常用的方法有逆向运算、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法。逆向运 算是指通过逆向的运算步骤来解方程,例如,对于ax + b = 0这个方程而言,我们 可以将b移到等号另一侧,再将a移到未知数x的一侧。加减消元法是指通过加减 操作,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消去,使得方程简化为ax = c这样的形式。代入法则是将方程中的一部分表达式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进而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不仅仅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解决关于物体的速度、距离、时间等问题,也可以解决有关价格、费用、人员数量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已知两车从相距200公里的两地同时出发,一个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 度向另一个车所在地行进,另一个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另一个车所在地行进。问两车多久后相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两车相遇时的时间为t,设其中一 个车行驶的路程为50t公里,另一个车行驶的路程为60t公里。将两车行驶路程相 加等于两地之间的距离200公里,得到方程50t + 60t = 200。通过解这个一元一次 方程,我们可以求出t的值,进而得到两车相遇的时间。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复习资料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开始接触了代数,到了初中七年级更要解方程,这 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掌握解方程的方法,特别准备了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的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解方程的目标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得等式成立。由于方程中 只有一个未知数,因此通常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常见的字母有x、y、z等。 方程中包含有数字、运算符号和未知数,例如:3x+5=14。其中,数字3、5、14就是已知数,+和=就是运算符号,x就是未知数。 二、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例如: 3x+5=14,2x-7=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

1、将方程移项,使得未知数出现在等式左边,常数出现在等式右边。 2、对于未知数的系数,使用逆运算(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来消去。 3、最后得到未知数的值,检验是否符合等式。 例如,解方程3x+5=14的步骤如下: 1、将5移到右边,得到3x=9。 2、使用逆运算,将3除以3,得到x=3。 3、检验3×3+5=14,等式成立,解得正确。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1、正负法

正负法是指对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反数,来消去方程中的未知数系数。例如,2x+5=11,可以将5转移成-5,得到方程2x=6,然后除以2得到x=3。这里的原则是,何时加何时减,要看未知数系数的正负性。 2、消元法 消元法是指通过联立两个含有同一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去消未知数的系数,解出未知数的值。例如,已知2x+3y=11和5x-4y=22,将第一个方程乘以2,得到4x+6y=22,然后将第二个方程乘以3,得到15x-12y=66,将它们相减,可得到11x=22,从中解得x=2,再将x的值代入一个方程,解出y的值。 四、注意事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方程两边必须同时加、减、乘、除一个数,才能使它们仍然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归纳

3.1从算式到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①只含一种未知数。 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 ③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温馨提示:分母含有字母的方程,如2 x +3=5等方程,一定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0(a≠0) 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然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 如果a=b(c≠0),那么a c =b c 。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要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要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从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后,可以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如果这个值能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则它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移项的本质是等式的性质1,即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然相等。 例1、解方程:x+6=10 分析:两边同时减6 得x+6-6=10-6 即x=10-6 “x=10-6”与“x+6=10”相对比就相当于是把“x+6=10”的“+6”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变成了“-6”。在解方程中,移项之后要合并同类项,这里的合并同类项和整式的加减中的合并同类项是一样的。 在移项、合并同类项之后,还要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 例2、解方程:5x+8=24-7x 解:5x+7x=24-8 12x=16 x=16÷12 x=4 3

七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与方程有关的知识点。方程是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七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知识点,包括方程的基础概念、解方程的方法和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内容。 一、方程的基础概念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未知数是指尚未知道其具体值的数。例如,2x + 3 = 7就是一个方程,其中x是未知数。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例如,如果x = 2,那么2x + 3 = 7就成立了。 在学习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 方程的等式两边相等,如果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那么原方程仍然成立。

2. 方程的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数,那么原方程仍然 成立。 3. 如果方程的两个方程都相等,那么这两个方程可以互相替换。 二、解方程的方法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两种基本方法: 1. 移项法 移项法是指将方程中未知数的项(即含有未知数的那一部分) 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并改变其符号。例如,对于方程3x + 4 = 10, 我们可以将4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3x = 6,然后再将x的系数 3除以3,得到x = 2。 2. 消元法 消元法是指通过将一个方程中的一个或多个未知数消去,来得 到另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从而解决问题。在消元法中,

一般先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然后再进行消元。例如,将方程3x + 4y = 10与2x - 3y = 5化为标准形式,得到如下方程组: 3x + 4y = 10 2x - 3y = 5 我们可以通过消元法得到x和y的值,进而解决问题。 三、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方程在实际中有许多应用,例如: 1. 比例问题 比例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商,例如3: 5就是一个比例。当我们遇到比例问题时,可以通过列方程求解。例如,如果一辆汽车在3小时内行驶了90公里,那么其平均速度是多少?我们可以设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时间为t,根据距离、时间、速度的公式,得到

初一数学上册解方程带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解方程带答案 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它在学习数学的孩子书里做了大量的展示和使用。小学和初中学习数学,研究方程是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以初一数学上册解方程带答案为主题进行深入地研究。 初一数学上册解方程全面包括了把一般的方程分解为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多项式方程等具体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有定理、模式、求和、解综合方程等。以下是详细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决方案: 一、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由一个未知数自身的平方和其乘一个常数所组成的一元方程,记作:ax+bx+c=0。a≠0。 1.求根公式: 若ax2+bx+c=0有实数根,则有 x1=(-b+√(b2-4ac))/2a,x2=(-b-√(b2-4ac))/2a 2.特殊情况: (1)当b2=4ac时,此时有实数根,两根相等,平方差式的值等于零; x=-b/2a (2)当b2<4ac时,此时方程根为复数,平方差式的值小于零。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由一个未知数和一个常数组成的一元方程,记作:ax+b=0,a≠0。 1.求根公式: x=-b/a 2.特殊情况: 若b=0,此时方程有唯一解,即x=0。 三、解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是由两个未知数和两个常数组成的一元方程,记作:ax+by=c。 1.求根公式: 若解x,y,则有 x=(c-by)/a,y=(c-ax)/b 2.特殊情况: 若a=0,b≠0,则有 y=c/b 若b=0,a≠0,则有 x=c/a 四、解多项式方程 多项式方程是由一个或多个未知数和多个常数组成的一元方程,记作:axm+bxn+c=0,其中m,n>0,a,b≠0。 1.求根公式: 若解x1,x2,…,xn,当mn时,则有

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初中数学中的解方程

代数部分 第三章:方程和方程组 基础知识点: 一、方程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或方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增根:在方程变形时,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二、一元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其中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a ≠0) (2)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 (其中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a ≠0)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 (4)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的一个解。 例题:.解方程:(1)3131=+- x x (2)x x x -=--+22 1 32 解:解:

(3)【05湘潭】关于x 的方程mx+4=3x+5的解是x=1,则m=。 2、一元二次方程 (1) 一般形式:()002 ≠=++a c bx ax (2) 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 求根公式()002 ≠=++a c bx ax () 04242 2≥--±-= ac b a ac b b x ①、解下列方程: (1)x 2-2x =0; (2)45-x 2=0; (3)(1-3x )2=1;(4)(2x +3)2-25=0. (5)(t -2)(t +1)=0;(6)x 2 +8x -2=0 (7)2x 2-6x -3=0;(8)3(x -5)2=2(5-x ) 解: ②填空: (1)x 2+6x +()=(x +)2; (2)x 2-8x +()=(x -)2; (3)x 2+2 3x +()=(x +) 2 (3)判别式△=b2-4ac 的三种情况与根的关系 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 当△≥0时 有两个实数根 例题.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例1、解下列方程: (1) 2)3(2 1 2=+x ;(2)1322=+x x ;(3)22)2(25)3(4-=+x x 例2、解下列方程: (1))(0)23(2为未知数x b a x a x =+--;(2)0822 2=-+a ax x 3.(无锡市)若关于x 的方程x 2 +2x +k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满足() A.k >1 B.k ≥1 C.k =1 D.k <1

初中数学中的解方程

代数局部 第三章:方程和方程组 根底知识点: 一、方程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或方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增根:在方程变形时,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二、一元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b=0〔其中*是未知数,a 、b 是数,a ≠0〕 〔2〕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b 〔其中*是未知数,a 、b 是数,a ≠0〕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 〔4〕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的一个解。 例题:.解方程: 〔1〕 3131=+- x x 〔2〕x x x -=--+22 1 32 解: 解: 〔3〕【05】 关于*的方程m*+4=3*+5的解是*=1,则m= 。 2、一元二次方程 (1) 一般形式:()002 ≠=++a c bx ax (2) 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 求根公式()002 ≠=++a c bx ax () 042422 ≥--±-= ac b a ac b b x ①、解以下方程: 〔1〕*2-2*=0; 〔2〕45-*2=0; 〔3〕(1-3*)2=1; 〔4〕(2*+3)2-25=0. 〔5〕〔t -2〕〔t +1〕=0; 〔6〕*2+8*-2=0 (7 )2*2-6*-3=0; 〔8〕3〔*-5〕2=2〔5-*〕 解: ②填空: 〔1〕*2+6*+〔 〕=〔*+ 〕2;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

§5.2 解方程(1)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2、理解移项的概念; 3、学会移项。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及移项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1来解释方程的变形。 教学准备: 1、投影仪、投影片。 2、天平称、若干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物体质量相同的若干个砝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的想一想引入新课: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方程是等式,但必须含有未知数; 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它不一定是方程。 2、下面的一些式子是否为方程?这些方程又有何特点? ①5x+6=9x②3x+5③7+5×3=22④4x+3y=2 由学生小议后回答:①、④是方程。 分析这些方程得:①等式两边都是一次式或等式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②这些方程中有的含一个未知数,也有的含两个未知数。我们先来研究最简单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一次方程:我们把等号两边是一次式、或等号一边是一次式另一边是常数的方程叫做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方程可以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如上例的④。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口答) ①2x+3=11②y2=16③x+y=2④3y-1=4y 6、什么叫方程的解?怎样解方程? 关键是把方程进行变形为x=?即求得方程的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点出课题)利用等式性质1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讲解新课: 1、等式性质1: 出示天平称,在天平平衡的两边同时都添上或拿去质量相同的物体,天平仍保持平衡,指出:等式也有类似的情形。 强调关键词:"两边"、"都"、"同"、"等式"。 2、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变形成x=?只要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即可。 注意: 解题格式。 例1 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两边都有含x的项,要解这个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项集中到一边,即可把方程变形成x=?(一般是含x的项集中到方程的左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汇总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题思路) (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找出等量关系).(2)设—设出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 (3)列—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注意带上单位) (一)和、差、倍、分问题——读题分析法 这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词语。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例1.某单位今年为灾区捐款2万5千元,比去年的2倍还多1000元,去年该单位为灾区捐款多少元? 例2.旅行社的一辆汽车在第一次旅程中用去油箱里汽油的25%,第二次旅程中用去剩余汽油的40%,这样油箱中剩的汽油比两次所用的汽油少1公斤,求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公斤? (二)等积变形问题 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原料体积=成品体积。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 ②长方体的体积V=长×宽×高=abc 但体积不变.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底面积×高=S·h=2r h 例3.现有直径为0.8米的圆柱形钢坯30米,可足够锻造直径为0.4米,长为3米的圆柱形机轴多

相关主题